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憾,又一大神去世,回顧日本著名設計師三宅一生的一生

商標設計 發佈 2022-08-12T21:17:08.623106+00:00

然後看到了一條令人唏噓的熱搜:根據日媒的報導,8月5日,日本著名設計師三宅一生因癌症在家中去世,享年84 歲。

轉自公眾號:傑視幫

昨天,快下班的我,例行刷刷微博。然後看到了一條令人唏噓的熱搜:

根據日媒的報導,8月5日,日本著名設計師三宅一生因癌症在家中去世,享年84 歲。



設計圈的朋友應該沒有誰沒聽過三宅一生的大名。


LadyGaga、梅麗爾斯特里普、扎哈·哈迪德、安藤忠雄、Apple創始人賈伯斯……都是他的忠實粉絲。



一個熱門冷知識,蘋果發布會上賈伯斯十年如一日的黑色高領衫,就是三宅一生的作品。


據說當時直接給賈伯斯做了一百多件,賈伯斯去世前的最後一場發布會依然在穿。



就算你不知道這個「冷知識」,但是三宅一生的BAOBAO BAG,你肯定見過。


耐造且兼顧藝術性!這個以三角形為主要元素構成的立體幾何包,自2000年發售以來,就一直受到時尚界的青睞。



有人說他是時尚界的魔術師,有人說他將東方美學創意做到極致。


三宅一生帶來的東方創作思維衝擊了傳統的西方設計理念,反映著日本關於自然與人生的哲學。



我不想模仿任何人,我只做我自己。這句話或許就是對三宅一生最好的詮釋。


1938年,三宅一生在廣島出生,與瑪麗蓮夢露、米老鼠、電視等西式文化共同度過童年。



1964年,三宅一生在日本多摩美術大學設計系畢業,赴巴黎深造,成為紀·拉羅切的助手,後又與著名時裝設計師紀梵希一起工作。



傳統的歐洲服裝設計強調感官刺激,追求誇張的人體線條,不注重服裝的功能性。


為解決這一問題,三宅一生拋棄了「高定」的復古優雅,轉向更為實用的設計理念:


在美觀的前提下,兼顧舒適與方便。為更多的普通人設計衣服。



於是,基於舒適與實用的目的,褶皺面料出現了,這也是服裝面料上的一次革命性創新。



不需要花太多的時間打理,隨便一卷一丟也不擔心出褶,最重要的是讓穿衣服的人感到舒適。



1970年,三宅一生返回日本,開辦三宅時裝設計所。


次年,創立個人同名品牌 「Issey Miyake」,開始大放異彩。



1973年 ,三宅一生帶著「一塊布(A Piece Of Cloth)」的設計理念出現在巴黎時裝周。


整件衣服就是一塊完整的布,不存在拼接部分。


這顛覆了當時的設計師對服裝設計的理解,也展現了三宅一生對於每一位穿著者個性的尊重。



衣服只是運動著的身體上的一塊布。擺脫服裝對於身體的束縛,從而使人體得到最大自由。



這種探究衣服本源的先鋒理念,也貫穿了他後續一生的設計,讓他的作品總能給人以新的思考。



2021年,傳承於一塊布理念的A-POC ABLE ISSEY MIYAKE正式啟動。


消費者可以直接參與服裝的設計過程,以服裝為媒介,與創作者對話,共同完成獨屬於每一個消費者個人的服裝作品。


不同年齡、不同閱歷的人與專業的服裝設計師碰撞,也註定為這場服裝藝術開創更多的可能。



三宅一生的另一創新是開創了服裝設計上的解構主義。


擺脫西方傳統造型模式,以無結構的模式進行設計,掰開,揉碎再重組。



這種結合東方摺紙藝術與製衣技巧的思維模式,在結構與面料選擇上更具創造力,表現形式也更為豐富。



科學與藝術,從山麓分手,又在山頂匯合。


2010年,三宅一生與計算機工程師三谷純合作,將「一塊布」和「褶皺」融合,以東方摺紙為靈感,推出新的品牌線"132 5"。



整個系列包括10個幾何圖案,可以伸展成襯衫、褲子、裙子……乍一看,還以為是哪個遠古生物變異了。


但當我們展開這些衣服,了解背後的設計原理,看到最終效果,無不為三宅一生所折服。



一張布,摺疊為平面,再擴展為規則的幾何體,從而容納人的身體,想一想就很炫酷。



作品的設計過程也非常有趣,大家圍著桌子一起摺紙,互相提提意見,尋找優秀的創意。






一塊布、一些褶皺、小時候都會玩的摺紙,這就是三宅一生的設計方式。


藝術無國界,我們做設計的,總在探討如何創新,如何尋找靈感,三宅先生的一生給了我們答案。


如今,三宅先生已經離世,但是他對自由的追尋與探索,將影響一代又一代的設計師。



最後用三宅先生的一句話作為今天文章的結尾,希望能激勵大家勇於打破邊界:


許多人跟隨著前人舊路,但我沒興趣,我喜歡開創新路。


本文轉自微信公眾號:傑視幫,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所有者所有,本文僅供分享交流,如有侵權,請聯繫我刪除,謝謝!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