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孝獻帝劉協的悲劇人生

迷茫的憂傷 發佈 2022-08-08T20:55:07.895741+00:00

劉協,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末代皇帝,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名王榮,是前五官中郎將王苞的孫女、王章之女,出身於名門世家,舉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勻稱,深得漢靈帝劉宏的寵愛。

劉協(181年4月2日-234年4月21日),字伯和,河南洛陽人。東漢末代皇帝(189年—220年在位),漢靈帝劉宏次子,漢少帝劉辯異母弟,母為靈懷皇后王榮。

中平六年(189年)9月28日,劉協被司空董卓擁立為帝。董卓伏誅後,劉協被董卓部將李傕和郭汜挾持,後在楊奉和董承的護送下返回洛陽。

建安元年(196年),劉協受制於兗州牧曹操,遷都許縣,拜曹操為司空。後因不甘淪為傀儡皇帝,策動董承和伏完起事,結果沒有成功。建安十三年(208年)以曹操為丞相,建安二十年(215年)立曹操之女曹節為皇后,翌年封曹操為魏王。

延康元年十月乙卯(220年11月25日),劉協在魏王曹丕逼迫下禪位於曹丕,降封山陽公,保留天子禮儀,將兩個女兒嫁於曹丕。青龍二年(234年)去世,時年五十四歲,葬於禪陵,諡號孝獻皇帝,史稱漢獻帝。

那麼今天小編就來說說,中國東漢時期漢孝獻皇帝劉協的悲劇人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東漢孝獻皇帝劉協的生平簡介

早年經歷

劉協的母親王美人,名王榮(後來追諡為「靈懷皇后」),是前五官中郎將王苞的孫女、王章之女,出身於名門世家,舉止文雅,再加上容貌姣好,身材勻稱,深得漢靈帝劉宏的寵愛。當時主宰靈帝後宮的是何皇后,出身於屠夫之家,靠賄賂宦官被選入宮並當了皇后,對王美人非常嫉妒。因此當王美人懷著劉協時,怕招惹何皇后更深的嫉妒,就沒有告訴靈帝,而是偷偷地墮胎。但服墮胎藥沒有奏效,孩子還是生了下來。何皇后果然妒性大發,怕王美人有了兒子會進一步威脅到她的地位,指使人將毒藥偷偷地放在王美人產後服用的湯藥里,王美人飲後當即身亡。

靈帝聞訊,親往後宮驗視,見王美人四肢青黑,知是中毒而亡,急令追查兇手,很快查出是何皇后所為。靈帝不禁勃然大怒,意欲立即將何皇后廢黜。何皇后事先已用巨金買通受靈帝信任的宦官曹節等人,宦官們一齊跪下,為何皇后求情,靈帝居然赦免了何皇后。劉協這時尚未足月,靈帝擔心將這個兒子留在後宮再遭到暗害,於是將他抱到永樂宮,請董太后撫養,因為覺得這個兒子很像自己,取名為「協」。自此,劉協就依董氏為外家,被稱為「董侯」。

漢靈帝晚年,面臨著選擇太子問題。何皇后生有皇子劉辯,從小寄養在民間一位姓史的道人家裡。劉辯比劉協年長,而且是皇后所生,論理太子位置非其莫屬。但是劉辯舉止輕浮,沒有國君應有的威嚴氣質。劉協自小在永樂宮長大,由董太后悉心撫養,舉止端莊,深得靈帝喜愛。再加上其母王美人死於非命,靈帝難免有隱惻之心,因此,他心下傾向於立劉協為太子。然而,這又有違於立嗣以嫡長子為先的皇室傳統,所以遲遲下不了決心。

受封王爵

中平六年(189年),漢靈帝病重,遺詔將劉協託付給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四月,漢靈帝去世,大將軍何進擁立劉辯為帝,是為漢少帝。何皇后改稱為何太后,臨朝處理政務,但國家大權實際上已為何進掌握。劉協封為渤海王,後改封陳留王。

宦官之亂

靈帝死後,內宮宦官和朝中重臣展開了爭權奪利的鬥爭。先是何進捕殺蹇碩,接著是宦官張讓、段珪等殺死何進,司隸校尉袁紹、虎賁中郎將袁術和何進的部將帶兵反攻,一下子又殺宦官兩千人。張讓、段珪等無力還擊,劫持劉協和少帝劉辯逃出宮外,正倉皇間,迎面遇上董卓率領的三千隴西鐵騎奔騰而來。小皇帝劉辯見到這樣的情形,嚇得渾身哆哆嗦嗦,雙腿戰慄,口不能言。小皇帝劉辨手下的內侍太監和一眾文官也都沒人敢出口大氣,只怕稍有閃失,便惹來殺身之禍。尚書盧植率軍追到後,殺死張讓、段珪,又把少帝和劉協迎回宮內。

董卓自認為和收養劉協的董太后同族,加上劉協本身比劉辯有才能,於是從這時起,董卓就想廢少帝,另立劉協為皇帝。回到京城後,董卓的軍隊完全控制了局勢。於是董卓逼著少帝策免司空劉弘,自己身居其位。接著,董卓以司空的身份召集百官開會,議改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百官大驚失色,懾於董卓的淫威,誰也不敢表示反對。第二天,董卓宣布廢除漢少帝劉辯,立陳留王劉協為帝,是為獻帝,時年9歲。從此,劉協開始了他作為傀儡皇帝的漫長生涯。

傀儡歲月

劉協登基後,董卓自封為丞相,後又加封為太師,完全控制了中央政權。董卓的軍隊在洛陽劫掠財物,姦淫婦女,無惡不作,後並把洛陽城燒成一片廢墟。

初平元年(190年)春天,各地的州郡牧守以討伐董卓的名義紛紛起兵。由於起兵的州郡都在關東,所以史稱「關東聯軍」。許多地方豪強響應了這次起兵,帶著自己的私兵萬里相赴,自此正式拉開了東漢末年軍閥混戰的序幕。關東軍共推渤海太守袁紹為盟主,從北、東、西三面來包圍洛陽。董卓因受關東軍的威脅,挾持劉協由洛陽遷都長安。這時,王允任司徒,主持具體政務。他表面上依附董卓,暗中心向漢室,身邊聚集了一批朝中官員。

初平二年(191年),關東諸侯為了爭奪政治上的領導權,以袁紹、韓馥為首,倡議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這個建議遭到袁術、曹操的反對,最後作罷。劉虞的兒子劉和在長安朝廷擔任侍中,劉協想憑藉關東軍的力量還都洛陽,以擺脫董卓的控制,就派劉和潛出武關求援。但這時關東州郡牧守正熱衷於互相兼併以壯大自己的力量,擴張地盤,無意西討董卓。長安方面就轉而依靠內部的力量來推翻董卓。

初平三年(192年),司徒王允與司隸校尉黃琬、僕射士孫瑞、中郎將呂布密謀刺殺董卓。呂布本為董卓的親信,兩人曾結過義父子關係。董卓性格暴烈,有一次呂布為一樁小事違背了董卓的意圖,董卓拔出手戟就向呂布投去。呂布慌忙躲開,事後又向董卓俯身請罪,才算作罷。由此二人有了隔閡。

四月,漢獻帝患病初愈,在未央殿大會朝中百官。董卓身穿朝服,乘車入朝。從軍營到皇宮的道路兩側警衛密布,左側是步兵,右側是騎兵,戒備森嚴,由呂布等在前後侍衛。王允命士孫瑞自己書寫詔書交給呂布。呂布讓同郡人、騎都尉李肅與勇士秦誼、陳衛等十餘人冒充衛士,身穿衛士的服裝,埋伏在北掖門等待董卓。董卓一進門,李肅舉戟刺去,董卓內穿鐵甲,未能刺入,只傷了他的手臂,跌到車下。董卓回頭喊呂布,但被呂布鐵矛刺死。董卓被刺死後,王允錄尚書事,呂布晉升為奮威將軍,二人共同主持朝政。王允得手後,驕傲自滿,加上氣量狹小,未能維持住關中的局勢。

不到一個月,董卓部將李傕、郭汜等人擊敗呂布,占領長安,殺死王允,控制了東漢政權。李傕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領司隸校尉、假節、池陽侯,後李傕又升為大司馬,郭汜為後將軍、美陽侯,樊稠為右將軍、萬年侯,張濟被封為鎮東將軍、平陽侯,外出屯駐在弘農。

興平元年(194年),三輔大旱,谷價騰貴,一斛谷值錢50萬,長安城中甚至發生了人吃人的事件。劉協命令侍御史侯汶出太倉米豆煮粥救濟百姓,但因為糧食不夠仍然有很多人餓死。劉協懷疑侯汶沒有如實用全部糧食賑濟災民,而是趁機侵占公糧,於是派人取米、豆各五升在自己面前熬成粥,最後可以煮出兩盆,證實是侯汶作弊,於是責打侯汶五十廷杖。之後,長安城中饑民得到了救濟。

興平二年(195年),李傕殺樊稠,與郭汜在長安城中各自擁兵相攻。劉協派尚書、侍中去為李、郭二人和解,二人不從。為了爭得政治上的主動權,郭汜陰謀將劉協劫持到自己的軍營,不料未等郭汜下手,消息已經走漏,李傕搶在前面,派兵將劉協、皇后、宮人及大臣們劫去。李傕、郭汜相攻數月,死者萬數,長安城幾乎變成一片廢墟。不久,劉協在原李傕部將楊奉、牛輔部曲董承等的護衛下,擺脫了李、郭的控制,逃往弘農,進駐安邑,又輾轉東行。

遷都許昌

建安元年(196年)秋,劉協在楊奉、韓暹的護送下回到洛陽。時任兗州牧曹操在荀彧的勸告下派兵迎接劉協,不久又在董承的密召下親自帶兵去洛陽,劉協拜曹操為司隸校尉、錄尚書事,並隨曹操遷都許縣(今河南許昌),升曹操為司空,行車騎將軍事。

當時中原地區袁紹和曹操兩大軍閥正進行著頻繁的政治和軍事鬥爭。孫策占據了江東,劉表占據了荊州,劉璋割據益州,韓遂、馬騰占有涼州,公孫度盤踞遼東。劉協東還,無疑是一面可利用的旗幟。曹操搶先率軍進駐洛陽,取得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地位。遷都許縣後,劉協是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只能「守位」,漢廷百官也只是「備員而已」。

後來曹操於建安十三年(208年)升丞相,建安十八年(213年)封魏公,加九錫。曹操雖然利用劉協來試圖實現他統一中國的目的,卻不敢直接取代他而自立為皇帝。

不甘傀儡

建安五年(200年),劉協不滿曹操大權獨攬,不甘心作為傀儡,乃暗下衣帶詔,令董貴人的父親車騎將軍董承設法誅殺曹操。董承遂與左將軍劉備、長水校尉種輯、將軍吳子蘭、王子服等一起密謀,結果事情敗露,董承等人都被曹操誅殺,懷孕的董貴人也被絞殺。伏皇后畏懼曹操,於是寫信給她的父親伏完,盡數曹操殘暴不仁之事,希望伏完能夠效仿董承,剷除權臣,但伏完始終未敢行動。

後來有議郎趙彥曾為劉協陳述時局對策,曹操聽說後將趙彥殺死。其後曹操覲見劉協,劉協憤怒地說:「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按照漢朝制度,曹操這種「三公」帶兵覲見皇帝是有虎賁持刀挾行的,所以曹操聽到劉協這番可能含有殺機的話之後大驚失色,請求馬上離開,離開後顧視左右,汗流浹背,此後不再覲見劉協。

建安十九年(214年),伏皇后要求其父伏完誅殺曹操的密謀敗露,曹操要挾劉協廢黜伏皇后,並代劉協寫好了廢黜伏皇后的詔書。接著,派御史大夫郗慮拿著詔書,同尚書令華歆一起帶兵包圍皇宮搜捕皇后。伏皇后藏到宮中的夾牆裡,被華歆拖出。

伏皇后披頭散髮赤腳走出,向劉協哭訴求救,劉協無奈地說:「朕也不知道自己的生命什麼時候結束!」回過頭來對郗慮說:「郗公!天下有這道理嗎?」伏皇后被幽禁而死,劉協與她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百餘人被處死。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威逼劉協立其女曹節為皇后。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晉升魏公曹操為王。

晚年去世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魏王曹操去世,世子曹丕繼位。其時,雖然有孫權、劉備試圖北上中原,但基本不成氣候,中原腹地的和平已成定局。除舊布新,建立新朝,已經是人心所向。各種力量都在推動曹丕採取行動。那些曹氏部屬也在設想著如何彈冠相慶,如何分新朝一杯羹。於是便有小臣去逼去勸漢獻帝劉協效唐虞舊例,將帝位禪讓給魏王。

延康元年(220年)12月10日,曹丕逼迫劉協禪讓帝位給他,劉協告祭祖廟,使張音奏璽綬詔冊,禪位於曹丕。曹丕在繁陽亭登上受禪壇,接受玉璽,即皇帝位。隨即進入許都,改延康元年為黃初元年,國號為魏,追尊曹操為武皇帝,廟號太祖,封劉協為山陽公,允許他在其封地奉漢正朔和服色,建漢宗廟以奉漢祀。曹丕還同時給劉協留了句客氣話:「天下的好東西,我跟你可以一起享受。」

由於當時盛傳劉協被殺,所以劉備便以漢室宗親的身份即皇帝位,建立漢(史稱「蜀漢」,劉備便是漢昭烈帝),追諡劉協為「孝愍皇帝」。

魏明帝青龍二年(234年)三月庚寅(4月21日),劉協壽終正寢,魏明帝曹叡率群臣親自哭祭。八月壬申,以漢天子禮儀葬於禪陵。諡號為孝獻皇帝。下葬時魏明帝「制錫衰弁絰,哭之慟」,並立劉協的嫡孫桂氏鄉侯劉康為山陽公。

如何客觀的評價漢獻帝劉協?

漢獻帝劉協是漢靈帝之子,東漢最後一任皇帝

從諡號看,聰明睿哲曰獻;知質有聖曰獻對這位末代漢帝的評價還是很正面的,這是官方曹魏政權給出的評價。

在國遭憂曰愍;「孝愍」是蜀漢給漢獻帝的諡號,是對其遭遇的評價。

歷史上的評價也算比較高的:

袁山松:

「獻帝崎嶇危亂之間,飄薄萬里之衢,萍流蓬轉,險阻備經,自古帝王未之有也。觀其天性慈愛,弱而神惠,若輔之以德,真守文令主也。曹氏始於勤王,終至陷天,遂力制群雄,負鼎而趨,然因其利器,假而不反,回山倒海,遂移天日。昔田常假湯、武而殺君,操因堯、舜而竊國,所乘不同,濟其盜賊之身一也。善乎!莊生之言:竊鉤者誅,竊國者為諸侯,諸侯之門仁義存焉。信矣。「

范曄:「傳稱鼎之為器,雖小而重,故神之所寶,不可奪移。至令負而趨者,此亦窮運之歸乎!天厭漢德久矣,山陽其何誅焉!」

《後漢書》贊曰:「獻生不辰,身播國屯。終我四百,永作虞賓。」

民間的評價主要來自被貶為山陽公後:

甘心與民同憂,躬耕菜圃,濟世懸壺,雖當過窩囊皇帝,卻變為稱職「郎中」,身融入田園山水,心遠離深宮重樓,涉足農桑,訪貧問苦,深受百姓愛戴,民眾敬之如父母,由此流傳下了很多傳奇故事。

歷史從來就不缺亡國之君,但在這其中,漢獻帝可能是最不像亡國之君的一位。

回顧漢獻帝的一生,其所作所為可圈可點。我們甚至可以這麼說,大漢王朝的滅亡,基本上跟漢獻帝沒有任何關係;而漢獻帝為了挽救大漢王朝所做的努力,也足可稱道,只是無奈大勢已去,回天無力。真是令人可悲可嘆啊!

相關話題:為什麼說漢獻帝劉協最大的幸運就是遇到「漢賊」曹操?

公元196年,也就是建安元年,命運多舛的漢獻帝劉協遇到了曹操,這一年劉協15歲,自中平六年算起,他已做了7年皇帝,可是直到這時,他才開始過上安穩的日子,很多人說「漢賊」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暫且不說曹操是不是「漢賊」,其實只需要做一下簡單的對比,就會發現,劉協能遇到曹操,是多麼的幸運。

新朝末年,天下大亂,漢光武帝劉秀以一介布衣的身份起兵,終得以建立東漢,其子漢明帝劉莊、其孫漢章帝劉炟繼承光武帝施政方針。

在位期間,吏治清明,社會安定,開創「明章之治」,東漢王朝達到鼎盛,東漢王朝的前三位皇帝共在位66年,而後,第四位皇帝漢和帝劉肇,雖開創「永元之隆」。

但是因為即位時年幼,竇太后掌權,劉肇要通過武力奪權,並且重用宦官,外戚干政、宦官專權便已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令人切齒的是,劉肇許多皇子大都夭折,劉肇認為是宦官毒害,於是將皇子養於民間。

而後出生僅百餘日的劉隆被立為皇帝,可是進過了220天便死了,是為漢殤帝,到漢安帝劉祜即位時內憂外患、太后秉政、宦官當道、後宮爭位,基本上能導致國家滅亡的幾個條件都齊了。

延光四年三月初十日,漢安帝到章陵祭祀,途經葉縣時突然病逝,皇后閻姬等人擁立劉氏偏枝子孫劉懿為皇帝,史稱少帝。

中黃門孫程等十九名宦官斬殺叛臣,迎立劉保繼位,是為漢順帝,而且這位劉保的生母也是被皇后閻姬毒殺,由於宦官有擁立之功,故而劉保對宦官極為信任,委以大權。

漢順帝去世後,年僅一歲的漢沖帝劉炳繼位,漢順帝皇后梁妠臨朝攝政。

永憙元年,漢沖帝去世,年三歲,皇后梁妠之弟梁冀擁立漢章帝玄孫,時年八歲的劉纘為帝,史稱質帝。

由於梁冀一貫頤指氣使,不可一世,在一次朝會中,劉纘當著群臣的面說粱冀「此跋扈將軍也」,惹得梁冀大怒,害怕劉纘成年後無法控制,就派人用毒餅將他毒死。

毒死質帝劉纘以後,這梁妠、梁冀姐弟倆又立了個皇帝,也就是《出師表》「先主嘆息痛恨於桓、靈」中的漢桓帝劉志,在當了13年傀儡皇帝之後,劉志再次依靠宦官奪回皇權,可惜這之後再次導致宦官的專權,並且鎮壓反對宦官的直臣,史稱「黨錮之禍」。

漢桓帝劉志駕崩後,皇后竇妙臨朝問政,與其父竇武等商議,立劉宏繼承大統,是為漢靈帝,宦官們有一次政變並取得全面勝利,大將軍竇武、太傅陳蕃等人均被滅族,靈帝死後,宦官上軍校尉蹇碩奉遺詔立劉辯為帝,外戚和宦官又双叒叕開始奪權,先是外戚何進捕殺蹇碩,接著宦官張讓、段珪等又殺死何進,袁紹、袁術等帶兵反攻,西涼董卓廢少帝劉辯,另立陳留王劉協為皇帝,是為獻帝,時年9歲。

由此,就可以在縱向上做一個簡單的對比,東漢王朝自第四代起,宦官掌權、外戚干政輪換式的不停出現,伴隨了東漢王朝一百餘年,皇帝手中的權利被逐層削弱,像梁冀之輩更是敢直接毒死皇帝,皇帝早已成為權臣的傀儡,而獻帝劉協也只是其中一員而已。

首先縱向的,和東漢頭幾位皇帝對比一下,年齡上,

光武帝劉秀享年62歲,明帝劉莊48歲,

章帝劉炟31歲,和帝劉肇27歲,

殤帝劉隆1歲,安帝劉祜32歲,

順帝劉保30歲,沖帝劉炳3歲,

質帝劉纘9歲,桓帝劉志36歲,

靈帝劉宏33歲,獻帝劉協53歲。

先主劉備曾經說過「人五十不稱夭」,看來除了開國的劉秀和亡國的劉協,其他都算是「夭」了,正是因為曹氏父子善待劉協,劉協才沒落得曹髦、李煜等人的下場,得以壽終正寢。

從受到的對待上來說,曹操並沒有因為董承自稱衣帶詔是皇命而對劉協如何,雖殺了董貴人,但是卻有清君側的作用,這個下面再說。

當劉協對曹操說「君若能相輔,則厚;不爾,幸垂恩相舍」,《資治通鑑》中記載曹操「操失色,俯仰求出。舊議:三公領兵,朝見,令虎賁執刃挾之。操出,顧左右,汗流浹背;自後不復朝請。」

也許是因為有虎賁軍在側執刀,同時雖然曹操已經都安排了自己的人,可還有很多忠於漢室的人,所以曹操才會汗流浹背,驚慌失色,但是這件事之後曹操也沒有把劉協如何,如果是粱冀、董卓之輩,必然會殺了劉協。

之後伏皇后因為給父伏完寫信「令父密圖之」泄露,曹操因而殺了伏皇后及其族人,這件事後曹操依舊沒有廢劉協,而伏皇后等人之所以被誅,也多有爭論,我想如果想要知道原因,首先要確定,就是曹操判斷問題的方式是依託於東漢之前的歷史。

也就是說,剛剛經歷了一百餘年外戚干政之後,曹操深刻了解,雖然伏完還沒有實際行動,但是伏完還有六個兒子,曹操連年征戰,雖已打敗袁紹,可是天下尚未統一,絕不能留下這麼大的隱患。

接下來橫向對比一下,董卓控制劉協時,可以隨意廢帝立帝、廢官殺官。

後來到了討伐董卓之時,袁紹、韓馥為首,又倡議立幽州牧劉虞為帝,但是曹操堅決反對,甚至說出了「你們北面奉立劉虞,我自尊奉西面的皇帝」。

而後袁紹等人又派人直接去找劉虞,想要逼他當皇帝,結果因為劉虞打算逃到匈奴那裡才作罷。

董卓覆滅之後,李傕、郭汜在長安奪權,李傕抓住劉協,內外隔絕,劉協的侍臣面有飢色,他想向李傕求米五斗、牛骨五具,結果李傕給了一堆臭牛骨,同時郭汜見此就劫持了大臣,劉協想要勸和,可是數次無功。

等到韓暹在洛陽挾持劉協時,《資治通鑑》上說「是時,宮室燒盡,百官披荊棘,依牆壁間,州郡各擁強兵,委輸不至;郡僚飢乏,尚書郎以下自出采穭,或飢死牆壁間,或為兵士所殺」,可見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就是對劉協的雪中送炭啊。

再後來,袁術稱帝,甚至連山大王都敢自封為王,而且劉備稱帝還要說一句,劉協禪位給曹丕之後,曹丕並沒有殺死劉協,但是卻有傳言說劉協死了,劉備順承大統,理論上曹丕一定不會放出劉協死了的信息,只會告知天下他如何善待劉協,所以「劉協死訊」也很值得玩味,曹操那一句「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實在不虛啊。

最後再來說一下《三國演義》裡的大忠臣董承,李傕、郭汜內鬥時,楊定以及董卓女婿牛輔部將董承率軍把劉協帶到了楊奉營里,後來寧輯將軍段煨帶了很多物資想去楊奉營見劉協,讓劉協進駐到他那裡,可是因為段煨與楊定有仇,楊定和董承居然污衊段煨謀反,並且在劉協不同意的情況下進攻段煨,期間段煨依然供應劉協及百官飲食,可見董承並不是一心為了漢獻帝。

再後來在洛陽,因為韓暹權力太大,他又偷偷密召曹操勤王。等到他看到曹操掌權以後,又設計了「衣帶詔」事件,理由是,不論《資治通鑑》還是《三國志》,都說的是董承自稱收到密詔,僅成書較晚的《後漢書》說是劉協給他的密詔。

另外《通鑑輯覽》中說「董承智不及王允,而欲效圖卓之舉,非獨自殺其身,適足以危其主,所謂志可矜而智不逮者也」,我認為這裡評價的極准,對待董承及董貴人,其實就像之前說的伏皇后一事一樣,要除掉外戚,何況董承已然有所行動,有了董承的例子,曹操對於伏皇后自然更是要小心處理。

如果曹操沒有「奉天子以令不臣」,那麼劉協可能過得更慘,雖然說他是以傀儡的身份活著,但是以當時,甚至說以幾十年來漢室的積弱來看,他又能有什麼作為?

我想以當時的時局來說,再縱觀整個中國古代史,他能夠禪位成功,並且壽終正寢,已經是最大的幸運了。

東漢孝獻皇帝劉協的父親是誰?

漢靈帝劉宏(157年,一作156年—189年5月13日),生於冀州河間國(今河北深州)。漢章帝劉炟的玄孫。世襲解瀆亭侯,父劉萇早逝,母董氏。永康元年(167年)十二月,漢桓帝劉志逝世,劉宏被外戚竇氏挑選為皇位繼承人,於建寧元年(168年)正月即位。

劉宏在位期間,大部分時間施行黨錮及宦官政治,又設置西園,巧立名目搜刮錢財,甚至賣官鬻爵以用於自己享樂,在位晚期爆發了黃巾起義,而涼州等地也陷入持續-之中。中平六年(189年)四月十一日(5月13日),劉宏去世,諡號孝靈皇帝,葬於文陵。

劉宏喜好辭賦,作有《皇羲篇》、《追德賦》、《令儀頌》、《招商歌》等。

東漢孝獻皇帝劉協的母親是誰?

漢靈懷皇后王榮(?~181年),趙國邯鄲(今河北邯鄲市)人。五官中郎將王苞孫女,漢靈帝劉宏妃子,漢獻帝劉協生母。

初以良家子選入掖庭,封為美人,服侍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生下陳留王劉協,慘遭靈思皇后毒殺。王榮死後,漢靈帝曾作《追德賦》、《令儀頌》。

永漢元年(189年),其子劉協即位,是為漢獻帝,追諡靈懷皇后,葬於文昭陵。

東漢孝獻皇帝劉協的哥哥是誰?

劉辯(176年-190年3月6日),中國漢朝皇帝(光熹元年四月十三戊午日至昭寧元年九月初一甲戌日,即公元189年5月15日-189年9月28日在位)。他是東漢第十三位皇帝,是漢靈帝劉宏與何皇后的嫡長子。

中國古代的史書中稱劉辯為皇子辯、少帝和弘農王等,但因為劉辯在位不逾年,一般不把他看作是漢朝正統的皇帝,不單獨為他撰寫專屬於帝王的傳記(即本紀),不過現代史學界也有觀點承認他是漢朝皇帝。

劉辯在靈帝駕崩後繼位為帝,史稱少帝,由於年幼,實權掌握在臨朝稱制的母親何太后和母舅大將軍何進手中。少帝在位時期,東漢政權已經名存實亡,他即位後不久即遭遇以何進為首的外戚集團和以十常侍為首的內廷宦官集團這兩大敵對政治集團的火併,-出宮,回宮後又受制於以「勤王」為名進京的涼州軍閥董卓,終於被廢為弘農王,成為東漢唯一被廢黜的皇帝,其同父異母弟陳留王劉協繼位為帝,是為漢獻帝。被廢黜一年之後,劉辯在董卓脅迫下自盡,時年僅十五歲,其弟獻帝追諡他為懷王。

東漢孝獻皇帝劉協的皇后有哪些?

1、伏壽是漢獻帝的皇后,琅琊郡東武縣人,西漢大司徒伏湛八世孫,父親是學者伏完,嫡母為陽安長公主劉華。

嫡母為漢陽安長公主劉華,早年為貴人,後被立為皇后,擔任皇后二十年,期間曹操篡權,寫信要其父親誅殺曹操,但伏完不敢動手,最終事情泄露,伏皇后被幽靜去世,其族人百餘人被處死!

個人生平:初平元年(190年),董卓挾持漢獻帝到長安,伏壽跟隨,此時她已入掖庭為貴人。

興平二年(195年),立為皇后,伏完任執金吾。

建安元年(196年),任伏完為輔國將軍,儀制同於三公。伏完認為政權全在曹操手中,自己嫌自己枉為皇上的外戚,於是把印綬繳上,任中散大夫,不久改任屯騎校尉。

建安四年(199年),衣帶詔泄露,曹操殺了董承,又要求殺董貴人。獻帝認為董貴人懷孕在身,連連請予免誅,終不能得。伏皇后看了這個情況,從此心懷恐懼。於是給她父親寫信,講曹操殘酷逼迫的兇相,要她父親秘密地圖劃剷除曹操。伏完不敢動手。

建安十九年(214年),秘密泄露。曹操追查大怒,便逼著獻帝廢去伏皇后,曹操將伏後下於掖庭暴室,幽禁去世,所生的兩位皇子亦以毒酒毒殺,伏氏宗族有百多人亦被處死。

2、曹節(195年―260年),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漢獻帝劉協第二任皇后,魏武帝曹操次女,母不詳(有說其母為武宣皇后卞氏)。

建安十八年(213年),曹操將女兒曹憲、曹節、曹華三姐妹同時送人宮中,封為夫人。建安十九年(214年),並封為貴人。漢獻帝第一位皇后叫伏壽,她因不滿曹操殘暴,寫密信給父親伏完,讓他設法除掉曹操,此事被人告發後,曹操廢掉伏壽,將她囚禁而死。曹操要漢獻帝立曹節為皇后,漢獻帝只得依從。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襲封魏王位。曹丕授意華歆去逼漢獻帝讓位。曹節怒斥華歆,華歆只好退出宮去。第二天又逼漢獻帝將帝位禪讓給曹丕。並以武力威脅,向曹節索要璽印,曹節無奈,將璽印擲於欄板之下。面對兄長曹丕篡位,她極為憤怒,高喊:「老天有眼,決不讓你長久!」漢獻帝被廢為山陽公,曹節為山陽公夫人。青龍二年(234年),漢獻帝去世,終年五十四歲,以漢朝天子禮儀葬於禪陵。景元元年(260年),曹節病逝,仍以漢朝禮儀合葬於漢獻帝的禪陵,諡號獻穆皇后。

民間還傳說曹節夫婦私下裡交流時因提及曹丕的無情而想起曹操,曹節提醒劉協應該想到他的老丈人曹操的一些好處,特別是劉協曾三次要除掉曹操。儘管曹操殺了伏皇后等人,但曹操到死都沒殺劉協,也沒稱帝取而代之,反而還把自己的三個女兒嫁給他。曹操的行為,不僅使漢朝江山在風雨飄搖中又延續了20多年,還使劉協因這種特殊的關係保住了性命。曹節為了紀念父親,讓自己的子女改稱外公為「魏公」或「魏爺」。由於曹節夫婦深受山陽百姓擁戴,故而人們大都效仿他們稱呼外公為「魏公」或「魏爺」。山陽國從公元220年始到309年亡,歷經四代山陽公(第三代山陽公劉康之子劉瑾,第四代山陽公劉瑾之子劉秋),共計89年,足以使得這種稱呼遍及山陽大地。

東漢孝獻皇帝劉協的兒女有哪些?

兒子:

1、劉馮(?-200年8月9日),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五年(公元200年)七月受封南陽王,壬午日(200年8月9日)去世。

2、劉熙,東漢獻帝劉協之子。建安十七年(212年),與兄弟劉懿、劉邈、劉敦一同封王。其中,劉熙被立為濟陰王。劉熙之後的事跡,史書沒有記載。

女兒:

長樂公主劉曼,東漢末年人,漢獻帝女,生母不詳。曹魏黃初四年(223年)封長樂公主。曹丕登基後,未封賞劉協其他子女,其有三個女兒,卻特別封劉曼為長樂公主,為鞏固自己帝位的合理性,納了劉協其他兩個女兒為妃,自是此女流有曹氏血脈之故,理當是曹節三姊妹所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