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獼猴桃嵌橋接技術,純乾貨

大農圈 發佈 2022-08-18T17:51:11.038680+00:00

文/王西銳潰瘍病秋冬季侵染植株,或遭受凍害後,常常使主幹基部一圈皮層枯腐,使上下皮層物質流通中斷,造成環剝效應:上部韌皮部顯著增粗(見圖1),生長緩慢。輕則新梢全部封頂。重則引起整株枯死(圖2)。

文/王西銳

潰瘍病秋冬季侵染植株,或遭受凍害後,常常使主幹基部一圈皮層枯腐,使上下皮層物質流通中斷,造成環剝效應:上部韌皮部顯著增粗(見圖1),生長緩慢。輕則新梢全部封頂。重則引起整株枯死(圖2)。此種情況下,採用嵌橋接方式,則可以有效溝通環剝口之上與根系的聯繫,使根部得到有機營養,從而很快恢復樹勢。現將筆者試驗結果加以總結,以裨益於生產實踐。

1、 操作步驟

一般在春季及時檢查樹生長情況,發現主幹基部皺縮的植株,保留其根頸部萌孽生長。待萌孽生長高於皺縮部位時,及時進行嵌橋接,減少根系生長受限時段。

嵌橋接時,先在主幹皺縮部位以上,按照萌孽粗度,刻一長條形切口,深達木質部,清出切口內韌皮組織(圖3)。


圖3

將與切口等高處萌孽靠樹幹一側皮層,輕削一刀,形成創口,創口長度與切口相等(圖4)。

將創口面向切口,壓緊嵌於切口內(圖5、圖6)。

用綁帶捆住兩枝,使其創口密接(圖7)。

最後, 將附近萌孽上活葉,面向外包裹於接口,利於傷口保濕及癒合。

2、接後管理

嵌橋接後,綁條勒入較緊時,及時鬆綁,或割斷原綁條,再鬆綁一道,確保上下溝通順暢,即可恢復樹勢。

根據試驗示範結果,橋接後10天左右開始(圖8),架面即可逐漸發出新梢,恢復生機。與普通橋接相比,樹恢復時間縮短,效果較好。

採用嵌(橋)接,可以不等萌孽十分老熟,即可進行,能及時恢復樹勢。同時,它操作簡單,無普通橋接萌孽難插入、弓背蓄張力易拔脫等弊端。因而,該操作成活率高(80%)。

此外,還試驗了貼(橋)接(圖9、圖10)、斧皮(橋 )接(圖11、圖12 圖13)。也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此外,對於基部沒有萌孽發生的受害植株,採用借根嫁接挽救的方法,也能實現救活植株的目標。即:

① 在植株旁栽一實生苗,待其高度超過皺縮口時,及時把它嵌橋接於皺縮口之上(圖13);

② 將臨近實生苗枝蔓牽引貼接或嵌接於受害株部分枝蔓,也克挽救 植株,避免了其死株情況的發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