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澤:從「無名小縣」到「冀南明珠」

董聚山 發佈 2022-08-18T16:54:23.626599+00:00

8月14日,北京日報「京津冀」專版以「麥浪金涌惠雞澤」為題,報導了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建立實驗站,僅今年選育和試種的兩個小麥新品種就達5萬多畝,通過增產增效為當地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

近一段時間,「雞澤」二字頻頻出現在各類媒體上,也令筆者眼前亮閃閃。

8月14日,北京日報「京津冀」專版以「麥浪金涌惠雞澤」為題,報導了中國農業大學在河北省邯鄲市雞澤縣建立實驗站,僅今年選育和試種的兩個小麥新品種就達5萬多畝,通過增產增效為當地農民增收1000多萬元。報導中還講,雞澤縣作為農作物及蔬菜品種選育、試種和推廣基地,研究成果輻射多個省份,為國家糧食生產提供重要支撐。

人在京城,從首都媒體上感受故鄉來風,心裡倍兒爽!

雞澤,位於河北南部、地處晉冀魯豫四省交界,乃生我養我的故鄉。從呱呱墜地來到人世間,到在縣一中讀完高中,我從未離開過這片土地。直到17歲參軍到部隊,我才有了接觸外面世界的機會。幾十年恍然如夢,歷經過風風雨雨,儘管我早已在京城安居樂業,但在世人面前總是自報家門「雞澤人」。我認為,有些東西是長在骨子裡的,所謂「鄉愁」不是裝出來的。

不過,坦率地講,在過去很長時間裡,外地很少有人知道「雞澤」,即便聽說了,印象也不太好。這是不僅是因為雞澤是一個小縣,人口不過二十多萬,更主要的是比較貧窮落後,在經濟發展、人居環境等方面沒有什麼拿得出手的「硬貨」。媒體方面,自然也很少報導雞澤。

然而,今非昔比了。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走向深入,雞澤這個地處冀南、原本寂寂無名的小縣名聲鵲起,什麼「中國辣椒之鄉」「中國市政鑄件產業基地」「中國棉紡織名城」「國家園林縣城」等榮譽紛至沓來。2021年,全縣生產總值112億元,年增長率高達7.6%,成為邯鄲縣域中的「小而富」。城鄉面貌煥然一新,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大大提升。

家鄉巨變令人驚嘆,「冀南明珠」是新聞媒體對雞澤的讚譽。

這不,前不久新華社就「農村公路精細化管理」聚焦雞澤,我的外甥李瑞卿作為縣交通運輸局「筆桿子」,也參與了采寫。他們在報導中這樣寫道:「夏日清晨,涼風習習。驅車行駛在河北邯鄲雞澤縣霍曲線路上,初升的旭日照在潔淨如鏡的路面上,兩側的自然風光如畫卷般徐徐呈現,令人怡然自樂。」當然了,這篇報導重點是講,雞澤縣在農村公路管理和養護中,是如何改革創新、趟出一條新路的,其經驗做法無疑具有一定的示範和推廣效應。

幾乎同時,中新網則以「河北雞澤非遺老粗布織出致富路」為題,對雞澤縣「老粗布+微工廠+農戶」三位一體發展新模式進行報導。其中,除了講老粗布工藝的傳承創新、 生產運營模式靈活多樣、產品種類繁多之外,有一串數字令我吃驚不小:目前全縣已有老粗布生產企業20多家,產品遠銷10多個國家和地區,今年上半年營收超過4.5億,預計年產值可超過10億元。

好傢夥,小小雞澤,爆出的可都是「大活魚」啊!難怪「高端媒體看雞澤」,越來越有看頭了。

我不由感嘆,雞澤的發展就像所盛產的辣椒一樣,紅紅火火!可以說,正是由於搭上了京津冀協同發展的快車,才讓雞澤完成從「無名小縣」到「冀南明珠」的嬗變。(董聚山)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