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省柞水縣黑木耳產業發展現狀及對策

愛農者言 發佈 2022-08-05T17:42:17.235311+00:00

摘 要:文章從產業扶持、科技研發、資金保障、品牌打造和三產融合等方面,分析了柞水縣黑木耳發展現狀,提出了需要解決的產業鏈條延伸不夠、產品附加值低、服務不到位、上下游服務不均衡、產業資金嚴重不足等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制定產業標準、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服務模式、拓展精深加工、強化支持保護等措施,旨在健全產業發展長效機制,真正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

作者:李存玲 李拴曹 董自庭 陳美莉

摘 要:文章從產業扶持、科技研發、資金保障、品牌打造和三產融合等方面,分析了柞水縣黑木耳發展現狀,提出了需要解決的產業鏈條延伸不夠、產品附加值低、服務不到位、上下游服務不均衡、產業資金嚴重不足等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制定產業標準、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服務模式、拓展精深加工、強化支持保護等措施,旨在健全產業發展長效機制,真正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

黑木耳在我國具有多年的栽培歷史,其因富含營養價值,備受亞洲、歐洲、美洲等市場的青睞。陝西省商洛市柞水縣地處秦嶺南麓,轄內山清水秀,年均空氣品質優良天數達335d以上。獨特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柞水黑木耳質地軟嫩、個大肉厚、味道鮮美、營養豐富的優良品質。柞水黑木耳栽培歷史久遠,市場久負盛名[1]。近年來,該縣依託良好的自然環境優勢,以推進黑木耳工廠化、產業化為主線,以轉變生產方式為核心,以生態高效為根本要求,全面提升黑木耳產業發展水平。文章主要分析了產業發展存在的問題,探討在鄉村振興大背景下,如何借勢做大做強黑木耳產業,實現黑木耳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1 陝西省柞水縣黑木耳產業發展現狀

1.1 出台政策推動產業發展

柞水縣委、縣政府出台了《柞水縣脫貧產業發展規劃》《柞水縣黑木耳產業發展指導意見》《柞水縣黑木耳產業獎勵扶持辦法》[3]等一系列產業發展政策,支持產業發展。2019年,該縣栽培黑木耳7 500萬袋,產鮮耳3.5萬t,產值2.25億元,分別較2017年增加4 000萬袋、1.8萬t和1.15億元,增幅分別達114.4%、105.9%和104.5%,黑木耳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1.2 農校合作助推科技研發

積極與高校合作,建立了商洛市首個院士專家工作站,成立了西川黑木耳小鎮技術研發中心,加強了黑木耳優良菌種、新技術、新模式引進試驗示範。優選出適合柞水縣栽培的黑山2號、青皮等黑木耳代料栽培品種,探索形成以蘋果廢棄枝條為原料的「果樹枝條→黑木耳生產→菌肥還田循環」產業鏈[4],摸索出吊袋、塔式、地擺三種栽培方式,走出了一條「借袋還耳」「借棚還耳」的產業發展模式[5]和「三資股份、租賃分包、產業領養、勞務用工、產品訂單、開展服務」六個增收「套餐」[6]。培養出一批黑木耳栽培土專家,建成一支專業的技術隊伍,推動了產業科技化發展。

1.3 多方扶持提供資金保障

為推動黑木耳產業的發展,柞水縣設立黑木耳產業發展專項資金,每年整合1 000萬元重點支持基地建設、科技創新、品牌創建、產品營銷等。蘇陝對口扶貧單位累計投入資金5 310萬元,建立5家黑木耳菌包生產企業和一批社區工廠,建立扶貧基地42個。2019年,又將省級補助資金1 000萬元全部納入食用菌示範鎮建設,為黑木耳產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了資金保障。

1.4 大力宣傳助推品牌打造

柞水縣舉辦了「柞水黑木耳文化節」,主創了「黑木耳小鎮之歌」,研發了「黑木耳宴」。2018年,柞水黑木耳成功入選中央電視台「國家品牌計劃——廣告精準扶貧」項目,使「柞水黑木耳」譽滿全國[7];《農民日報》對柞水黑木耳進行了專題推介;柞水黑木耳出口哈薩克斯坦100t,實現了出口零的突破。由於品質好,「柞水黑木耳」被農業農村部納入2019年第1批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被評為「最受南京市民歡迎的商洛農產品」[8]。

1.5 示範帶動助推三產融合

以陝西秦峰等10多家栽培企業為依託,建成面積1.87km2的商洛市第一個食用菌特色小鎮——西川黑木耳小鎮,覆蓋「門戶區、示範區、觀光區、生產區、加工區」五大功能版塊,建立了黑木耳採摘園、黑木耳博物館[9]。以黑木耳小鎮為依託,打造集菌包生產、菌種研發、生態栽培、科普教育、休閒體驗於一體的西川黑木耳核心區,在曹坪鎮等建設黑木耳栽培基地,輻射帶動全縣9個鎮(辦)37個村(社區)栽培黑木耳7 500萬袋,推動各產業融合發展。

2 陝西省柞水縣黑木耳產業存在的問題

2.1 重生產,輕加工,產業鏈條延伸不夠

柞水縣黑木耳產業多以初級產品生產為主,包裝簡單,難以進入超市等大型賣場,產品基本處於供應原材料階段,產品延伸拓展不足,產業綜合效益低[10]。

2.2 重前端,輕後端,上下游服務不均衡

柞水縣黑木耳產業發展多以產前、產中上游服務為主,在生產原材料、生產管理模式上具有相對優勢。但市場信息提供、融資、質量監控、銷售等產後下游服務相對較少,產品包裝無特色、無亮點,統一品牌宣傳滯後,全產業鏈服務不均衡。

2.3 重政策,輕融資,發展資金嚴重不足

雖然當地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社會各界也給予了一定的資金支持,但由於黑木耳產業發展前期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其自身財力不足,加之農業企業貸款難度大,社會化融資理念還沒有完全形成,導致柞水黑木耳產業發展資金嚴重不足。

3 陝西省柞水縣黑木耳產業對策

3.1 優化產業布局,擴大生產規模

合理配置資源,形成「三帶、六區、五十村」的黑木耳產業新格局,即以乾佑河流域為中心,輻射帶動3條「千萬袋」黑木耳產業帶,形成中博農業菌包生產區、西川黑木耳產業發展科技創新區、金米村黑木耳產業發展示範區、金鳳黑木耳產業深加工區、常灣廢棄菌包綜合利用區、縣城黑木耳產品市場營銷區6個產業功能區,推動50個「百萬袋」黑木耳產業專業村的發展,逐步擴大栽培體量。

3.2 制定相關標準,提升產品質量

規範生產操作規程,建立生產記錄製度,落實行業標準,強化全程監管。依託創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試點市」工作,開展產地環境、品種、氣候等監測評價,提出保持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品質的措施建議。以「源頭可溯、全程可控、風險可防、責任可究、公眾可查」為目標,積極推廣質量追溯和合格證制度,實現「二維碼」可追溯,探索黑木耳產品「數位化」「身份證」管理[11,12]。

3.3 加強科技研發,推動技術創新

深化與高校等農業科研院所的合作,加強菌種引進和滅菌、接種、養菌等菌包生產各環節的把控,提升菌包質量。開展黑木耳標準化生產關鍵技術研究,加大黑木耳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引進試驗示範與推廣力度,破解技術難題,實現黑木耳產業高質量發展。

3.4 創新服務模式,拓展銷售渠道

積極培育一批新型經營主體,打造黑木耳產業化經營聯合體。鼓勵開展品牌認證,積極註冊商標,創建名牌產品,合力打造「柞水黑木耳」區域公共品牌。充分依託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平台,進一步提升和完善柞水黑木耳大數據中心功能[13]。大力發展現代物流,建立柞水縣黑木耳交易市場。加大網售推廣力度,提升網上銷售比重。用好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等金字招牌,組織參加農交會、產品展銷會、推介會等,通過宣傳、推介、展示,提高市場知名度。在柞水縣電商中心設立柞水黑木耳特色館,在全縣各大景點景區設立柞水黑木耳系列產品直銷店,在國內各食用菌專業市場設立柞水黑木耳銷售旗艦店,以提升柞水黑木耳線下銷售份額。

3.5 強化支持保護,提升抗災能力

設立發展專項基金,鼓勵種植大戶、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擴大產業發展規模,切實發揮黑木耳產業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戰略中的支撐作用;鼓勵社會資本投入,加大人才的招聘和引進力度,強化對從業人員的培訓;暢通出口通道,落實退稅政策;設立黑木耳產業保險基金,建立保險制度,形成國家再保險和商業再保險相結合的風險分擔機制。

3.6 拓展精深加工,加快三產融合

引進和培育一批具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黑木耳生產、包裝、深加工龍頭企業,增加黑木耳代餐粉、黑木耳菌草茶、黑木耳掛麵等深加工產品附加值,開展黑木耳餅乾、黑木耳饅頭、黑木耳素食羹、黑木耳飲料、黑木耳薄膜食品等精深加工食品研發,延長產業鏈條。充分挖掘柞水黑木耳藥用、飲食、歷史等文化,拓展健康養生、科普宣傳、觀光採摘等功能,推進黑木耳產業向第二、三產業延伸,把柞水縣建成黑木耳產業集散地、黑木耳信息數據中心和科技研發基地、生產加工基地、貨源配送基地,真正把「小木耳」辦成「大產業」,使「柞水黑木耳」品牌唱響全國。

4 結束語

目前,柞水縣黑木耳存在重生產、輕加工,產業鏈條延伸不夠,加上重前端、輕後端,上下游服務不均衡,重政策、輕融資,發展資金嚴重不足等問題,因此需從制定產業標準、加強科技研發、創新服務模式、拓展精深加工、強化支持保護等方面入手,健全全縣產業發展長效機制,真正把「小木耳」做成「大產業」。

參考文獻:略

作者:李存玲 李拴曹 董自庭 陳美莉 陝西省商洛市農業技術推廣站 陝西省商洛市農村能源工作站 陝西省商洛市農民科技教育中心

作者簡介:李存玲(1975—),女,陝西商洛人,本科,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業技術推廣。;*董自庭(1974—),男,陝西商洛人,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農村能源與農業環保。

基金:陝西省農業科技示範推廣科技創新項目「商洛市食用菌綠色栽培技術集成示範與推廣項目」(KJCX-2016-03);

來源:《南方農機》期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