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力法則:所有遇見,都有因果

十點讀書圖書旗艦店 發佈 2022-08-11T14:33:08.407224+00:00

作家朗達-拜恩在《秘密》書中闡述了一個「吸引力法則」:大意是人的思維活動會產生某種特定的頻率,吸引同頻的人、事、物引發共振,進而將所想的事物引到我們面前。


作家朗達-拜恩在《秘密》書中闡述了一個「吸引力法則」:


大意是人的思維活動會產生某種特定的頻率,吸引同頻的人、事、物引發共振,進而將所想的事物引到我們面前。


原來,命運沒有隨機發牌,它早在一朝一夕中埋下伏筆。


每個人都是行走的磁場,不斷吸引相應的人和事進入生活,有的令人欣喜,有的讓人悲傷。


相遇不是意外,也絕非偶然,無論好與壞,都是因你的能量而來。



作家劉同在《一個人就一個人》中講述過和摯友陳默的故事。


大約十年前,劉同無意間在時尚雜誌看到陳默的人物專訪,足足占了四篇篇幅。


劉同當時還寂寂無名,也不認識陳默,以為陳默是關係戶所以能受到雜誌社「優待」,劉同出於好奇上網搜了搜陳默的名字,看完簡介直接驚呆了。


陳默29歲,不僅是寶潔集團的公關總監和新聞發言人,在此之前還是奧美廣告升職最快的中國人。


劉同沒想到陳默和自己年齡相仿,卻經歷豐富,成績斐然,當時心裡就萌生一個念頭:「我好想認識他。」



於是,劉同抱著試試看的態度,找到陳默的微博發了一條私信,沒料到13分鐘後就收到陳默的回覆。


劉同以為是自己僥倖,當他們交換聯繫方式時,陳默看到劉同社交軟體的暱稱就問:


「你是不是出過書?還有一個博客也是這個名字?」


劉同很驚訝,陳默說自己一直在博客上看劉同寫的文章,印象非常深刻。


劉同本來還有些不太自信,覺得自己與陳默差距很大,聽陳默說完他頓時感覺輕鬆許多,不禁感慨:「原來我們各自的努力都能被看見。」


兩人自此成為好友,劉同生活和工作遇到問題,陳默會不遺餘力地給予幫助。


劉同參加一檔職場節目,節目組讓他推薦嘉賓,他同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陳默。


時至今日,劉同和陳默一直無話不說,是彼此成長路上的濃墨重彩的一筆。



我們曾以為,所有的相遇都是偶然,細細想來才發現:


人與人的相遇,都有伏筆在前,所有的遇見,都是你該遇見的人。


沈從文說:「我們的遇見是早已註定的,過去的一切修煉,只為了遇見你。」


初次相逢不過意外擦肩,後來驚覺相遇本是必然。


友情也好,愛情也罷,遇見和錯過都是緣分,有人是來助你的,有人是來渡你的。


帶來傷害的人是為了給你上一課,優秀溫暖的人是為了陪你走一程。


凡是相遇,皆因有緣,當你的磁場日益增強,好的緣分正在緩緩靠近。



很多時候,我們遭遇坎坷總抱怨時運不濟,把所有責任推給命運無情。


可究竟是命運不垂愛,還是自我不得勢,顯然後者更貼近現實。


電視劇《妻子的選擇》中,情感專家齊妙機關算盡,只為爬得更高,不曾想竟被件件糟心事拖下高台。


齊妙在婚姻中強勢冷漠,卻在書中宣揚女孩要溫柔順從,討好伴侶,誘導女孩小雨在男友面前迷失自我,直至絕望自殺。


大雨為替妹妹報仇,同時拯救其他被誤導的女孩,應聘到齊妙身邊做助理,暗中搜集她表里不一的證據。


齊妙最終人設崩塌,公司倒閉,身邊沒有一個人出手相助。


齊妙的結局其實早有端倪,她的虛偽自私,精於算計,造就了當下的慘澹和淒涼。



人生如一塊開闊的土地,播種下怎樣的種子,就會收穫怎樣的果實。


湖南長沙的一個巷子裡,有家「眾籌」誕生的米粉店。


老闆叫劉國興,為人忠厚熱情,鄰居有事他都力所能及地幫忙,替這家修下水管,幫那家換個燈泡是家常便飯。


小區的老人把劉國興視作自己的孩子,親切地稱呼他「崽子」。


2008年劉國興不幸失業,妻子也沒有工作,另有兩個孩子需要供養。


劉國興正為生計發愁,一位大姐告訴他附近有個店面出租,租金只需4000元。


劉國興想租但錢又不夠,大姐得知直接掏出2000元,其他熟人也你100,他200,紛紛伸出援手。


鄰居們還拿出自家的炒鍋、電磁爐等給店裡置辦設備,開業那天所有熟人都不約而同來捧場,熱鬧非凡。


但由於味道不是很好,很多顧客光顧一次就沒再來過。


一天,有位老人趁空閒間隙把劉國興拉到一旁,耐心指點他怎樣熬湯制醬讓米粉更入味。


經過老人指點,楊國興做的米粉味道大大提升,生意越來越好,成了周邊婦孺皆知的早餐攤。



宮崎駿說:「心懷善意,定能途遇天使。」


生活的境遇,都是親手灑下的種子,涼薄還是溫暖,都取決於你的選擇。


惡果,必起於心懷惡念;善果,皆因種下過善因。


命運一直在默默注視,或許有時溫柔會來得晚一些,但絕不會缺席。


發出的善意,終會得到肯定和回饋,肯定你的選擇,回饋於你溫暖。



「吸引力法則」發現之初,人們都以為只要心懷正念不斷去想,就能吸引來所有的期盼。


直到加州大學研究者做了一個實驗,才揭開它的真實面紗。


研究者為了印證「正能量夢想是否會對考試成績產生影響」,對即將期中考試的學生進行分組測試。


第一組學生,每天都花大量時間來想像取得好成績後會有怎樣的感受?


第二組學生,則想像自己在什麼時間和地點考試,又該如何準備考試?


第三組學生,沒有想像任務,只是踏踏實實地複習。


測試結果顯示:


第一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最差,因為他們每天都在想像的美夢中,雖然可以收穫信心,但為考試做的準備很少。


第二組學生的考試成績最好,因為想像準備考試的行為,具有一定的提醒作用,可以讓他們在詳細計劃下付諸實踐。


這便是最現實的「吸引力」,結果取決於個人的思維模式和行為方式。



看過一個女孩的經歷,女孩長相甜美,身材高挑,畢業後在一家經紀公司當平面模特。


同公司的很多模特都想趁年輕貌美,找個有錢人嫁了,但女孩不這樣想。


別人畫著精緻的妝容出入各種聚會和高檔場所,她卻躲在家裡看書學習,有人問她:「你當模特,學習文化產業管理有什麼用?」


女孩笑著說:「我不能當一輩子模特,以後試試轉行當經紀人。」


果不其然,公司因業務需要準備組建新的模特隊,決定讓女孩帶隊管理,她順利從台前轉到幕後。


女孩還遇到一個相互欣賞的合作夥伴,兩人相識相戀,後來一起創辦了自己的經紀公司。


而當初想走捷徑的女孩們,有的天天看老公臉色生活,有的白白浪費幾年青春一無所獲。


詩人聶魯達說:「當華美的葉片落盡,生命的脈絡才歷歷可見。」


青春、美貌終會漸漸暗淡,在時間的洗禮下,裸泳的人熬不過冬天。


人生這個能量場,你是怎樣的人,就會吸引來怎樣的生活。


若想活得明媚燦爛,請自己努力蓄能,外借的光終會熄,自己的光永不滅。



董卿在《朗讀者》中說:


世間一切,都是遇見。


就像冷遇見暖,就有了雨;春遇到冬,有了歲月;天遇見地,有了永恆;人遇見了人,有了生命。


不斷遇見是生命最嘹亮的交響曲,有了碰面,有了交織,便有了豐富的人生。


漫漫長路,多少波瀾,多少緣分,所有遇見,皆是因果。


當下的陪伴和收穫,都是無聲的獎賞,你只需向陽而生,該來的已經在路上。


點亮【在看】,願你遇見想遇見的人,去向想去的遠方,生活處處有陽光。


在人生路上充滿高能量,種花種樹種光陰,修建一片自己的理想森林。


作者 | 李可沫,個人公眾號,可沫姑娘。

圖片 | 視覺中國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