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日戰記》中為何一直激戰?看完這篇文章,你會去補電影票

縣豪電影 發佈 2022-08-08T17:38:31.420541+00:00

豆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當你點開一部電影的頁面,下方的推薦基本是與這部電影同等水平的作品。比如點開《上海堡壘》,你可以收穫《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月球隕落》《環太平洋2》等6分以下的科幻片。那麼與《明日戰記》對應的推薦是什麼?《海王2》《阿凡達2》《沙丘2》《球狀閃電》等。

豆瓣有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

當你點開一部電影的頁面,下方的推薦基本是與這部電影同等水平的作品。

比如點開《上海堡壘》,你可以收穫《我的女友是機器人》《月球隕落》《環太平洋2》等6分以下的科幻片。

那麼與《明日戰記》對應的推薦是什麼?

《海王2》《阿凡達2》《沙丘2》《球狀閃電》等。

一方面,《明日戰記》的口碑目前還不明朗。

另一方面,足見大家對這部電影的期望很高。

這種期望,不單是針對影片質量,更多的,是對影片在華語科幻片類型意義上的期望。

同麥浚龍導演的《風林火山》一樣,對影迷而言,《明日戰記》一度是一部「胎死腹中」、不知何年何月才能得見的港片。

所以當影片突然定檔,影迷多少有一種「賺到」的感覺。

影片艱辛、漫長的製作過程,也逐漸被傳播到更多觀眾那裡,成為不亞於影片本身的看點。

影片原名《矛盾戰爭》,2015年立項,2017年開拍並殺青,隨後進行了長達數年的後期製作。

為此,總監製古天樂的影視公司甚至收購了導演吳炫輝的特效工作室。

儘管影片請了遊戲《地平線:零之曙光》首席設計師邁克·納什參與機甲設計,但影片的1700多個特效鏡頭(占據全片90%以上)基本都由中國團隊完成。

所以,《明日戰記》不但是中國首部機甲爽片,也是《流浪地球》之後,第二部真正意義上的中國科幻特效大片。

帶著這種幕後資訊坐到銀幕前,多少有了點「撐國貨、撐古仔」的況味。

但對於一部科幻片,撇開它的所有場外意義,將它放在目前已有的科幻坐標中去單純評價其各方面水準,或許才是對它最好的尊重。

《明日戰記》時長只有99分鐘,是一部極簡電影。

對視效類型片而言,極簡有時是好事,便於集中火力專注於爽感,比如印尼動作片《突襲》、今年的武俠網大《目中無人》,但前提是故事本身有效、合理。

《明日戰記》的故事還不到討論其是否有效、合理的程度,影片的問題是幾乎沒有故事,只是匆匆套了一個此類科幻片的常見設定——

近未來,戰爭、氣候、工業、環境等使地球污染嚴重,為維持生態,人類不得不在空中修建「天幕」,也就是用透明罩子將地球罩住,豈料隕石砸破天幕墜入地球,帶來外星生物潘朵拉。

影片開場前幾分鐘,以小學生寫環境題材作文的方式,通過旁白將這種背景設定傳達給觀眾,可謂非常粗暴、「直球」,毫無敘事魅力。

設定交代完畢,影片又很快進入正題——

B16區空戰部隊進入中央大廈潘朵拉母體區域,他們必須在第二次降雨之前找到母體,用基因子彈改造它,從而使潘朵拉不再攻擊人類,為人類淨化空氣。

同時,把「我是反派」寫在臉上的張家輝派出機甲人,阻止古天樂、劉青雲等人的改造潘朵拉行動。

於是,機甲大戰展開。

其間又插入一些醫院打怪的驚悚情節、拯救小女孩的煽情橋段等。

由此可見,《明日戰記》根本未在劇本上花心思,片中所有情節觀眾一定都見過。

唯有兩點值得一提。

一是影片著力打造的兩大機甲「刑天」和「窮奇」都是反派,這可能在不少觀眾將其想像為正派的預設中,稍有一點反差帶來的驚訝感。

二是《明日戰記》作為一部科幻片,在對白的編寫上,採用的仍是香港警匪片風格,比如古天樂那句「我可以去送死,但我不能讓兄弟去送死」。

以港片之手寫好萊塢式科幻,詭異之餘,又令人窺見港片定式思維的捆縛魔力。

殘酷一點說,故事上,《明日戰記》「嚼」的是好萊塢的殘渣。

影片結尾有兩個鏡頭特別明顯——

潘朵拉在人類即將被攻擊的瞬間收住了觸角,以及任務成功後指揮部所有人歡呼、鼓掌。

「最後一秒鐘」和「劫後餘生」,這兩場戲,是好萊塢災難片最常見的收尾,頗為好用,卻毫無創造性。

此外,影片涉及的「電車難題」也非常雞肋,是犧牲B16區的16萬人還是天幕下的560萬人。

乍看,難以抉擇。

但影片早就將大團圓結局寫在過程中,所以觀眾根本感受不到緊迫情緒和道德困境,只有一種「別演了,兩邊都不會犧牲」的乏味心情。

空殼般的故事也直接將所有人的表演拖垮。

劉嘉玲全程零表情,張家輝則在零表情基礎上,多了一個毫無意義的微笑,古天樂、劉青雲多了些情緒。

但相比他們在警匪片中的飽滿發揮,演技同樣缺乏感染力。

甚至,《明日戰記》的片名都是一個空殼,它大眾、浮泛,可以被套用到任何一部發生在未來的戰爭或科幻片中,和古天樂這部機甲片之間,並無非此不可的緊密性。

所以,糾結於影片的劇情、人設、表演等,其實毫無意義,因為《明日戰記》裡幾乎沒有這些東西。

片中唯一有的,是特效。

《明日戰記》是一部純特效片。

古天樂是科幻迷,他學生時代便是《星球大戰》粉絲,成名後找了倉庫專門存放各類科幻影劇手辦,2011年開始,他便著手籌備華語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的特效就有古天樂合夥公司的參與。

從《明日戰記》來看,古天樂對科幻影視的執著,目前還停留於特效,尚不涉及故事和文化。

特效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就是由成本、技術、時間決定。

五年製作時間,不算短,影片導演吳炫輝此前專職視效,還拿過三屆金像獎視效獎,技術算不得差,所以唯一掣肘《明日戰記》的,可能就是成本。

影片製作成本暫無官方數據可查,目前流行的說法是耗資4.5億港幣(約合5700萬美元)。

對比一下好萊塢部分機甲片——

《環太平洋》1.9億美元,《明日邊緣》1.78億美元,《鐵甲鋼拳》1.1億美元,《洛杉磯之戰》7000萬美元,《第九區》3000萬美元……

對照這些影片的成色和成本,可以看出,成本越高,機甲的數量、體型越有優勢,科技感和流暢度也越出色,隨著成本下降,機甲回歸原始感的同時,影片本身也更趨近劇情片,而非視效片。

如果放在好萊塢機甲片的梯隊中考慮,《明日戰記》其實是拿著劇情片的錢,做著特效片的事,所以在特效呈現上,它需要巧思。

至於為什麼要將影片置於好萊塢梯隊而非國產片序列中,是因為一部作品當然應該被放到一個成熟的體系中去對照。

《明日戰記》特效上巧在三點:縮短事件時長、減少機甲數量、壓縮激戰空間。

影片故事發生在4個小時之內,片中重型機甲只有兩具,輕型機甲也不超過十具,機甲對戰則被限定在大樓、公路這兩個空間,沒有上天入海、全球「巡演」的規模。

這種設計,利於影片增加特效密度,將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

所以看完全片,觀眾可能會有一種影片被特效鋪滿、全程無尿點的刺激感,這得益於古天樂在製作上的拼盡全力,這種盡力,從銀幕的每個角落滲透出來,抓住觀眾。

但同時,影片「用心」和「成本」之間難以調和的矛盾也滲漏而出。

這種矛盾暴露出特效的缺點。

首先,影片前後的機甲特效含量差異較大。

影片前段,特效主要用於呈現中央大廈藤蔓纏繞、潘朵拉怪物蠕動的末世景觀,人類軍隊的飛魚、巨鯨等戰機在造型上和現在的戰機差別不大,所以容易給人一種「《明日戰記》前半部是戰爭片」的錯覺。

影片後段,機甲感和科幻感就明顯豐滿許多。

其次,相比好萊塢,片中機甲對人類力量的加持並不明顯。

古天樂、劉青雲的機甲在科技程度上,和2008年《鋼鐵俠》第一部差不多,組裝感特別突出,但其運動力和戰鬥力則不及初版鋼鐵俠。

比如兩人在崩塌的大廈內部取基因子彈時,雖身穿機甲,卻不得不藉助消防水帶,這誠然是為了增加「岌岌可危」的臨場感,但也瞬間將影片由科幻變為災難救援,機甲之力退隱,只剩人力。

最後,也是最致命的一點,戰鬥場面中,影片無法塑造精微的運動細節,不得不通過高速搖晃的鏡頭來掩飾,使得所有激烈運動畫面都難以被看清,就連劉青雲攀爬廢墟都跑得飛快,快到只有呲溜一條影子。

本片的社媒討論區中,不少觀眾都在質疑畫面太糊,甚至掉幀,有人覺得是影片本身問題,也有人懷疑是影廳問題。

儘管問題不少,但《明日戰記》仍值得一張電影票。

如果不在意劇情,不對標好萊塢,放在國產科幻片中考慮,《明日戰記》的綜合魅力僅次於《流浪地球》,而且它的確呈現了全速率機甲之戰的激烈。

片中「發射顯影彈」、「醫院對戰怪獸」、「馬路窮奇追擊戰」、「刑天決戰」等重場大戲,都觀賞性十足。

而當古天樂、劉青雲自機甲中露出臉來,那種複雜況味甚至令人想哭。

這些年紀已經不小的香港電影人,沒有沉溺在他們早已如魚得水的昨日領域,知命之年還願為孩童般的國產科幻努力,期望給國產科幻一個真正的明日,這實在令人感動,也讓人有些心酸。

因為,這本該是年輕人的使命。


作者:縣豪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