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金融雨露」精準滴灌 提振南方省份糧食生產

新農人袁帥 發佈 2022-08-04T17:50:39.324220+00:00

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的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座談會提出,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強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加快鞏固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為實現全國糧食穩產增產作出應有貢獻。會議強調,要恢復和發展多季糧食種植,積極發展多種糧食生產,拓寬糧食穩產增產渠道。

近日,在福建省三明市召開的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座談會提出,採取堅決有力措施加強南方省份糧食生產,加快鞏固提升綜合生產能力,為實現全國糧食穩產增產作出應有貢獻。

會議強調,要恢復和發展多季糧食種植,積極發展多種糧食生產,拓寬糧食穩產增產渠道。推進丘陵山區農業機械化,加快發展農業現代化,提高糧食生產的科技支撐和經營管理水平,大力發展優質高效農業。

我國南方多丘陵山區,機械化作業面臨「無路可走」「無機可用」「無好機用」等問題,加之農業比較效益偏低、耕種條件差、農民外出務工等因素,南方部分縣區出現不同程度耕地撂荒現象。這些都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南方省份糧食生產。

解決丘陵山區機械化、撂荒地等難題,既關係到南方省份糧食產量,也影響著農民、農業大戶、農業合作社的種糧積極性。

支持小型農機普及推廣

北京工商大學商業經濟研究所所長、中國糧食經濟學會常務理事洪濤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南方省份糧食產區地形複雜、地塊小,這決定了小型農機具是其重要生產資料。

南京審計大學金融風險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員楊小玲向記者表示,小型農機具品種多,能滿足南方不同區域和地形的農作物耕種需求,對於普及農業機械化耕作,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具有重要意義。

她認為,在小型農機具普及推廣中,存在資金短缺的困擾,對於銀行而言,信貸應精準支持其供給端和需求端。具體來說:對小型農機具供給端,即生產企業而言要拓寬企業資產抵押、質押範圍,創新信用融資渠道,如訂單融資、專利融資、信用融資等。還要協助符合條件的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提供諮詢服務,拓寬資金來源。

2019年印發的《關於促進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意見》,明確提出健全小農戶生產技術裝備補貼機制,按規定加大對丘陵山區小型農機具購置補貼力度。支持農村商業銀行、農村合作銀行、村鎮銀行等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立足縣域,加大服務小農戶力度。

在小型農機具推廣普及過程中,各糧食產區的銀行不斷探索,與地方政府、擔保公司、農機企業合作,推出農機貸、租賃貸、農機大修理貸款、農機經營服務貸款等信貸產品,滿足不同客戶貸款需求。

比如:郵儲銀行安徽省六安市分行從本地實際出發,與農業部門聯合走訪,在充分調研農機市場的基礎上,創新推出針對運用農業機械從事農業生產經營的「農機貸」,全力推進「一行一品」工作。「農機貸」是根據農戶對不同類型農機具需求情況,實行差別化授信方式,提供1萬-300萬元授信額度,滿足農戶在農業生產中的個性化需求,推動強農惠農政策的開展和農業機械化及先進技術推廣應用。

楊小玲認為,全面推廣小型農機具的使用,除了銀行資金支持外,還需要其它配套措施有效執行:一是重視用戶需求,加大推進農田宜機化改造,使生產出的小型農機具能真正落地,適應當地不同環境的需求。二是用足用活政策,優化農機補貼目錄,讓更多小型農機具納入補貼目錄中。同時加快資金補貼兌付進度,降低用戶購機成本。三是加強小型農機具用戶培訓和售後服務。小型農機具一般操作簡單,但容易出現問題,建議每個村可安排一名培訓和售後服務人員,有助於農機具推廣。

撂荒地復耕 緊盯龍頭農企

撂荒地能否實現復耕,同樣決定著南方省份糧食產量。

楊小玲認為,無論什麼原因出現土地被閒置,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國家糧食安全。現有治理土地撂荒的措施,大多是從行政激勵處罰手段出發,如簽責任狀,任務落實到戶,壓實村鎮幹部責任,實行「田長制」等。銀行是資金供給方,在促進撂荒土地復耕的過程中,應積極創新信貸產品,解決不同主體融資需求。比如:針對個體農戶,可推行個人信用產品;針對種糧大戶、農業企業等,可推行訂單融資等。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對記者表示,當前,金融活水要澆灌撂荒地,創新推行「復耕複種貸」等助農金融產品,金融機構要與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專項種糧補助政策,引導各類新型農業主體參與撂荒地復耕複種。銀行業要做好紐帶,一端要對接種植大戶、合作社,為其授信和解除資金壓力,一端也要對接加工、流通、銷售龍頭企業,推進「點對點」「訂單農業」「供銷托底」,實現共建共贏。

儘管撂荒地復耕的主要責任人是地方政府,但金融機構同樣要發揮重要作用。

為促進撂荒地復耕,多地政府出台相關措施,採取多種方式鼓勵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復耕撂荒地。比如:福建省仙遊縣出台《穩定糧食綜合生產能力十七條措施》,制定專項種糧補助政策,引導各類新型農業主體參與撂荒地復耕複種。郵儲銀行仙遊縣支行則與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業專業合作社對接,了解他們復耕撂荒地意願及資金需求。

福建省意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是集蔬果種苗培育、種植、加工、銷售及農技諮詢服務為一體的省級農業龍頭企業,在當地政府號召下,認領承包西苑鄉撂荒地土地,落實點對點掛鈎鄉鎮幫扶撂荒復耕。

郵儲銀行仙遊縣支行與該公司深入溝通,雙方積極探索產業鏈金融模式。撂荒地復耕後,由合作社或種植大戶承包,該公司提供相關種養服務,郵儲銀行仙遊縣支行提供資金支持,實現多方共贏。

郵儲銀行仙遊縣支行信貸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緊跟鄉村振興政策步伐,整合創新推出「復耕複種貸」等助農產品,加大金融支持撂荒地復耕複種力度。

近期,我國糧食生產頻傳喜訊:今年全國夏糧總產量14739萬噸(2948億斤),比上年增加143.4萬噸(28.7億斤),增長1%。南方水稻產區進入早稻集中收穫期,各地不斷加快機收機種速度,提高機械化作業質量水平,進一步降低稻穀產後損失,努力實現顆粒歸倉。

隨著南方省份糧食生產能力進一步加強,未來,端穩「中國飯碗」,我們將會更有底氣。(以上內容來源:農村金融時報 記者 郝飛 新社匯·全媒體矩陣轉載發布)

中國文化管理協會鄉村振興建設委員會副秘書長袁帥表示,農業是我國立國的根本,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發展與億萬人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繫。大力推進農業機械化、智能化是農業現代化的必然道路。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業機械技術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在農業生產中,傳統的耕種方式不僅耗費大量的人力,產量也不高,為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提高農作物生產產量必須在農業發展中大量應用機械技術。

農業機械是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標誌。我國農業機械化整體水平正在逐年提升,步伐加快,隨著科技的進步和農業機械化程度的不斷提高,不僅僅在播種方面及收穫方面的機械化水平都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大量先進機械設備在農業生產方面的應用,大大提高了作業生產效率,同時農業機械化也正在從耕種收環節向植保、秸稈處理、烘乾等全程延伸拓展。

「十四五」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後奮力實現2035年「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戰略目標的第一個五年,新形勢、新任務、新需求對農業機械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國家正在積極通過各種優惠政策和農機購置補貼推動農機行業發展,當前,雖然全國農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已提高到70%,但是行業仍存較多薄弱領域,包括:

(1)農機科技創新能力不強,我國自有原創性科技成果少,關鍵技術自給率較低,一些基礎理論和關鍵共性技術研究尚處於工業化發展初期,受制於人的局面尚還沒有根本性的改變。

(2)低端過剩,中高端農機裝備有效供給不足,機具適應性可靠性有待提高,環保壓力大。

(3)農機農藝結合不夠緊密,目前,現實生產中存在的品種、種養方式與機械化生產不協調,制約了農機研發、推廣應用和作業效率與效益。

(4)農機作業基礎設施建設滯後,很多地區都是丘陵山區,田塊比較細碎,機耕道路缺乏,種植經營分散,導致農機「下田難」「作業難」,存在「有機難用」的問題。

對於終端用戶來說,選購符合國家排放標準的工程機械產品是必然趨勢,這從環境保護,"雙碳」戰略等多方面都是必然的要求。實施國四排放標準,迫使農機升級工作緊迫和勢在必行,這次升級國四,對很多機型來說,都需要重新設計產品。從產品開發階段的生態設計、生產階段的質量控制、在用階段的檢測維修、報廢淘汰階段的方式方法等全生命周期提出更高、更為嚴格的要求。國四需引入發動機機外淨化技術,選擇符合要求的國四發動機,僅僅是產業升級的開端,僅靠換裝國四發動機,不能保證排放合格,需要與後處理器的合理匹配,農機國四全面實施後,農機主機企業成為排放升級和監管的第一責任者,農機整機生產企業必須確保生產排放達標的產品,並按要求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提供排放自查報告。

國四升級,對農機智能化發展是一個非常好的契機,國四強制推行產品數位化,促進了農機的數位化製造和產品智能化研發,藉助國四發動機的數位化技術,提升我國自主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智能化升級使整機及執行部件擁有了可靠的數據交互接口,農機就變成了可控的作業機器人,讓變量作業及精準作業進一步成為可能,農機更好的節能減排、高效高質量的作業。

在全球製造業的四級梯隊中,目前中國仍處於第三梯隊,這種格局在短時間內難有根本性改變。近年來,複合式、高性能和智能化的現代農機裝備成為農業裝備發展的新亮點和趨勢。

農業無人機、無人駕駛拖拉機、智能收穫機、智能除草機、擠奶機器人、農業自動化與控制系統等產業化發展方興未艾,但是接下來一段不短的時間內,我國農機裝備發展的重點仍是,提高農業裝備的智能化程度和生產性、穩定性,推動農機農藝融合和機械化信息化融合,打造農機服務模式與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相適應、機械化生產與農田建設相適應,鼓勵和踐行科技創新、機制創新和政策創新。

在支持企業研發小型農機具上,我認為銀行業金融機構要持續提升普惠金融經營能力和小微企業服務能力,在「擴面、提質、降本」上下功夫,做文章。加大普惠貸款投放力度,嚴格落實階段性延期還本付息政策要求,實施小微企業差異化利率管理,通過貸款利率優惠、減免相關費用等手段,減輕企業負擔。另外,要優化流程管理設置、企業評級模式、授信條件、產品研發、信貸管理體系,利用銀行自身成為生態服務體系的扭轉節點,串聯好政府、產業、企業、市場各端。

在推廣小型農機具方面,銀行金融機構更加需要和政府端緊密結合,營造良好的制度和政策環境,著力打通生產、分配、流通和消費各個環節,完善內需主導、內需增長發展模式,創新設施農業和農機裝備金融服務模式,發展融資租賃等業務,緩解涉農主體購置更新農機裝備資金不足問題,鼓勵符合條件的農機裝備研發企業發行公司信用類債券,拓寬資金來源,加快科研成果轉化運用。

要發揮和利用好金融「活水」來澆灌撂荒地,創新設計推行「復耕複種貸」等助農金融產品,銀行金融機構要與政府相關部門制定專項的種糧補助政策,積極引導各類新型農業主體參與撂荒地復耕複種,銀行業要做好紐帶,一端要對接種植大戶、合作社,為其授信和解除資金需求壓力,一端也要對接加工、流通、銷售的龍頭企業,推進「點對點」「訂單農業」「供銷托底」,實現共建共贏。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