江南局在甲午戰前就製成快利步槍,戰後重建新軍卻棄之不用

天刑17 發佈 2022-08-01T13:17:59.443694+00:00

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建設的漢陽兵工廠已經建成,仿製毛瑟1888委員會的漢陽造步槍已經投產,而且有日產50支的生產能力,足夠給新建的陸軍換裝了。

​​

關於清末民初的制式步槍口徑之路三:關於快利、漢陽造和曼利夏的三方之爭

在1894年甲午戰爭之後,清軍其實有非常好的統一全國制式步槍的機會。那時候他們裝備最多的,就是各種的德國毛瑟步槍。而且最為關鍵的是,湖廣總督張之洞主持建設的漢陽兵工廠已經建成,仿製毛瑟1888委員會的漢陽造步槍已經投產,而且有日產50支的生產能力,足夠給新建的陸軍換裝了。



可是就在這個時候,意外出現了。接替胡燏棻主持編練新軍的袁世凱卻看不上漢陽造,他選擇了奧匈帝國新定型的M1895步槍,來作為新軍的制式步槍。這甲午戰爭失敗之後清廷難得的一次重整軍備的機會,從一開始就蒙上了厚厚的陰影。


一、江南局的「新利步槍」

而究其原因,還是當時清廷各大督撫各管一攤、特別是南北方互相看不順眼造成的問題。當年的兵工系統,是各地分治的。



比如那時候的南北洋制式火炮,北洋用德國克虜伯的305.240.210.150.120系列,南洋就要用阿姆斯特朗的305.229.203.152.120口徑。江南局在1890年本來要仿製的是北洋用的德式120克虜伯速射炮,卻無故改成了英式的120阿姆斯特朗速射炮。

這不同的制式雜用,簡直就是後勤的噩夢,也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而在湖廣總督主導的「漢陽造步槍」引進之前,江南局也其實已經搞出了自己的國產步槍——快利步槍,並且曾經試圖成為全國的統一制式步槍。



那還是在在光緒16年(1890年),江南製造局因為製造的雷明頓槍質量不佳,處於轉產黎意槍的尷尬局面。而在這個時候,總辦劉麒祥就開啟了轉移話題模式,他上書表示西洋步槍已經從黑火藥換成無煙火藥,從獨子發展到了連珠,還在用大口徑黑火藥彈的雷明頓槍明顯已經過時了,所以就讓我們忘了它吧。

而現在英國剛出了7.7*56的新式李·梅特福,江南局已經投入技術力量對其進行了測繪,發現整體性能非常優異。所以呢,現在應該徹底放棄過時的雷明頓、黎意等舊槍的生產,而是改為大力仿製這款步槍。而為了讓領導更加支持,還專門給這種仿製品起了個「新利步槍」的中國名字。



應該說江南局的這種做法,還是緊跟世界潮流,很有前瞻性的。至於湖廣那邊要引進的德國步槍,那關兩江的江南局啥事?人家可從來都是資深「英粉」,對英式武器情有獨鐘的。


二、從英國「新利」到國產「快利」

不過呢,當時正值「撤旗事件」發生,一貫對洋人言聽計從的李鴻章,這次卻難得的硬氣了一把,直接支持了本國將領。這次事件,最後的結果是北洋海軍的英國總查朗威里憤而辭職,中英關係也因此而急轉直下。而這個時候,江南局卻上了要仿製英國步槍的報告,自然顯得不合時宜。



於是這對江南局影響很深的李老頭犯了小脾氣,對英國人的東西開始看不慣了。他還為此專門下了一個命令,對江南局的英國版「新利步槍」隻字不提,而是要求「專就曼利夏、新毛瑟兩式講求仿造」——這大清國的裱糊匠拿出來「以夷制夷」的妙招,準備晾一晾英國人,朝著奧匈和德國拋媚眼了。

這大老闆有要求,下面的辦事員即使不理解,那也得照做啊。不過當時人家湖北佬已經在緊鑼密鼓的籌建毛瑟槍廠,江南局如此高大上的單位,自然不能和他們一樣。於是在1891年,江南局就拿到了直拉槍機的8毫米奧匈曼利夏1888步槍,並準備以此為基礎仿製新槍。

不過呢,這要改槍械型號,雖然說起來是一句話的事兒,但是實際上卻麻煩的很。這在匯報仿製「新利步槍」之前,江南局實際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該測繪的圖紙都畫出來了,需要引進的機器設備也買回來了,自然不能只憑領導一句話,就全部推倒了重來。



而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既然領導不喜歡全盤仿造英國貨,那就走個變通路線嘛——這槍管和擊發裝置最不好改,英國的7.7*56子彈也比曼利夏的8*50子彈優秀,只能沿用新利步槍的。而奧匈曼利夏步槍的刺刀不錯,而且在外觀上很吸引眼球,那就拿來用用。而原來曼利夏的一體式漏夾不咋地,就換成南夏步槍的橋夾。



於是在七拼八湊之下,江南局就在1892年研製出快利步槍,同年就生產出了6支樣槍,並進行了難得的測試實驗。據初步實驗顯示,該槍可在270米處擊穿7毫米鋼板——這個測試結果,用黑火藥彈是很難達到的,很可能是採用了當時英國最新的7.7*56無煙火藥子彈。而這個測試結果一出,自然是贏得了一片讚譽,江南製造局和天津機器局立刻開始了生產,並裝備北洋大臣李鴻章的淮軍。


三、引起日本注意並試圖成為全國第一種制式步槍的「快利」

那時候快利步槍在國內風頭之盛,那可謂是如日中天,各方的讚譽那是紛至沓來。而當時清軍裝備的這種新式的國產小口徑連珠槍,甚至引起了正密切關切中國情報的日本軍方的注意。



據史料記載,在1893年日本陸軍中將川上操六訪問天津時,就曾經試射了該槍,並說「謂彼國中村田大廠所造,殊不能及,乞取兩支以為標準」——而雖然沒有明確記載,但很可能當年仍以「天朝上國」自居的大清朝,並無保密意識,聽了兩句好話真的覺得日本村田不如快利,就真的把這種最新式國產步槍,直接送給了日本人兩支也說不定。



而在國內這邊,快利新步槍量產後的數量卻一直不大。在1891年問世並製成6支樣品之後,僅在1892年量產了460支,1893年生產了578支。即使是在1894年甲午戰爭時期,產量也不過是增加到了1224支,1895年生產1106支。其後也僅在1896年生產了1396支,1897年生產了1473支,1898年生產了1980支,1899年生產了1800支,1900年生產了1504支,1901年生產了78支,累計10年的總產量,也不過是11605支而已。

而在快利步槍量產以後,北方的兵工系統也立刻開啟了大喇叭,把快利吹得天上有地下無,說它每分鐘射速25發(在栓動步槍之中簡直是神跡了),乃是遠勝於德國毛瑟、奧匈曼利夏、英國李梅特福的「天下第一名槍」。當年甚至在皇朝經世文統編中有那麼一段,開宗明義就要把「快利步槍」列為全國統一的制式步槍——論中國宜一律用自造之快利槍:

……上海製造軍器局所造之快利後膛槍乎,槍長三十寸二分,口徑三百零三厘合之二分半不足,每放一排五彈連出,彈長三寸零半分,致遠二千三百碼,一分鐘能放二十五出,連放一二百出槍筒無尤,妙者每放一彈自能跳出而後彈又頃刻千百彈連珠不絕,真不愧快利兩字。

此槍實兼外洋之新毛瑟,曼利亞,利司比南等連珠新槍之長而無其弊,然則我中國何必仍用各國之槍乎?

應該說這大清朝的吹鼓手,那都不愧是經典老八股,這寫起槍手文來也是一套一套的。而既然人家江南局從1892年就開始吹騰國產快利步槍,到了1895年組建新軍,你湖北漢陽廠卻想來撿桃子,哪來那麼便宜的事?


四、袁世凱為何選擇曼利夏

那麼諸位看官就要問了,既然北方軍工系力推「快利步槍」,這袁世凱練新軍可是北方的事,他既然不要漢陽造,那怎麼不乾脆直接選快利呢?慢來慢來,要說這事兒啊,老袁也是有苦衷的。



1.快利步槍實在是性能有限

這快利步槍吹得雖然響,但是底子畢竟是黑火藥的李·梅特福步槍,雖然可以用無煙火藥彈,但是從江南局的生產記錄來看,還在生產大量的黑火藥子彈呢。而且這強行把曼利夏、新利、南夏三種步槍捏在一起,出問題也是很正常的。別的不說,就南夏那個橋夾讓.303來用,出供彈故障就是難免的。



2.國產兵工名聲不好

而在甲午戰爭中,原來的國產兵工產品出了不少質量問題,什麼57炮彈不發火,國產炮彈不爆炸,甚至炮彈尺寸不合需要現銼的破事兒,那可真的是出了不少。這種事情發生的多了,就導致當時國產貨的口碑極差。



而快利步槍後續量產時,江南局已經能夠自產鋼材,結果這初期不穩定的國產槍炮鋼,更讓生產出來的槍械質量很差。什麼「密閉不嚴,火由隙出,致傷兵丁」的質量問題都出了不少,到後來更是壓根沒人用了。

3.快利步槍產量太少

除此之外,快利步槍產量太少了。查閱生產記錄就可以發現,該槍在甲午戰前不過年產四五百支,在新軍急需步槍得1895年也不過剛剛過千支。這點量對於動輒五六千支甚至上萬支採購量的新軍來說,那就是杯水車薪啊。供不應求的情況下,袁世凱既然放棄了年產18000支的漢陽造,那唯一的辦法就是外購步槍。對於清廷的十萬新軍來說,這快利步槍年產一兩千的水平,實在是塞牙縫都不夠。



不過呢,這袁大頭雖然有自己的小九九,但是對於統一步槍口徑的重要性,他也是完全了解的。所以據說他採購的曼利夏步槍雖然是8毫米口徑,卻是可以直接使用1888委員會步槍的7.92毫米圓頭彈的!



這個事情也讓很多讀者非常困惑,這委員會步槍的7.92*57子彈,和曼利夏的8*50r子彈尺寸天差地別,是如何通用的呢?這兩種彈的底緣都不一樣大,曼利夏採用漏夾裝填,也裝不了七九無底緣彈呀——而曼利夏尺寸相仿的8×56mmR步槍彈,是奧地利於1920年代末改進而來的,要發射7.92*57彈更是要1930年代,大清國是怎麼來的呢?



思來想去,小編陳天刑覺得這事兒要麼是誤傳,要麼就是當年老袁單獨定製的出口槍。那時候為了適應各國的需求,列強的步槍都有使用不同槍彈的出口型號,可以根據買方的要求使用不同的子彈。當年大清朝買的,很可能就是發射7.92子彈的曼利夏步槍。該槍是專門使用7.92圓頭彈的,並非是可以兼容8*50R和7.92*57這兩種天差地遠的子彈。

一家之言,推測成分居多,如有不確之處,還請專家指點!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