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人的「吸引力法則」:你會和誰相愛,決定權在你手中

何所歡出品 發佈 2022-08-17T09:47:24.849118+00:00

這是哲學問題,也是現實問題,但本質上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效應。一個人,內心向善,相信美好,那麼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善良的,富有人情味的。

「所思即所見,所見即所得。」

這是哲學問題,也是現實問題,但本質上是我們內心的投射效應。

一個人,內心向善,相信美好,那麼他眼中看到的世界就是美好的,善良的,富有人情味的。

一個人,內心向惡,狹隘偏激,那麼他眼裡的世界,也是昏暗的。

在感情里,也是如此。

你是什麼樣的人,就會吸引到什麼樣的人;

你心中如何去想,你的潛意識裡就會引導著你融入什麼樣的環境。

在親密關係中,吸引力法則很有趣。

你會遇到誰,跟誰相愛,決定權其實是掌握在你自己手裡的。

-01

靠近什麼樣的人,你就會變成什麼樣的人

吸引力法則,有時候也是「環境影響」。

跟大家講個故事:

一個男生,他每天念叨著自己的擇偶標準:「我想找一個文靜的,文藝的,有才氣的女朋友;感覺跟這樣的女生在一起,肯定不會這麼焦慮」。

按照常理,他想要找這種類型的女朋友,難道不應該去圖書館,去書店,去一些與之符合的地方製造偶遇的機會嗎?

你猜他怎麼著?

夜夜笙歌,除了酒吧就是ktv。

長時間在這種環境下,他遇到理想伴侶的機率幾乎為零。

在社交關係里,環境對人的影響是很大的。

如果你每天跟狹隘的,偏激的,充滿負能量的人生活在一起;你會發現,用不了多久,你也變成了這樣的人。

反之,如果你每天跟積極的,努力的,勇敢的,堅定的人生活在一起,你也會變成一個優秀的人。

你是什麼樣的人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跟什麼樣的人生活在一起。

靠近有趣的人,你也會變得幽默;

靠近睿智的人,你也會變得博學;

靠近理智且勇敢的人,你也會充滿勇氣。

所以,你想要遇到什麼樣的人,想要跟什麼樣的人相愛,決定權在你手裡。

試著去融入某個圈子,在不知不覺中,你也就變成了這樣的人。

愛情的吸引力之一,就是「相似性」。

越是相似的兩個人,產生愛情的機率就越高。

-02

你相信什麼,潛意識裡就會吸引到什麼

吸引力法則的本質是什麼?

其實是我們潛意識中的暗示。

心理暗示效應,起到了主要作用。

舉個例子:

一個膽小怯弱,性格內向的人,在每一次公開演講的時候,潛意識裡會出現這樣的聲音:

「我好害怕,我好擔心,我做不好,大家肯定等著看我笑話。」

你猜,真正演講的時候會發生什麼事情?

在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之下,他肯定會把演講搞砸。

反過來講,如果他總是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告訴自己:「也許我不夠好,但我一定行;別人都可以,為什麼我不可以呢?」

這個時候,他往往會擁有更平穩的心態。

在親密關係中,該如何理解?

比如:

你跟某個異性相處,對他產生了好感。

這個時候,你心裏面要暗示自己:「我們一定可以在一起」。

只要你想,那麼你的潛意識就會引導著你的行為。

不要害怕出錯,一個自信、陽光且樂觀的人,在感情里往往有更多的優勢。

吸引力法則的神奇之處就在於:

這是一種藏在你潛意識裡的信念,並且這種信念,會轉變成自信,督促你,激勵你。

然後,在這種信念之下,你的行動力也會變得越來越積極。

我們常說:

「你想要遇到什麼樣的人,首先你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你想變成什麼樣的人,你就要跟這類人相處。」

這句話的含義,一方面表達了環境對一個人性格以及行為習慣的影響;另一方面,也表達了人們更喜歡跟相似的人在一起。

在日復一日相處的過程中,你會影響對方,對方同樣也會影響到你。

當你想要做某件事的時候,只要給自己不間斷的積極的心理暗示,你會發現這件事也沒有那麼困難。

當你想要跟某一類人在一起時,那就努力朝著這個方向靠近。

你是什麼人,變成什麼,就會吸引來什麼人。

就像那句話:「花若盛開,蝴蝶自來」。

花兒吸引著蝴蝶,蝴蝶也影響著花。

今日話題:

你相信「吸引力法則」嗎?

(文章配圖來源網絡)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