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還沒開學,在速度與激情的《F1 22》裡再來幾圈

zouzoulong 發佈 2022-08-15T23:00:39.166757+00:00

不僅如此,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顯卡使用的是目前遊戲表現最突出的NVIDIA Ampere架構,擁有10240個CUDA Core,支持DirectX 12 Ultimate,並且還硬體支持DLSS、可變幀率著色等功能。

對賽車略有一些關注的同學,可能知道F1 2022賽季註定是里程碑的一年,前有中國首位F1車手周冠宇代表阿爾法羅密歐出戰,後有紅牛、法拉利、梅賽德斯奔馳勢均力敵,開啟近年少見的三強爭霸模式。隨著F1迎來為期一個月的夏休期,或是在開學季之前過足一把賽車癮,硬核賽車遊戲《F1 22》無疑是理想的選擇。


雖然推出時間不長,《F1 22》的PlayStation版本已經在歐洲地區直接登榜下載榜首,包括小紅牛車隊加斯利、諾里斯在內的現役F1車手,也會在賽事之前,通過《F1》遊戲熟悉熟悉賽道,甚至兼職遊戲主播。當然,你也可以開啟各種系統輔助模式,降低F1駕駛難度,用手柄甚至鍵盤感受一把遊戲的風馳電掣。



不僅如此,《F1 22》與時俱進的增加了美國場的邁阿密國際賽道,根據顯示更新了包括澳大利亞阿爾伯特公園賽道在內的數個賽道細節,力求還原真實環境。並且遊戲也第一次引入了RTX實時光線追蹤特效以及DLSS深度學習超採樣,也註定了如果想還原真實場景,性能靠譜的GPU將顯得額外重要。


那麼在《F1 22》中應該如何正確的體驗速度與激情,趁著開學季硬體採購之前,不妨讓我們從幾個角度聊聊需要注意的幾個細節。



打開光追,不出門環遊世界


《F1》系列最大的特色就是跟著F1賽車團隊一起,全世界範圍內打卡世界著名的賽道。與此同時《F1 22》在保留原有的生涯賽事之外,還加入了全新的F1生活體驗功能,用來加強每個F1周末之外的超級跑車展示、倍耐力單圈展示等配套活動。



現實中的F1賽事亦是如此,每個周末的練習賽、排位賽、衝刺賽和最終比賽,僅僅占據周五到周末的一部分,更多活動像一場盛大的園遊會一樣裝扮舉辦比賽的賽道。也因為如此,圍場內工作人員也常常把自己稱為「四個輪子上的馬戲團」。


真實的F1現場就是一個巨大的派對


想要更貼近的還原現實場景,自然要開啟實時光線追蹤特效。實時光線追蹤是一套基於GPU硬體加速的算法,它的本質是基於層次包圍體(Bounding Volume Hierarchies, BVH)空間劃分數據結構,通過大量的二叉樹節點來記錄包圍盒中的圖元,如果依靠通用計算單元和軟體來實現光線追蹤功能,效率將會十分低下。



針對實時光線追蹤特效,GeForce RTX系列GPU都增加了專門的RT Core來完成實時光線追蹤的加速。以我們現在正在使用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火神)旗艦級性能顯卡為例,專門設計了80個RT Core用來完成光線追蹤加速。換而言之,如果你在使用RTX顯卡,不在遊戲中開啟實時光線追蹤特效,那錢也是白花的。



不僅如此,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顯卡使用的是目前遊戲表現最突出的NVIDIA Ampere架構,擁有10240個CUDA Core,支持DirectX 12 Ultimate,並且還硬體支持DLSS、可變幀率著色等功能。


為了讓GPU發揮完整的性能,我們還在測試平台中搭建了Core i9-12900K,Z690平台,DDR5-4800 32GBx2。當然,由於12代酷睿混合架構在遊戲和頻率上都具備一定的優越性,預算緊張的同學可以考慮使用12代酷睿i5或者i7的CPU,將升級的重點放在諸如iGame GeForce RTX這樣的高性能GPU上。



實際中的光線追蹤開啟和關閉,能看到諸多場景的天壤之別。讓我們先以路易斯漢密爾頓的第一人稱視角在邁阿密國際賽道發車為例,在大背光的情況下,所有的陰影變得更為柔和,車輪的側擋板光澤可以反射出準備工程師的身影,遠處的AMG GT Black安全車擁有了自己的車影,最後意思的是,車身或者頭盔Logo對陽光的反射,讓HALO上有了自然的陰影反射效果,這才是我們真實看到的環境,效果高下立判。



讓我們切換到巴林站佩雷斯的頂端鏡頭,夜晚瀰漫在空氣中的霧氣烘託了整個賽場的氛圍,HALO在日照燈的反射下有了自己的影子,前輪側擋板也反射出了路面的情況。



用AI提升幀率


僅開啟光線追蹤效果也並非是個完美的解決方案,由於光線追蹤對硬體有著很高的要求,會明顯降低實際遊戲的幀率,這對《F1 22》這樣毫秒必爭的賽車遊戲而言,是決不能接受的。好在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也已經想到了解決方案,那就是我們前面提到的深度學習超採樣DLSS。



深度學習超採樣DLSS如字面意思,無論是面向遊戲端還是企業端,它的初衷就是用來完成抗鋸齒作用。這項技術會通過雲端的超級計算機以超過64倍標準解析度運行遊戲,得出數千張以黃金分方法渲染的畫面參考,通過每次驅動更新交給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顯卡中的Tensor Core完成AI加速,特別是渲染的遊戲解析度越高,帶來的性能提升和顯示效果就更明顯。


簡單的說,就是開啟DLSS後,遊戲解析度開越高,幀率提升越明顯。



DLSS技術本身擁有提供畫面質量的功能,在不降低幀率,甚至提升幀率的前提下,獲得開啟TAA抗鋸齒相同甚至更好的效果。在《F1 22》4K解析度下,我們開啟不同的模式,進行對比。


可以看到,在DLSS質量模式下,賽車和物體的邊緣會變得更細滑,沒有生硬的鋸齒感。從整體氛圍感覺上是沒有明顯區別的,但是TAA抗鋸齒會消耗大量GPU資源,因此實際遊戲運行幀率更低。



在邁阿密賽道上,DLSS模式能夠看到遠處的觀眾台的每一根支撐柱,TAA模式相對模糊一些,順便我們也開啟FIdelityFX作為比較,可以看到FIdelityFX雖然看到了支撐柱,但效果粗糙。



DLSS更重要的任務是大幅度的提升遊戲幀率。同樣是4K解析度,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能夠幫助玩家獲得高達2倍的性能提升,並且還是免費的。



性能與穩定兩手抓


現在我們知道了GeForce RTX GPU對包括《F1 22》在內的年度大作的關鍵作用。市面上選用相同型號GPU的顯卡也不少,如何在琳琅滿目的產品中選擇出一款合適自己的產品變得非常重要。這裡我們優先推薦七彩虹iGame Vulcan系列。


以前面提到的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為例,自備一件超頻物理按鈕,出廠就能給出1710 MHz的Boost頻率,高出NVIDIA公版Boost頻率45 MHz並能夠持續穩定運行。



其原因是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提供了紮實的設計和用料。比如在PCB電路設計中使用了超量鍍銀技術,讓每一個元件與PCB的觸點都擁有更好的接觸,以提升導電效率和從源頭上防止虛焊的可能性,降低電損耗,提升安全耐久性。



為了獲得更好的散熱效果,顯卡使用了一整片真空壓縮的超扁平密閉腔體,腔體內包含了冷凝液以及熱絨粉行程的獨立毛細結構,通過相變原理將熱量更快的發散,iGame Vulcan系列甚至將其熱管的線狀散熱模式變成了面狀,最終將整個散熱模組的面積提升了50%。


與之搭配的散熱風扇更是非常亮眼。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使用了3個全新自研的13翼扇葉,扇葉設計參考了航空級發動機螺旋槳,每一個散熱風扇都做了折角設計,這是經過反覆動平衡調教和模擬實驗之後,才找到了邊緣折角設計的平衡點。這樣的一套「捕風之手」設計,能讓氣旋進入散熱器的風壓和進風量進一步升級,從而獲得更快的散熱效率。



配合散熱專家,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從整體來看透著濃厚的賽博朋克風格,也展現出了顯卡的力量感。而在顯卡上方,還搭配了一塊480x128解析度LCD可以翻轉側屏,能夠顯示GPU、顯存、CPU和內存的使用狀態,或者定製圖案,給MOD提供更多玩法。



在一整套優化設計下,可以看到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的性能表現優秀,比如針對DirectX 11的3DMark Fire Strike測試和DirectX 12的3DMark Time Spy,以及針對實時光線追蹤測試的3DMark Port Royal測試,都有不錯的成績。



而面對即將到來的開學季,利用新GPU學習專業軟體也是不錯的選擇。正如前面所言,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包含了10240個CUDA Core,也是當下主流用於加速內容創意軟體、專業軟體的通用並行計算架構平台和應用程式接口API。事實上CUDA Core在專業領域布局長達15年,這意味著在學習中涉及的主流專業軟體,只要是需要GPU加速,都已經針對CUDA並行計算進行優化,從而大幅度提升效率。


而對於iGame GeForce RTX系列的用戶而言,其實不需要花費時間了解CUDA Core的工作原理,以及調用方式。,iGame GeForce RTX本身已經提供了一整套完整的驅動與解決方案,只需要下載GeForce Experience,在驅動程序中將Game Ready換成Studio驅動程序,便大功告成。



NVIDIA Studio驅動本身代表著一套硬體、軟體和驅動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不僅獲得了大部分的主流專業軟體和內容創作軟體支持,NVIDIA Studio也是開啟雲端協作Omniverse的入口,包括亞馬遜、寶馬、WPP在內的企業已經開始通過Omniverse進行不同領域的工作協調。而對於學生黨而言,,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更像是一把要是,為現在的專業學習和未來的元宇宙概念接入打下基礎。



為了直觀感受CUDA帶來的高效性,這裡我們以SPECviewperf 2020的專業軟體測試為例。測試項目中包含了3DSMAX、Catia、Maya、SNX、Solidworks等專業軟體,是學習中有機會接觸到的。這裡能夠看到,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能夠輕鬆應付各種環境,高幀率也意味著可以應付更複雜的設計操作。



寫在最後:親手掌控速度與激情


可以看到,想在《F1 22》中體驗到更真實的速度與激情,同時開啟實時光線追蹤RTX與深度學習超採樣DLSS是不錯的選擇。而為了支撐這兩套技術穩定運行,擁有合適的GeForce RTX顯卡尤為重要。比如本篇文章的主角iGame GeForce RTX 3080 Ti Vulcan OC就擁有更高的GPU頻率,更好的做工和散熱能力,可以優先考慮。



不僅如此,iGame GeForce RTX也迎來了開學季促銷時刻,用更少的花費獲得流暢的遊戲和學習體驗,無疑是相當划算的。比如近期,購買七彩虹顯卡、整機送暴雪戰網點活動第二期活動正式開啟,8月8月至8月28日,購買搭載七彩虹旗下GeForce RTX 3080及以上顯卡及整機,還能夠獲取價值360元的暴雪戰網點數。


詳細參與方式可以猛戳下方地址了解。現在來上一塊好的GPU,讓下個學期遊戲和作業的心情順暢,想想就有點激動。

暴雪戰網點兌換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