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戰TikTok和Facebook,Onlyfans什麼來頭?

志象網 發佈 2022-08-05T07:41:17.885802+00:00

想像一個在線社區,它聚集了不少明星和網紅,粉絲跟隨愛豆註冊平台帳號,會經過層層審核,註冊成功後,閱讀愛豆的每一條動態都得「氪金」。


來源 | 志象網(ID:passagegroup)

編譯 | 彭慧

編輯 | 謝維平

想像一個在線社區,它聚集了不少明星和網紅,粉絲跟隨愛豆註冊平台帳號,會經過層層審核,註冊成功後,閱讀愛豆的每一條動態都得「氪金」。但是,相比Facebook、Instagram和微博這些平台,愛豆在這裡發布的內容更為私密和真實,有時甚至能看到網紅大V發布「18禁」的內容。

你願意在這樣的平台上「氪金」嗎?

在各大視頻流媒體、社交媒體以及興趣社區在絞盡腦汁想著如何通過內容和廣告變現時,OnlyFans這麼一款純付費內容社區在醞釀幾年之後終於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黃金時代。

你甚至很難準確定義這麼一款產品。它在一種社區的營造上,類似於Facebook、Twitter、Instagram這類社交媒體,但由於平台充斥著大量成人內容,也被經常拿來跟Tumblr、Pornhub等相提並論。

就是這樣一個平台,目前已經吸引超過2億的註冊用戶,其中不乏好萊塢女星卡門·伊萊克特拉(Carmen Electra)等名人。從它增長的態勢來看,目前顯然無法對Onlyfans的性質進行蓋棺定論,但在社交媒體巨頭林立、格局幾近固化的當下,它能夠脫穎而出,自然有其過人之處。

一、「二八分成」

每天早晨6點左右,吉婭會在加州陽光充足的公寓裡醒來,澆花和洗漱之後,她就坐在電腦前整理、編輯她的舞蹈視頻或男女露骨視頻,並在Instagram、Reddit和Twitter上分享。

到了傍晚6點,吉婭就進入DMs時間(direct messages,即私聊時間),OnlyFans是她唯一的精神棲息地,她會在這裡衝浪到午夜。每一分鐘,她都在與OnlyFans內的用戶互動,人們付費解鎖她的內容,以及隱藏在個人付費牆後面的帖子。

除了像吉婭這種個體,這個平台還吸引了如卡迪·B和卡門·伊萊克特拉等明星的入駐。志象網了解到,OnlyFans是始創於2016年的在線平台和應用程式。有了它,人們可以通過每月會員支付觀看內容(照片、視頻和直播)。內容主要由 YouTuber、健身教練、模特、內容創作者和公眾人物創作,以通過他們的職業獲利。它也受到成人內容創作者的青睞。

2021年12月,當Ami Gan成為OnlyFans的CEO時,並不僅僅意味著她從首席營銷和傳播官晉升到了更高的職位。她掌舵一家新冠疫情以來最熱門的公司之一,這個創作者平台因其自由的內容政策,和隨著新冠疫情而大量湧入平台的成人內容創作者而聲名鵲起。

OnlyFans稱,自前CEO蒂姆·斯托克利(Tim Stokely)2016年成立以來,它已向創作者支付了80多億美元,其中包括成人電影從業者、健身教練、明星等,還有其他200萬的平台用戶。「我們進行『二八分成』,是一個針對18歲以上創作者的平台。最終,由創作者來決定有權分享的內容類型。」Gan表示。

據報導,OnlyFans註冊用戶已經突破2億。但與其他提供免費內容的社交媒體平台不同的是(這些平台的網紅和科技公司主要通過提供免費內容,形成廣告或贊助內容來創收),OnlyFans採取用戶個人訂閱付費,並從中抽取20%費用。

這個抽傭比例,乍聽起來可能比較高,但據該公司CEO Gan的說法,這是必須付出的代價:在這個行業中,平台必須承擔高額成本以滿足內容安全協議。總部位於倫敦的OnlyFans,有1000多名員工,其中80%以上主要從事內容審核和創作者支持。

創作者對這種高額的抽傭比例似乎也毫無怨言,因為他們在平台發布的內容獲得了不菲的收益:OnlyFans報告說,其中1000多人的人均收入超過100萬美元。

「我們很獨特,因為我們最具包容性,允許一系列創作者,包括成人內容創作者在一個安全的環境下分享內容。」Gan說。但並非完全如此;一年前,即2021年8月,OnlyFans宣布禁止露骨的內容,斯托克利對外宣稱是來自銀行的限制。在創作者的強烈反彈下,該禁令很快被撤銷,斯托克利也下台了,Gan很快取代他成為CEO。

Gan說:」我很自豪能代表這個社區,並能為我們的創作者社區提供其他平台不具備的機會。我覺得我們仍處於起步階段。」

二、挑戰TikTok、Meta

新官上任三把火的Gan,自詡為一個不太循規蹈矩的人,並致力於讓業界了解到公司如何成為創作者經濟和成人娛樂業的顛覆者。在不斷致力於創作者經濟投入的Meta和TikTok這些巨頭面前,「顛覆者」的自我定位,口氣不小。

2020年7月,TikTok表示通過2億美元創作者基金來留住人才,並稱該基金在未來三年對美國市場的投入將追加至10億美金。在第二年的2021年7月,TikTok成為首個下載量達30億次的非Meta系應用。

同月,馬克·扎克伯格如臨大敵,緊急宣布將在2022年底之前向各類創作者發放總額逾10億美元的報酬。2022年7月,Meta公司推出一個名叫「音樂營收分享」(Music Revenue Sharing)的新功能,創作者可以在自己的Facebook視頻中使用流行藝人的授權音樂,從而獲得廣告營收分成。

在全球社交媒體新貴TikTok跟Meta激戰正酣之時,創作者經濟逐漸升格為社交媒體平台的「兵家必爭之地」。OnlyFans正打算藉助這股東風,不斷擴大規模。不過,如果說目前主流的社交媒體提供的是個體的自我宣揚和表達空間,那麼OnlyFans在這一方面的步子顯然邁得更大。

「看到一大批創作者,特別是在過去一年裡能夠在OnlyFans上茁壯成長,並把它當成家,我非常興奮。」在Onlyfans看來,它給用戶所提供的自我表達空間是前所未有的。比如,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幾十年的好萊塢女星卡門·伊萊克特拉,只有在Onlyfans上,才感覺到可以主導自己的形象。

在Gan看來,Onlyfans是基於訂閱的內容平台,所有內容都隱藏在訂閱付費牆內。「我們對欺凌或騷擾行為採取零容忍態度。創作者很容易屏蔽某人並舉報他們,使創作者與粉絲接觸更加安全。而且我們今年還推出了安全和透明中心。」這就不難解釋明星在這個平台所獲得的安全感。

明星無論在什麼時候,都是絕對的話題焦點和流量的中心,但Onlyfans強調人人都是創造者:他們意識到自己的內在和個性,這才是有價值的東西,幫助創作者變現,讓他們與社群建立聯結,是OnlyFans出現的原因。

這種表述,聽起來就是陳詞濫調,幾乎是每家社交媒體平台都會宣揚的價值觀,即為用戶創造價值。但是在很多變現滯後的流量平台,普通人在內容沒有做出影響力之前,很難堅持持續的創作,而OnlyFans的每一個操作,都涉及金錢的交易,這種「直球式」的變現方式,給人帶來的刺激是其他平台不能比的。

「我們的商業模式與其他技術平台有很大的不同,這些平台是靠數據、廣告之類的東西賺錢的。我們的業務是『二八分成』的。我們的創作者如果不賺錢,我們也就沒得賺。訂閱模式消除了人們在其他平台上的挫折感。」Gan指出。

在訪談中,她表示OnlyFans是社交媒體的新未來,因為她相信,社交媒體的未來「形態是付費和免費並行的,因為這關乎創作者的掌控權,而其他平台已經從創作者那裡奪走了這一權力」。

三、內容安全:全平台實名

平台內充斥著成人內容,令Onlyfans飽受業界詬病。

當然,歐美人的開放程度自是不言而喻。但是相比Tumblr、Pornhub這類定位清晰的成人內容平台來說,Onlyfans的用戶群體要龐雜許多,對於內容邊界在哪裡這個問題,不僅會引起外界的批評,平台內部的不同群體也會分化成不同陣營。

然而,在Gan看來,這是對Onlyfans的誤解:「安全終究是我們整個業務的基礎……我的目標之一是,成為網絡安全的領導者。」

例如,平台不能匿名,每個人都是實名的,這可以防止機器人、鍵盤俠,以及在其他地方聽到的噪音。Onlyfans也有非常強大的創作者驗證;想要註冊成為創作者的人必須提供姓名、電子郵件、社交媒體連結、有效的身份證照片,以及用戶持有身份證的照片。

除此之外,用戶還要經過第三方生物識別掃描和第三方身份驗證,在美國,必須提供包括社會安全號碼在內的W9表格。「在某人被批准成為創作者之前,所有這些內容都由人審查。很多人不知道這一點,超過一半的申請者都被拒絕了,因為我們要求提供非常多的信息。」Gan表示。

她進一步指出,Onlyfans有非常強大的內容審核團隊。OnlyFans上所有的內容都會被審核,並確保每個人都遵守服務條款。網站上幾乎所有內容都是由人審核的。

「(最大的困境)仍然是對這個行業的誤解,還有大家不接受我們的成人創造者。這是我正在積極改變的兩件事。」Gan坦言,成人社區在過去很難得到支持。

看到了Onlyfans模式的可行性,Gan指出,自己在緊密關注拉丁美洲的市場機遇。而視頻流媒體內容OFTV[OnlyFans TV]是下一個發力的重點,這個平台專門供創作者提交內容,並將推廣到蘋果和Roku智能電視。此外,Onlyfans也在開發自己的原創內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