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變大了也變強了」,體驗飛傲便攜Hi-Fi藍牙解碼耳放BTR7

樂享派loxpo 發佈 2022-08-09T11:08:53.223788+00:00

便攜藍牙解碼耳放BTR這個系列的產品非常有趣,它充分利用了快速發展的藍牙技術,在有線Hi-Fi耳機和取消了耳機孔的手機之間搭起了一座「無形」的橋樑。

便攜藍牙解碼耳放BTR這個系列的產品非常有趣,它充分利用了快速發展的藍牙技術,在有線Hi-Fi耳機和取消了耳機孔的手機之間搭起了一座「無形」的橋樑。飛傲自2018年開始做這類產品,如今已經第4個年頭了,在飛傲的官網上可以看到一共推出過7款BTR產品,從它能一直連綿不斷的更新新款就可以看出來,這個類型的產品真的深受用戶喜愛。最近發售的新品是BTR7,相比以往的產品它的體積更大了一些,但換來了內置的雙THX耳放技術,成為了飛傲內置THX技術後體積最小的一款產品。


主要特性:



  • 通吃各類藍牙編碼:AAC/SBC/aptX/aptX LL/aptX adaptive/aptX HD/LDAC等
  • 高配解碼耳放系統:雙ES9219C、低通濾波器、雙THX AAA 28耳放技術
  • 與M11/M17風格接近的造型搭配彩屏顯示,並附贈高貼合度皮套
  • 4.4mm和3.5mm輸出,支持小尾巴模式以及無線充電
  • 高通QCC5124藍牙晶片,支持藍牙5.1,連接更穩定功耗更低

外觀&接口



這次的BTR7相比前幾代產品,最明顯的特徵是體積變大了而且多了一塊顯示屏。


整體的造型風格也不再是上代的圓潤一體,而是像Mini版的M11Plus和M17,有稜有角。重68克,大概只有大部分手機重量的1/3不到,還是可以輕鬆捏在掌心裏面。


耳機接口部分終於支持4.4mm平衡輸出了,捨棄了被市場淘汰的2.5mm接口,這也是BTR系列產品首次支持4.4mm接口,也可能是導致BTR7體積增大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從側面來看,機甲元素和六邊形的蜂巢元素都更加明顯。




自上而下分別是麥克風、開關機和菜單鍵、播放暫停和確認鍵、音量/歌曲/選擇鍵和充電開關。因為自帶了屏幕,可以進行的操作變多了,所以這些按鍵承擔的功能也變多了,交互的方式也變得稍微複雜了一些,長按、短按會有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場景下一些按鍵的功能也會變得不太一樣。



充電開關主要是為小尾巴模式設計的,為了避免過度消耗手機電量可以關閉充電開關,這時BTR7會使用內置的電池。


在關閉充電開關的情況下,可以選擇使用無線充電的方式來給BTR7充電。作為一個習慣了無線充電的人,筆者在辦公室和家中的桌面上都常備了無線充電器,如果發現BTR電量不是很足了,就會順手把它放在無線充電器上進行補電,非常方便。通常只要不是用到完全沒電的狀態,很快就能充滿。


隨機附贈了一款灰色的皮套,這款皮套的貼合度非常高而且做的比較薄,幾乎沒有怎麼增大BTR7的體積,讓它能夠依舊十分便攜。飛傲官方的微博也在徵集其他配色皮套的需求,多彩的皮套可以讓BTR7顯得更加時尚,感興趣的話可以去參加投票。


皮套側面預留了充電開關和麥克風的孔位。在各功能按鍵的位置都用了更加醒目的標識,例如開關和音量加減,讓初次拿到BTR7的小夥伴能夠更容易上手。


BTR7同樣也支持小尾巴模式。需要注意的是隨機附贈的C2C數據線是有方向的,在插頭外側用箭頭標註了出來。如果方向正確,那麼連接上之後BTR7的屏幕顯示會變,不再顯示藍牙編碼類型而是直接顯示PCM。

使用體驗&音質主觀評價



BTR系列前幾代產品都不帶屏幕,需要通過FiiO Control這款手機APP來進行功能設置和配置,BTR7同樣也支持,可以在APP內進行快捷鍵設置、藍牙編碼設置以及音頻設置等等。同時還可以通過APP進行固件升級。最近飛傲就發布了新版的固件,修復了一些BUG,並增加了PEQ的功能。


飛傲是首次將PEQ(參量均衡器,上圖中間和右邊)這個功能加到設備當中。以往我們更多的是使用GEQ(圖形均衡器,上圖最左邊)來調整聲音風格,由於在手機APP上界面空間有限,頻率分段比較粗,很容易碰到想要調整的頻率正好在兩個分段的中間,無從調整。而通過PEQ則可以對精確的某個固定頻段進行調整,只不過需要一些學習的成本。


BTR7與前幾代BTR不同的是新增了屏幕,所以部分功能可以不用通過APP來配置,直接在機內操作即可,使用起來更加便捷。


BTR7有幾種常見的使用場景,分別是通過藍牙連手機,通過數據線連手機當作小尾巴以及通過數據線連接電腦當外置解碼耳放,那麼主觀聽下來在這三種場景下音質也是逐漸提升的。在UAC2.0模式下連接電腦、安裝驅動並使用ASIO模式可以獲得最佳的音質。


老的版本中還需要連接FiiO Control手機APP,將DAC分頻係數由1/4調成1,增加功耗提升音質。不過在新版APP中這個設置開關不見了,猜測大概率是做成了自動配置,藍牙連接時使用低分頻係數、有線連接時使用高分頻係數。


聲音方面,BTR7在UAC2.0有線連接的情況下,擁有著接近Q3的聲音表現,在小體積便攜設備(體積≤Q3)里屬於第一陣營,相比一些沒有獨立放大系統的小尾巴有比較明顯的提升,低噪更小、背景更黑,人聲和樂器音色的呈現更加完整,聲場也更加開闊一些。

BTR7在常見的頻響範圍內表現都相當不錯,低頻下潛深而有力、高頻明亮而又不毛刺。雖然有THX耳放技術的加持,但是不得不說BTR7會有比較明顯的聲音風格,特點是中頻略凸、人聲略貼耳、中低頻的能量較為充沛,非常適合聽流行歌曲。

在聽戴佩妮新歌《被動的觀眾》時,人聲的權重會稍微高於另一個主SOLO樂器電吉他,而且人聲的在醇厚度方面的表現會更加出眾。人聲和樂器的解析非常清晰,口型和一些細膩的感情表現都可以聽的非常清楚。

而在聽周杰倫《最偉大的作品》,開頭808鼓的琶音聽起來就非常帶勁了,音色飽滿、能量充沛,而且下到了比較低的頻段,瞬間就讓音樂豐滿了起來。而與此同時,小提琴、鋼琴以及人聲都能夠輪流站到C位,沒有讓音樂的重心發生偏移。


最開始的時候我不太明白為什麼BTR7要加入PEQ這個功能,直到我換了幾台不同的手機、換了幾個不同的APP聽歌,我發現不同的手機、不同的藍牙編碼、甚至不同的APP傳輸到BTR7的聲音基本都是不一樣的。

例如Find X3 Pro使用LDAC藍牙編碼連接BTR7,通過QQ音樂聽無損或者HiRes格式的音樂,在不開啟任何APP內特效的時候,會感覺到低頻量感充沛到炸裂,而換到飛傲音樂APP時這個情況會大幅緩解。而我們選擇便攜藍牙耳放的時候,可能更多時候會希望它來適配我們日常的聽歌習慣,否則的話幹嘛不買個更專業的專門播放器呢。

這個時候,PEQ的功能就可以發揮它的作用了,查了一下電BASS的低音頻響範圍大概是80~250Hz,於是找到它們的中位165Hz,將增益調整為-3Db,Q值不變,低頻的能量瞬間就下去了不少,此時還可以通過多組參量來做更細緻的調節,調節好之後可以另存為手機型號加APP的預設,再次使用這個組合的時候就能獲得想要的聲音了。

而在更換不同的耳機後,也可以通過PEQ的功能對頻響曲線做微調來實現最好的效果,比如從圈鐵入耳式耳塞FH9換成開放式平頭耳塞FF3時,低頻部分的增益就不再需要減這麼多了,可以將參量恢復到初始的水平。

總結



正如文章標題所說,從BTR5到BTR7,雖然體積增大了一些,但是大家想要的4.4mm接口,THX耳放技術通通都有了,甚至還通過OTA獲得了專業的PEQ功能,讓BTR7在便攜藍牙耳放這條路上能夠披荊斬棘、獨樹一幟,甚至搶了很多小尾巴的飯碗。如果對便攜藍牙耳放和小尾巴類型的產品同時都有需求,BTR7可能就是目前最合適的那一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