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姿的《天黑黑》,讓我想起了我的青春

luck啓航 發佈 2022-08-06T09:25:43.141546+00:00

孫燕姿乾淨純淨的聲音從磁帶里滲透出來,一首歌《天黑黑》,一個短髮女孩就這樣闖進了我們的世界。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只覺得旋律和聲音充滿了磁性。 如今我們已經在成人的世界裡跌跌撞撞,習慣了分分合合。慢慢的,我發現每次聽到她的歌,我總會有很多想法,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

孫燕姿乾淨純淨的聲音從磁帶里滲透出來,一首歌《天黑黑》,一個短髮女孩就這樣闖進了我們的世界。第一次聽這首歌的時候,我只覺得旋律和聲音充滿了磁性。

如今我們已經在成人的世界裡跌跌撞撞,習慣了分分合合。慢慢的,我發現每次聽到她的歌,我總會有很多想法,仿佛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孫燕姿的歌曲已經成為許多80後和90後青年不可或缺的歌曲。孫燕姿也在一代人的記憶中成長。

2000年,從南洋理工大學畢業後,孫燕姿簽約華納唱片公司。這個來自新加坡的女孩就這樣唱著《天黑黑》走進了我們的視線。專輯裡說:沒有一個22歲的女孩唱得像她一樣。她熱情空靈的歌聲,註定了她一開口就成為華語樂壇的傳奇。

一句話「男有周杰倫,女有孫燕姿」。畢竟當時台灣省專輯一年的銷量占他們四張專輯的近40%。憑藉這一成就,孫燕姿逐漸成為華納的一姐。《我要的幸福》、《風箏》、《離開》、《我不難過》等歌曲一首接一首。那些年成了她創作的巔峰。

2003年的《遇見》至今仍是很多人的必備歌曲,網絡上關於這首歌的評論有上千條,每一條都是難忘的故事。我想大概沒幾個人沒聽說過《遇見》。多少少年的心被地鐵的風和人山人海觸動過?就這樣,一張接一張,短短三年,孫燕姿發行了七張專輯,奠定了她音樂天后的地位。

這也導致了孫燕姿就像一個停不下來的陀螺。他從早忙到晚,甚至忙到不知道自己為什麼工作,為什麼唱歌。於是,在一場演唱會上,孫燕姿宣布告別歌壇。她說:「我不知道我的角色是什麼。我覺得我沒有什麼可以和你分享的,我根本享受不到當歌手的樂趣。」「過去三年,我真的很感謝你們所有人。我覺得有你這樣的粉絲真的很幸運。你真的給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我一定會,一定會在一年後回來,那時我一定會為你做得更好」。

一年後,孫燕姿帶著新專輯《Stefanie》歸來。也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她發的速度逐漸慢了下來。2005年《完美的一天》之後,2007年才有《逆光》。

《逆光》之後,她又選擇了離開,她不想被過度商業化。她說,一個歌手要知道自己是什麼樣的人,才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你喜歡什麼,你想做什麼?你根本不知道。不如停下來看看。」然後粉絲又等了4年,直到2011年,孫燕姿才以《是時候》回來。

接下來是三年後,2014年《克卜勒》,2017年《跳舞的梵谷》……回來,退役,再回來,再退役,再回來。看來孫燕姿這些年一直在這種模式下工作,喜歡她的粉絲已經習慣了三四年一張專輯的「懶人姿勢」。

不八卦,不炒作,在最火熱的時候退賽,然後,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任性的退賽幾次,復出幾次,卻一次又一次的呼應。每次復出都拿了很多獎,每次演唱會現場都很火爆。有人不禁要問,為什麼孫燕姿可以這麼任性?她有什麼魔力讓粉絲這麼寵她?

我認為一方面,正如她所說:我不是超級明星或天后。沒有人比我自己更了解我。我只是孫燕姿。雖然她不再像早期那樣「批量生產」新歌,雖然現在她的歌也越來越不廣為流傳,但正是因為她的涵養和克制,每一首新歌都變得更可聞。這是孫燕姿對自己和粉絲的尊重。

雖然一旦退役,她會從公眾視野中消失,但她從未離開。她告訴所有人,「現在,我的頭髮是我的,我的生活是我的,我的音樂是我的……我真的很喜歡做一名歌手。把興趣當成工作很難,但我能做到。」其次,她就像是活在自己心裡的另一個自己,一個念頭,一段記憶,一劑治癒時間的良藥。

從《孫燕姿》到《Stefanie》再到《克卜勒》,孫燕姿幾乎陪伴了我成長的每一個時期。

我還記得第一次離家去外地讀書的情景。一首歌《天黑黑》讓我淚流滿面.可以說,我們每個青春故事裡都會有一個孫燕姿。

或約《開始懂了》,或約《當冬夜漸暖》,或約《我懷念的》……有悲歡離合,有淚有笑,有難忘的歲月痕跡。那麼,你為什麼喜歡孫燕姿?因為,那段記憶是獨一無二的。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