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觀後感

譚談譚談譚 發佈 2022-08-01T17:46:12.552411+00:00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日軍侵占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作為上海最後一道防線,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作者:南軒

故事的背景是1937年淞滬會戰末期,日軍侵占上海,國民革命軍第88師524團作為上海最後一道防線,英勇抵抗了四天四夜。

  電影的名字是八佰,之所以是「佰」而不是「百」,我的理解是「佰」更能體現人文主義,歌頌人的精神。

  一條蘇州河,一邊是天堂,一邊是地獄。四行倉庫這邊是刀槍火海的浴血奮戰,對面是紙醉金迷的十里洋場。這就是電影《八佰》呈現的畫面,它所帶來的並不僅僅是絕望與希望相纏繞所呈現出的一種震撼,更是民族的恥辱與自豪相交雜的心靈撞擊。影片中的人物也曾說過:「那邊是天堂,這邊就是地獄。」河的這岸是「滿目蕭然」,河的那岸卻是「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這一反差的確讓人心酸與憤怒。「天堂」充斥著愚昧與麻木,「地獄」充滿了不屈與堅守。「天堂」是精神上的地獄,而「地獄」承載的卻是我們這一民族的脊樑。

  影片中的人物刻畫十分真實,並不是單純的非黑即白,而是摻雜許許多多的灰色地帶——租界的民眾、起先想要逃跑無意抗戰的士兵、開賭場的大姐等等。他們不是純粹的「黑」,也不是純粹的「白」,他們是等待被「喚醒」的一個個「灰色」的靈魂。正是這種對民眾循序漸進的敘述手法,從麻木愚昧到感動再到奮起抵抗,直擊觀眾內心,很多人的眼淚也是從這一刻開始流下來的。坐著說話不腰疼的戲子開始為英雄們擂鼓吶喊,平時吊兒郎當的賭場小伙兒明知必死無疑卻要冒死過橋送電話線,隔岸看戲的洋人拿起槍加入抗日的隊伍……這些鮮明的反差無不催人淚下。

然而《八佰》的愛國,又是一種極受爭議的愛國,正如黃曉明出演的特派員所說「他們的熱情,改變不了戰局」,與其無謂的犧牲,不如退避三舍,韜光養晦,但是如果不是這一場場看似實力懸殊的頑強抵抗,怎麼能激起四萬萬國民共同抗日的熱情,如何能取得偉大勝利?所以八百戰士的這一場戰鬥,是必輸和必要的戰鬥,進退維谷,左右為難。

  電影終歸是電影,有太多無法表達的東西,也有太多經過藝術處理過的情節,戰士們浴血奮戰更像是一場做給全世界的表演,沖橋片段也略顯浮誇,活下來的人都被關進租界的戰俘營……尊重客觀史實很有必要,作為一部藝術作品運用一些處理手法也無可厚非,最重要的是我們欣賞了一部好的作品,上了一堂很有意義的愛國主義教育課。

親愛的南軒:

十分欣賞你的觀點。不論真實度有多高,但是,我們從影片中看到了強烈對比下的張力:河岸兩邊,以及人心兩邊——一邊是人性中的天然怯弱,一邊是「戰士」、甚至是「國人」這個角色所賦予個體的勇氣與責任。這種必要的衝突與融合正是令人感動之處。以人物性格而言,最終,大部分的「灰色」人格,轉變成了清晰而偉岸的形象。在這場史詩級的敘事中,我們記不住每個人的名字,但卻記住了一種覺醒於民族精神深處的共性的東西。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