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太子的戰鬥力這麼弱,謝玉為何選太子,而不選譽王?

兮言小姐 發佈 2022-08-17T20:33:58.267964+00:00

看《琅琊榜》,太子的戲份,在整部劇中,其實也非常重要,只是,太子的戰鬥力是真的不強,不僅是他本人,還有他的團隊。

看《琅琊榜》,太子的戲份,在整部劇中,其實也非常重要,只是,太子的戰鬥力是真的不強,不僅是他本人,還有他的團隊。

撇開靖王不說,有了譽王的對比,太子蕭景宣更像個扶不起的阿斗,完全沒有上位者的姿態和氣質。

膽小怕事、畏畏縮縮、沒什麼主見,處事猶猶豫豫……

可以說,這樣的一個太子,一旦上位,分分鐘丟盡大梁的臉面,更別說要守住大梁的江山了。

細看太子跟越貴妃以及謝玉的相處中,其實可以看得出來,他要麼是聽越貴妃的,要麼是聽謝玉的。

毫不誇張的說,他在奪嫡這個過程中,全程像個工具人,沒多大用處和能耐。

可為什麼謝玉偏偏選了他,甘願成為他的幕僚呢?

01、皇子中,謝玉無人可選

璇璣公主、夏江、謝玉幾人扳倒赤焰軍和林燮,祁王以後,朝局中,原本祁王這個皇長子一人獨大的局面就變了。

下一個該誰上,誰也料不准,只是,仔細再看梁帝的兒子們,便會明白,其實謝玉選擇太子,正是因為他無人可選。

梅長蘇回到金陵跟靖王見面的時候,靖王曾經問過他:「那麼先生,是想選太子,還是譽王呢?」

梅長蘇:「我想選你,靖王殿下」。

靖王顯然不信,梅長蘇解釋了理由之後,用了一句話安撫靖王。

「在世的皇子中,三皇子身患殘疾,六皇子胸無大志,九皇子年紀尚幼,我剛剛已經說了,雖然殿下條件不好,可是我沒有別的選擇了。」

我們可以捋一捋劇中提到的梁帝的皇子們到底都有哪些,分別是皇長子、皇嫡子、太子、寧王、譽王、淮王、靖王、九皇子等。

其中,皇嫡子早夭,皇長子祁王被殺,三皇子寧王殘疾,七皇子靖王跟祁王是一路的,不能選,九皇子年紀尚幼(說不定當時都還沒出生)。

所以,在當年的舊案之後,擱謝玉面前可以選的幾位皇子,就只有太子、譽王以及六皇子淮王。

可我們再仔細想,譽王也不是個好人選。

他是言皇后的養子,算是言闕的外甥,言闕在那件事之後,雖然不惜跟言皇后決裂,從此幾乎隱退,但打斷骨頭連著筋,言皇后與言氏是一體的這個事實不會變。

很顯然,他跟謝玉等人,也不會是一路的。

因此,謝玉能選的,只剩下蕭景宣(太子)和淮王(六皇子)。

巧的很,這兩位都胸無大志,區別就在於,越貴妃在後宮受寵多年,皇后曾提到,越氏跟她鬥了20多年,可見在當年的宸妃之外,越貴妃極有可能是最受寵的一位。

越貴妃是個狠角色,手段狠辣還聰明,作為梁帝的枕邊人之一,越貴妃顯然是後宮中能跟皇后抗衡的關鍵人選。

至於六皇子的生母,劇中沒提及,只是,皇后在後宮多年相爭的對象,只有宸妃和越氏的話,那麼,想必六皇子的生母,地位是在她們之下的。

作為僅剩的兩位人選,他們的生母在後宮的能耐也是取勝的關鍵,謝玉無人可選,兩位皇子半斤八兩,只能從他們的助力(母妃)上做選擇了。

02、天泉山莊和大梁皇帝的心之所向

祁王之後,朝中百廢待興,皇嫡子,皇長子都已去世,表面上看,剩下的皇子全都非嫡非長,有同樣的繼承權。

只不過,譽王寄養在皇后名下,怎麼看也比其他皇子尊貴些,可這個,算不上是他的優勢,更像是劣勢。

即便不知道譽王的身世,可光是言皇后不受寵,言闕被梁帝忌憚這兩點,就足夠讓謝玉看清譽王的處境了,梁帝怎麼可能重蹈覆轍,讓有著皇后和言闕這層關係的譽王上位?

所以,他選擇譽王以外的皇子(蕭景宣)也是無可厚非的。

甚至在蕭景宣立為太子之後,譽王這種劣勢處境更加明顯。

當時,祁王、林燮、赤焰軍……他們都成了大樑上下的禁忌,在這之後,大梁經過了數年的休養生息,算是緩過來了。

這個時候,梁帝從之前祁王獨大的局面中吸取教訓,開始用自己的平衡朝局。

不得不說,壯年時期的梁帝是真的夠狠,滅了祁王、林燮、赤焰軍等不見他有半分心疼,後來為了制衡,又不惜把自己最疼愛的兒子推上去為其他兒子陪跑。

毫無疑問,譽王是梁帝最疼愛的兒子,但譽王的血脈不純,卻是他時刻掛在心上的事實。

為了制衡,他一邊將自己寵妃生的兒子推上了儲君之位,一邊又明里暗裡鼓勵譽王與其相爭,以此維持局面的平衡。

後來,靖王上位的時候,他同樣還抱著這種心思。

最後,不論是哪個皇子上位,對於譽王而言,都只有死路一條,梁帝的心狠,謝玉看的懂,他的心思,謝玉大約也能猜得透。

所以他的選擇,不過是順從了梁帝的選擇而已。

當然,扶保正統這個名頭太好用了,用來蒙蔽天泉山莊那兩父子,也好用,那麼多年,卓鼎峰一直聽謝玉號令,為他馬首是瞻,當然也有「太子才是正統」這個名頭的安撫。

03、謝玉的野心不僅僅是一品侯

在祁王自殺後,謝玉已經是一品侯了,他的妻子是皇帝的妹妹,既有軍功,又有世襲的爵位,有梁帝幾乎絕對的信任,更背靠江湖上赫赫有名的大幫天泉山莊。

此時的他,無論權力還是勢力,在這個大梁的朝廷上,都幾乎處於頂端狀態,參與黨爭,是一條極其兇險的路,可他為什麼還要去冒這個險呢?

顯然,他有更大的野心。

謝玉有野心,早已不是一朝一夕的了,他有著和林燮類似的背景,都出身武將世家,都娶了皇帝的妹妹,也都帶兵打仗。

可他和林燮的差距,就在於林燮有從龍之功,和梁帝,言闕有結拜情誼,有大梁最強的戰隊,有妹妹在宮中受寵,封為宸妃,有外甥皇長子,還有靜妃和靖王,還有姻親穆王府。

林燮的勢力,太強悍了,以至於沈追曾經提到祁王和林燮,也會說「只要他們想反就隨時可以反」。

這是權勢,但也是致命弱點。

常年被林燮壓了一頭的謝玉,自然是不甘心的,那麼扳倒林燮,便是他上位的第一步,之後,參與黨爭,成為下一個有從龍之功的人便是第二步。

可他扶持的蕭景宣,跟當年林燮扶持的蕭選(梁帝)是不一樣的。

梁帝有帝王的處事和能力,可蕭景宣沒有,蕭景宣並不具備君王的風骨和能耐,這一點,從蕭景宣的處事便能看得出來。

在越貴妃和謝玉面前,蕭景宣從未處於主導地位,基本是越貴妃在替他出謀劃策,是謝玉在替他籌謀,他就像一個聽話的工具人。

越貴妃作為後宮嬪妃,不能參與國事,一旦蕭景宣成功上位,那麼,將來在這個大梁朝廷上,真正擁有實權,一手遮天的,只會是謝玉。

蕭景宣會變成真正的傀儡皇帝。

而謝玉,大概率拿到「攝政王」一類的,比一品侯更高的權力和名銜也未可知。

結尾

太子這麼一個人選,正如梁帝所說,自小被寵壞了,不修德政,而且,越貴妃強勢慣了,也將他養的懦弱無能。

這樣的人選,能入謝玉的眼?自然是不能的,只不過有更多的理由,說服謝玉妥協,選擇這麼一個主君罷了。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