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復興公園,洋溢著法國浪漫風情,展示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健康生活日記 發佈 2022-08-08T15:17:35.087153+00:00

同治元年法租界成立公董局,光緒三十四年7月1日,公董局作出決定,將顧家宅花園改建為公園。由法國園藝師柏勃按法國園林特色進行設計。

早在1880年,為顧姓人家私人花園。同治元年(1862年)法租界成立公董局,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7月1日,公董局作出決定,將顧家宅花園改建為公園。由法國園藝師柏勃(Papot)按法國園林特色進行設計。是目前上海唯一一座保留法國古典式風格的園林。


相關歷史

辱華失敗:

1909年8月,顧家宅公園章程規定:不許華人及狗入內。激起了許多愛國志士的憤怒和譴責,不得不取消。

霞飛路的由來:

1922年3月8日,法軍元帥霞飛由寧抵滬,歡迎等會在復興公園舉行。

法租界公董局改寶昌路為霞飛路(今淮海路),這也是霞飛路的由來。

1946年抗戰勝利,公園改名為復興公園,意指「民族復興」。

1950年5月,三野駐滬部隊慶祝上海解放一周年的戰績展覽會在復興公園舉行,其中台灣全島立體模型布置在復興公園西南角的大池裡,與之對應的是它對面的台灣知識圖表的介紹。展示台灣是祖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次徒步遊園從南門進入,路線如下

入園首先看到的是荷花池,池中有睡蓮,池畔有高大的懸鈴木(法國梧桐)

復興公園最多的樹木是懸鈴木(法國梧桐),是全市最多的地方。南門旁的一株最大,號稱「滬上老二」,樹冠比中山公園的老大還要的,只是長得沒有老大高而已。

先北走,是片大草坪,當年法租界當局常在這裡舉辦夏夜音樂會

繼續向北走是毛氈花壇,為法國式沉床花壇,遠看如織錦,又極似美麗的地氈,所以又稱為毛氈花壇

噴泉廣場

最北邊的雕像廣場,有馬克思,恩格斯紀念雕像,由3塊花崗岩組成,高6.4米,重達70多噸。

向西走,經過凱旋長廊

女神雕像

來到玫瑰園,月季花壇

花壇採用下沉式,時下愛稱沉床園,利用地面高差使人們的視點抬高,能更好地俯視花壇整體的效果,為公園的一大特點。

復興公園風格高雅,玫瑰園更是散發著浪漫風情

所以成為了上海旅遊節「玫瑰婚典」的承辦地,2000年10月15日,100對新人在復興公園,共同點燃象徵愛情的聖火,在大草坪上,聖樂高奏,100對新人同時交換結婚戒指和愛情信物,成為壯觀而動人的一幕,載入史冊。

向南走,有一條隱秘小徑

到達公園西南角的假山區,山上有一亭,可以憑高觀景。

懸崖上掛著瀑布,瀑布下有清池。

遊樂園要走東門

左拐又到達了荷花池,西岸邊有大片的鵝卵石廣場

我脫下鞋子,赤腳在上面走了會兒,按摩的腳底非常舒服。

我一邊欣賞著荷花池邊的美景,一邊梳理著復興公園的歷史脈絡。復興公園記載著中國從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受西方列強欺辱,到抗日戰爭時期的血淚和復興,再到解放後新中國人們幸福生活的不斷飛躍。我們正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上不斷前進!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