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發布:工業經濟企穩回升韌性強

經濟日報 發佈 2022-08-03T13:43:12.160712+00:00

今年上半年,面對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諸多風險挑戰,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果斷施策,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2022年二季度)報告》今日發布。

今年上半年,面對國際地緣政治衝突、國內疫情多點散發等諸多風險挑戰,我國高效統籌疫情防控與經濟社會發展,及時果斷施策,加大宏觀調控力度,著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有序復工復產推動企業產能釋放,市場需求逐步恢復,企業信心增強,工業景氣持續回升。

產業鏈供應鏈修復 工業經濟逐步回升

今年二季度,吉林、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從供需兩側對工業經濟形成制約。與此同時,地緣政治衝突導致全球糧食、能源供應緊張,通貨膨脹上升,全球經濟復甦步伐放緩。為有效應對不利衝擊,我國出台穩增長一攬子政策措施,力促經濟回歸正常軌道。穩增長政策措施落地見效,產業鏈供應鏈快速修復,工業經濟自5月份以來逐步回升。數據顯示,5月份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0.7%,6月份同比增速進一步回升至3.9%。總體看,上半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4%,比1月份至3月份累計增速回落3.1個百分點。二季度中經工業景氣指數為100.8,比上季度回落1.3個點,仍高於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從構成指標看,產銷、盈利、出口、投資、用工同比增速均不同程度放緩。

中經產業景氣指數監測的11個具體行業中,2個行業景氣指數上升,1個行業景氣指數持平,8個行業景氣指數回落。從醫藥、IT設備製造業等高技術行業來看,醫藥製造業作為國家鼓勵類行業,在老齡化、健康需求提升背景下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動行業健康發展,但受疫苗、核酸檢測等疫情防控類醫療物資價格持續下調、國際市場對防疫物資需求減弱、藥品集採藥價回落等多重短期因素疊加影響,醫藥行業景氣度有所下降。數據顯示,二季度中經醫藥產業景氣指數為97.5,比上季度回落2.3個點,但比2020年一季度最低水平高3.2個點。我國加快做強做優做大數字經濟,加大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力度,著力推動數字產業創新發展,促進數位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為相關IT設備製造業發展帶來廣闊前景。但受突發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衝擊、晶片等關鍵零部件價格上漲等因素影響,IT設備製造業景氣水平有所回落,二季度中經IT設備製造業景氣指數為99.9,比上季度回落0.6個點,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0.7個點。

從汽車、服裝等消費性行業來看,穩經濟促消費政策實施,居民消費意願不斷增強,多重利好因素疊加推動相關消費品製造業市場需求升溫。數據顯示,二季度中經汽車行業景氣指數為99.0,比上季度下降0.9個點,但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0.9個點。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以及階段性減征乘用車購置稅、新能源汽車下鄉、全面取消二手車限遷等一系列政策措施落地,6月份汽車產銷量快速回升。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數據,6月份汽車銷量為250.2萬輛,環比增長34.4%,同比增長23.8%。就服裝製造業而言,受疫情影響,國內消費尚未完全恢復,市場成交放緩,企業業績下滑,二季度中經服裝產業景氣指數為99.6,比上季度下降0.8個點,但比疫情前2019年同期水平高1.4個點。隨著疫情防控形勢好轉,終端零售市場逐步改善,服裝消費需求回升。

從能源、原材料等基礎性行業來看,全球能源供應緊張,國內加大能源供應保障力度,煤炭、石油、電力等行業景氣度保持在較高水平,其中,煤炭、電力行業景氣度有所上升。二季度煤炭、電力行業景氣指數分別為106.3、100.2,分別比上季度上升1.2個、0.3個點,石油行業景氣指數為101.7,與上季度持平。鋼鐵、有色、化工、非金屬礦物製品等行業受成本上升、需求減弱等因素影響,景氣度不同程度回落。二季度鋼鐵、有色、化工、非金屬礦物製品等行業景氣指數分別為99.8、101.5、101.5、99.8,分別比上季度回落0.8個、0.1個、0.9個和1.0個點。

在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高技術製造業繼續發揮引領帶動作用。二季度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7%,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5.0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快速恢復,二季度裝備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0%,增速高於全部規模以上工業0.3個百分點,其中5月份、6月份增速分別較上月回升9.2個、8.1個百分點。產品方面,與新能源、信息化、智能化相關的新興產品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二季度單晶矽、多晶矽、光伏電池等產品產量分別增長61.3%、50.6%、30.4%,較上季度分別加快37.3個、13.0個、6.1個百分點。

市場需求得到釋放 企業銷售明顯改善

隨著疫情防控形勢改善,市場需求得以釋放,工業企業銷售逐步好轉,5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6.8%。總體來看,1月份至5月份,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1%,營業收入規模以及增速均高於2019年疫情前水平,顯示出工業經濟強勁韌性。

分行業來看,1月份至5月份,41個工業大類行業中有34個行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其中,煤炭、石油、有色金屬等工業品價格高位運行,受其影響,煤炭開採、石油和天然氣開採、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製品、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等行業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分別增長60.8%、48.2%、23.8%、20.2%和19.5%,均高於工業整體增長水平。受疫情影響,國內投資受限,與之密切相關的鋼鐵行業短期需求走弱,營業收入同比下降2.9%。醫藥製造業受藥品價格回落、同比高基數等因素影響,營業收入同比增長2.3%,比1月份至3月份回落3.2個百分點。裝備製造業呈分化走勢,受新能源等高成長行業帶動,電氣機械和器材製造業營業收入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同比增長20.2%;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製造業等裝備製造業受需求減弱、成本上升、同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營業收入同比出現下降。本輪疫情對長三角地區汽車產業鏈供應鏈產生較大衝擊,汽車行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9.0%。從紡織行業來看,一方面在疫情影響下,國內生產能力受到制約,另一方面東南亞等地產能恢復形成供給衝擊,相關行業銷售偏弱,營業收入增長有所放緩。

我國積極應對疫情對外貿的衝擊,從加強外貿企業生產經營保障、加大出口信用保險支持等13個方面推動外貿保穩提質。政策效果持續釋放,外貿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出口快速恢復。1月份至6月份,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為19.8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9.4%,比1月份至4月份上升1.5個百分點。其中,出口11.1萬億元,增長13.2%。從月度變化看,5月份貨物出口同比增長15.3%,比4月份大幅回升13.4個百分點,6月份進一步回升至22.0%。從出口結構看,一般貿易出口比重持續提升,對主要貿易夥伴出口保持兩位數增長。數據顯示,1月份至6月份,我國一般貿易出口7.2萬億元,同比增長19.0%,占出口總值的64.2%,比上年同期提升3.1個百分點;對美國、歐盟、東協分別出口1.9萬億元、1.8萬億元和1.7萬億元,分別增長14.8%、18.0%和15.7%。

在地緣政治衝突和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上漲背景下,我國加大保供穩價政策實施力度,工業品價格環比漲幅持續收窄至持平,同比漲幅回落。4月份至6月份,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環比分別為上漲0.6%、上漲0.1%和持平,同比漲幅分別為8.0%、6.4%和6.1%。其中,生產資料出廠價格環比分別為下跌0.8%、上漲0.1%和下跌0.1%。

分行業看,隨著完善煤炭產供儲銷體系、加大國內礦產資源勘探開發力度、強化進出口調節、增強供給保障能力等一系列保供穩價措施實施,煤炭、鋼鐵、有色等大宗商品價格環比漲幅逐步回落。4月份至6月份,煤炭開採和洗選業出廠價格環比分別為上漲2.5%、下跌1.1%和上漲0.8%,黑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環比分別為上漲1.8%、下跌0.5%和下跌3.1%,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環比分別為上漲0.8%、下跌1.3%和下跌2.1%。國際原油價格大幅上漲後,二季度繼續波動上行,一度突破120美元/桶,受其影響,國內石化產品價格呈持續上漲態勢。4月份至6月份,石油和天然氣開採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1.2%、1.3%和7.0%,石油加工業價格環比分別上漲3.5%、0.9%和3.6%。而電子行業受晶片短缺、運費上漲等因素影響,相關產品價格有所上漲,4月份至6月份,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製造業產品出廠價格環比分別為持平、上漲0.8%和上漲0.2%。

監測數據顯示,二季度工業企業銷售利潤率為6.6%,比上年同期下降0.5個百分點,但仍處於相對較高水平。在中經產業景氣指數重點監測的11個行業中,煤炭、醫藥等行業銷售利潤率相對較高,分別為28.2%、15.6%;化工、石油、非金屬礦物製品等行業銷售利潤率也超過工業整體水平,分別為9.7%、9.2%、7.2%;汽車、IT設備製造、服裝、電力、鋼鐵等行業銷售利潤率偏低,分別為4.7%、4.6%、4.0%、3.6%和2.1%。從銷售利潤率變動情況看,煤炭、有色行業利潤率分別比上年同期上升11.7個、0.5個百分點;石油行業利潤率持平;其餘8個行業利潤率不同程度下降,其中醫藥、鋼鐵行業利潤率下降幅度相對較大,分別下降4.5個、3.8個百分點。

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 全社會投資較快增長

本輪突發疫情對經濟形成較大衝擊,為穩定宏觀經濟大盤,國務院出台穩經濟一攬子政策措施助力企業降成本、保暢通、拓空間。降成本方面,通過加大增值稅留抵退稅政策力度、推動實際貸款利率穩中有降、降低市場主體用水用電用網、延繳緩繳加大補貼等措施多角度減輕企業經營負擔;保暢通方面,通過加大對物流樞紐和物流企業支持力度等保鏈穩鏈措施聚焦產業鏈供應鏈 「堵點」「斷點」著力暢通經濟循環;拓空間方面,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節奏、中央預算內投資下達進度,推動交通、水利等重大項目工程實施,鼓勵和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國家重大工程項目,著力激發投資活力,多措並舉促進汽車、家電等大宗消費,釋放消費需求。為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相繼出台配套措施力促穩增長。政策「組合拳」持續發力為工業經濟穩步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

隨著經濟秩序恢復,我國加快推進「兩新一重」領域投資建設,著力盤活存量資產、激發民間投資,全社會投資保持相對較快增長。受專項債加速發行帶動,基礎設施、民生補短板領域投資率先發力。數據顯示,1月份至6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6.1%,與1月份至5月份基本持平;基礎設施、民生補短板領域投資分別增長7.1%、14.9%,增速比1月份至5月份分別加快0.4個、2.0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仍為投資熱點,持續保持在20%以上增長水平,1月份至6月份同比增長20.2%,增速比全社會投資平均增速高14.1個百分點。工業投資保持兩位數增長,1月份至6月份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0%,增速與1月份至5月份基本持平。其中,高技術製造業、能源電力領域投資快於整個工業投資增長水平,1月份至6月份同比分別增長23.8%、15.1%,分別比工業整體投資增長水平高12.8個、4.1個百分點。高技術製造業中,電子及通信設備製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儀器儀表製造業均保持快速增長態勢,分別增長28.8%、28.0%。

隨著經濟形勢好轉,訂單需求明顯回升,企業未來預期改善。4月份至6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中的新訂單指數分別為42.6%、48.2%和50.4%,重回榮枯分界線之上。從出口需求看,國內產能恢復推動國際訂單需求改善,4月份至6月份新出口訂單指數分別為41.6%、46.2%和49.5%,呈現持續回升態勢。

工業經濟呈現良好回升勢頭,但也要看到,國內疫情仍面臨不確定性,經濟發展仍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從外部環境看,全球通脹高企,多國央行跟隨美聯儲步伐大幅加息,部分新興市場國家面臨債務危機,多個國際機構紛紛調低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世界銀行最新發布《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將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下調至2.9%;經合組織(OECD)最新一期《經濟展望》指出,2022年全球經濟將僅增長3.0%,低於2021年12月預測的4.5%。世界經濟復甦乏力,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猶存,工業經濟回升基礎尚需進一步加固。

鞏固工業經濟回升基礎,要積極應對疫情反覆對我國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帶來的挑戰,加快產業鏈供應鏈數智化建設,為資源整合、產業協調、拓寬貨源渠道提供便捷高效信息,增強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抗衝擊能力;要充分發揮政府投資引導帶動作用,聚焦關聯鏈條長、拉動作用強的領域主動靠前發力,充分調動社會投資積極性,帶動社會投資增長;要優化疫情防控政策提振消費信心,完善大宗商品消費政策降低消費門檻,促進居民消費;要加快外貿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優化創新線上辦展模式,促進跨境電商平台發展,幫助外貿企業抓訂單拓市場,推動外貿企業「走出去」。

(本文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中經行業發展研究課題組 報告由經濟日報社中國經濟趨勢研究院、中國統計信息服務中心聯合編制)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