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哥拉開採「稀世粉鑽」,估價將創世界紀錄,誰能買得起?

環球科學論 發佈 2022-08-15T14:39:56.666034+00:00

7月27日,在安哥拉北隆達地區一個名為盧洛的鑽石礦場中發現了一顆重約170克拉的粉鑽。這顆鑽石的擁有者澳大利亞的盧卡帕鑽石公司聲稱,這很可能是300年來全球發現的最大粉鑽,沒有之一。這顆鑽石的估價目前還沒公布,不過從業內人士放出來的消息,這顆粉鑽最後成交的價格可能叫創下世界紀錄。

7月27日,在安哥拉北隆達地區一個名為盧洛的鑽石礦場中發現了一顆重約170克拉的粉鑽。這顆鑽石的擁有者澳大利亞的盧卡帕鑽石公司聲稱,這很可能是300年來全球發現的最大粉鑽,沒有之一。






這顆鑽石的估價目前還沒公布,不過從業內人士放出來的消息,這顆粉鑽最後成交的價格可能叫創下世界紀錄。在此之前該鑽石礦中出土的最大鑽石重達404克拉,成交價格為1600萬美元,但那顆鑽石並不是粉鑽,只是一顆普通的鑽石。那麼鑽石是如何形成的?為何鑽石會如此昂貴呢?今天筆者就和各位聊聊號稱可以恆久遠、永流傳的鑽石的那點事。

我們平常見到的鑽石到底是如何形成的?

鑽石作為一種昂貴的礦石,它的本質其實在地球上非常常見,就是碳元素。現今的科學界認為在數十億年前,太陽形成之初的時候內核產生了氫氦核聚變,核聚變的其中一種產物就是碳元素。因此我們的宇宙中碳元素含量是非常高的。而後的數十億年中,太陽系的各個行星也逐漸形成,這些碳元素也隨著引力作用聚集到了岩行星上,行星內部所產生的高壓和高溫狀態,讓這些碳元素逐漸形成了堅硬的鑽石。






目前我們常見的鑽石有兩種,一種是來自於地球內部數十億年形成的產物,在地球內部巨大的大氣壓強和千攝氏度的高溫下,這種形條件必須是500萬倍壓強和1000攝氏度的高溫加持下才能形成了大量的鑽石;另外一種鑽石則是來自於隕石,在地球漫長的歷史中,經歷了大量的隕石撞擊事件,其中不乏有攜帶大量石墨的隕石撞擊地球的情況,撞擊產生的高溫高壓也足以使石墨的碳元素變成鑽石,但要指出的是這些鑽石目前在地球上非常罕見,其價格也比普通鑽石要高的多,可謂是有市無價。

既然鑽石在地球上非常常見,那為何它的價格還是那麼昂貴?

事實上鑽石在地球上並不稀有,甚至可以說地下有非常多,那為何它們的價格還是如此昂貴呢?






這有兩方面的原因,但最大的原因還是商家的炒作。在18世紀,鑽石首次被發現的時候,人們普遍認為鑽石是非常罕見的一種寶石,因此價格就不可避免的高昂。隨著南非發現巨大鑽石礦以後,商人們為了讓鑽石的價格不至於下降,於是就想到了限制鑽石的產量,然後又把鑽石和愛情的概念綁定起來,這一概念可以說是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廣告植入,現在人們已經普遍接受了這個想法,結婚戒指幾乎都是鑽戒,不少戒指店也是限量一對新人只能訂購一對鑽戒,經過多年的宣傳也成功的把鑽石的價格給穩住了。






其次是鑽石的挖采也比較困難,我們地球上的鑽石大部分都不在地表,而是隱藏在地表以下較深的位置,這些位置經常是在接近岩漿具有高溫高壓的環境中,以人類現有的技術水平很難去到鑽石大規模形成的區域進行開採,所以現今我們開採的鑽石都是處於地表附近的鑽石,這些鑽石都是數十億年裡隨著地質運動,從地球內部移動到了地表附近,但即使是在地表附近那也是在地表以下約150公里深的位置,想開採的成本和難度也是不低,因此想讓鑽石的價格降下來也是一件難事。

那麼這顆罕見的稀世粉鑽到底可以拍賣到多少錢呢?

目前這顆重達170克拉的鑽石到底底價是多少還無從知曉,但有消息人士聲稱,這顆鑽石會很快進行全球拍賣,並且其價格很可能將會以令人驚訝的創紀錄價格成交。






我們來參考一下此前在盧洛鑽石礦場中發現的那顆名為「2月4日」重達404克拉的鑽石最後成交價是1600萬美金,但明顯粉鑽要比普通鑽石更為值錢,在2017年香港拍賣會中拍到的一顆59克拉的粉鑽最後的成交價達到了令人咂舌的7120萬美元,折換成人民幣高達4.8億元,這也是迄今為止最貴的鑽石。

然而此次的「盧洛玫瑰」粉鑽無論是在重量還是淨度、亮度上均比前者有過之而無不及,因此其價格預計是它的三倍以上,那麼最後誰會成為它的新主人呢?也歡迎各位看官在評論區留言與筆者互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