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畢業男生曬擇偶條件:要求不多也就十來條,婚後還需辭職帶娃

第一心理 發佈 2022-08-16T19:54:41.431153+00:00

2022年8月5日,某浙大畢業男生擇偶條件火了,這位神奇的男子,不僅對女方身高體重做了苛刻要求,還限制了對象的專業要求,最重要的是,他明確限制了女方結婚後的人身自由:得辭職在家全職帶娃。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2022年8月5日,某浙大畢業男生擇偶條件火了,這位神奇的男子,不僅對女方身高體重做了苛刻要求,還限制了對象的專業要求,最重要的是,他明確限制了女方結婚後的人身自由:得辭職在家全職帶娃。

當事人表示,我的要求不高,也就有十來條吧!

這位男子的「理想女友」標準,很快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反響,有男性認同他的擇偶標準,也有不少人反對,覺得他要上天了。


不過大家都想看看,這位男子想像中的女生形象究竟是什麼樣。

我們按照這位男子的要求做一個合理篩選:

首先,他要找戶籍在上海或杭州這種大城市的,這個是門當戶對的要求,可以理解。

但是第二點顯得有些雙標,他自己有兩個姐姐,卻希望對方是獨生女。

第三點是對學歷的要求,如果是國內畢業的大學,要求是985當中排名前30的學校,末流的985不行,如果是國際畢業的大學,還必須要求是國際排名前50的高校。

以上要求差不多也是百里挑一了。

不過該男子的要求還沒完,他明確列出了對對方的體重,身高,顏值要求,包括才藝。連對方專業都想好了,必須是教育類。自己是本科生,卻希望對方是研究生學歷。

最後這一點倒是有點奇葩,也是引起網友們非議的關鍵點,男生期望女子生兩娃,婚後辭職帶娃,原因是自己不喜歡在職場上拋頭露面的女生

站在男生的角度,這些選擇很現實,也很好的滿足了男性的自尊心。

但是站在高學歷女生的角度,她們顯然不會認同這樣的模式,尤其是還要求女孩子漂亮,皮膚白,一米六八等等,我們常說美貌和學歷,任何一張牌加在一起都是王炸。


這樣的女生很大程度上會追求自由,身邊有一大群追求者,絕不可能甘心做吃苦吃累的家庭主婦。

別說是這樣優秀的女生了,就連我們普通的女生,也是非常反感男性要求我們辭職,全職做家庭主婦的。

男主外女主內的刻板印象

這位男子所有的擇偶要求中,最受詬病的莫過於最後一條:希望女方生兩個孩子,儘量不要工作,男子說自己不喜歡女方在職場上拋頭露面。

其實這是帶有明顯居高臨下意味的重男輕女,按理來說,女孩子如果價值足夠,可以有自己的自由和選擇。這種不喜歡女生拋頭露面的心理,歸根到底,還是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附屬品,沒有把對方當成一個獨立完整的人去看待。

這種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的思想,在國內仍舊是根深蒂固的,女性雖然獨立,能夠養活自己生活的很好。但是一旦結婚,依然避免不了這些問題,所以這也是很多女生不願意結婚的重要原因

婚姻的關係一定是建立在平等的基礎之上的,更是建立在價值匹配的基礎之上的,最重要的是,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如果不出所料,該男子心目中女生的形象,這三點都和他不匹配。

安全感影響擇偶觀

心理學研究表明,擇偶觀和原生家庭安全感的缺失有密切關聯,原生家庭不幸福的人容易在親密關係中沒有安全感,相比於感情,物質這種東西更為穩定,所以缺乏安全感的人更容易在婚姻抉擇時選擇向上選擇,實現階層的向上流動。

階層的向上流動,說白了就是非門當戶對,門當戶對講究的是雙方價值、能力、原生家庭的匹配,強調的是彼此綜合實力的相當。

而追求非門當戶對,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投射心理,看不起對方的同時,也是在否定自己的綜合實力,企圖用更優秀的資源來彌補自己的安全感。

著名發展心理學家埃里克森的人生的8階段理論就指出,0-2歲是人對親密關係形成基本信任感的重要時期。

這種基本的信任感就好比人類信任大地,天空。不會隨時擔心地會垮,天會塌,這種最起碼的信任感,也讓我們形成人性本善的核心觀念。

小孩的認知功能是未發育完善的,這種對早期撫養者的認同,存儲,反饋等一系列操作,都是為自己生存整合出技巧的本能。這些技巧運用到外界的反饋,最重要的就是來自於父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原生家庭,

如果這個階段的依戀關係沒有建立完善,孩子就會有分離焦慮,沒有得到來自父母足夠的情感和心理上的滿足,從而在往後的人際關係當中,缺乏安全感。

當人缺乏安全感時,會本能想採取各種措施獲取足夠的安全感,而安全感來自於控制感,感情帶有很強的不確定性,所以可控性較低,而物質,階層,資金等是相對穩定的,成為缺乏安全感的個體獲得和維持安全感的一種重要方式。

有趣的是,心靈匱乏和物質匱乏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當事人往往追求眼下利益,而並不願意長久考衡。

比如窮人和沒有安全感的人都只注重眼前利益,沒有安全感的人將婚姻關係的建立視為獲取資源、實現階層向上流動的方式,有安全感的人,會為了婚姻長久穩定的幸福而考慮,所以他們會降低對物質條件的要求,更加注重感情的需求,充分評估後往往會選擇「門當戶對」的伴侶。

而缺少安全感的人,更側重於選擇非門當戶對的伴侶,也就是希望向上找,就像該男子的要求一樣,自己是本科生,卻希望對方是研究生。

無論如何,追求幸福,一定要建立在相互平等且相互尊重的基礎之上。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

編輯 | 不下雨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