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進入青春期,硬碰硬是下策,講道理是中策,上策在這裡

凱叔講故事 發佈 2022-08-19T08:36:28.626873+00:00

作者 | 番茄媽呀在《朗讀者》中,作家麥家講起了自己的兒子。初二那年,孩子突然變得非常沉默。一次爭吵後,他衝進房間,並狠狠地關上了房門。此後的三年,那道門再也沒有朝父母打開過——他不再去上學,每天在家打遊戲,禁止任何人走進自己的房間,拒絕跟親人對話,稍不順心就離家出走。

作者 | 番茄媽呀


在《朗讀者》中,作家麥家講起了自己的兒子。初二那年,孩子突然變得非常沉默。


一次爭吵後,他衝進房間,並狠狠地關上了房門。


此後的三年,那道門再也沒有朝父母打開過——

他不再去上學,每天在家打遊戲,

禁止任何人走進自己的房間,

拒絕跟親人對話,

稍不順心就離家出走。


那三年裡,「他的內心充滿了憤怒」,麥家和妻子小心翼翼地守著孩子,「像是陪伴一隻老虎」。



正是應了那句話,家長最大的卑微,就是孩子到了青春期。


本來乖巧、容易溝通的孩子,為什麼會性情大變?他們的憤怒,到底從哪裡來?



「十分熟」的身,「八分熟」的腦


世界衛生組織將青春期的年齡範圍,規定在10到20歲之間。


但人類大腦的成熟是一個複雜的、不斷發展的過程。英國愛丁堡大學的研究報告指出,人類大腦發育成熟大約需要25年。


青春期孩子正經歷著身心風暴期。他們普遍擁有了「十分熟」的身體,但大腦的發育只有「八分熟」而已。


好比一輛引擎強大,剎車性能卻極差的車,雖然動力十足,但停車時往往控制不住自己。


《青春期的煩「腦」》一書中,神經學家弗朗西斯·詹森通,揭示出青少年大腦發育的不完善,是青春期叛逆衝動、行事魯莽、喜怒無常等問題產生的深層原因。


圖片來源:《青春期的煩「腦」》


灰質和白質發育不足,導致他們不能夠快速準確地處理和傳遞信息;


頂葉發育不成熟,導致他們很難在同一時間內完成多項任務,容易受到干擾而分心;


額葉的發育不足,導致他們缺乏自控力,做事不計後果,即使犯了錯也很難吸取教訓;


邊緣系統不穩定,導致他們容易情緒化,還專門愛找一些引發強烈情緒的事情做;

容易被外界刺激,釋放出多巴胺,對多巴胺的反應也更為強烈,導致他們難以抵禦菸酒和網路遊戲的誘惑。


十幾歲正是課業負擔重、升學壓力大、父母要求高的年紀。


所以,請不要輕易指責一個青春期孩子,情緒化、叛逆,不服管教。這一切,都是因為他的大腦正在發育。



嘮叨和指責,是青春期孩子的毒藥


一項針對20870名中小學生的調查顯示:


僅有26.73%的孩子有了心裡話,最想告訴的人是父母,而且這一比例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


為什麼越到青春期,孩子越不願意跟家長說話呢?


《百家講壇》趙玉平老師講過一個案例。


孩子走出房間喝水,媽媽問:「兒子,作業寫完了嗎?」孩子聽了暴跳如雷:「問什麼問,再問我就不寫了,以後少管我。」說完甩手走進房間,水都沒喝。


媽媽找到趙老師諮詢:「我就隨口問了一句,他怎麼就炸了?」


趙老師跟孩子溝通後,得到了另一個版本:原來,這不是媽媽第一次問孩子,而是她每天都問,甚至一天問好幾遍。


如果孩子回答「寫完了」,媽媽會說:「寫完了就坐在沙發上發呆?你不會再去刷幾道練習題,背幾個單詞?每次都是我推一下你動一下,你是為我學呢?」


如果孩子回答「沒寫完」,媽媽會說:「沒寫完就趕緊去寫啊,還坐在沙發上發呆?每次都是我推一下你動一下,你是為我學呢?」


不管孩子怎樣回答,迎面就是一頓劈頭蓋臉的訓斥。所以,現在孩子一聽到媽媽問「作業寫完了嗎」就氣得發抖。


青春期之前,家長說什麼孩子認什麼,因為他沒有反抗的能力;


到了青春期,孩子對「我」的概念越來越強烈,渴望獨立和自由。如果家長還是反覆嘮叨、任意指責,孩子的情緒就會變本加厲地爆發出來。



有人說,青春期的孩子和家長終有一戰。


如果孩子贏了,是喜劇;如果父母贏了,是悲劇。


青春期孩子有非常重要的發展任務,其中就包括「尋找和建立自我認同」。


如果家長繼續控制孩子,跟孩子硬碰硬,孩子很可能為了「成為自己」而孤注一擲,後果不堪設想。


換一種方式,去關愛青春期孩子


牛津大學高級研究員約翰·科爾曼,在接觸過上百個青春期孩子和家庭後,他感慨地說:「對父母來說,對話才是金科玉律,而非對抗。


怎樣跟青春期孩子對話,他才能聽進去?


1、好的時機是「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什麼時候跟孩子對話是恰當的?教育家蒙台梭利說過:「除非你被孩子邀請,否則永遠不要去打擾孩子。」


在青春期孩子的眼中,完美的父母是「關注我,在我需要的時候提供幫助」。用心理學家的話來說,就是「不求不助,有求必應」。



2、好的內容是「共同話題,雙向溝通」。


青春期孩子不是拒絕溝通,是因為討厭被管教而不願與父母說話;


家長想讓孩子接收到你的信息,首先要把親子溝通的橋樑建起來。搭建溝通之橋的第一步是「尋找共同話題」。


一份針對親子之間的溝通調查顯示:僅有1.6%的的父母,願意且真正和孩子聊「閒話」。


青春期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個在言語和行動上戰勝自己的敵人,而是一個始終跟自己站在一起的朋友。


在心理學上,有一種說法叫「自己人效應」。家長多跟孩子聊聊學習以外的事情,比如他的朋友、喜好,以及當天的新聞,或者主動分享自己的故事和經歷,這樣做,更容易獲得孩子的信任和認同,


成為孩子的「自己人」,對話效果也會事半功倍。



3、好的方式是「語氣放軟,語言精煉」。


心理學家麥拉賓通過近10年的研究,得出「麥拉賓法則」


55%的信息是通過視覺傳達,如表情、肢體動作等;

38%的信息是通過聽覺傳達,如語調、語氣等;

僅有7%的信息是通過語言傳達。


也就是說,家長在跟孩子溝通時,孩子更容易記住的是家長的表情、語氣。


面對暴躁的孩子,最好的方式就是以柔克剛,語氣放軟,語言儘量精煉。


比如家長希望孩子多穿衣服,小時候可以說「多穿件衣服,否則你會感冒的」;到了青春期,只要溫和地說「降溫了」即可。


這是一種提醒,並非說教,讓孩子感受到你的關愛和信任,他會更願意接受建議。


青春期,是重塑親子關係的黃金時期。家長要做的,不是嘮叨,不是指責,而是抓住機會,重新了解孩子,覺察孩子叛逆背後的原因,並及時調整自己的教育模式。


適當沉默,學會傾聽,耐心等待,努力成為他的朋友,陪伴他平穩度過人生中的重要時期。


—— End ——

作者:番茄媽呀,左手寫文,右手帶娃,努力培養未來需要的孩子。部分圖片來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