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樸」有名詩詞30首,含譯文+注釋+賞析,詞簡單明媚,值得一讀

冬日負暄 發佈 2022-08-05T22:42:00.834870+00:00

人物簡介白樸(1226—約1310後)元隩州(今山西河曲舊縣)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號蘭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帶),南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流寓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遷居建康(今江蘇南京)。


人物簡介

白樸(1226—約1310後)元隩州(今山西河曲舊縣)人,原名桓,字仁甫、太素,號蘭谷先生。祖籍隩州(今山西河曲一帶),南京汴梁(今河南開封)人,流寓河北真定(今正定)。至元十七年(1280),遷居建康(今江蘇南京)。著雜劇十六種,現存《梧桐雨》《牆頭馬上》兩種;另有《天籟集》,收詞作二百餘首,後附散曲四十多首。與關漢卿、馬致遠、鄭光祖合稱元曲四大家。

白樸出身官僚士大夫家庭,他的父親白華為金貞祐三年(1215年)進士,官至樞密院判,仲父白賁為金章宗泰和間進士,曾做過縣令,叔父早卒,卻有詩名。白家與元好問父子為世交,過從甚密。兩家子弟,常以詩文相往來,交往甚好。

白樸出身於這樣的家庭,本應優遊閒適,讀書問學,以便將來博取功名。然而,他的幼年卻偏偏遭逢兵荒馬亂,他只得同家人在驚恐惶惑中苦熬光陰。白樸出生後不久,金朝的南京汴梁已在蒙古軍的重重包圍之下,位居中樞的白華,整日為金朝的存亡而奔忙,從而無暇顧及妻兒家室。金哀宗天興元年(1232年),蒙古軍樹炮攻城,金哀宗決計棄城北走歸德(今河南商丘),白華只得留家人於汴京,隻身隨金哀宗渡河而上。次年三月,汴京城破,蒙古軍縱兵大掠,城內士庶殘遭殺戮,財富遭到空前洗劫。戰爭中,白樸母子相失,幸好當時元好問也在城中,才把他和他的姐姐收留起來,在亂兵和饑荒中救了他的性命。四月底,元好問攜帶白樸姐弟渡河北上,流寓聊城,後寄居於冠氏(今山東冠縣)縣令趙天錫幕府。元好問雖也是亡國奔命之臣,生活至為艱辛,但他視白樸姊弟猶如親生,關懷備至。白樸為瘟疫所襲,生命垂危,元好問晝夜將他抱在懷中,竟於得疫後第六日出汗而愈。白樸聰明穎悟,所以從小喜好讀書,元好問對他悉心培養,教他讀書問學之經,處世為人之理,使他幼年時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


1

《寄生草·飲》

[元代] 白樸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

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渰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翻譯

長醉以後沒有妨礙,不醒的時候有什麼可以想的呢?用酒糟醃漬了功名二字,用濁酒淹沒了千年來的興亡史事,用酒麴埋掉了萬丈凌雲壯志。不識時務的人都笑話屈原不應輕生自盡,但知己的人都說陶淵明歸隱田園是正確的。

注釋

⑴飲:此曲一說系范康(字子安)所作,曲題《酒》。

⑵「長醉後」二句:長期昏醉有什麼掛礙,昏睡不醒有什麼思慮。化用《楚辭·漁父》中「舉世皆濁我獨清,世人皆醉我獨醒」語意。方何礙:卻有什麼妨礙,即無礙。方,卻。有甚思:還有什麼思念?

⑶「糟醃」三句:言酒把個人的功名,千古的興亡,無限的壯志都埋葬了。糟醃:用酒糟醃漬。醃,這裡有玷污的意思。醅(pēi)渰(yān):用濁酒淹沒。渰:同「淹」。曲埋:用酒麴埋掉。曲:酒糟。虹霓志,氣貫長虹的豪情壯志。

⑷達:顯達,與「窮」相對。屈原(前330?—前278):戰國時期偉大詩人。為了實現以民為本、舉賢授能、修明法度的「美政」,他與楚國的反動貴族統治集團進行了堅決的鬥爭,宣稱「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離騷》),終於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然自班固以來,就有指責屈原「露才揚已,競乎危國群小之間,以離讒賊」(《離騷序》)的。

⑸知音:知己。陶潛(365—327):即陶淵明,東晉著名詩人,淡泊句利,棄縣令回鄉隱居,詩酒為伴。

《寄生草·飲》白樸 賞析

  此詞寫飲酒,充滿醉語。醉語多為醒言,它曲折而又含蓄地表達了作者的思想感情。這正是此首小令的「關竅」所在。

  白樸的這首小令表現了不思自思、欲罷不能的那樣一種格外強烈的興亡之慨、感傷意緒。「長醉」、「不醒」兩句,表面上好像在說:醉處夢中,無憂無慮,一切都可以棄之腦後,「今覺而昨非,得意而忘言」,似乎作者大徹大悟了。然而,其中更含著作者內心深深的隱痛:醉也好,睡也好,畢竟有時有限,人生畢竟醒時多,醉時少,醉中「無礙」醒時「礙」,夢中「無思」醒來「思」,說是「無礙」,道是「無思」,恰恰說明「心病」正在於此。兩句開頭語便透露出作者極其矛盾和痛苦的心理狀態。

  「糟醃」以下三句,連用三個同意詞發語,即「糟醃」、「醅渰」、「曲埋」,好似將一切濟世救民、建功立業的虹霓之志都否定了,更願千古興亡、世事滄桑也隨著一醉而同歸泯滅。曲中透露出一個原來胸懷大志,希望建功立業,同時對千古興亡無限感慨的人物。然而江山依舊,人世瞬變,作者在國讎家恨面前感到了一種失望;淚痕猶在,心底成灰,於是則寄情於酒,以期醃掉、渰沒、埋去所有的牽掛,一切的攪擾。有道是「舉杯消愁愁更愁」,愈是想要擺脫的東西,它愈是要襲上心頭。縱然是用許多的杯中物來「醃」、來「渰」、來「埋」,終究是無濟於事的。字裡行間,語意情味,都揭示出作家對建功立業、家國興亡以及曾經有過的凌雲壯志耿耿於懷,拳拳在念。明人孫大雅為白樸《天籟集》作序云:「先生少有志天下,已而事乃大謬。顧其先為金世臣,既不欲高蹈遠引以抗其節,又不欲使爵祿以干其身,於是屈己降志,玩世滑稽。」孫序此說,倒頗中白樸作品肯綮,揭示出白樸玩世滑稽背後深藏著的無限淒楚蒼涼的意緒。從白樸的詞作中可以看出他對興亡事是時時掛懷的:「長江不管興亡,漫流盡英雄淚萬行。」(《沁園春·保寧佛殿即鳳凰台》)這是白樸居建康時的作品。幾乎同時寫的《奪錦標》,更是發出「新亭何苦流涕,興廢今古同」的悲嘆。就是在他年輕時游淮揚,也同樣寫出調子十分低沉的詞作:「謾今宵酒醒,無言有恨,恨天涯遠。」(《水龍吟·題丙午秋到淮揚途中值雨甚快然》)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這兩句既是全曲的思想總結,又是點睛之筆。不能簡單地認為作者在這裡是嘲笑屈原之「非」,而僅僅肯定陶潛之「是」。這分明是作者一如全曲的聲情口吻,是憤語,是苦語,亦可以說是反語。即讚揚屈子、陶公的不肯同流合污。表面上看將屈、陶分開來,一「是」一「非」,一為「知音」,一為「不達」,殊不知不求顯達而作隱逸君子並非作者本心本意,如上文所作的分析,作者處於入世和出世的極為複雜的思想矛盾之中,是非界限有時是倒置的,即是所謂「知榮知辱牢緘口,誰是誰非暗點頭」(《中呂·陽春曲·知幾》)。這種貌似曠達,實含酸痛的曲語,正表現了作者思想感情上深深的矛盾和痛苦。不僅是白樸,其他元散曲作家的作品亦有類似的現象。對於這些作品,如不將它們放在當時特定的歷史環境中來考察,是不容易看出它們有什麼積極的思想因素來的。王季思先生說:這類作品「在消極表現中即含有積極因素,未可一筆抹殺。」(《玉輪軒古典文學論集》)戲語並非戲語,而是痛語,狂語,亦可看作是隱語。「人生大半不稱意,放言豈必皆遊戲?」如此去看,白樸此曲便不那麼令人費解了。

  有趣的是白樸於酒上並不很貪戀,他曾在《水龍吟》之一序中說:「遺山先生有醉鄉一詞,仆飲量素慳,不知其味,獨閒居嗜睡有味,因為賦此。」可見他的「自飲」也好,「勸飲」也罷,都是為求「嗜睡」,為求忘憂不醒,此中苦澀哀痛,令人黯然,這也是理解白樸「勸飲」曲意的一個很好的註腳。「飲量素慳」且又「不知其味」的人大倡縱酒,有幾分滑稽,而滑稽背後便是無盡的哀痛。

  從寫法上來看,這首小令篇幅很小,內涵又是非常的豐富,它耐咀嚼,有意味,格調別致,韻致獨出。作者緊緊圍繞著「勸飲」的題意,劈頭就觸及了題旨。先說「長醉」的好處,即是「勸」;繼而說明為什麼要「勸」,無非是為了忘憂,將功名事、興亡事、凌雲壯志一古腦都拋掉了,以求內心之平和;最後是評論屈原、陶潛的「是」與「非」,仍然緊緊扣在「飲」字上,全曲層次分明,敘議有致,一氣呵成,渾然無縫。看似隨意之作,實則皆明心跡,完全是有感而發。明人賈仲明挽白樸詞云:「洗襟懷剪雪裁冰,閒中趣,物外景,蘭谷先生。」(天一閣本《錄鬼簿》)這個評語不僅適用於白樸劇曲,也適於其散曲創作。閒而不閒,意在曲外,這正是白樸的高明之處。明朱權在《太和正音譜》中說白樸曲「風骨磊磈,詞源滂沛,若大鵬之起北溟,奮翼凌乎九霄,有一舉萬里之志,宜冠於首。」「風骨磊磈」,是說白樸身世遭逢,幼經戰亂兵燹,胸中有無限積鬱;「詞源滂沛」,是指白樸之曲造語多變,遣詞豐富,拈句自如;「若大鵬之起北溟」等語則是狀白曲的氣勢。白樸作品歷來被視為綺麗婉約一派,所謂「嬌馬輕衫館閣情,拈花摘葉風詩性」,然這首小令卻別出機杼,極饒自然樸素之趣。通篇如噴涌而出,不乏巧鑿,卻一絲痕跡不露,顯示出作者高超的藝術技巧。整齊的對偶句式,生動自然。「糟醃」、「醅渰」、「曲埋」六字,同一意思,用詞各別,形成一組排比句式,避免了重複的感覺,同時語言簡易、淺顯,富於口語感。「不達」二句,將「不達」前置,便在形式上列出了一雙工對的句子;誇張的修辭手法,給人以形象的啟迪,平增無限機趣;雖是口語聲吻,又處處合於規矩,音韻流暢而富於節奏感,讀來朗朗上口。

  總之,白樸此曲表述的思想是深刻的、哀痛的,而表現形式則是淺顯的、達觀的。構思巧妙,用心良苦,寫來全不費躊躇,在綺麗婉約之外又別開生面,堪稱白樸曲中珍品。

《寄生草·飲》白樸 創作背景

  古來勸飲、縱酒之作可謂汗牛充棟,歷代皆有之。由於所處境遇不同,其情又各有所別。孔融嗜酒,是為自標風流;阮籍、嵇康縱酒,是因失意而強作放達;李白有濟世之志,卻不斷碰壁,志不得伸,於是借酒自慰;歐陽修詩酒放懷,乃為恣情所注。自古文酒不分離,詩與酒更是結下了不解之緣,更何況元朝統治者殘酷的政治壓迫,因而元代醉翁更多,醉歌殊狂,醉語益奇。白樸之繫於文酒,也有著其特殊的底蘊和內涵。個人的遭逢離亂,「山河之感,禾黍之悲」,不能不使作家痛心疾首,憤恨滿腔。白樸的「勸飲」,正是充滿著家國之痛,興亡之感,似乎只有酒,才能排遣他心中的淒涼和愁悶。這正是白樸創作此詞的契機。

2

《天淨沙·秋》

[元代] 白樸

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一點飛鴻影下。

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

翻譯

太陽漸漸西沉,已銜著西山了,天邊的晚霞也逐漸開始消散,只殘留有幾分黯淡的色彩,映照著遠處安靜的村莊是多麼的孤寂,拖出那長長的影子。霧淡淡飄起,幾隻烏黑的烏鴉棲息在佝僂的老樹上,遠處的一隻大雁飛掠而下,划過天際。山清水秀;霜白的小草、火紅的楓葉、金黃的花朵,在風中一齊搖曳著,顏色幾盡妖艷。

注釋

①天淨沙:曲牌名。

②秋:題目。

③殘霞:快消散的晚霞。

④寒鴉:天寒即將歸林的烏鴉。

⑤飛鴻:天空中的鴻雁。

⑥飛鴻影下:雁影掠過。

⑦白草:枯萎而不凋謝的白草。

⑧黃花:菊花。

⑨紅葉:楓葉。

《天淨沙·秋》白樸 鑑賞

  白樸這首小令《《天淨沙·秋》白樸 》與馬致遠的《《天淨沙·秋》白樸 思》,無論寫法還是構成的意境都有相似之處。此曲題目雖為「秋」,並且寫盡秋意,卻找不著一個「秋」字。 此曲開篇先繪出了一幅秋日黃昏圖,營造出一種寧靜、寂寥的氛圍,再以名詞並列組合的形式,選取典型的秋天景物,由遠及近,描繪出一幅色彩絢麗的秋景圖。秋景也由先前的蕭瑟、寂寥變為明朗、清麗了。

  這首小令,只五句二十八個字,篇幅雖短,卻以神來之筆捅繪出了一幅絕妙的秋景圖。前三句著力渲染出一派深秋淒涼之景。黃昏時:如血的殘霞映照著一座孤零零的小村莊,夕陽淡淡的炊煙裊裊,幾隻歸巢的寒鴉,靜靜的站立在老樹枝頭,忽然,一隻哀鳴的孤鴻,在人邊晚霞影里遠遠的飛翔,而後兩句,作者卻將筆鋒一轉,寫到:青山靜靜、綠水悠悠,白草綿綿,紅葉片片,黃花朵朵,在暮色中,這些明麗的色彩,為這蕭殺的氣氛平添了許多生機活力。一掃前人一悲到底的俗套。

  白樸在寫秋景選詞語辭精煉,其詞並不是單純的突出秋的悲涼。前二句的「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共用了六個圖景:「孤村」、「落日」、「殘霞」、「輕煙」、「老樹」、「寒鴉」,而其中任何一個圖景,都代表著秋日秋景的蕭瑟氣氛。為了要使這種蕭瑟氣氛活潑起來,於是作者接下來選用了「一點飛鴻影下」作為上半段的結語。如此一來,原本蕭瑟的畫面轉成了活躍,寂寞的秋景彷佛也展現了另一種鮮活的生氣。最後為了加強作者心目中秋景是美麗而有韻味的形象,因此再以「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作為曲文的結束語。這兩句用了「青」、「綠」、「白」、「紅」、「黃」五種顏色,而且「白草紅葉黃花」這三種顏色,是交雜在「青山綠水」二種顏色之中;「青山綠水」是廣大的圖景,「白草紅葉黃花」是細微的圖景,如此交雜相錯,於是原本是寂寞蕭瑟的秋景,突然變得五顏六色而多彩多姿。由此可見,白樸的散曲寫作技巧的高明了。

  如果聯繫白樸不願在元朝做官的態度,讀者就不難理解同樣的秋景會有如此巨大反差的原因。畫面中的「一點飛鴻」,與李白的《送裴十八圖南歸嵩山》其一:「舉手指飛鴻,此情難具論。同歸無早晚,潁水有清原」中的「飛鴻」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都暗喻作者本人。白樸不願在朝廷中謀職,卻希望自己像一隻展翅高飛的鴻雁,飛離那種蕭瑟、冷清、沒有生氣的地方,尋找到自己感到滿意,有生機的樂土,還表示了作者的人生得到了美好的轉折。因此「影下」的這片「青山綠水、白草紅葉黃花」之地,讀者可以理解為是作者的歸隱之地,是作者的心中之景。情調開朗平和,沒有一點消極之感,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之情,應屬於虛寫。在這支曲子中,作者非常巧妙地、不露痕跡地把「心中之景」與當時真實的環境放在一起,產生強烈的對比效果,含蓄地流露出自己的愛恨之情。

  描繪秋景,歷來是中國古代文人喜愛的一個題材,為表現它而不惜筆墨的詩人騷客代代有之,留下的作品更是多不勝舉,但許多作品易於流入俗套。白樸卻能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在作品中,層次分明的描寫了秋天的自然景象,雖然,在開始時,有些許的蕭瑟之意,然而後來以繽紛的色彩作結,終究是賞心悅目、的韻味無窮的。他用筆精深,作品風格獨具,婉約清麗,意境新穎,可與被譽為「秋思之祖」的馬志遠的《《天淨沙·秋》白樸 思》媲美。這首小令不僅不俗,還很是典雅。詞、曲有雅、俗之別,一般來說,詞尚嫵媚、含蓄,而曲貴尖新、直率。白樸的這支小令卻有詞的意境。曲中雖無「斷腸人在天涯」之類句子,抒情主人公卻時隱時現,在煙霞朦朧之中,傳達出一種「地老天荒」的寂靜。

3

《天淨沙·冬》

[元代] 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半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翻譯

在一個冬天的黃昏,城門一聲輕響,一輪新月掛在半空,帶著雪的山前水流緩緩。竹子做的籬笆和籬笆內的茅舍,在孤村之中一片安詳的和諧。

注釋

⑴越調:宮調名。天淨沙:曲牌名,入越調。

⑵畫角:古代軍中用以昏曉報警的號角。譙門:建有望樓的城門,古代為防盜和禦敵,京城和州郡皆在城門建有望樓。

⑶水濱:靠近水的場所。

⑷淡煙:輕淡的煙霧。

《天淨沙·冬》白樸 鑑賞

  這首小令運用詩歌創作的傳統手法,構成了詩的意境。王夫之云:「情、景名為二,而實不可離。神於詩者,妙合無垠。」白樸的這首小令,在情、景之間,正追求著「妙合無垠」的境界。

  此曲選擇一個黃昏的城郊作為描繪冬景的具體環境。冷月黃昏,雪山水濱,已是清寒凜冽;淡煙衰草,茅舍孤村,又顯寂寥冷落,更有譙門一聲寒角,平添一分悲涼,空氣中瀰漫的是孤寂和無助的憂傷。它與《天淨沙·秋》的寫法上相近。其一,都是字字寫景,全未直接抒發、陳述作者的情感。作品所要表現的情緒意蘊,是在對景物的描述中透露、折射出來的。其二,也都是通過一組自然景物的意象組合,來構成一幅富有特徵的畫面。另外,這支曲子所表現的情感,也不是一時一地有特定具體內容的情感,它所傳達的,是一種情調,一種意緒,一種內心狀態。從時序上說,《天淨沙·秋》寫了落日殘霞,而這首曲子寫的是落日已經隱沒山後,新月已經現於天際。從「秋」到「冬」,從「情」到「景」,都是從寥落、淒清進一步發展為悲涼和無望的孤寂。人們或許可以把《天淨沙》四首,不僅理解為對季節更替的描繪,而且進一步理解為對情感和人生體驗,從歡快而明淨到寥落、孤寂之間的發展。這樣,這四支曲子所構成的便是內部情感聯繫的整體了。

《天淨沙·冬》白樸 創作背景

  白樸生於動亂之年,長於亡國之邦,於齠齔之齡就經歷了家國破亡之變,在兵亂中逃難,於流離中失母。父親白華先仕於金,後降於宋,終歸順於元,心情經歷非常複雜。這就是作者創作這首小令的心境背景。

4

《沉醉東風·漁夫》

[元代] 白樸

黃蘆岸白蘋渡口,綠柳堤紅蓼灘頭。

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點秋江白鷺沙鷗。

傲殺人間萬戶侯,不識字煙波釣叟。

翻譯

金黃的蘆葦鋪滿江岸,白色的蘋花飄蕩在渡口,碧綠的楊柳聳立在江堤上,紅艷的野草渲染著灘頭。雖然沒有生死之交,卻有毫無機巧算計之心的朋友,數那些在秋江上自由自在的鷗鷺。鄙視那些達官貴人們的,正是那些不識字的江上釣魚翁。

注釋

⑴黃蘆:與綠柳等均為水邊生長的植物。白蘋(pín):一種在淺水中多年生的植物。

⑵紅蓼(liǎo):一種水邊生的草本植物,開白色或淺紅色的小花。

⑶刎頸交:刎,割;頸,脖子。刎頸交即生死朋友的意思。為了友誼,雖刎頸也不後悔的朋友。

⑷忘機友:機,機巧、心機。忘機友即相互不設心機、無所顧忌、毫無算計技巧之心的朋友。

⑸點:點點、數,這裡是形容詞作動詞用。

⑹傲殺:鄙視。萬戶侯:本意是漢代具有萬戶食邑的侯爵,在此泛指高官顯貴。

⑺叟:老頭。

《沉醉東風·漁夫》白樸 鑑賞

  這支曲子一二兩句,對仗工麗,寫景如畫,點染出一幅清麗無比的秋江圖。然而這僅僅是表層,作者還另有深意。作畫的顏料是精心選擇的,所畫的景物是精心選擇的,整個環境也是精心選擇的。選取「黃」「白」「綠」「紅」四種顏料渲染他精心選擇的那四種景物,不僅獲得了色彩明艷的效果,而且展現了特定的地域和節令。看到「黃蘆」「白蘋」「綠楊」「紅蓼」相映成趣,就容易聯想到江南水鄉的大好秋光。而秋天,正是垂釣的黃金季節。讓「黃蘆」「白蘋」「綠楊」「紅蓼」搖曳於「岸邊」「渡口」「堤上」「灘頭」,這又不僅活畫出「漁夫」活動的場所,同時「漁夫」在那些場所里怎樣活動,以及以一種什麼樣的心態在活動,也不難想像了。

  在那麼優雅的環境裡打魚為生,固然很不錯,但如果只是一個人,就未免孤寂,所以還該有朋友。三四兩句,便給那位「漁夫」找來了情投意合的朋友。「雖無刎頸交,卻有忘機友」也是對偶句,卻先讓步,後轉進,有迴環流走之妙。為了友誼,雖刎頸也不後悔的朋友叫「刎頸交」。「漁夫」與人無爭,沒有這樣的朋友也並不得事。淡泊寧靜,毫無機巧之心的朋友叫「忘機友」。對於「漁夫」來說,他最需要這樣的朋友,也正好有這樣的朋友,令人羨慕。

  一二兩句寫了「岸」、「堤」、「渡口」和「灘頭」,意味著那裡有江,但畢竟沒有正面寫江,因而也無法描繪江上景。寫「漁夫」應該寫出江上景,對此,作者不僅是懂得的,而且懂得什麼時候寫最適宜。寫了「卻有忘機友」之後,他便寫江上景了。「點秋江白鷺沙鷗」,寫景美妙生動。用「秋」字修飾 「江」,點明了季節。一個「點」字,尤其用得好。如果平平淡淡地說,那不過是:江面上有點點鷗鷺。如今變形容詞為動詞,並且給鷗鷺著色,便出現了白鷺沙鷗點秋江的生動情景。僅就寫景而言,這已經夠高明了。但更高明之處還在於借景寫人。前面寫漁夫有「忘機友」,那「忘機友」正是指 「點秋江」的「白鷺沙鷗」。以鷗鷺為友,既表現「漁夫」的高潔,又說明真正的「忘機友」,在人間無法找到。古代詩人往往讚揚鷗鷺「忘機」。正由於他們認為只有鷗鷺才沒有「機心」,所以願與鷗鷺為友。李白就說:「明朝拂衣去,永與白鷗盟。」黃庚的《漁隱》詩,則用「不羨魚蝦利,惟尋鷗鷺盟」表現漁夫的高尚品德,正可作為這隻曲子的註腳。

  結尾點題,點出前面寫的並非退隱文人,而是「傲殺人間萬戶侯」的「不識字煙波釣叟」。元代社會中的漁夫不可能那樣悠閒自在,也未必敢於傲視統治他的「萬戶侯」。不難看出,這隻曲子所寫的「漁夫」是理想化了的。白樸幼年經歷了蒙古滅金的變故,家人失散,跟隨他父親的朋友元好問逃出汴京,受到元好問的教養。他對元朝的統治異常反感,終生不仕,卻仍然找不到一片避世的乾淨土。因此,他把他的理想投射到「漁夫」身上,讚賞那樣的「漁夫」,羨慕那樣的「漁夫」。說「漁夫」「傲殺人間萬戶侯」,正表明他鄙視那些「萬戶侯」。說「漁夫」「不識字」,正是後悔他做了讀書識字的文人。古話說:「人生憂患識字始。」在任何黑暗社會裡,正直的知識分子比「不識字」的漁夫會遭受更多的精神磨難,更何況在「九儒」僅居「十丐」之上的元代。這句的「傲」字,既有堅決不向黑暗社會妥協,保持高風亮節之意,又有不願在宦海中「風波千丈擔驚怕」,希圖逃世的思想。雖有其消極避世的一面,卻也曲折地反映了元代知識分子的骨氣和那個時代投射在他們心靈上的暗影,抒發了他們的不平之慨。

  這首小令語言清麗、風格俊逸,又表達了備受壓抑的知識分子所追求的理想,因而在當時就贏得了人們的喜愛。著名散曲家盧摯的【雙調】《蟾宮曲·碧波中范蠡乘舟》,就是摹擬這首小令的:「碧波中范蠡乘舟。殢酒簪花,樂以忘憂。蕩蕩悠悠,點秋江白鷺沙鷗。急棹不過黃蘆岸白苹渡口,且灣在綠楊堤紅蓼灘頭。醉時方休,醒時扶頭。傲煞人間,伯子公侯。」其中的好幾個句子都來自白曲,思想傾向也完全一致。不過所寫不是漁夫。而是退隱江湖的官員。

5

《天淨沙·夏》

[元代] 白樸

雲收雨過波添,樓高水冷瓜甜,綠樹陰垂畫檐。

紗廚藤簟,玉人羅扇輕縑。

翻譯

雲收雨停,雨過天晴,水面增高並增添了波瀾,遠處高樓顯得比平時更高了,水讓人感覺到比平時更涼爽了,雨後的瓜也似乎顯得比平時更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遮到畫檐。紗帳中的藤蓆上,有一個芳齡女孩,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靜靜地享受著宜人的夏日時光。

注釋

⑴越調:宮調名。天淨沙:曲牌名,入越調。

⑵畫檐:有畫飾的屋檐。

⑶紗廚:用紗做成的帳子。簟(diàn):竹蓆,葦席。

⑷縑(jiān):細的絲絹。

《天淨沙·夏》白樸 鑑賞

  作者選取了一個別致的角度:用寫生手法,勾畫出一幅寧靜的夏日圖。前三句是第一個層次:雲收雨霽,流水波添,雨過天晴,樓也顯得比平時高,水散發著涼爽的氣息,雨後的瓜似乎也顯得比平時甜了,綠樹的樹陰一直垂到畫檐。後兩句是第二層次,畫面上出現了人物:紗帳中的藤蓆上,一個身著輕絹夏衣,手執羅扇的芳齡女孩,靜靜地消受著宜人的時光。整首小令中沒有人們熟悉的夏天躁熱、喧鬧的特徵,卻描繪了一個靜謐、清爽的情景,使人油然產生神清氣爽的感覺。

  這一特殊境界的創造,得力於作者藝術上的功力。它的特徵首先是洗淨鉛華,全用白描,簡潔、清晰得如同線體畫。其次,作者特意選擇雨後的片刻,將夏日躁動的特徵,化為靜態:雲收雨過,綠蔭低垂,就給人一種清爽、恬靜、悠閒的感受。第三,與白樸的《天淨沙·春》一樣,這首小令也可以看作是從樓上女子的角度來描寫的。不過,在《天淨沙·春》中,作者著重突出的是作品中「人物」的視覺和聽覺,而這首曲子突出的是一種情緒體驗,「樓高水冷瓜甜」,正是這一具體情景下的獨特感

6

《駐馬聽·吹》

[元代] 白樸

裂石穿雲,玉管宜橫清更潔。

霜天沙漠,鷓鴣風裡欲偏斜。

鳳凰台上暮雲遮,梅花驚作黃昏雪。

人靜也,一聲吹落江樓月。

翻譯

笛聲像裂石穿雲一樣高亢,笛子橫吹,音調就更雅正了。就像下了霜的天氣里的大漠,連鷓鶘也想要飛舞了。鳳凰台上黑雲遮蓋,梅花竟被驚動,化為黃昏的雪花。人聲都沒了,笛子的聲音把江樓上的月亮都吹落了。

注釋

⑴裂石穿云:形容笛聲高亢。

⑵玉管:笛的美稱。

⑶橫:橫吹。

⑷清更潔:形容格調清雅純正。

⑸鳳凰台:故址在今南京西南角,六朝宋時所建。相傳建前該處有鳳凰飛集,故稱。

《駐馬聽·吹》白樸 鑑賞

  音樂是聽覺的藝術,隨著演奏或歌唱的進行,它也隨之消失在茫茫太空。古人為了表達把優美動人的音樂「留住」的意願,就有了「餘音繞樑」的神話故事:《列子·湯問》中說「昔韓娥東之齊,匱糧,過雍門,鬻歌假食,既去而餘音繞樑,三日不絕,左右以其人弗去。」然而白樸的《《駐馬聽·吹》白樸 》這首小令卻為讀者「錄」下了一段歷數百年而不息的笛曲,使人們至今依然能夠感受到這支笛曲的盪氣迴腸、悠揚嘹亮的旋律。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起句別致,先以比喻描繪其聲,再言其聲緣於何物,作品基調奇特、濃烈。以「霜天沙漠,鷓鴣風裡欲偏斜」比喻樂聲的意境及其使聞者動情的魅力。「一聲吹落江樓月」,以誇張手法引出想像的世界,曲終而意韻不絕。「梅花驚作黃昏雪」,滿樹梅花竟然聞笛聲而驚落,飄飄灑灑如黃昏時的雪花。笛聲使梅花有了人的情感,形象地顯現了樂聲的藝術魅力。

  這首小令,通過對笛聲的描繪表現了吹笛人的高超演技。作者運用通感的手法,藉助想像和比喻,立體地再現了悠揚清雅的笛曲。這笛聲可聽——「裂石穿雲」「清更潔」;這笛聲可見——從蒼涼、悠遠、淒清的笛聲中,讀者似乎看到了「霜天」的淒清,「沙漠」的曠遠,「鷓鴣」的低回翻飛;這笛聲可感——笛聲具有「感天地,泣鬼神」的藝術魅力,使得因為美妙的笛曲遏止的行雲把鳳凰台都遮住,滿樹梅花感動得紛紛飄落,化作黃昏的片片飛雪,感到「暗香浮動」送來的陣陣幽香。全曲雖然很短,但卻包蘊十分豐富,層次分明而銜接渾成。一、二句寫笛聲響起,突兀而起,將「裂石穿雲」這一異常鮮明而突出的形象比喻突如其來地布陳於讀者的面前,「苦調淒金石」的音響效果和「石破天驚逗秋雨」的形象效果充分調動了讀者的聽覺和視覺,高度集中於這支響徹雲霄的笛曲上;中間四句寫笛曲吹奏,作者用了「霜天」、「沙漠」、「鷓鴣」、「暮雲」、「梅花」等視覺形象,讓讀者通過聯想感受笛曲的蒼涼、曠遠、淒清的意境以及攝魂奪魄的藝術魅力;以鳳凰台上簫史、弄玉的歷史典故暗示吹奏者具有仙人一般非同凡響的高超技藝;結尾兩句寫曲終,以極度誇張的「落月」效果收束全篇。在萬籟俱寂之中,悠悠笛曲竟將掛在樓頭的江月悄悄吹落。月落無聲,映襯出笛聲的魅力無窮,仿佛世界萬物都深深地沉浸於樂聲的感動之中。神思綿緲,意境悠遠,餘音繞樑,完成了對笛聲藝術魅力的刻畫和渲染。作者在短短的八句中,寫出了三個階段笛聲的變化特點:起處的突兀,中間的豐富,結尾的餘韻;更以豐富的聯想,貼切的比喻,生動的誇張,自然巧妙、毫無斧鑿之痕的用典寫出了自己對笛曲的獨特感受。

7

《天淨沙·春》

[元代] 白樸

春山暖日和風,闌干樓閣簾櫳,楊柳鞦韆院中。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

翻譯

桃紅柳綠的春山,煦暖的陽光照耀,和柔的東風吹拂,樓閣上高捲起簾攏,倚欄干遠望。楊柳垂條,鞦韆輕晃,院子裡靜悄悄。院外黃鶯啼鳴,春燕飛舞; 小橋之下流水飄滿落紅。

注釋

⑴和風:多指春季的微風。

⑵闌干:即欄杆。

⑶簾櫳(lóng):窗戶上的帘子。李煜《搗練子》:「無賴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櫳,窗戶。

⑷啼鶯舞燕:即鶯啼燕舞,意思是黃鶯在歌唱,春燕在飛舞。

⑸飛紅:花瓣飛舞,指落花。

《天淨沙·春》白樸 賞析

  這支《《天淨沙·春》白樸 》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第一句的春日、春山構成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徵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體現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全曲句句不離春天的特徵。「春山暖日和風」,作品開篇先從遠處著筆呈現了一個宏大而又溫馨的背景,也就是說,作者描繪了一幅和煦、溫暖、遼闊的春光背景畫面。在這一句里,作者著意突出了春天已經來到人間的特點,「山」是春意盎然的,「日」是暖意融融的,「風」是和煦溫情的。這樣的畫面很美:明媚的春光里,春山潤澤,春日融融,春風和煦,怡然與舒暢。

  「闌杆樓閣簾櫳」和「楊柳鞦韆院中」兩句是近寫,詞人從遠處的「春山」轉為寫近處的「樓閣」與「院中」的景物。在這明媚的春光里的「闌杆樓閣簾櫳」也是與別個季節截然不同的,無不映照著「春山」的新綠,沐浴著「暖日」明媚,披拂著「和風」的溫情。站在樓閣上,站在在窗子前,憑欄而立欣賞春光,是一件愜意的事。「楊柳鞦韆院中」一句,幽靜雅致的小院,那小院裡有傲然的白楊,有婀娜的垂柳,特別是那樹下的鞦韆悠然的蕩來蕩去,仿佛有妙齡少女們的歡聲笑語傳將出來,充滿了詩情畫意。

  「啼鶯舞燕,小橋流水飛紅」,這結尾兩句,詞人的目光又從庭院裡轉移到晴空中,轉移到曠野上,渲染了一個令人陶醉的氛圍。春樹枝頭,黃鶯在悠揚地歌唱;晴空之中,燕子在悠閒地飛舞;曠野之間,潺潺流淌的小溪在小橋下淙淙作響,落英在微微的春風中靜悄悄地飄落。至此,作品的意境更顯得和諧,更顯得意趣盎然了。

  這首以「春」為題的小令像一幅水墨山水畫,寥寥幾筆,清麗雋永,「不涉理路,不落言荃」,曲家根據自己的仔細觀察、體驗,寫出新的意境、新的格調。

《天淨沙·春》白樸 鑑賞

  這支曲子運用繪畫技法,從不同空間層次描寫春天的景物,具體來說,整個畫面的背景,是遠景,第二句是人物的立足點是近景,第三句庭院中喧鬧的景象,展示了一幅充滿生機、春意盎然的畫面,是中景。最能夠體現春天特徵的兩個形容詞是暖和啼鶯,而最能庭院中生機的景物是舞燕和飛紅。 這支曲的人物應該是一位女子,她站在欄杆之旁,簾櫳之下,窺探著春天的景致,她眼中的春天要更加細膩,更加秀美.......

  這首詞曲全由列錦組成,列錦是中國古典詩歌中特殊的修辭方式。這個名稱是當代修辭學家譚永祥提出的,他對列錦的解釋是:古典詩歌作品中一種奇特的句式,即全句以名詞或名詞短語組成,裡面沒有動詞或形容詞謂語,卻同樣能起到寫景抒情、敘事述懷的效果。(《修辭新格》,福建教育出版社)

  運用「列錦」,可以收到很好的表達效果。正如人們分析的那樣,列錦具有凝鍊美、簡約美、含蓄美、空靈美和意境美。拿今天的藝術品類來比方,列錦獲得了影視鏡頭巧妙剪輯(即蒙太奇)的某些效果,能激發讀者豐富的想像和聯想,言有盡而意無窮。

8

《水調歌頭·朝花幾回謝》

[元代] 白樸朝花幾回謝,春草幾回空。

人生何苦奔競,勘破大槐宮。

不入麒麟畫裡,卻喜鱸魚江上,一宅了楊雄。

且飲建業水,莫羨富家翁。

玩青山,歌赤壁,想高風。

兩翁今在何許,喚起一樽同。

系住天邊白日,抱得山間明月,我亦遂長終。

何必翳鸞鳳,遊戲太虛中。

9

《水調歌頭 用前韻》

[元代] 白樸明月復明月,天宇淨新霜。

霜中養就白兔,未覺玉容蒼。

照影來今往古,圓缺陰晴幾度,丹桂儼然芳。

遐想廣寒露,誰得一枝香。

恍瑤台,飛寶鏡,散重光。

嫦娥久餌靈藥,點出淡雲妝。

閒興風姨相聚,不似天孫獨苦,終日織仙裳。

脈脈望河鼓,縈損幾柔腸。

10

《西江月 題闕》

[元代] 白樸樓船萬艘下,鍾阜一龍空。

胭脂石井猶在,移出景陽宮。

花草吳時幽徑,禾黍陳家古殿,無復戍樓雄。

更道子山賦,愁殺白頭翁。

記當年,南北恨,馬牛風。

降幡一片飛出,難與向來同。

壁月瓊枝新恨,結綺臨春好夢,畢竟有時終。

莫唱後庭曲,聲在淚痕中。

11

《水調歌頭 諸公見賡前韻,復日和數章,戲呈》

[元代] 白樸

樓船萬艘下,鍾阜一龍空。

胭脂石井猶在,移出景陽宮。

花草吳時幽徑,禾黍陳家古殿,無復戍樓雄。

更道子山賦,愁殺白頭翁。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12

《西江月 漁父》

[元代] 白樸

世故重重厄網,生涯小小漁船。

白鷗波底五湖天。

別是秋光一片。

竹葉醅浮綠釅,桃花浪潰紅鮮。

醉鄉日月武陵邊。

管甚陵遷谷變。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13

《得勝樂·夏》

[元代] 白樸

酷暑天,葵榴發,噴鼻香十里荷花。

蘭舟斜纜垂揚下,只宜輔枕簟向涼亭披襟散發。

《得勝樂·夏》白樸 古詩注釋

①蘭舟:用木蘭做的船。木蘭樹質堅硬耐腐蝕,宜於做船。馬戴《楚江懷古》:「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②簟(dian):竹蓆。披襟散發:敞開衣襟,散開頭髮。

14

《水調歌頭·夜醉西樓為楚英作》

[元代] 白樸

雙眸翦秋水,十指露春蔥。

仙姿不受塵污,縹緲玉芙蓉。

舞遍柘枝遺譜,歌盡桃李花團扇,無語到東風。

此意復誰解,我輩正情鍾。

喜相從,詩卷里,酒杯中。

纏頭安用百萬,自有海犀通。

日日東山高興,夜夜西樓好夢,斜月小簾櫳。

何物寫幽思,醉墨錦箋紅。

15

《水調歌頭冬至,同行台王子勉中丞,韓君美》

[元代] 白樸

雲黯霧樹,秋潦淨寒潭。

徘徊子隱台下,不見舊書龕。

鹿苑空餘蕭寺,蟒穴誰傳郗氏,聊此問瞿曇。

千古得欺罔,一笑莫窮探。

俯秦淮,山倒影,浴層嵐。

六朝城郭如故,江北到江南。

三十六陂春水,二十四橋明月,好景入清談。

未醉更呼酒,欲去且停驂。

16

《水龍吟送張大經御史,就用公九日韻,兼簡》

[元代] 白樸賈按察司時。

丁鈔本題下注云廬號疏齋。

繡衣攬轡西行,慨然有志人知否。

江山好處,留連光景,一杯別酒。

世事無端,惱人方寸,十常八九。

對霜松露菊,荒涼三徑,等閒又、登高后。

問訊宣城太守,幾裁詩、畫堂清晝。

山長水闊,思君不見,踟躕搔首。

卻羨行雲,暫留還去,無心出岫。

笑窮途歲晚,江頭送客,唱青青柳。

17

《賀新郎題闕》

[元代] 白樸

喜氣軒眉宇。

念盧郎、風流年少,玉堂平步。

車騎雍容光華遠,不似黃梁逆旅。

抖擻盡、貂裘塵土。

便就莫愁雙槳去,待經過、蘇小錢塘渡。

畫圖裡,看煙雨。

一樽邂逅歌金縷。

望晴川、*峰瀑布,浪花湓浦。

老我三年江湖客,幾度登臨弔古。

悵日暮、家山何處。

別後江頭虹貫日,想君還東觀圖書府。

天咫尺,聽新語。

18

《駐馬聽·舞》

[元代] 白樸

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

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

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

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

翻譯

鳳凰形髮髻盤成空花,裊娜腰肢溫潤輕柔。轉移變換蓮步,像漢宮趙飛燕那般美艷風流。黿鼓疾響演奏《梁州》舞曲,隨舞曲翻飛繡著鷓鴣的春羅衣袖。送上錦緞纏頭,情郎哥錯認成風前的春柳。

注釋

⑴飛燕:用西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典故:《漢書·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孝成趙皇后,本長安宮人……學歌舞,號曰飛燕。」

⑵鼉(tuó)鼓:用鼉皮蒙的鼓。《詩經·大雅·靈台》:「鼉鼓逢逢。」鼉,即揚子鱷。梁州:指《梁州》大曲。

⑶劉郎:一般採用劉晨、阮肇天台山遇仙的典故,喻指情郎。劉義慶《幽明錄》記載:漢明帝永平五年﹐會稽郡剡縣劉晨﹑阮肇共入天台山採藥,遇兩麗質仙女,被邀至家中,並招為婿。劉晨又被稱為劉郎。

《駐馬聽·舞》白樸 鑑賞

  「駐馬聽」是這首小令的曲牌。這首小令描寫人體造型的藝術魅力。全曲緊扣著舞姿來寫。「鳳髻蟠空,裊娜腰肢溫更柔」,從髮式和體形兩者點染舞者的精緻裝飾和天生麗質。「輕移蓮步,漢宮飛燕舊風流。謾催鼉鼓品梁州,鷓鴣飛起春羅袖。」描寫舞者的具體形象。作者抓住舞的基本特徵,用輕衫飄舞、蓮步輕移、羅袖翻飛的動態形象,和漢宮趙飛燕「舊風流」的恰當聯想,以及突出鼉鼓頻催、《梁州》大曲伴唱的舞樂特點,簡練、準確而又生動地描繪了舞姿的優美和場面氣氛的熱烈。「錦纏頭,劉郎錯認風前柳」用作為觀眾代表的「劉郎」眼光,用他「錯認風前柳」的幻覺形象,渲染、強調了舞者留給觀眾的難忘印象。

  這首小令寫法極其誇張,強調了舞蹈藝術的感染力量,使人有如見如聞之感,其用語之典雅、清麗也增強了藝術感染力。

19

《水調歌頭·北風下庭綠》

[元代] 白樸北風下庭綠,客鬢入霜華。

回首北望鄉國,雙淚落清笳。

天地悠悠逆旅,歲月匆匆過客,吾也豈瓠瓜。

四海有知己,何地不為家。

五溪魚,千里菜,九江茶。

從他造物留住,辦作老生涯。

不願酒中有聖,但願心頭無事,高枕臥煙霞。

晚節憶吹帽,籬菊漸開花。

20

《天淨沙 冬》

[元代] 白樸

一聲畫角譙門,豐庭新月黃昏,雪裡山前水濱。

竹籬茅舍,淡煙衰草孤村。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代 清代 近代 現代 未知

21

《寄生草 飲》

[元代] 白樸

長醉後方何礙,不醒時有甚思。

糟醃兩個功名字,醅淹千古興亡事,曲埋萬丈虹霓志。

不達時皆笑屈原非,但知音盡說陶潛是。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22

《木蘭花慢 題闕》

[元代] 白樸

聽鳴騶入谷,怕驚動、北山猿。

且放浪形骸,支持歲月,點檢田園。

先生結廬人境,竟不知、門外市塵喧。

醉後清風到枕,醒來明月當軒。

伏波勳業照青編。

薏苡又何冤。

笑蕞爾倭奴,抗衡上國,挑禍中原。

分明一盤棋勢,謾教人、著眼看師言。

為問鯤鵬瀚海,何如雞犬桃源。

23

《木蘭花慢 題闕》

[元代] 白樸

快人生行樂,卷江海、人瑤觴。

對滿眼韶華,東城南陌,日日尋芳。

吟鞭緩隨驕馬,?春風、指點杏花牆。

時聽鸞啼宛轉,幾回蝶夢悠揚。

行雲早晚上巫陽。

驀地惱愁腸。

待玉鏡台邊,銀燈影里,細看濃妝。

風情自憐韓壽,恨無緣、得佩賈充香。

說興殷勤青鳥,暫時相見何妨。

24

《水龍吟 予始賦睡詞,諸公賡和三十餘首·一》

[元代] 白樸園舊遊,因感其事,復用前韻。

萬金不買青春,老來可惜歡娛地。

有時記得,江樓深夜,解鞍留寐。

蘭焰噴虹,寶香薰麝,玉醅*蟻。

更誰能細說,當年風韻,江瑤柱、荔枝味。

漂泊江湖萬里,渺難尋、采菱拾翠。

何心更到,折枝圖上,賣花聲里。

蓬鬢刁騷,角巾欹墮,枕書聊睡。

恨匆匆未辦,蓴鱸歸棹,又秋風起。

25

《念奴嬌 題闕》

[元代] 白樸

江湖落魄,鬢成絲、遙憶揚州風物。

十里樓台,簾半卷、玉女香車鈿壁。

后土祠寒,唐昌花盡,誰看瓊枝雪。

山川良是,古來銷盡雄傑。

落日煙水茫茫,孤城殘角,怨入清笳發。

岸*扁舟人不寐,柳外漁燈明滅。

半夜潮來,一帆風送,凜凜森毛髮。

乘流東下,玉簫吹落殘月。

26

《西江月 題闕》

[元代] 白樸

過隙光陰流轉,還丹歲月綿延。

幾人青髻對長年。

且斗時間康健。

四海幸歸英主,三山免化飛仙。

大家有分占桑田。

近日蓬萊水淺。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27

《賀新郎 題闕》

[元代] 白樸

喜氣軒眉宇。

□盧郎、風流年少,玉堂平步。

車騎雍容光華遠,不似黃梁逆旅。

抖擻盡、貂裘塵土。

便就莫愁雙槳去,待經過、蘇小錢塘渡。

畫圖裡,看煙雨。

一樽邂逅歌金縷。

望晴川、*峰瀑布,浪花湓浦。

老我三年江湖客,幾度登臨弔古。

悵日暮、家山何處。

別後江頭虹貫日,想君還東觀圖書府。

天咫尺,聽新語。

28

《朝中措 題闕》

[元代] 白樸

燕忙鶯亂鬥尋芳。

誰得一枝香。

自是玉心皎潔,不隨花柳飄揚。

明朝去也,燕南趙北,水遠山長。

都把而今歡愛,留教後日思量。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29

《朝中措 題闕》

[元代] 白樸

娃兒十五得人憐。

金雀髻垂肩。

已愛盈盈翠袖,更堪小小花鈿。

江山在眼,寶朋滿座,有酒如川。

未得芙蓉帳底,且教玳瑁筵前。

[查看全詩翻譯賞析]

30

《朝中措 題闕》

[元代] 白樸

田家秋熟辦千倉。

造物恨難量。

可惜一川禾黍,不禁滿地暝蝗。

委填溝壑,流離道路,老幼堪傷。

安得長安毒手,變教四海金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