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新聞人的自白:我是如何X翻總統的

figure 發佈 2022-08-01T20:11:36.651897+00:00

在遙遠的1972年,幾乎沒有國人可以想像出這樣的情節:美國總統,當時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會因為一樁政治醜聞被踢下寶座。

今年是「水門事件」被曝光的第50年。在遙遠的1972年,幾乎沒有國人可以想像出這樣的情節:美國總統,當時全世界最有權勢的人,會因為一樁政治醜聞被踢下寶座。更難以想像,葬送尼克森政治生涯的,是一群調查記者。


該如何評估媒體的力量?多數時候,其實你指望不上;但當你認可了它已經苟延殘喘,或許,它正在醞釀著一場石破驚天。


撰稿|許 靜

編輯|鮮 於

校對|張 帥

出品|Figure紀錄片




我一直覺得會寫回憶錄的只有總統、首相、探險家或四星上將。


一個新聞人跟風寫回憶錄,似乎有點厚臉皮。而且還是個土生土長的波士頓人——從小就被教育不要談論家庭、金錢和性。


但是透過當權者,我拿到了一手好牌,讓我有機會在場邊觀看幾個本世紀最重大的事件,讓我有機會親歷大蕭條、疾病和戰爭。


多年來,令我深感自豪的是,我擁有別人沒有的、挖掘新聞的慧眼,這是我最擅長的事情……而這說來可精彩了!


——本·布拉德利


「水門事件」報導的幕後操縱者,運用媒體的巨大影響力逼迫尼克森總統辭職;


《華盛頓郵報》總編輯,任職期間率團隊贏得17個普立茲獎;


約翰·甘迺迪的密友,老婆和小姨子卻都(主動或被動地)與這位美國總統有了不倫關係……


這些身份和經歷都屬於美國傳奇記者本·布拉德利(Ben Bradlee)。關於他的人生,似乎用再多筆墨都無法完整描繪。而美國前總統歐巴馬的這段評論顯得恰如其分:


布拉德利是一個真正的新聞人,把《華盛頓郵報》變成這個國家最好的報紙之一。他掌舵期間,一批記者報導了『五角大樓越戰文件』『水門事件』等新聞,披露了那些需要被講述的故事——那些幫助我們更好地了解世界和彼此的故事



2014年10月21日,布拉德利在華盛頓的寓所去世,享年93歲。他帶走的,是塑造美國記者精神的一生,也是一個不會再回來的時代。


2017年上映的紀錄片《新聞記者:本·布拉德利的一生(The Newspaperman: The Life and Times of Ben Bradlee)》,堪稱為一部「誠實不欺」的人物紀錄片。主人公和同時代關係人親自出鏡,講述大時代風雲變幻下的歷歷往事,其中很多細節既驚心動魄,又呈現出絕妙的戲劇性。布拉德生前在片中的旁白「蓋章認證」:該紀錄片等同於本人撰寫的回憶錄。



歷史的大幕已經落下,但往事並不如煙。


最危險的記者


1921年,本·布拉德利出生在一個古老且正統的波士頓家族。儘管「布拉德利家族」並不富裕,政治地位也不高,但仍屬於被稱為「波士頓婆羅門」的美國上層社會高種姓族群。



他的母系家族,是法國國王約翰二世的直系後裔,也是維多利亞女王的遠房表親。


他的曾曾伯父做過美國駐英國大使,叔叔是《名利場》創始人之一。父親弗雷德里克·布拉德利是哈佛的足球明星,後來進入了投資銀行做到副總裁。


這些「藍血」貴族,自美國殖民時代起就有著綿延的世系與顯赫的聲望,靠血緣、姻親、商業、宗教等關係織成一張綿密的大網,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歷史進程,但本·布拉德利青史留名的方式顯然不同於他的同族。



青年時期,布拉德利並沒有顯示出其他超於常人之處——排除掉他13歲時曾罹患小兒麻痹症,但卻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在一年後得以痊癒。


1942年,布拉德利以「相當湊合」的成績勉強從哈佛畢業,畢業當天就與初戀女友、時任麻薩諸塞州州長的女兒珍·薩爾滕斯托成親。



四個小時後,新郎官被任命為美國海軍後備隊上尉軍銜,隨即出發前往南太平洋,開始了自己一生中最為刺激的40個月軍旅生涯。


「海軍的歷練讓他在年輕的時候就具備某種能力,那就是領袖特質。」大學時代的好友理查·科恩評價,「我想他發現自己無所畏懼。」


在海軍服役的經歷,喚醒了布拉德利骨子裡的反叛精神。從戰場平安歸來後,他決心投身新聞界。


1948年,布拉德利孤注一擲的帶上所有積蓄離開家鄉,前往華盛頓,幸運地在《華盛頓郵報》得到了一份工作。



負責罪案報導的布拉德利初嘗媒體的艱辛與成就,記者生涯混得風生水起。但隨著1950年代的到來,歐洲大陸的復甦和共產主義的崛起吸引了即將三十歲的布拉德利的關注,且這份關注似乎來勢兇猛。


於是,在《華盛頓郵報》工作三年後,他辭職成為美國駐巴黎大使館的助理新聞隨員。1954年,他成為《新聞周刊》的歐洲站記者。


即使進入暮年,回顧這段海外記者生涯,布拉德利表現出毫不掩飾地興奮:「我的地盤從英吉利海峽延伸到撒哈拉沙漠,從亞述群島到土耳其。身為海外特派員的快樂和浪漫,讓我難以言喻,即使戰爭和革命都很危險。」



除了工作帶來的刺激,布拉德利在浪漫之都巴黎也沒能抗拒艷遇的誘惑。


1955年,布拉德利遇到了從美國到歐洲度假的有夫之婦安托尼特·品秋,二人一見鍾情。布拉德利因此放棄了十三年的婚姻和年僅七歲的兒子,與品秋進入第二段婚姻。



1957年,因為採訪了在阿爾及利亞與法國統治作鬥爭的游擊隊「叛軍」,法國政府將他驅逐出境——在紀錄片中,布拉德利的說法是,自己因為家庭原因(品秋與前夫的四個孩子),才不得不放棄了在歐洲的海派記者工作,回到美國的《新聞周刊》華盛頓總部工作。


當時沒有人可以預料,布拉德利這次重返美洲大陸,對美利堅來說意味著什麼。


最尷尬的記者


返回華盛頓後,布拉德利失望地發現彼時的《新聞周刊》暮氣沉沉、舉步維艱。但他沒有坐以待斃,而是積極出面斡旋,最終促成老朋友、《華盛頓郵報》總裁菲利普·格雷厄姆買下了《新聞周刊》,令它重新煥發生機。


在布拉德利重返華盛頓之後,有一段特殊的經歷不得不提,就是與未來美國總統約翰·甘迺迪的相識。



在華盛頓,布拉德利夫婦買了一棟房子準備長住,「恰好」和當時還是參議員的約翰·甘迺迪成為了鄰居。


同是「波士頓婆羅門」,哈佛校友,也都曾在二戰中服役……相似的成長環境,讓兩個年輕人一見如故,很快成為好朋友。


「他們有點像兄弟,有相同的價值觀,同樣都是社交高手。」青年時代的女性朋友蒂娜·布朗評價這段友誼時說,「如果布拉德利從政,或許就會成為甘迺迪。他的內心可能會想:(總統)可能是我。」


1961年,甘迺迪當選美國總統後,布拉德利夫婦進入總統的社交圈核心,成為白宮常客。在布拉德利之前,從來沒有一位記者享受過這樣的殊榮。這兩對郎才女貌、聲名顯赫的夫妻把懸殊的政治地位拋到一邊,私下裡一起聚餐、一起打高爾夫球、一起乘豪華遊艇出遊,一起去歐洲度假,過著令人艷羨不已的生活。



不僅如此,特殊的關係還讓布拉德利可以收到來自白宮的一手爆料,有時獨家新聞甚至來自總統本人。


1962年,在白宮的一場舞會上,甘迺迪向布拉德利爆了一個獨家大料:美國政府將在幾個小時後,用蘇聯著名間諜魯道夫·阿貝爾上校,交換在蘇聯境內執飛時被俘獲的美國空軍飛行員弗朗西斯·蓋瑞·鮑爾斯。


對於一名記者來說,這樣的便利或者說誘惑,是無法拒絕的。但在與甘迺迪總統親密交往的那段歲月,布拉德利的職業操守備受質疑。他的同行較為公允地評價:「你不能當總統的朋友,同時又兼任記者。他可以辯稱:『這不會影響我的報導。』但是誰會相信呢?」


然而,無論布拉德利和他的同行們怎麼想,歷史的車輪總能輕而易舉碾壓過每個人的命運。布拉德利受到的殊榮和質疑,隨著1963年甘迺迪遇刺戛然而止。



在停放甘迺迪屍體的達拉斯帕克蘭紀念醫院,滿身血污的甘迺迪遺孀傑奎琳痛苦地倒在匆忙趕來的布拉德利的懷中,虛弱地敘述著丈夫遇刺的細節。即使在如此悲痛的時刻,傑奎琳仍舊沒有忘記提醒這位記者朋友:「這些不要登在《新聞周刊》下一期的封面上。」



布拉德利曾經對朋友說,甘迺迪遇刺是自己人生的最大悲劇。但那時的他還不知道,幾個月之後,又一樁慘事會發生在自己身邊:妻子的姐姐瑪莉·品秋被謀殺了。更難堪的是,瑪莉的好友曝光了死者生前的一份日記,日記內容清楚地顯示,瑪莉與甘迺迪有過一段不亂之戀,而她藏起日記,就是為了「防止自己遭遇不測」。


聯想到甘迺迪總統另一位知名情婦瑪麗蓮·夢露蹊蹺的死因,瑪莉·品秋之死的真相令人不寒而慄。



其實,妻子安托尼特·品秋也並沒有逃脫這位風流總統之手。據身邊人回憶,安托尼特與甘迺迪的關係,曾經遭到傑奎琳的懷疑。最終,安托尼特向布拉德利坦白:自己曾在遊艇上被甘迺迪暴力侵犯過。


但在當時,布拉德利和他的同行們有意保護甘迺迪的這些八卦猛料不被曝光。一方面是出於對逝者的尊重,而另一方面,是當時新聞界普遍由男性掌控,「厭女情緒」十分嚴重。在往後的人生中,布拉德利將這些污穢不堪的往事輕描淡寫地形容為「總統喜歡冒險」。


作為一生都在追尋真相的記者,卻對自己最為熟悉的那位大人物的真實面貌保持緘默。


這或許是這位傳奇記者人生中最大的瀆職和遺憾。



最偉大的記者


隨著甘迺迪總統遇害,美國進入了一段政治動盪時期,越戰陷入僵局、馬丁·路德·金被暗殺、尼克森上台,每天發生在身邊的大新聞,讓布拉德利重新燃起對報紙的熱情,於是他選擇回到《華盛頓郵報》。


1968年,布拉德利被任命為《華盛頓郵報》的執行主編,開始對報社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讓布拉德利成為新聞界明星的「水門事件」,正是發生在其主政《華盛頓郵報》期間。



但在此之前,布拉德利已經和尼克森政府結下了「梁子」。


1971年6月,《紐約時報》刊登了一部分關於越南戰爭的國防部絕密文件。為了阻止文件繼續泄露,尼克森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向《紐約時報》發出了禁制令,《紐約時報》被暫時停刊。關鍵時刻,兩家處於競爭地位的媒體《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聯手,由《華盛頓郵報》繼續刊登未發表的文件內容。


在當時,做出這個決定對於布拉德利來說並不容易。如果刊登這些卷宗內容,《華盛頓郵報》正在籌備的上市路很可能被中斷,進而惹來投資者的訴訟;《華盛頓郵報》的兩家電視台執照也可能會被吊銷;甚至管理者還將面臨牢獄之災。


布拉德利作為媒體人的血性第一次顯露無疑。在菲利普·格雷厄姆的遺孀、總裁凱薩琳的支持下,他強頂壓力開始刊登美國捲入越南戰爭的更多細節。


尼克森政府毫不手軟,將《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一起告上法院,指控他們刊登的材料違反《聯邦反間諜法》,危害國家安全。兩家媒體則以憲法第一修正案為準則據理力爭。


在美國聯邦高等法院的被告席上,面對國家政府,布拉德利慷慨陳詞:尼克森先生無權告訴你們,不能讀什麼。


第三任妻子莎莉·奎恩回憶說:「憲法第一修正案是本的信仰,他認為若不全力維護憲法精神,我們的自由就會開始被侵蝕。」


最終,最高法院駁回了白宮的訴訟請求——這段故事在2017年由史匹柏拍成電影公映,梅麗爾·斯特里普飾演凱薩琳,而布拉德利則由湯姆·漢克斯扮演。


勝訴之後,布拉德利手握法院的判決書,一隻腳踩在了桌子上哈哈大笑的相片成為了當天的新聞頭條。



「五角大樓文件」事件標誌著尼克森領導的聯邦政府名譽掃地的開始,而隨後的水門事件直接導致了尼克森政府倒台。


1972年6月17日清晨,5名男子因闖入華盛頓水門大廈的民主黨總部辦公室安裝竊聽器、偷拍文件被捕。


這樁本應引起媒體廣泛關注的不同尋常的盜竊案,在當時卻沒有其他媒體跟進報導,只有布拉德利和他手下的年輕記者,根據點滴線索進行抽絲剝繭的調查和分析。隨著真相越來越接近,《華盛頓郵報》的報導引發了尼克森政府強烈的否認和抗議。


不僅白宮震怒,普通民眾也更傾向於相信總統言之鑿鑿地辯解,認為布拉德利的團隊為了報紙銷量蓄意編造政治醜聞。同年11月7日,尼克森競選連任總統獲得了壓倒性成功,隨即展開了對《華盛頓郵報》的一系列報復行動:禁止《華盛頓郵報》的記者進入白宮、取締其新聞牌照、命令國稅局嚴查每位報社員工的繳稅記錄……


另一邊,被打壓的《華盛頓郵報》和布拉德利不甘示弱,繼續對「水門事件」窮追猛打。在整個事件持續發酵的28個月裡,《華盛頓郵報》共刊載大約400篇文章,最終迫使尼克森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引咎辭職的總統。



布拉德利接受採訪時曾說,堅持不懈地跟進是「水門事件」報導帶給所有媒體人的最大啟示。


隨著「水門事件」影響的不斷擴大,《華盛頓郵報》和布拉德利蜚聲國際,成為全世界媒體人踐行新聞理想的標尺,媒體監督的「第四大權力」之說從此開始盛行。


但這個一生運氣爆棚的男人,也有自己的「滑鐵盧」。


1980年,《華盛頓郵報》女記者珍尼特·庫克報導了一個8歲小孩吉米被其母同居男友引誘吸毒上癮受害的故事,這篇報導影響巨大,並獲得當年普利茲新聞獎。但事後調查,這是一個假新聞,是庫克憑空杜撰出的故事,這釀成了《華盛頓郵報》歷史上最大的一樁醜聞。



見慣了大場面的老記者竟然被一位年輕女孩耍了,布拉德利對此萬分震驚。但作為新聞業德高望重的人物,他沒有為了自己的面子和報紙的名聲選擇掩飾和推諉,而是要求《華盛頓郵報》的調查人員徹查整個事件,還他親自退回了普立茲獎。


面對公眾,布拉德利坦陳自己犯下的錯誤和應該承擔的責任,告誡年輕的媒體人「要從羞恥中得到教訓:時時當心,無論如何都要追求真相;時時提防,別輕易接受位置信息來源,不要因為真相難得而氣餒……」


布拉德利真誠的態度和對新聞理想的執著,重新贏得了人們的尊重和信任,又一次幫報社度過至暗時刻。



2013年11月——他去世一年前——布拉德利在白宮接受了時任美國總統歐巴馬親手頒發的「總統自由勳章」,以表彰他在新聞領域做出的傑出貢獻。這是該國授予公民的最高榮譽。



事實上,以「總統」之名並經由總統之手發出,並不足以代表這枚勳章的價值——或許只有「自由」的稱謂,才配得上這位偉大的公民。




- END -

© Copyright Figure Studio

版權所有,未經允許請勿轉載

請給我們留言,獲取內容授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