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時裝周:環保讓時尚之美不打折扣

21世紀經濟報道 發佈 2022-08-19T18:51:08.720415+00:00

歷史悠久的「四大」時裝周一直是不同季節的風格代碼:巴黎的關鍵詞是奢華高級,紐約的是商業實用,米蘭的是精緻高貴,而倫敦則是保守與先鋒並存。在老牌的四大時裝周之外,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如今已經低調地成為了又一個重要的時尚目的地。

歷史悠久的「四大」時裝周一直是不同季節的風格代碼:巴黎的關鍵詞是奢華高級,紐約的是商業實用,米蘭的是精緻高貴,而倫敦則是保守與先鋒並存。在老牌的四大時裝周之外,丹麥的首都哥本哈根如今已經低調地成為了又一個重要的時尚目的地。隨著綠色時尚的倡議日益盛行,以可持續發展為主題的哥本哈根時裝周近年吸引到一群才華橫溢的設計師以對環境負責的方式參與到時尚設計的華麗世界之中。

上周,2023年春夏哥本哈根時裝周剛剛落下了帷幕。儘管2006年才創立的哥本哈根時裝周看似略顯「稚嫩」,但近年來它的影響力並不遜於傳統的四大時裝周。作為「四大」到來前打響的第一發「彩炮」,本季哥本哈根時裝周的熱門品牌不僅包含著令人驚嘆的環保意識,而且強實穿性和少見的多彩風格也打破了人們對北歐設計「性冷淡」的刻板印象,帶來了一股讓時尚界為之耳目一新的北歐風。

不止高冷的北歐風

來自北歐的時尚到底是什麼模樣的?

北歐時尚的「崛起」最早可以追溯到2005年。2005年,瑞典的斯德哥爾摩時裝周成立;次年,丹麥的哥本哈根時裝周創辦。在兩者的合力之下,「北歐風」在時尚圈中自成一派。在人們的印象里,來自北歐的設計往往強調極簡主義的黑白灰,並且以其標誌性的冷淡氣質攬粉無數。但哥本哈根時裝周的執行長Cecilie Thorsmark表示,其實北歐的時尚界正努力突破人們的這些刻板印象。

北歐時尚其實是生活氣息最濃郁的風格——對華而不實不屑一顧,但對設計、質感、舒適度和可持續性有著近乎苛刻的理性追求。而所謂的極簡也不是什麼都沒有的平淡無趣,它也可以擁有豐富的細節和耐人尋味的美學。因而,北歐風這種「實在」的時裝理念近年來在時尚界越來越吃香,影響也越來越大。

英國老牌奢侈品零售商Harvey Nichols時尚總監Laura Larbalestier曾經參加過十多屆哥本哈根時裝周,可謂見證著時裝周的成長。她認為,哥本哈根時裝周最吸引她的地方是北歐的設計師品牌大多帶有一種「現實主義風格」——不僅服裝實穿性很強,日常生活穿著也實在而不浮誇,價格也相對平易近人,因此對廣大消費者來說具有很強的吸引力。

作為哥本哈根時裝周最受矚目的本土品牌,Ganni把哥本哈根這座城市最常見的生活方式——騎行搬上了舞台。據悉,哥本哈根擁有的自行車數量(74.5萬輛)比市民人數(60萬人)還要多,整個城市到處都是受保護的自行車道,而人們也習慣了騎自行車出門辦事。本季,Ganni選擇在Ofelia Plads海濱碼頭的自行車道上舉行自家的大秀。「Joyride(快樂騎行)」的主題自然離不開自行車,模特們穿著與跑道同樣靚麗的造型穿行在自行車道上展示,不用擔心華美的服裝無法適配「落地」的日常生活。

今年Ganni重新推出了粉絲最喜歡的款式:褶邊接縫、泡泡袖、娃娃裙,整體主打日常生活風格,不時穿插正式的晚裝。整體剪裁更加清晰明快,對生活在「自行車之都」的人士十分友好。用色上亦絲毫不冷淡,大膽的豹紋、大片的花卉印花,還有粉紅色、藍色、橙色甚至螢光色,化作哥本哈根的夏日彩虹落入觀眾眼帘。

Ganni研發的「未來面料」Infinna™引入了循環再造的紡織廢料,還有品牌所推出的Vegea鞋子,用的是葡萄酒生產中剩餘的葡萄皮特製而成。

來自瑞典的Jade Cropper是哥本哈根時裝周日程表上較年輕的新一代設計師,但無疑她也是最受關注的設計師。2020年,Jade Cropper圍繞重新使用滯銷品和回收材料的主題創立了自己的同名女裝品牌,後來她被選為瑞典時尚達人,還在社交媒體上獲得了不少名人粉絲的關注。

本季,她帶來的全新系列是以她母親對腐爛樹葉和花朵的攝影作為靈感來源。黑白灰藍棕的深沉色調,展現出充滿力量和自信的多面女性形象;精緻的超長高開衩黑色禮服和酷炫不羈的機車女孩皮衣褲套裝都在同一條秀場跑道上找到了家。Cropper表示,她想像中的女性是自信、獨立、獨特的,可以性感嫵媚也可以是北歐酷妹,但更重要的是她們是有環保意識的消費者——關心可持續發展,遠離快時尚。

環保紮根台前幕後

今年4月,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發布了《氣候變化2022:減緩氣候變化》報告。數據顯示,2010-2019年全球溫室氣體年平均排放量處於人類歷史上的最高水平,但增長速度已經放緩。但報告也指出,不立即在所有部門進行深度減排,想將全球變暖限制在1.5℃將變得毫無可能,未來極端天氣將更加頻發。作為被詬病為浪費資源和污染環境最厲害的行業之一,時尚行業背後付出的巨大環境代價引起了人們的重視和反思。

儘管綠色時尚的說法已經不再新穎,但對龐大的時尚產業而言,要真正地執行和落實依然任重而道遠。Cecilie Thorsmark指出:「我們需要更加堅定地應對氣候危機。目前我們所有為環保付出的努力都被時裝行業自身巨大的產量所抵消,所以對氣候造成的負面影響仍然在增加。」

真正的改變需要時尚界所有利益相關者的參與。Cecilie指出,品牌方需要生產數量精簡但可以增加穿著場合和次數的服裝;消費者則可以妥善保養現有的服裝或者購買二手服飾,從而減少新品購買的需求。而作為時裝周的主辦方,她說:「我們則需要更強有力地推動立法,採取激勵行動和創新的政策措施,訂立和提高整個行業的標準。」

哥本哈根時裝周在兩年前依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引入了一套對品牌可持續發展實踐情況的評價體系,體系中共包含18項需要滿足的最低標準,涵蓋設計流程、材料選擇和工作條件等六大重點領域。這些要求里對時尚行業常年被詬病的問題作出了明確的要求:不會銷毀以前時裝系列中未售出的衣服;不在商店或電商訂單中使用一次性塑料包裝,而是提供可回收再用的包裝;時裝秀的布景設計和演出製作都保持「零浪費」等。

2023年1月,這些可持續發展條例標準將正式實施。屆時,所有參與哥本哈根時裝周走秀日程的品牌都必須滿足這些標準才能參與時裝的展示。2023年2月,時裝周會增加額外的可持續標準,並為品牌提供更加具體的指導。

Cecilie透露,這些制定的標準並不是「死的」,組委會每季都對其進行修改,以確保這些要求能及時地反映行業的發展並作出行動。這些標準中,最為矚目的莫過於今年剛剛宣布的:禁止在時裝系列和時裝秀上使用皮草。丹麥是歐洲最大的皮草進口國,而這個把皮草「清出」時尚界的決定和舉動無疑將鞏固哥本哈根時裝周作為全球可持續時尚平台的地位——賺錢要緊,美麗要緊,但道德和地球的未來也同樣重要。

本季時裝秀台前幕後的許多細節,也不乏為環保努力的用心。不少品牌改用電動汽車接送看秀的客人,取消了紙質邀請函,為客人提供素食餐點,以及用紙質包裝的飲用水等。哥本哈根本土時尚品牌Iso Poetism帶來的時裝主要使用天然的染料,而且還會用冷水染色技術來最大限度地減少用水量。推崇簡約風格的另一個本土品牌Samsøe Samsøe則十分看重產品在可持續性方面的表現,他們認為耐用性是減少浪費的關鍵,因此目前正致力於生產由優質材料製成的經久耐用的服裝。除此之外,在後台,品牌工作室搬來了平時用慣的置物架,還使用了由生物特製而成的衣架。在綠色環保、零浪費的路上,各大品牌都「卷」得不亦樂乎。

美麗是一項終身的事業。而對哥本哈根時裝周而言,在關注漂亮的設計之外,更多地考慮人類、自然和未來,才是讓這份美麗永續不斷的要義。

更多內容請下載21財經APP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