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知名「無用發明家」,他最近發明的東西卻越來越有用了

第二自然 發佈 2022-08-04T05:46:36.055663+00:00

這幅圖裡埋藏了很多彩蛋,記錄下了一整年裡值得銘記的人與事,而在這些努力活著的平凡人中,出現了一位被稱為「廢品發明家」的手工耿,以及他發明的那輛「賽博朋克」概念車。

千萬粉絲的手工梗大神,人設崩塌竟然是因為做的手工有用了?他曾經被央視點名表揚,看來他手中的黑科技從來沒有讓人失望過。

01 被網友戲稱為「刑部尚書」的

手工梗大神

去年年末,央視製作了一幅屬於2021年的《清明上河圖》。這幅圖裡埋藏了很多彩蛋,記錄下了一整年裡值得銘記的人與事,而在這些努力活著的平凡人中,出現了一位被稱為「廢品發明家」的手工耿,以及他發明的那輛「賽博朋克」概念車。


就在幾天前,手工耿剛剛因為發明了一件無用之物——老年人也能使用的安保巡邏機甲,登上了微博熱搜。


這架安保巡邏機甲造型硬朗,結構看似十分堅固。底部有著挖掘機式的履帶,不僅可以全方位自由移動,還可以實現坦克調頭,原地360度轉圈。


腦瓜崩神器是一個可以讓手指借力的小裝置,幫助手指力量不足的人,也能彈出一個響亮的腦瓜崩。只是這個裝置怎麼也不能對人使用,因為看起來有一點危險。


這些發明中最具代表性的,恐怕要數倒立洗頭機。



人的精力終究是有限的,手工耿也會遇到創意枯竭的困擾。而保持視頻更新的壓力,以及來自網友的「催更」,都會讓他時常處於焦慮之中。手工耿並不是天生的表演者,面對鏡頭,他仍然無法做到不緊張,視頻里的一段台詞,他往往需要錄製許多遍,才能順利完成。


但他的生活,的確因為他的發明而得到了改善。他也因此把家裡的弟弟叫回家,給他幫助一起做手工製作。用他母親的話說,全家上下都在支持他的工作。


看完後,是不是每一個都令人心動是不是迫不及待想要試試了?


手工耿走紅的這些年,圍繞「有用」與「無用」的爭論,從未停止。無用論者,看到的是產品本身的功能缺失;而有用論者,看到的是產品背後的腦洞,以及手工耿帶來的喜劇效果。無論怎樣,從中我們都能得到學習和思考。

02 國外手工耿:

每張圖都踩在你的意料之外

接下來為大家展示一組腦洞大開的手工設計發明。

圖片上這位男孩是Ins爆火的博主叫Rightcoastguy,他給自己的中文名是右岸男孩,他目前是一位設計師,經常會做一些新奇的手工設計。接下來,讓我們一起開開眼界吧。


這對誇張的耳環,不僅可以作為裝飾品而且還可以隨手用來擦擦東西,真是一物兩用呢~


這個就比較厲害了


無限調料手套,吃貨小夥伴的最愛吧。


這是一個可以作為喇叭的裝飾皮帶,如果有人擋在你的前方,而你恰好不想開口說話的話,那你就盡情的按下喇叭,直到他疑惑的離開為止。


下雨天,剛好手裡拿滿了物品騰不出手來打傘的你,看向這裡,不需要在為這個問題而焦慮了,這款無人機傘解放你的雙手,真的很拉風啊,像魔法少年一般。


真的很想擁有一個


這是一款可以隱藏你路線的人字拖,穿上它所到之處留下來的腳印,讓人根本無法分辨你究竟要到哪裡去。


讓人食慾滿滿的炸雞塊項鍊


配有水檢測傳感器的眼鏡,時尚感加分。


03 隔離頭盔

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發明數不勝數,到了20世紀,更是呈井噴式爆發。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被譽為」科幻之父「的雨果發明了一個奇特的頭盔,而了這款頭盔,而戴上它你可能小命不保。


20世紀初的歐洲以「開箱即用」的發明而聞名,這些發明似乎既高效又具有未來感,但實際上,它們中的大多數都被認為是失敗的發明。隔離器是當時被認為有巨大潛力的發明之一。在這種情況下,雨果認為,人們其實更需要一種能夠提高學習效率的產品。


當時歐洲的大多數學生也被各種事情分心,影響學習,格恩斯巴克是一位即將要成為工程師的人,他發現如果我們減少周圍的干擾,只關注自己讀的書或是寫字的那張紙,就可以減少分心,於是從他自己的研究中,他發現聲音是分心的最大因素。


這也是他提出隔離器的原因,其主要目的其實是通過限制用戶的視野,以及隔離用戶周圍的聲音,來達到聚焦用戶視覺的目的,減少分心,提高用戶的專注力。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戴上頭盔將限制用戶的整個頭部,因此頭盔配備了一個氧氣罐,該氧氣罐通過一根管子連接到隔離器,為使用者提供足夠的氧氣。


為了防止使用者窒息,頭盔的尺寸被加大了。第一批嘗試戴頭盔的人說,由於頭盔給他們帶來了安靜和黑暗的環境,讓他們感到很困。

第一批試用該產品的人,部分用戶患有幽閉恐懼症,這使他們立即拒絕該產品。


1925年,該產品在美國物理學會雜誌上發表,格恩斯巴克是該雜誌的傑出成員。這項發明的概念值得尊重,但頭盔太重了,因此大多數人還是覺得不舒服,並且重量本身也成為了一個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我認為現在大部分的人在學習的時候,更喜歡把自己鎖在一個房間裡,在周圍幾乎沒有干擾的情況下學習幾個小時,以防止分散注意力。


04 行人捕手

撞到人之後,直接把人鏟起來神奇裝置。網友直呼:我老婆如果開著出小區,可以鏟一車的人。


從20世紀30年代開始就有一場「更安全汽車」的運動,除此之外,在此之前的幾十年裡,幾乎沒有人考慮過這個問題。


二十年代的汽車其實也有道路安全性問題, 步行的人如果被撞到,一般來說是致命的。


大約在1920年,發明家們開始在汽車上運用旅行保險槓來解決這個問題。總的來說,是把行人從車底下拖起來,帶著他們一起走,以防止他們被車碾過。而旅行保險槓有兩種風格,主動式和被動式,被動式設計實際上是最不常見的。


1927年,當「行人安全裝置」問世時,發生了一場小革命。這種裝置最初是在德國柏林向公眾介紹的。它實際上不是一個安全裝置,而是一個連接在車頭的巨大吊床,可以在任何時候「抓住」亂穿馬路的人。


司機只要輕輕一按方向盤旁邊的槓桿,行人就會得救。


這並不是20世紀早期交通安全先驅們發明的唯一一個「行人捕手」。根據海牙國家檔案館的說法,這種「車上的鏟子」是為了「減少行人的傷亡人數」


很多網友紛紛提出質疑,這麼好發明為什麼沒有保留下來呢,答案是因為,這種設備有一個非常嚴重的缺點,就是裝置吊床的巨大結構降低了司機的視野,所以小夥伴們欣賞一下就好。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編輯丨mary

排版丨mary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