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死亡,落淚卻不悲涼」——中元節,生死教育好契機

政協君 發佈 2022-08-18T18:09:34.694116+00:00

8月7日,在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元節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廣州大學、江南大學等十幾所高校和醫院的專家學者,圍繞死亡敘事與死亡範式、向死而生的積極心理學、生死教育、善終文化等核心議題進行暢談。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節日中元節,也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7個傳統節日之一。七月十四/十五日祭祖,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但是對於民間百姓來說,中元節的內涵少有人知,傳統的習俗是「在路邊燒紙」。

如何將這個關於生死的傳統節日變成對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機?8月7日,在清華大學臨床醫學院舉辦的第二屆中元節論壇上,來自清華大學、廣州大學、江南大學等十幾所高校和醫院的專家學者,圍繞死亡敘事與死亡範式、向死而生的積極心理學、生死教育、善終文化等核心議題進行暢談。

「人們只有破除了對死亡的神秘感,才能構建起敬畏生命的態度。」論壇上,來自廣州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的胡宜安教授以「推進生死教育,提升生死素養」為題,闡述了生死素養與生死能力的相互關係。「我們現在的教育往往多強調『生』,而迴避『死』,導致很多思想尚未成熟的孩子,只能從流行文化、亞文化或者網路遊戲中得到對死亡的認知,而其中往往夾雜著錯誤的認知和觀念……」在高校從事生死教育20多年的胡宜安表示,在常態的意識里,死亡是一件無比可怕的事情,人人避而不談。面向社會大眾進行全程的和全員的生死教育,是提升全民生死素養和生死能力的不二法門。

詩詞是民族的瑰寶,亦是漢文化思想的精髓。《道德經》裡有一句話叫「死而不亡者壽」,即:一個人死了,但他的名聲、精神、人格沒有在人世間消亡,這才是真正的長壽。它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古人對生與死的感悟。研討會上,來自江南大學人文學院的黃曉丹副教授藉助詩歌,以《讓向死的蝴蝶扇起生命颶風》為題,闡述了她在日常教學中所體悟的中國詩歌中的「由死觀生」的哲思。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黃曉丹介紹,有一次她在課堂上給大二學生講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四》這首詩時,一位學生分享了他從詩歌中悟出的生命教育觀。「那一刻我清晰地感覺到教室里的每一個年輕生命的心都停頓下來,在詩歌所營造的獨特意境中,大家都沉浸在對生命的震驚中,嚴肅中帶著溫柔。」黃曉丹體悟道,「詩歌中的死亡,不但為青年大學生們思考生命提供了立足點,也為每一個生命如何更好地活著賦予了獨特光彩。」「以現世榮名為偽,以生命自洽為真;以肉體長存為偽,以當下體驗為真。每個人對死亡的思考及作出的反應都是塑造自我的原動力,在情緒上真正體會過恐懼、悔恨和感恩,並據此對生命事件進行重新排序時,我們才恍然發現,在向死的蝴蝶造訪的時刻,我們忽然變得真實、勇敢、熱烈,生命的颶風由此掀起。」黃曉丹得出結論。

中元節真實地反映出古人對生與死的本真思考,而這也是現代安寧療護實踐的文化根基,我們理應在繼承的基礎上勇於創新,讓每一個人生歷程的末期都成為讓生命完善的良好機遇,讓每一個生命都能不留遺憾地『滿載而歸』。」北京清華長庚醫院疼痛科主任路桂軍結合臨床實踐中的案例故事,以「中元之論,安寧之需」為題進行了動情的講述。他表示,「生死是每個人繞不過的話題,但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忌諱談死,而藉助這個節日的契機,敞開心扉地聊聊生、談談死,是普及生死教育的好契機。」

在民間的流傳中,中元節是「鬼節」。在路桂軍看來,這是對傳統文化的誤解。「在傳統文化中,『鬼』即『歸也』,意味著一個生命最終從身體上、心理上、家庭上和社會上和大自然和解,從而了無牽掛地回歸大自然,實現優雅地轉身。」在路桂軍看來,「歸」其實反映了古人樸素的鬼神信仰,對形與神的天然求索,對善與惡的因果倫理及舍與離的仁義道德的思辨。所以,路桂軍認為,面向社會大眾普及生死教育是必要的,也是他日常工作中傾情去推動的事業。「當一個人明白了生死,在面對親人的離去時,才會做到『心中有悲涼,但不會失去溫暖。』」路桂軍說,死亡教育,就是探索生命的本真和生命的依託,尋找到生命真正的歸宿,從而能夠在面對死亡時,以溫情的方式優雅轉身。

愛在左,情在右,走在生命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將這一徑長途點綴得花香瀰漫,使穿枝拂葉的行人,踏著荊棘不覺得痛苦,有淚可落,卻不悲涼。」報告的最後,路桂軍借用冰心老人的這句詩,推廣宣傳生死教育的意義和價值。他表示,自己特別期待的一種境界是:每個人的生命都能彼此聯結,因愛而溫暖。


原文刊登於2022年8月17日《 人民政協報 》 第 11 版教育在線

記者:張惠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