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文化】飛仙關形勝之變‖喬木

方誌四川 發佈 2022-08-18T12:36:28.482681+00:00

上古大洪水傳說,大禹治水到此看到一片汪洋,百姓在洪水中掙扎求生,哀鴻片野,流下悲傷的淚,有「望哀渡」為記。

飛仙關形勝之變

喬 木

一、「和夷厎績」地「一雨路千瀑」

飛仙關,《禹貢》「和夷厎績」地也。

上古大洪水傳說,大禹治水到此看到一片汪洋,百姓在洪水中掙扎求生,哀鴻片野,流下悲傷的淚,有「望哀渡」為記。民國版《蘆山縣誌·津梁》:「望哀渡,渡口在治南三十里。雅安至康定必由之渡口,民國初年曾建鐵橋,後被水沖毀。」

大禹在此與當地百姓歷經八年,劈山導河通水,平定水患。山陵露出崢嶸,壁立千仞,崖如刀截,中通一峽,為寶、蘆、天、滎四縣群流匯澤之出口,河水向東流去,荒漠成沃土,百姓又能築室而居,過上平安的生活。《禹貢》載:「區區二水,乃煩大聖人之胼手胝足,與導岷同功。」民國版《蘆山縣誌·形勢》載:為紀念大禹治水功績,此峽命名為多功峽,一名多功河,因其地勢險峻,有若天塹,故名飛仙關。「和夷厎績」據此而生。

飛仙關兩岸水系控寶興、蘆山、天全、滎經4縣,發源於巴朗山與夾金山之間蜀西營的寶興河,在蘆山縣思延鄉、天全縣新華鄉交界的三江口納蘆山河及老場河,南下至飛仙關納在多功、樂英交界的兩河口匯入滎經河後的天全河,轉向東南進入多功峽,始稱青衣江。

青衣江,先秦稱青衣水,漢稱沫水、大渡水、蒙山溪。唐代後又稱平羌江、羌江。

天全河,古稱徙水、和川,俗稱始陽河。《天全州志·山川》:「和水,源出馬鞍山……至沙坪合夷水河(今白沙河)。」

康熙版《蘆山縣誌》編纂竹全仁:「沫水,唐虞(堯舜)時名和夷,商周名羌,漢名沫水。」

飛仙關關口曾有斷岩橫斜,斷岩上有方形鈐印「和夷厎績」摩崖石刻,每字1米見方,大如斗,赫然醒目。1947年6月,張大千來到飛仙關寫生,在此留下「孤峰絕青天,斷岩橫漏閣」的詩句。

1958年,雅安專區以「大兵團作戰」方式築路,炸毀斷岩,方形鈐印「和夷厎績」摩崖石刻不存。2016年,在斷岩遺址下方重刻摩崖「和夷厎績」,形制與原不同。

飛仙關「和夷厎績」斷岩後有崖因四季滲泉,而名「滴水崖」,崖下修有水池,便於過往行人使用;每逢大雨,滴水崖千瀑齊瀉,席捲道路,巍巍壯觀,世人美喻「一雨路千瀑」。

1939年7月,中國電影教育先驅孫明經等十幾位專家學者組成的「茶馬賈道」(茶馬古道)科考察隊到飛仙關時適逢傾盆大雨,「滴水崖」飛瀑流泉,他用相機定格了「一雨路千瀑」的綺麗景象。

2017年,飛仙關隧道貫通,「滴水崖」四季滲泉景觀消失,崖存;崖下水池向關口前移,池中四季有泉甘冽,過往行人依然可取水使用。

飛仙關道路隨著公路的不斷升級建設,已不復清人王曰曾筆下「鳥道盤山勢,魚腸盪石淙」之艱難崎嶇,坎坷成坦途,關山可飛渡。

飛仙關

二、景觀:「漏閣」「神禹漏閣」和「螺山離堆」「三江魚躍」

飛仙關峽岸長約十里,北連青城、玉壘,南接瓦屋、峨眉,氣勢雄厚;江水歷百千萬年侵蝕,鑿成絕峽,壁立三十餘丈,峽岸奇偉略似瞿塘,有東應夔門之說。《方輿紀要》卷72蘆山縣:飛仙關在「縣南五十里。亦曰飛仙閣,即古漏閣也。」《四川通志》:「縣東南五十里。接雅安縣界,一曰飛仙關,跨多功河,即漏閣也。」民國版《蘆山縣誌·古蹟》載:飛仙關,世傳大禹治水疏鑿,即漏閣也。飛仙關漏閣,今存。

清·李向陽《飛仙關漏閣》:「漏閣河巍巍,猿聲日夜悲。洪流穿澗出,孤鶴徬崖歸。峰萃天恆小,壑深日漸微。羊腸策馬過,無處夾仙飛。」

中國被稱為「禹域」,國人尊大禹為「禹神」,為其修廟築殿祭祀。

民國版《蘆山縣誌》載:飛仙關隔岸有峰如螺,與之峙立,螺峰矗發,瞰江如墮。峰頂建有二郎廟祀大禹及李冰子二郎,天旱禱雨輒應。峰底有井通多功河,世傳神禹治水遺蹟,為「神禹漏閣」。螺峰卓立,井已不存,有當地耄耋老人能指出遺址。「神禹漏閣」僅在書籍、詩文中可窺。

清·王心廣《神禹漏閣》:「禹甸山川垂遠功,景傳漏閣真玲瓏。石崖只透馮夷宅,地脈巧穿溟島宮,嚴道縣中留古蹟,飛仙關內見神工。巍巍蒙蔡夾相望,閣外長江聲自雄。」

從文獻記載可知,「漏閣」「神禹漏閣」皆是大禹治水開鑿的疏導引水工程,「漏閣」乃是漏斗之意。

《史記·河渠書》:李冰鑿離堆,以避沫水之害。青衣江漢稱沫水,而此峰適與岸山離立,然則離堆之說,即此之謂歟?世又相傳,李冰子二郎,伏孽龍於離堆之下。

明·甘來學《飛仙關》:「誰辯離堆不雅州,多功峽內看山頭。禹王治水真神力,劈破千層伏地流。」

清光緒十五年,蘆山縣貢生尹源莘書碑載:「唐宋以來,有閣祀下帝禹,蓋報八年疏瀹之勞也。明初,又建廟祀二郎興建顯英王,秦將李冰子也。生禹千百年後,而與禹並祀,亦以疏鑿離堆,掃除孽物,其功不下於禹也。」因此可知飛仙關二郎廟祭祀之由。

寶興河,天全河,河長均有百里之遙,在飛仙關兩河匯集自然形成一個「y」字小島,當地人稱「鳳凰嘴」。「鳳凰嘴」觀潮,陡生的旋渦和回流生龍活虎,三江口水匯無間,轟轟烈烈向多功峽浩蕩奔騰。有詩云:「山峽鎖雲天,碧水涌翡翠。」

「鳳凰嘴」曾是蘆山縣、天全縣、雨城區三地漁者的歡樂場,看看風景,擺擺龍門陣,按到時間收網起釣,拎兩條河鮮回家,何等的逍遙愜意。乾隆版《雅州府志·形勢》載:「蘆山八景之三江魚躍,魚從崖邊躍出,自投網中,俗呼為跳羅雲。」

2010年,飛仙關水電站選址「鳳凰嘴」修建,「三江魚躍」景觀消失。2014年,飛仙關水電站投產發電。

今時雖不見驚濤拍岸,洪波湧起,但依託飛仙關電站水庫而建的飛仙湖碧山環抱,綠水相伴。飛仙關「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飛仙湖

三、古道

飛仙關,古代川蜀進藏入滇交通樞紐。雞鳴天全、蘆山、雨城三地,分為上關和下關,在納蘆山河後的寶興河到飛仙關的入水口地界為上關,在出水口地界為下關,兩關相距幾公里。

飛仙關古道起源於「蜀身毒道」,「蜀」指四川,「身毒」是對古印度的稱呼。在古蜀國開明王朝(約公元前4世紀的戰國初期),「蜀身毒道」是由蜿蜒於西南叢山峻岭的區段小路拓展連結而成,通往印度的民間商道,比西北的絲綢之路還要早約2個多世紀。秦漢後,逐漸把它開闢為沿途設驛站、置郵亭的官道。東漢永平十二年(公元69年)設永昌郡,漢王朝將朱堤道、靈觀道、博南道連成一線,中國歷史上第一條國際商道「蜀身毒道」全線貫通。後世將這條四川為起點,經雲南、進緬甸、泰國,到印度和中東的「國際通道」稱為「南方絲綢之路」,故飛仙關實為南方絲綢之路要衝。

漢武帝元光六年(前129年),為開拓疆土,開展商貿,司馬相如受武帝之命出使西南夷。他依靠巴、蜀二郡的官位和財物,以文取柔治說服西南夷少數民族歸順漢朝,「邛笮(西昌、漢源)、斯榆(天全始陽)之君,皆請為內臣」,在西南夷區域建立了「一都尉、十餘縣,屬蜀」的軍政管理體制。他逢山開路,遇水架橋,開鑿了通川南雅安、西昌及雲南大姚之邛、笮、井、駹等西夷地區的靈觀道(氂牛道)。

靈觀道(氂牛道),從臨邛松安鎮馬湖營出發,翻越鎮西山,渡玉溪河,過八步關(青龍關),到靈關入天全後南下滎經,越過大相嶺到漢源,過西昌抵雲南澄江。後因飛仙關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此路過八步關(青龍關)後,改道蘆山縣城,南下飛仙關到天全兩河口分路,一路南下滎經去雲南,一路去向康藏。

漢武帝在元鼎五年至六年(前112—111),使用武力征服大理以南的昆明部族聚居地,打通「博南道」。司馬遷隨軍出征,他在《史記·太史公自序》中說:「遷升為郎中,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還命報。」他在《河渠書》中又說:「余西瞻蜀之岷山與離堆」。故此次出征,司馬遷是隨軍沿靈關道(氂牛道)行軍,在太陽落山時到飛仙關,最後至雲南,完成打通「博南道」任務,復命。

唐宋時期「茶馬互市」興起,茶、馬成為南方絲綢之路最主要的交易商品,並且綿延千年而不衰,影響深遠,茶馬古道形成。

雅安,世界茶源,中國藏茶之鄉。擁有豐富茶資源的雅安成為全國主要的茶馬市之一。飛仙關的南方絲綢之路,又成為重要的茶馬古道交通線。

《西藏政教鑒附錄》載:「茶葉自文成公主入藏地」,即雅安所產龍團、鳳餅茶,貢奉朝廷後作和蕃禮品帶進藏地。

《雅安市志》載:「川藏茶馬古道,漢以前出現,唐朝得以發展,明清為鼎盛時期。」自古以來,就有了這條從成都出發,到雅安,經飛仙關到天全縣,去到康定,最後到西藏,歷史上形成最早、里程最長、路途最險的以靈關道(氂牛道)為基礎延伸形成的川藏茶馬古道。飛仙關作為茶馬古道的重關驛站,被喻為「西出成都,茶馬古道第一關」。

飛仙關上關現存,老君溪茶馬古道指路碑,建於清咸豐四年,碑頂刻三個大字「老君溪」,上刻「右走蘆山四十里,靈關一百里」「左走始陽二十里,天全四十里」。

茶馬古道

四、關城

中國古代,關是朝廷所設收稅的站卡,《周禮·地官》載,當時的官吏有「司關」之職,他的職責就是把外來商賈的貨物一一登記在「節」上,通知司門、司市。其目的是防止奸商偷稅漏稅。後來,隨著戰爭的頻繁和規模的不斷擴大,關作為「境上門」逐漸被賦予了新的含義,成了抵禦來犯之敵的屏障。

民國版《蘆山縣誌·關隘》載,「飛仙關在治南三十五里,即古關地。為天、蘆、雅三縣交通樞紐。兩山挾關峙,大河中貫,地勢險峻。城建於宋代,接雅安縣界,曾設守御司。舊屬雅州,明廢司官,城存。」據此可知,明朝飛仙關的駐軍情況。

飛仙關守御司不隸衛,直屬都指揮使司;設官與千戶所同(統兵1120人),正千戶一人,正五品,副千戶兩人,從五品,鎮撫二人,從六品。下轄十個百戶所。

明朝撤除在飛仙關的守軍,從此飛仙關的商業環境更為自由,茶馬店、鏢局、酒肆......商鋪林立。茶、鹽、布匹、鐵器、騾馬、藥材等貨物、馬幫與「背二哥」在飛仙關匯集分流,北上南下,東進西出,稅房繁忙。

飛仙關關城原有南北兩城門,當地耄耋老人曾見過。

南城門在飛仙關「和夷厎績」斷岩下,因臨江而建,也叫「水閘門」。進南城門,需走搭在懸崖上的石偏橋,繞開斷岩才能到。南城門「岓橋危欲墜,峭壁險無雙」,乃是一當關,萬夫莫開之地。1938年修川康公路時,南城門及石偏橋炸毀。

北城門和仍在使用的一段茶馬古道隱於螺山離堆下關民居街道。古道全長約4000米,寬約4米,由長寬不等的石板鋪就。古道上豎立著建於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南北向石牌坊。牌坊高3.8米,寬3.3米,採用當地紅砂岩跨道而建,雙柱單門式,榫卯結構,頂橫石匾兩面均刻「蘆山縣南界」,風格質樸瘦勁。仔細看,南面東側石柱右上角刻有「邊、徼、茶」3個小字,兩側石柱還刻有兩幅紅軍標語「爭取赤化全川首先勝利!」「徹底消滅蔣介石!」石牌坊上行幾多米,就是飛仙關北關門。

清道光三十年庚戌(1880年),邑令王金綬續修飛仙關碑記載,飛仙關舊有關城,石門界之,清道光年間倒塌,石橫道旁已幾年,無人修復。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范淶清上任蘆山縣令,捐養廉銀重建關城,門高於舊,上建有樓,塑文武二夫子像。

現今,北關門和城樓已毀,僅剩關城城門洞。城門洞上范淶清所題「飛仙關」石門楣,石楹聯:「客羽已乘黃鶴去;仙樓尚在白雲間」「人宜來羽島;地即是瀛洲」,字跡清晰可辨,書法規整平和。

2012年12年7月,飛仙關茶馬古道遺蹟、古飛仙關及蘆山縣南界牌坊,被公布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蘆山縣南界」石牌坊,被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茶馬古道

來源:四川省地方志工作辦公室

文/圖:喬 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