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升級,俄烏陷入膠著,但局勢正在發生變化

領導力智庫 發佈 2022-08-15T16:36:28.136741+00:00

亞洲局勢劍拔弩張,歐洲那邊的形勢也在發生著激烈變化,戰爭烈度升級!8月8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烏軍多次擊退了俄軍在頓涅茨克市北部阿夫傑耶夫卡方向的進攻。

亞洲局勢劍拔弩張,歐洲那邊的形勢也在發生著激烈變化,戰爭烈度升級!可以說,美西方的蹩腳操作讓自己深陷兩線作戰無法自拔。

8月8日,烏克蘭武裝部隊總參謀部稱,烏軍多次擊退了俄軍在頓涅茨克市北部阿夫傑耶夫卡方向的進攻。同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表示,俄軍對烏軍「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等炮兵力量進行打擊。

一、最新戰場消息

當下的俄烏戰場中,總體仍然呈現著出這一趨勢。第一,局部反攻加劇了有生力量的消耗;第二,保障各自軍事目標的戰略推進。不過,隨著「佩洛西竄台」和俄羅斯與美西方的進一步博弈,帶來了新一輪的變量。

第一、局部反攻和有生力量的消耗。

8月6日,俄軍在頓涅茨克東部6個地區發動進攻,並且針對性的對於赫爾松、哈爾科夫等地區進行打擊。8月8日,烏軍再次針對赫爾松州境內橫跨第聶伯河的安東諾夫斯基大橋實施火箭彈打擊。

在戰術層面上,這些軍事行動的背後暗含著俄、烏雙方的戰略動向。

一邊是烏軍企圖利用西方的裝備優勢,結合自己化整為零的靈活性特點,開始對俄軍占領地區進行有效反攻。另一邊,俄軍在戰術上沒有太大變動,仍然是在戰場上穩住勝利成果,通過逐步推進壓縮烏軍的生存空間。

可以說,從本質來看,俄烏雙方依舊處於膠著狀態,無法有效地推進戰線,只能利用當下優勢,展開穩紮穩打的消耗戰。在我看來,這場「有生力量」的消耗戰,或許是未來俄、烏局勢變動的一個重要因素。

8月6日,烏軍發言人表示,過去一段時間,烏軍摧毀了屬於俄軍的多個彈藥庫和設備基地,這裡面除了常規彈藥外,還有一個雷達站和九輛裝甲車。

8月7日,俄羅斯國防部發言人科納申科夫通報稱,俄軍摧毀了烏軍位於尼古拉耶夫州的一個軍火庫,裡面存放著北約國家提供給烏軍的數噸彈藥。此外,俄軍還在頓涅茨克地區打擊了烏軍多個指揮所、臨時駐地、彈藥庫、炮兵陣地、防空飛彈發射裝置等目標。

在當下階段,俄烏雙方已經對戰爭形勢有了一個明顯的預判,技術、裝備成為推動戰爭的重要因素,只有摧毀對方的軍備物資,才能更好地擴大己方的優勢。

形成這種預判的主要原因是軍事裝備的大幅度消耗。無論是俄羅斯在戰爭初期實行的「大規模炮火覆蓋」,還是烏克蘭當下採取的海馬斯「游擊戰術」,這些戰術都導致炮彈的過度消耗,致使在當下戰鬥中,雙方續航能力大幅度下降。接下來,保障續航能力將成為俄、烏雙方關注的重點。

當然,針對這一重點,雙方也是各出奇招。烏方靠「爸爸」,俄方靠底貨。

對於烏克蘭來說,它正逐漸耗儘自己的蘇制彈藥庫存。此前,烏克蘭大力遊說西方提供彈藥,但在長久的戰爭中,西方也面臨著炮彈供應不足問題。可以說,面對烏克蘭的彈藥需求,一時間,英、法「齊齊撓頭」,幸好美國後台「仗義出手」。

8月8日,美國國防部宣布將再向烏克蘭提供10億美元的彈藥和武器系統,這是自俄烏衝突以來美國向烏克蘭提供的最大單次軍事援助。最新的軍事援助計劃包括用於「海馬斯」的彈藥、防空飛彈、常規火炮彈藥、裝甲救護車、反坦克武器以及醫療用品和地雷等物資。

在此之前,烏克蘭國防部長列茲尼科夫就在社交平台上宣布,最新一批的「海馬斯」多管火箭炮系統已運抵烏克蘭,將迅速投入作戰。到目前為止,美國已向烏克蘭派遣了16套「海馬斯」火箭炮,據悉至少有12套已經進入烏克蘭戰場。不僅如此,美國還承諾向烏克蘭派遣兩套先進的地對空飛彈系統「那薩姆斯」。

我們一直在強調,美國的霸權主義正在衰退。不過,對於烏克蘭來說,「爸權主義」真是有多少要多少,來者不拒。但我們在文章《俄烏戰爭陷入膠著,到底誰將倒在戰爭中》強調過,烏克蘭在美西方眼裡,只是一個等待切割的大蛋糕,根本不會給他多少實質性的利益。

對於俄羅斯來說,更多的是依靠自己多年積攢下來的底貨。雖然俄軍為了控制盧甘斯克地區,已經消耗了大量的炮彈儲備,但家底還是有一些的。

據《俄羅斯報》網站8月5日報導,為履行國防訂單,烏拉爾機車設備廠發送了又一批特種裝備,向國防部運送了T-90M「突破」坦克和BREM-1M裝甲搶修車。其中,最新的T-90M「突破-3」主戰坦克,大量採用新一代T-14主戰坦克的技術,堪稱俄軍現役最強坦克。

當然,除了軍事裝備以外,兵員素質也是「有生力量」的關鍵。

對於俄羅斯來說,目前已經開始了「輪戰練兵模式」,他們在烏克蘭戰鬥的老兵們部分撤離戰場進入休整,而新進入戰場的部隊是俄羅斯全國各地的駐守部隊。通過這種有機的調整機制,保障俄軍的戰鬥力。

對於烏克蘭來說,目前進入「大家來幫忙」和「VR練兵」模式。一方面,為了節省彈藥,烏克蘭軍方正在和遊戲公司合作,著手建立遊戲機廳式的訓練中心來培訓士兵,效果如何,尚待觀察。另一方面,瑞典和加拿大宣布,將派出教官去英國培訓烏克蘭平民,為他們加入烏軍服役做準備。

總體來說,俄烏雙方的「有生力量」或將成為正面戰場的最大變數。

第二、各自軍事目標的戰略推進。

縱觀俄烏戰場的大勢,俄軍仍然在穩步推進第三階段軍事目標。

相較於俄軍堅定地落實當下戰略,烏軍的態度則開始「陰晴不定」,從最開始準備推進「全面反攻」戰略,到烏克蘭官員最新表示,「我們計劃在明年發起反攻」。可以說,這代表著烏克蘭高層的態度發生巨大變化。

此前,西方曾對烏克蘭當局施壓,烏克蘭官員在接受採訪時透露,西方國家已經向當局下了最後通牒,勒令其務必守住斯拉維揚斯克,否則將中止資金援助。當時,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也堅定地表示,烏克蘭會在3到6周之內奪回被俄軍占領的全部土地,因為冬天會讓戰爭更困難。

事情在8月6日發生了「轉機」,一位沒有透露姓名的烏克蘭官員對英國《金融時報》說:「我們預計今年不會有足夠的能力來組織任何決定性的反攻。烏克蘭軍隊甚至連發起反攻所需的30%的裝備都沒有。我們的基本計劃是在明年(發起反攻),屆時將積累到足夠的武器裝備。」

這種決策的背後可能有兩點原因:

第一、烏克蘭減員程度和裝備損耗可能非常嚴重,難以實現預期的「反攻」策略。從軍事理論角度來說,要想消滅占據優勢的俄軍,烏軍必須至少要進行一次重大的戰略反擊。但從烏軍現有力量的情況,很難實現對敵軍最為猛烈的首輪打擊,並且強有力地向敵方縱深推進攻勢。

第二、在國際形勢中,隨著「佩洛西竄台」事件的發生,美西方深陷兩線作戰無法自拔。他們必須將一部分精力放在在中美關係的博弈上,所以暫時放緩了對烏克蘭的控制。

總體來講,俄烏形勢非常嚴峻,俄羅斯在戰場上仍具有優勢,但這仍是在戰術方面的階段性勝利。烏克蘭則會利用自身優勢,在局部地區收穫反攻戰果。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