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英雄志069-東吳太常程秉

與美人煮酒 發佈 2022-08-13T18:40:00.240674+00:00

程秉(約160-225年,生卒年史學界未確定,此處為筆者根據史料推測論證所定,僅作一家之言),字德樞,豫州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項城市西)人。漢末三國時期大儒學家,先後為交州士燮集團和江東孫氏集團幕僚、東吳德高望重的名臣。

程秉(約160-225年,生卒年史學界未確定,此處為筆者根據史料推測論證所定,僅作一家之言),字德樞,豫州汝南郡南頓縣(今河南項城市西)人。漢末三國時期大儒學家,先後為交州士燮集團和江東孫氏集團幕僚、東吳德高望重的名臣。

程秉年輕時,曾跟從鄭玄(127-200年,字康成,北海郡高密縣(今山東高密市)人,東漢末年著名儒家學者、經學大師。其著作共百萬餘言,世稱「鄭學」,為漢代經學集大成者。他的弟子遍於天下,很多人自遠方而來投至門下,門下學生據說超過千人,為一時之盛;如名士趙商、崔琰、公孫方、王基國淵郗慮和程秉等等,即為其弟子中著名者)學習,研究經學。

漢初平二年(191年),徐州黃巾軍攻破了北海(鄭玄當時在北海開講授課),鄭玄與其弟子不得不躲避兵難到不其山中。由於戰亂,買進的糧谷十分缺乏,鄭玄只好停止授學,辭謝一眾學生。

大約在初平四年(193年)左右,程秉為了躲避戰亂,輾轉遷徙、到達交州(今廣東、廣西和越南北部大片區域),當時的中原,諸侯混戰,而交州則相對寧靜,程秉於是在此生活、遊學。

在交州,程秉又與劉熙(字成國,北海郡(今山東省昌樂縣)人,東漢著名經學家、訓詁學家。建安年間(196-220年),避地於交州;著書立說、傳授學問,弟子包括程秉薛綜許慈)探討經學大義。獲得鄭玄、劉熙兩大經學大師的教學和指點後,程秉成為當時十分了不起的大儒,史載其能「博通五經」。

建安二年(197年),交趾太守士燮上表請求將交趾(指交趾地區,而非士燮出任太守的交趾郡)成立為州,獲得漢廷(曹操)同意,於是正式更名為交州刺史部。當時,前任交趾刺史朱符於前一年(196年)被當地人殺害;朝廷派遣張津擔任交阯刺史,改名後張津由是成為了第一任交州牧。

建安八年(203年),張津也被屬下部將區景所殺。荊州牧劉表收到消息,搶先朝廷一步,擅署零陵人賴恭就任交州牧,準備把交州納入他的勢力範圍之下。隨後,朝廷也得知張津去世、劉表擅署交州的消息,曹操因而授予交趾太守士燮擔任綏南中郎將,請託他觀察交州七郡的情況。於是,士燮正式得以督嶺南七郡,士燮也是漢末三國時期有名的經學大師;他聽說了程秉的德才,徵召聘用程秉為「長史」(太守的府內首席屬官,相當於現在的秘書長)。

建安十五年(210年),孫權任命步騭為立武中郎將、兼交州刺史(其實也是擅署),統領武射吏千餘人南行接管交州。蒼梧太守吳巨陰懷異心、不從調遣,步騭首先設局將其斬殺。士燮於是率兄弟子侄歸附於孫氏,被孫權封為左將軍,程秉也跟隨士燮歸附東吳。

魏黃初二年(221年)十一月,孫權接受魏文帝曹丕的冊封,受賜九錫;受冊為吳王、大將軍、領荊州牧,節督荊、揚、交三州諸軍事;並且,東吳奉曹魏「黃初」年號為正朔。

黃初三年(222年)春,孫權冊立年僅十四歲的長子孫登為王太子。孫權聽說程秉是當代大名儒,於是備上厚禮,聘請他做太子孫登的老師,擔任太子太傅。

黃武元年(222年)十月,孫權正式自稱吳王、脫離曹魏,改元黃武。按漢代禮制,封王爵者可自建「三公九卿」,大約正是在這時,德高望重、名才俱佳的程秉被拜為太常(九卿之首,掌宗廟禮儀,兼管文化教育、陵縣行政,也統轄博士和太學,地位十分尊崇)。

黃武四年(225年)春,孫權為太子孫登聘娶周瑜之女為兒媳,作為當時掌管禮樂的太常、又是太子的老師,故由程秉負責迎娶太子妃於吳郡。途中,孫權曾親自到程秉乘坐的船上看望他,可見孫權對程秉的重視和厚遇。

辦完喜事以後,程秉從容地告誡孫登說:「婚姻是人倫的開始、王教的基礎。所以古代的賢君都非常重視婚姻大事,帶頭守禮,讓全天下人學習。因此,《詩》把《周南》中的《關雎》放在第一篇。我希望您婚後也能繼續按照禮儀辦事,要像《周南》所吟詠的那樣:「窈窕淑女,琴瑟友之」,那麼道德風化就能盛行於社會上層,下層老百姓也會讚不絕口。」孫登笑著回答說:「我一定順應好的、避開惡行,完全按照老師您的教誨去做。」

不久,程秉就在官任上去世,享年約六十六歲左右。筆者案:黃武四年(225年)五月,丞相孫邵去世,由太常顧雍接任丞相;而顧雍出任太常也是在這一年,估計是在稍早些時間,因此程秉作為東吳首任太常,既然「卒官任上」,那肯定是因程秉故去而顧雍接任;因此,筆者大膽推測,程秉卒年應在黃武四年(222年)五月之前。

作為當時著名的大儒,程秉十分具有影響力。他在為太子太傅時,當時率更令(太子屬官,隸屬太子少傅,主宮殿門戶及賞罰事,職如光祿勛、衛尉)河南人徵崇也跟隨他專心好學修養品行。

陳壽評價道:「嚴(嚴畯)、程(程秉)、闞(闞澤)生,一時儒林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