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D Native的輸出和接收

影音迷 發佈 2022-08-14T10:34:44.311400+00:00

針對DSD Native(原生DSD)音樂檔案的研究,其實我耗費了不少時間一直在關注和了解(能一直讓我有動力去探究這個事情,當然源自於DSD在音質密度和模擬感上都優於PCM)。

針對DSD Native(原生DSD)音樂檔案的研究,其實我耗費了不少時間一直在關注和了解(能一直讓我有動力去探究這個事情,當然源自於DSD在音質密度和模擬感上都優於PCM)。

很早前我曾經向大家講述過PCM和DSD之間的編碼模式區別和信息記錄的原理,在本次探討DSD Native中我不再展開和說明,不過我再次強調的是,DSD屬於SONY和飛利浦定義的數字編碼Direct Stream Digital,也就是大家熟悉的SACD(Super Audio CD)的編碼模式,對於DSD的方方面面,SONY顯然是最有話語權的。

因此我認為,研究DSD很大程度是研究SONY音樂、音頻技術和相應產品的過程。而本次,我更多針對DSD Native碼流在輸出和接收方面進行探討。


DSD是退潮?還是興起?

在談論DSD Native這個概念前,我覺得很有必要先說一下目前發燒市場的背景和發燒音響圈子的氛圍(尤其以數位音樂為音源的玩家們)。這批玩家基本屬於年輕一代,也有不少是對計算機硬體技術非常熟悉的長輩,但他們當中大部分日常聆聽的檔案編碼模式以PCM居多,而對於經常聆聽DSD音樂檔案的玩家,在相對龐大的這批玩家群體中就顯得鳳毛麟角了。但對他們執著的追求精神我是相當敬佩的!

不少朋友會認為DSD的大勢已去,儘管我覺得觀點有悲觀色彩,但我卻發現DSD這玩意不但沒有在最後堡壘的小眾圈子中消失,反而是有所增強。如果要讓我分析DSD音樂在表面上退潮的原因,我可以列舉如下幾方面。

首先,PCM比DSD能擁有更小的容量(在不計較聲音質量的前提下),我們接觸的WAV/FLAC/APE等等大部分都是PCM編碼模式的檔案,因此發展至今在設備支持、檔案傳輸和使用廣泛性上都顯得非常成熟。縱觀目前海外歐美日系的解碼產品,支持PCM的基本規格都達到了32Bit/384kHz,部分更支持768kHz甚至支持MQA功能。

其次,流媒體的興起。隨著流媒體音樂盈利模式的確立和版權保護機制的成熟,網絡流媒體音樂平台發展非常迅速(國內如QQ音樂、網易雲音樂、酷狗音樂和Apple Music等等)。另外,流媒體需要實現實時的網絡傳輸和共享,因此對容量非常看重。在這個大勢下,流媒體音樂更傾向更小容量的PCM編碼模式。而在用戶端方面,得益於高帶寬和音樂內容的多元化,不少年輕人已經習慣更方便快捷的在線音樂搜索/點播/聆聽方案(而非追求下載音樂檔案儲存/解碼播放/聆聽方案)。

再次,大部分DSD Native均出自SACD唱片和錄音室,早年SONY制定過 SACD保護協定,目的在於要求各國廠家在開發DSD產品時能遵守對DSD音樂的保護政策,因此大家可以發現各國名品的SACD/CD轉盤和播放器都沒有標準接口供DSD碼流輸出,只能通過專用數字接線和接口把DSD碼流輸出到指定搭配的DSD解碼設備中進行解碼播放(保護非常森嚴)。

最後,DSD表面上玩家群體在縮小,或許還有另一種可能。例如加入DSD領域的玩家是有所增長,但增加的數量遠遠不足加入流媒體音樂大潮的市場群體,因此在比較下,DSD玩家群顯然屬於小眾音響圈子中更小眾的圈子了。

最後的最後,也有部分因素歸因於黑膠文化的興起。當下對音響抱有興趣的入門朋友確實有不少已經直接進軍黑膠領域的,完美繞開了高規格數位音樂領域的「折騰」,他們認為黑膠的復古感和儀式感更能彰顯個人的氣質。


受保護的DSD

由於SONY對DSD從源頭到解碼整個階段都貫穿了保護的理念,反過來也會對DSD音樂推廣存在不少的障礙。影響最大和最源頭的地方當數DSD音樂檔案的獲得。SACD唱片推出至今已經有不少年頭,SACD專輯在坊間也非常豐富,不少玩家為了獲得SACD中的DSD檔案,想盡各種辦法「提取」(從版權保護的角度而言屬於違規的操作)。


不過最耐人尋味的事件當數SONY PS3遊戲主機的設計漏洞,不少玩家認為這是SONY的一個「烏龍」。玩家通過破解後的PS3對SACD層進行原盤鏡像複製。SONY針對此現象好像並沒有發布希麼舉措以阻止該現象的蔓延,又讓人錯覺SONY在默許該現象的發生,不過這麼「好」的事情在PS4之後的遊戲主機上已經不再發生。其實自從PS3破解「提取」DSD後,很多SACD保護都已經被打破,更有不少傳統玩家專門購置破解的PS3進行這波操作,這真可謂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當然,坊間DSD玩家圈子之所以對此興致勃勃,一方面表達了玩家對更高音質的追求,另一方面也暗示著DSD在音質上比PCM更具優勢。而促使玩家們實踐的技術基礎,則不得不提到能支持DSD Native解碼(數/模轉換)晶片的推出,其中ESS和AKM可謂當中的代表,當年ESS ES9018S的推出就成為了眾多音頻產品指定選用的高性能晶片,尤其針對DSD及更高規格DSD的解碼上。目前ESS晶片規格發展到更高的性能,對支持DSD解碼功能都是小菜一碟。

在這種大趨勢之下,SONY也在不斷進行自我變革,為了讓更多人能體驗到真正DSD音樂的檔案的魅力,SONY音樂開闢了DSD音樂版塊資源,上架豐富而純正的DSD音樂檔案供玩家付費下載,當中更有DSD多聲道的音樂資源。儘管SONY通過編碼模式優勢實現在音樂版圖方面的業務擴充,但也難以逃脫付費檔案在下載後被複製散播的風險。


DSD Native的合規傳輸

HDMI和USB

好了,按照上述所言,我們要獲得正規的DSD Native碼流或音樂檔案,看來是離不開正版SACD唱片和唱片公司發布的DSD音樂檔案(例如SONY Hi-Res精選和挪威2L等等)。

當然,你也可能會在友人關係下和網絡論壇中獲得眾多DSD和SACD ISO的音樂檔案資源,雖然這些途徑很誘人,但對於這種「灰色地帶」我們不做探討。而如果我們希望通過上述兩種合規的方式進行播放聆聽體驗SACD和DSD音樂,有什麼方式方法可以推薦的呢?

若要聆聽SACD中的DSD音樂,按照上述介紹,有兩種方式獲得,第一種是購買支持SACD功能的碟機播放器(含轉盤/解碼),通過這種方式來享受SACD高音質給你帶來的樂趣。這種方式前提需要你擁有SACD唱片。

第二種方式是藍光機(具備HDMI輸出接口),市面上大部分藍光機能向下兼容光碟的制式,例如OPPO、Pioneer以及SONY自家豐富的藍光機產品(不少藍光機產品也因視頻流媒體的橫行而衰落),它們大部分都能讀取SACD信息層,並把當中DSD Native碼流通過標準HDMI接口輸出到機外。

看到這裡,或許對於你已經擁有昂貴的SACD播放器而感到憤憤不平,難道專門設計的SACD播放器(轉盤/解碼)都不如一台藍光機嗎?其實這並非藍光機有什麼特別了得的地方,能支持輸出DSD Native碼流的功勞主要源於標準HDMI接口的定義(並非指代I²S)。因為HDMI不只能傳輸視頻,同時也能傳輸音頻,更定義了能傳輸DSD音頻。

在2005年8月,HDMI 1.2版本發布,明確提出了該版本HDMI能支持8聲道(多聲道的6個聲道和雙聲道的2個立體聲聲道1Bit音頻,主要是針對SACD的DSD音頻流輸出,就是DSD規格的1Bit音頻,而對於現在更高版本的HDMI就更不在話下了。按照這個協定,對於支持SACD播放、具備HDMI輸出接口(支持HDMI 1.2以上版本)的藍光機,理論上是能通過HDMI接口輸出DSD Native碼流,玩家可以尋覓相應的「接收機」進行接收解碼播放即可。

如果從設計理念和發燒程度來看這兩種方式,專門設計的SACD播放器(含轉盤/解碼)肯定會比藍光機好上不少檔次,而且兩者的市場定位也不同,自然發燒程度就不能相提並論了。當然,也有愛折騰的DSD玩家通過對藍光機深度磨改進而媲美專業的SACD播放器。但目前縱觀SACD播放器(轉盤/解碼),確實非常鮮見具備HDMI輸出接口的。

不過SONY很早前就推出過這樣的「完美」機型SCD-XA5400ES,它屬於坊間極少的具備標準HDMI輸出接口的SACD播放器/轉盤,但如此標杆性的產品卻沒有成為標準以及延續下去。隨後SONY所推出的SACD播放器也摒棄了這種方式,例如SONY自家頂級SCD-1 SACD播放器/CD轉盤,數字輸出接口明確標識只支持CD層PCM數據輸出,而中古機型XA333ES/SCD-XB790QS則支持多聲道輸出,但僅以模擬輸出RCA接口取代(這種特點在當下的藍光機身上都得到很好的繼承)。

如果希望聆聽DSD Native音樂檔案,除了上述所言的HDMI接口外,其實USB接口也能支DSD Native碼流的傳輸,而且USB比HDMI能支持更高規格的DSD。目前市面發燒立體聲解碼器大多以USB B型接口支持DSD Native的接收和解碼(已經有不少產品能通過USB支持DSD Native碼流傳輸),而另一端的USB A型接口則普遍存在於數字播放器上,因此對於需要聆聽DSD音樂檔案的玩家,這種方式則非常適合了。

以USB接口輸出為方案的數字播放器在目前市場上也有很多,但接收和解碼端同樣多為立體聲產品,因此對於希望聆聽5.1聲道SACD和DSD Native音樂的小眾玩家,目前更多可能得通過成品藍光機的HDMI來實現DSD多聲道碼流輸出了。


DSD Native的接收

由於僅有HDMI和USB A型接口能輸出DSD Native,因此接收端方面也只能通過HDMI和USB B型接口進行接收解碼。目前支持標準HDMI輸入接口的發燒級解碼器非常少,大部分屬於I²S非標準的HDMI接口,因此希望能通過I²S與藍光機連接使用是不可能的。當年國內柏韻品牌曾推出過一款西電膽管的WE-DAC30 MKII立體聲解碼器,在DSD玩家圈子中非常風靡,但隨著USB對更高規格DSD的支持,USB DAC方案被廣泛接受,而市場對與標準HDMI接口相關的解碼產品則越來越少開發。也正因為這種發展趨勢,可能也會讓越來越少的人(極少數)能體驗到DSD多聲道的魅力和樂趣。當然,非標準的I²S HDMI也在崛起,各大廠商都有自己的定義和線序,也導致市場玩家在使用兼容性上經常碰壁,日後有機會我再向大家探討I²S HDMI的情況。


但目前通過標準HDMI接口接收多聲道DSD碼流並解碼出多聲道模擬信號的產品可以說非常少(也不是完全沒有,例如加拿大公司exaSound S88等),不過我發現其實以AV接收機的方案可能是最佳的,且成本肯定是最低,可惜的是絕大部分AV接收機的HDMI接口都並不支持DSD碼流的接收和解碼(只能通過藍光機把DSD轉換為PCM進行輸出),也有不少玩家在論壇上表示自己的日系AV接收機可以支持,由於無法考究真偽我就不作舉例了。

不過如果把目光回歸到SONY自家的AV接收機上,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了,當中包括備受亞洲市場青睞的高性價比大眾娛樂機型STR-DN1080(不帶前級輸出,且有230V的版本)以及美版的STR-ZA系列(高端的具備前級輸出,但電壓均為120V版本)。它們的背面HDMI輸入接口當中有專門針對SACD,即DSD64的輸入(立體聲或多聲道)。看來針對DSD Native還是得找回SONY自家的產品,真可謂 「解鈴還須繫鈴人」,不過遺憾的是這些產品並沒有在中國正式發售,二手市場價格也非常抗跌。

不得不承認,AV接收機受成本各方面的制約,在發燒多聲道上並不一定能吸引DSD發燒級玩家的法眼,但SONY旗下的產品憑藉支持DSD Native立體聲和多聲道接收解碼的功能,在目前可能是比較容易實現目標的方案。

玩家要真正體驗DSD Native多聲道音樂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甚至比搭建家庭影院還要困難得多,同時支持的設備產品非常少),但個人認為最優的方案(綜合而言)可能是通過藍光機與SONY AV接收機的這種組合,通過標準HDMI接口進行實現(不管是播放SACD還是DSD音樂檔案)。當然,上述所言也屬於我個人拙見,畢竟個人見識也有限,如果有更好的方案,也歡迎朋友留言交流,也希望我們對DSD的探討被更多產品開發者所關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