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卷調查,一文幫你全搞定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發佈 2022-08-10T14:34:11.766968+00:00

編輯導語:由於成本低、速度快且結果可量化,問卷調查法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使用頻率非常高。那麼,一份好的調查問卷該如何設計呢?本文作者結合工作中的案例對此進行了講解,一起來看一下吧。問卷調查法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因為它成本低、速度快且結果可量化,因此它的使用頻率非常高。

編輯導語:由於成本低、速度快且結果可量化,問卷調查法在我們的日常工作中使用頻率非常高。那麼,一份好的調查問卷該如何設計呢?本文作者結合工作中的案例對此進行了講解,一起來看一下吧。

問卷調查法在我們日常工作中因為它成本低、速度快且結果可量化,因此它的使用頻率非常高。那麼一份好的問卷該如何設計?有哪些是值得注意的事項?今天將結合工作中的案例為大家進行拆解,一起來看看吧~

01 問卷調查定義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接觸了各種各樣不同類型的問卷,大體分為在線直接填寫的線上問卷以及現場發放的紙質問卷

1. 概念

問卷調查法是利用統一設計的問卷向被選取的調查對象了解情況或者徵詢意見的調查方法。

研究者將所要研究的問題編製成問題表格,讓受訪對象當面作答、在線作答或者追蹤訪問方式填寫,從而了解用戶對某一現象或問題的看法和意見。

2. 優勢

  • 准化程度高:無論是調查工具、調查過程、調查結果都可以標準化的衡量。
  • 保證隱私:我們在訪談過程中可能不直接詢問用戶有關隱私的問題,例如收入、是否結婚之類的問題,而在問卷調查中,可以直接進行收集。
  • 靈活性高:在問卷調查中,它可以被快速投放以及快速收集調查結果,效率特別高。
  • 可量化:可以根據問卷的結果做定量的分析。

3. 劣勢

  • 信息獲取片面:問卷調查只能獲取調查問卷中的信息,不能了解到用戶深入具體的情況。
  • 信息的真實性:調查者難以了解被調查者是認真填寫、隨意敷衍還是其他人代為填寫的虛假信息。
  • 信息的準確性:問卷調查由於參與門檻較低,有的選項可能被調查者任意填寫或者按照社會主流觀點回答,缺乏調查者自身意圖的準確性。
  • 信息深度不夠:由於填寫問卷的時間嚴格控制以及無法做深度的追問,導致問卷無法做到問題的深度挖掘。

4. 使用場景

從下圖可知,在產品研發的很多階段,問卷調查都可以進行滲入。例如在產品研發初期,我們就可以採用問卷調查法對需求的優先級進行評估。

它的適用範圍很廣,例如需要定量分析、需要匿名調研、需要對已有的假設進行檢驗、需要尋找問題的隱藏關聯等方面都可以進行問卷調查。

02 不同調查方法的特點

1. 分類

問卷題目構成主要分三種:定性問卷、混合問卷以及定量問卷。

  1. 定性問卷:以開放問題為主,通過用戶填寫的答案收集反饋信息。
  2. 混合問卷:該類型問題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較多,它的題目包含開放式以及封閉式兩種類型的問題,即可以收集定性的數據,也可以收集便於統計的定量數據。
  3. 定量問卷:問題已封閉問題為主,問題是事先設計好的,通過問卷的收回可以方便我們進行定量的分析跟統計。

2. 在線問卷調查

接下來本文將重點介紹日常工作中比較場景且比較常用的在線問卷調查。它通過線上的投放,適合問題不是特別多的場景

優點:

  • 在線問卷調查速度比較快,節省了問捲髮放以及收集的時間。可以實現目標用戶的精準投放。
  • 我們只需要設置部分獎品以及激勵方式即可完成此次調查,因此其成本較低。

缺點:

  • 內容不能過多或者過於複雜,問卷調查時間不易過長,以免引起用戶的反感。
  • 無法在調查過程中對圖片以及一些複雜的概念進行說明,對於抽象的測試難以進行。
  • 對於那些不怎麼活躍的用戶以及非網際網路用戶可能難以觸達。
  • 問卷調查過程中會受用戶填寫意願的影響,我們無法對用戶的填寫過程進行監督,這也導致樣本會有偏差。

在線問卷調查工具:

目前市面上有很多第三方在線調研工具可供大家使用,例如谷歌表單、騰訊問卷調查、問卷星、麥客等。

03 如何做一個問卷調查

問卷調查的基本流程:

1. 需求溝通

在需求溝通階段,我們需要跟需求方去充分討論我們的產品當前的問題面臨的挑戰以及最終想獲取什麼樣的結果。這其中,我們也需要了解需求方是否對於當前的結果的假設,因為我們需要對這些根據經驗的預判的可行性進行檢測。

在討論中跟需求方明確當前我們決策處境,比如我們需要做哪些決定,它會根據什麼樣的數據進行判斷,我們的決定有哪些可能性。

在這裡還需要確定目前有哪些資源可以應用於調研,比如多少人參與,多少數據已經掌握等。

2. 調研方案

一個完整的調研方案包含了調研對象、調研框架、調研假設、抽樣設計、投放方式、回收預期、時間預期、調研預算這些內容。

1)確定調研對象

我們可以通過用戶的產品使用行為進行定義,這個調研對象包括我們想要研究的總體,以及我們所能獲取的抽樣庫,要明確總體和樣本之間的關係。

值得注意的是,問卷調查屬於抽樣調查。我們一般採用概率抽樣法,保證調查總體樣本中的每個單位都具有同等可能性抽中的機會。

2)調研框架

調研框架的拆分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對調研的問題進行拆解,例如把大的問題拆分為不同的部分,分別進行細化;第二種是可以借鑑經典成熟的理論進行研究,例如滿意度這塊我們可以直接借用現成的框架來提高我們研究的專業性。

在有了研究框架後,我們可以圍繞這些框架進行相關維度的細化,比如我們調研的內容會包含哪些維度的信息,這些不同的信息下方又包含哪些指標等。

3)對抽象概念的測量

在測量過程中有些概念則比較抽象,這就需要我們在測量過程中將其拆解成更小的概念,分別對其進行測量以獲得相對應的指標,最後在對其進行統計,獲得對這個結果量化的測量。

例如對後台管理產品滿意度這塊的調研,我們通過對目標的不斷細分,讓我們最後的結果更加精準,也可以最後對比不同產品之間滿意度的差別究竟怎樣。

3. 問卷設計

在做完調研前的準備後,我們進入了畢竟重要的問卷設計。在此需要將問題進一步細化。例如題型選擇,問題答題方式,問題與問題之間的銜接,問卷的美化等。問卷的設計特別重要,直接影響到後續數據的可靠程度。

1)題型選擇

題型分為開放式(只展示問題不給答案選擇)與封閉式(提供若干答案供選擇)兩種。

2)題目設計原則

  • 具體性原則:問題的內容要具體,不要提抽象或者籠統的問題(示例:「你最近有沒有使用過該產品」這個最近是指最近一個月,還是一周內?使用過這個裡面的使用頻次究竟是多少?)
  • 單一性原則:問題內容要單一,不要把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問題合在一起
  • 通俗性原則:表述問題的語言要通俗,不要使用被調查者感到陌生的語言,特別是不要使用過於專業化的術語
  • 準確性原則:表述問題的語言要準確,不要使用模稜兩可,含混不清或者容易產生歧義的語言或者概念
  • 簡明性原則:表述問題的語言應該儘可能的簡單明確,不要冗長和囉嗦
  • 客觀性原則:表述問題的態度要中立,不要有誘導性或者傾向性的語言(示例:「你認為當前的體驗流程是否不佳」 可改為 「如果您對當前體驗流程進行評分(10-100分),您會打多少分」)
  • 否定性原則:要避免使用否定形式表述問題(示例:「您不知道嗎」 可改為 「您是否知道」)

3)答案設計原則

  • 相關性原則:設計的答案必須與詢問的問題有相關關係
  • 同層性設計原則:設計的答案必須具有相同層次,不要有相互包含的關係
  • 完整性原則:設計的答案應該窮盡一切可能性,起碼是所有主要的答案(示例:您日常喜歡觀看哪一類型的電影?①動作片 ②科幻片 ③愛情片,這些答案很明顯沒有包含所有的類型,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
  • 互斥性原則:設計的答案必須是互相排斥的(示例:您獲得該產品的來源是?①朋友推薦 ②微信推薦 ③廣告推薦 ④微博推薦 ⑤其他,答案有重疊的選項)
  • 可能性原則:設計的答案必須是被調查者能夠回答也願意回答的

首先我們來看下問卷大致的結構,以下圖在線問卷為例。

在問卷樣式的設計上,線上問卷與線下問卷在設計上會有一些區別。線上問卷可以根據系統自帶的邏輯系統去自動跳轉相對應的題目,而線下的問卷要實現這種跳轉則很麻煩,需要進行人工干預的形式去進行。

4)題目順序

甄別題目放前面、先封閉再開放、重要題目靠前(剛開始填寫問卷時耐心較高)、敏感題目靠後(減少用戶的顧慮)、先易後難、前後邏輯關係清楚。

題目數量不宜過多,太多的話用戶會失去耐心,整個問卷儘量控制在3分鐘之內回答完成。

4. 問卷測試

這個階段主要為了檢測問卷的3個方面的合理性。可以多找幾位同學進行試填,檢查表項是否可以理解,邏輯是否通順,如果有可能儘量讓目標用戶試填;

檢查問卷跳轉是否正常,在不同的瀏覽器中是否正常展示;

數據回收是否正常,避免出現回收問題,因為可能接下來還會對問卷進行部分調整。

5. 問卷投放

測試完問卷之後,我們需要進行問卷的投放。線上的問卷投發較為簡單,而線下的問卷則需要我們進行監督,才能保證問卷的填寫質量。

問卷的投放方式也決定了我們後續回收的比例情況。以之前項目為例,可以利用公司內部直郵、站內信、產品banner、公眾號等進行投放。

6. 問卷分析

等待問卷填寫完之後,我們對數據進行回收,並對已填寫的數據進行「清洗」與統計分析。

數據清洗:剔除答案不完整、前後不一致、答題時間過短、邏輯上有明顯問題的問卷。

7. 撰寫報告

在所有的分析完成之後,我們要進行報告的撰寫,只有經過這一環,問卷調查才算是有了一個完美的收尾。在報告的展示上最好以可視化圖表的形式進行展示,這樣的結論更加直觀。

04 寫在最後

以上就是有關問卷調查的一些總結,希望大家通過問卷獲得用戶最真實的想法。如有疑問歡迎一起探討,一起成長~

本文由 @江鳥的設計生活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於 CC0 協議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