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當於騰訊建5G基站?六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可能要付出「代價」了

蔡發濤 發佈 2022-08-04T05:06:34.791857+00:00

要知道,通過華為技術等電信設備供應商,鋪設光纖網絡、假設蜂窩行動網路基站設施,通信網絡運營商們,原本是直接服務於消費者的角色。

12年前就有5億用戶的中國移動和飛信,2022年9月30日正式停止服務!

一個極具代表性的縮影,顯然意味著另一個事實:蜂窩行動網路運營商們,難擺脫「流量管道」困擾……

誰和誰之間的「流量管道」?

幾乎沒有任何爭議,自然是 網際網路企業 與 網絡用戶們。

尤其是,傳統PC網際網路 延伸的 移動網際網路 興起,原本通過華為技術等電信設備廠商建設網絡設施、自己則主要側重於業務運營的所謂「三大運營商」,當真是有苦難言!

要知道,通過華為技術等電信設備供應商,鋪設光纖網絡、假設蜂窩行動網路基站設施,通信網絡運營商們,原本是直接(更大比例)服務於消費者的角色。

在遙遠的2G網絡時代,一些網際網路企業,主要是 騰訊這類,涉及 即時通信 服務的網際網路企業,諸如手機QQ網絡溝通App受寵,就嚴重「侵蝕」運營商「簡訊息」業務了。

乃至於,4G網絡設施完成建設並運營之前,騰訊旗下另一社交App產品——微信,一度遭披露「差點被和諧」~

不但 沒有使用 多少 數據流量 (對運營商 流量營收 貢獻小),還占用了蜂窩行動網路「信令」資源(想想手機QQ與微信有多少「掛機」聯網用戶~)說是「毒瘤」並不為過…

隨著移動網際網路 生態服務完善起來,各類 視頻影音資源、即時社交App視頻通話服務需求暴增,蜂窩行動網路「三大」運營商,又反過來、難以承受「流量」數據壓力了……

這些年來,包括我國通信部在內的監管機構,出於保障基礎民生設施的完善,力促網絡運營商們「降費提速」

網絡使用資費下調 鮮有成效的同時,肩負推進5G網絡建設重任的運營商,顯然再一次感受到了「吃力不討好」的關懷~

無論外界是否願意承認,大型平台級別服務的網際網路企業,即使支付了 帶寬出入 業務的費用,也難以掩飾占盡了(網絡運營商)「便宜」的事實!

難道不是嗎?審視一下,各大網際網路服務平台巨頭,再瞅瞅「管道」運營商處境……

包括騰訊系、阿里系在內,衍生於 通信網絡的 網際網路平台,稍微參照下業務與營收,就會發現她們「廉價」占用了通信網絡運營商耗巨資建設的電信網絡基礎設施。

當然了,不止是我們中國市場的「三大」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全球所有蜂窩行動網路+光纖網絡運營商,都面臨著「淪為 網際網路企業 的 流量管道」局面!

時間進入2022年8月,一則來自英國路透社的消息提出:大型服務平台科技網際網路企業,應該承擔通信網絡設施建設的一部分成本!

來自歐洲的 法國、義大利、西班牙 「反應」出奇一致、矛頭指向了美國六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要求這些「占用了55%網絡流量」的網際網路企業,承擔網絡建設的比例費用。

所謂的「六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全都是美國企業,分別是:

meta(臉書社交網絡)、Alphabet(谷歌母公司)、Apple(蘋果)、Amazon(電商巨頭 亞馬遜)、Microsoft(IT巨頭 微軟)、Netflix(在線影視資源平台 奈飛)

法國、義大利、西班牙「劍指」六大網際網路內容的提供商,要求這些「廉價」占用了歐盟地區網絡流量55%份額的「巨頭」,額外「彌補」歐洲電信網絡運營商的「建網」成本……

​「六大網際網路科技企業,給歐洲電信運營商帶來了帶寬方面的特定成本,而此時,這些運營商們,已經對成本最高的5G、光纖到戶網絡進行了巨額投資。」

總之就是,通信網絡運營商「建網」成本高,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占網」成本低……六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可能要付出「代價」了。

參照下我們國內的話,提出這項「額外」要求、相當於騰訊建5G基站……(這確實顯得很滑稽,不知道 馬化騰「們」會不會接受~)

眾所周知,通過華為技術等電信設備供應商,建設5G在內等網絡基站設施的、就是網友經常莫名其妙「斥責」的所謂「三大運營商」,各大網際網路企業,只是買接口使用。

假設拋開網絡數據接口「差異」,能夠提供文字、圖片、視頻服務的騰訊「們」,幾乎收割了「三大運營商」所有業務的「蛋糕」!

剩下的,基本就是流量業務了。而這,又回到了三大運營商淪為「流量管道」的循環。

隨著歐洲地區力促 網際網路企業 增加 占用網絡流量 支撐設施的 更多支出,(美國)六大網際網路科技巨頭,可能要付出「代價」了。

或許,我們也可以這樣。


作者:蔡發濤 | 今日頭條號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