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傳奇皇帝·裝傻36年的「小太宗」

諸葛小鄺 發佈 2022-08-23T14:54:06.488465+00:00

比如說西漢的第10位皇帝漢宣帝劉詢,想當年因為受到巫蠱之禍的牽連,作為太子劉據的孫子,尚在襁褓之中的劉詢就進了大牢。

在中國歷史上,以傳奇經歷登上帝位的皇帝有不少。比如說西漢的第10位皇帝漢宣帝劉詢,想當年因為受到巫蠱之禍的牽連,作為太子劉據的孫子,尚在襁褓之中的劉詢就進了大牢。後來太子滿門被殺,劉詢雖然僥倖活了下來,但是也只能流落民間。不料想漢昭帝英年暴亡後繼無人,結果在權臣霍光的輔佐之下,他意外走進皇宮,成為了西漢的中興之主。

不過再傳奇,跟接下來這位相比,不好意思只能算小巫。這位皇帝一開始是個「傻子」,關鍵一「傻」就是36年,還憑著「傻」成功登上皇位。按說這這夠傳奇了,可這還不算,這位「傻子皇帝」勵精圖治,竟然還創造了晚唐時期著名的「小貞觀」,被人稱為「小太宗」。他就是唐朝歷史上第16位皇帝唐宣宗李忱。

故事就從唐宣宗的早年經歷說起,唐宣宗的早年經歷其實也非常簡單,就四個字「戰戰兢兢」。說少年李忱,就是唐宣宗小的時候,有天晚上做了個夢,醒來之後他就跟他的母親鄭氏說,娘啊我昨天晚上做了一個夢,夢到自己騎龍上天,可真好玩。鄭氏聽完大驚失色,趕緊叮囑兒子:你要答應你娘,從這一刻開始,你一定要忘記這個夢,無論騎龍還是騰雲,以後你隻字不提。

小孩子做個夢而已,怎麼就嚇成這樣呢?乘龍上天這是想當皇帝,想日有所思夜有所夢。要知道宮廷之爭最慘烈的可就是皇位之爭你死我活,而唐宣宗的母親鄭氏是什麼出身呢?是宮廷侍女,因為唐憲宗一時興起寵幸了一下,才有了李忱。也就是說,鄭氏身份卑微沒有人瞧得起,一旦別人對她猜忌了的話,這娘倆能不能活下來兩說。

除了出身卑微,李忱從小還有一毛病,他說話比別人晚。這還不說,關鍵是會說話了,他還口吃。整個人也是一副的呆頭呆腦的樣子,而這樣的皇子你說皇帝可能會喜歡嗎?當然不喜歡。有一回,李忱跟著他的皇兄們在花園裡邊玩,恰好遇到父皇唐憲宗路過。這個場面立馬就熱鬧了起來,皇子們蜂擁而上,不是作揖鞠躬,就是各種吉利話極盡所能地要討好父皇。萬一哪一下哪一個場景入了父皇的眼,這離皇位可不就又進了一步嗎?

李忱年紀小力氣也小,被擠在了外圍,你說被擠在外圍嗓門大也行。可是他又口吃嘴笨,那就只能是乾脆不說話,遠遠地傻站著。所以在唐憲宗那,他幾乎就是個透明人,我懷疑都不記得有這麼個兒子,所以李忱母子倆想要在皇宮裡生存下去,那必須得是戰戰兢兢小心謹慎才行。

不過當這個時間來到他10歲那年,他們母子倆發現一個事,發現做別人眼中的傻帽,或許未必是壞事。這發生了什麼?看過電視劇《宮心計》的朋友應該記得裡頭有個郭貴妃,為人陰狠手段毒,這個郭貴妃並不是編劇杜撰的,在歷史上真有其人,而且她的來路還不小。什麼來頭?她是唐朝名將郭子儀的孫女。

郭子儀因為平定安史之亂,他居功至偉可以說對大唐有著再造之功。關鍵他為人相當低調,他這個孫女郭貴妃就不是個善茬,一點都不像他爺爺。在真實的歷史當中,她甚至比電視劇里還要狠。史料記載,郭貴妃有個兒子叫李恆,因為考慮到郭家的背景,唐憲宗挺早就把他立為了太子。可是說來也奇怪,唐憲宗可以把李恆立為太子,可是對於郭貴妃幾次提出立她為皇后的要求,唐憲宗卻始終不答應。

兒子都已經是太子了,當媽的幹嘛還要執著於皇后之位呢?我一定要當這個皇后,這是為什麼呢?不能說郭貴貴的想法只是為她自己,因為就李恆的太子身份來說確有隱患。首先,他在兄弟裡邊排行老三非嫡非長,一旦將來出現變故,不排除有人拿傳統的嫡長繼承制來說事。其次,二皇子李惲為人精幹,而且宮中宦官和朝廷大臣當中有一桿勢力支持他,這對太子李恆也是威脅,所以郭貴妃爭皇后也是為了鞏固兒子的太子之位。

只是沒成想,憲宗皇帝不知道為什麼,在立她為皇后這件事情上特別軸,死活不答應。結果郭貴妃就怒了,而郭貴妃這一怒就出了事了出了大事了。先是憲宗皇帝的大兒子莫名其妙地死了,怎麼死的不知道。有人懷疑是郭貴妃下的黑手,緊接著憲宗皇帝又死了暴斃。怎麼死的也不知道,當時只說是暴斃,但是後來有傳聞說這件事是郭貴妃指使宦官陳弘治所為。

這還不算,李恆後來登基了,登基之後也就是唐穆宗。他上台之後,郭貴妃這個時候已經是郭太后了。她一道旨令,把憲宗皇帝的二兒子李惲,以及支持李惲的一眾宦官與朝臣全部剷除怠盡,這個女人夠狠。對於威脅他兒子皇位的人,郭太后確實夠狠,但他不是第一個,歷史上曾經有,比如呂后。再說這個郭太后,問題在於光王李忱他們娘倆是既沒勢力也沒敢有這個想法。這個跟郭太后又有什麼關係呢?關係大的很。

要說清楚這其中的關係,咱們具體還得回到李忱10歲那年,在他身上發生了一件怪事。史書《舊唐書》記載李忱10歲那年「遇沉疾沉綴,忽有光輝燭身,蹶然而興,正身拱揖,如對臣僚,乳姆以為心疾」。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那年李忱突然得了一場怪病,之後每當有光突然照到身上,他就會一躍而起端正身體拱手作揖,就像對待朝中重臣那樣。宮人們都說,李忱這是神經了他瘋了。

而據說,就因為他的這個病,憲宗皇帝給他封了個王叫「光王」。這不開玩笑嗎?諷刺他。當然了,今天我們知道李忱其實那是裝瘋,既然他對皇位從來就沒有野心,又為什麼要裝瘋呢?其實就三個字「活下去」。宣宗的母親鄭氏原本是宮女出生,她以前是誰的侍女?正是當年郭貴妃的侍女。麻煩就在這,郭貴妃一直認為鄭氏以侍女的身份勾引了我的丈夫憲宗皇帝,所以我很生氣,更何況鄭氏一幸就得子,郭貴妃那更是沒有給過鄭氏好臉色。

如今郭氏成為了太后,呼風喚雨不在話下,這要是哪天想起往事心情一個不爽,鄭氏母子還能有活路嗎?而這正是李忱裝瘋賣傻的原因。因為這個世上不會有人跟傻子過不去,這是不是這李忱一裝傻,其他人就信了呢?也還沒有。據說消息傳到穆宗的耳朵里,當時他就不太相信,於是就下令召「光王」入宮,朕要一探真假。可是不管穆宗怎麼戲耍如何捉弄,李忱都呆頭呆腦的模樣。

唐穆宗這麼一看,算了這個傻弟弟,我乾脆再也不見了,從此李忱正式成為了透明人。不過正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唐穆宗沒有懷疑光王,不代表別人不注意他。話說這一轉眼,唐穆宗可就死了,他兒子即位了,也就是唐文宗,而唐文宗他經常就愛拿這個叔叔開涮。有一天文宗大擺宴席,就把皇叔李忱也叫來了。酒席宴間,大家是把酒言歡觥籌交錯,唯獨光王一言不發,他是傻子。這時候文宗就起了調笑之心,說你們誰能叫光叔開口說話朕重重賞他。

皇帝發話了,各皇家子弟自然是摩拳擦掌,使盡百般招數來逗弄光王。可就在這個當口,有一個人卻並沒有加入其中,而是在一旁冷眼旁觀,唐文宗的弟弟叫李炎,也就是後來的唐武宗。李炎為什麼會對李忱有所懷疑呢?冷眼旁觀肯定是起了疑心,他覺得有一點不對勁,那就是如果這位皇叔真是個傻子,別人戲弄他的時候他應該是生氣哭鬧,而皇叔的反應卻是一言不發,這可不太合乎常理。

所以李炎懷疑皇叔的傻可能是裝的,於是他決定對李忱再做試探。那麼李炎是如何試探?史料記載,李炎岩繼位之後,多次搞惡作劇,想把皇叔李忱給整死,甚至有一回大冬天的晚上,唐武宗邀請諸王一起外出踏雪,李忱也去了,出現了什麼情況呢?「誤墜馬,人不之覺」這樣的意外事件,那麼李忱怎麼墜的馬?其實就是唐武宗使的壞,命人把李忱推下馬來,而因為沒有人注意,以至於光王在冰天雪地里過了一整夜。

據說當時回宮的時候,唐武宗就竊喜了,這光王必死。可然沒想到,第二天有人報告說光王居然回來了,一個傻子在冰天雪地的晚上凍了一夜沒有凍死。唐武宗更加懷疑光王這是「裝傻」,而他之所以「裝傻」,肯定是有貓膩的。於是他決定乾脆吧,我幹嘛疑神疑鬼的呢?我直接弄死他不好嗎?那麼怎麼弄?

史料說,那天唐武宗讓人把光王捆成粽子,然後扔到宮外的一個廁所里。按說這回光王不淹死也得熏死,可是奇了,不僅有人違抗聖旨,偷偷把李忱從糞坑裡撈出來,還有高人指點,讓光王李忱去了江西新吳縣,也就是今天宜春的奉新縣的百丈山,那有個百丈寺,在那做了和尚。

正是因為這件事情,後來引出了唐武宗時期一場轟轟烈烈的滅佛運動,這又是怎麼回事呢?說是光王逃出宮以後,唐武宗便開始經常做一個同樣的夢。夢的什麼呢?一隻老虎張牙舞爪地向他撲來,把他要撕成碎片。唐武宗很惶恐,就找來道士解夢。道士就說了,老虎那光王可不就屬虎嗎?陛下夢中的猛虎,正是光王的化身。而隨後不久,京城又開始出現流留言,說李炎今上昌運已盡,有黑衣僧人會登上地位。這兩件事,一個做夢一個流言。一疊加在一塊,唐武宗大驚失色。

他就想了,那這個黑衣僧人會不會就是那隻夢中的猛虎,也就是光王呢?於是他便開始瘋狂地滅佛屠僧。唐武宗最後逮到光王了嗎?其實已經抓到了,只不過這抓到光王的人,以及光王被抓回來的時間,這個裡面是大有玄機。是誰把光王李忱給抓回去的?您絕對是想不到的,之前都說過,李忱曾經被人扔在廁所里,差點淹死或者熏死了,幸虧有人偷偷救了他。誰救了他呢?這正是這回把他抓回來的人,此人名叫仇公武。

仇公武是皇宮的大內官,也就是宦官的大頭領。唐朝自安史之亂之後,宦官專權的局面相當之嚴重,尤其是宦官掌握了朝廷禁衛軍之後,其囂張程度那是無以復加,立君廢君形同兒戲。就說穆宗、文宗、武宗三朝皇帝,那都是在宦官集團的支持之下才坐上了皇位的。大內官仇公武,武當初為什麼要救光王?而這回又為什麼要把光王給逮回來呢?

明白了光王回來之時,皇宮裡頭是一個什麼樣的情形,知道了這樣的情形,你就會明白這其中的玄機。當時皇宮裡是個什麼情況呢?武宗皇帝因為服用丹藥過量,已經病入膏肓,眼看就要掛了。但是他後繼無人,明白了吧?當初救光王,如今又把光王弄回來,這其實是仇公武的一個大陰謀。而這個陰謀就是,他要把這個傻光王推上皇位。

於是乎,公元846年,唐武宗李炎崩了之後,在仇公武、馬雲贄為首的一派幻官扶持之下,當時世人眼中的傻光王可就坐上了皇帝的大位史稱唐玄宗。可以想像宣宗登基那一刻,仇公武馬元贄等一眾宦官在底下站著,心裡樂開了花,他們的如意算盤終於得逞了。但事實上沒過多久,這些人可就再也笑不出來了。

登基當天,完成登基儀式回到後宮的唐宣宗,依然是那副呆傻之模樣,不過他好像很知道感恩的樣子,對仇公武和馬元贄那是恭恭敬敬的。在不經意間,他突然對馬元贄說,我感覺宰相這個人很專橫,今天他站在我旁邊,我就覺得毛骨悚然,我想罷免他,你覺得怎麼樣?

宣宗那個態度,儼然是事事聽從仇公武和馬元贄他們的決定。馬元贄怎麼回答的呢?可以,你是皇帝,你決定就行了。於是第二天一上朝,宣宗一道聖旨把宰相李德裕給免了。事實上,這是唐宣宗已經開始治理朝政了。唐朝晚期的時候,其實皇帝大多成了傀儡,兵權被宦官集團所掌控,而政權又在宰相集團文官集團的手裡,所以要想掌控朝局,必須逐步收回權力。而要想收回政權,必須得到宦官集團的支持。

宣宗他怎麼知道仇公武和馬元贄,他們會支持他免掉宰相李德裕呢?這就得說宣宗此人真的是成府太深。當然了,要不是成府深的話,不可能裝傻一裝30多件。可問題是,他在裝傻期間可不是光傻,他可沒閒著。史料記載,唐宣宗自幼熟讀《貞觀政要》不說,登基之前也就是裝傻期間,每到夜深人靜之時,他都會獨自閉門讀書研究政務,尤其對如何奪回皇位,他早有計謀。

就說取得宦官支持,要罷免宰相李德裕這件事情,其實他早就知道馬元贄會同意。因為多年之前,在一樁宮中醜聞案中,馬元贄差點就讓李德裕給整死了。他倆有仇,而宣宗正是利用他們的這層矛盾,逐步將李德裕的黨羽給清除出去,同時不顯山不露水地將一批中正之士安排進來。那麼宦官這邊又該如何對付呢?

你絕對想不到,宣宗只是借用了一場危機,就輕易地化解這個難題。那是什麼危機?眾所周知,古代皇帝繼位都要舉辦一個極為重要的儀式,那就是到太廟祭祀先祖,可是唐宣宗舉行祭祀儀式的時候,遇到一個尷尬的問題。這個問題就是他是憲宗皇帝的兒子,可是在憲宗和他之間還隔著四個皇帝穆宗、敬宗、文宗、武宗,這幾個短命的皇帝。這祭拜穆宗還說得過去,因為那是他哥,可是敬宗、文宗和武宗都是他的侄子,叔叔祭拜侄子,這怎麼說怎麼不對勁不妥。

另外還有個關鍵問題,那就是如果唐穆宗一脈代表著正統,我祭祀他就承認他的正統。那他那一脈代表正統,我宣宗這一脈恐怕永遠就要面臨一個得位不正的詬病。唐宣宗如何利用這個問題,最終一石二鳥既打擊宦官集團,又解決他即位的正統性問題呢?

說有一天上朝,唐宣宗突然就哭了起來。哭的很傷心,並且一直說自己不孝,我是個不孝子孫。大家就問了,皇上你怎麼不孝了?這個時候唐宣宗就說了,當年我爹先皇就是憲宗皇帝死得很突然,我聽說他是被人謀殺的,可是當年我只有10歲,無法替父報仇。現在我當皇帝了,我一定要徹查父親的死因,否則我就是不孝。哭的是特別動情,理由還特別充分。

既然皇上要徹查那就查,這一查還真查出一個天大的秘密。當年唐憲宗怎麼死的,當時的說法是憲宗皇帝誤服丹藥毒發暴崩。可是經過調查,真相可不是這樣太嚇人了。當年可是郭貴妃與唐穆宗母子,指使宦官陳弘志對憲宗實施了謀殺。不用說,案情大白是天下震驚。既然唐穆宗是通過謀殺先皇而奪得的皇位,那他就是篡位者,而他這一脈自然就不是正統了,所以必須馬上從太廟移出去。

既然唐穆宗一脈不是正統,那麼我宣宗自然就是正統了。搞定了這個關鍵問題,緊接著宣宗就開始對宦官集團也展開了一場大清理。史料記載,當時在宣宗的清理過程當中,一千多個宦官被清理出局,當然這個時候唐宣宗並沒有對仇公武和馬元贄他們動手,畢竟自己是在他們的支持之下才坐上皇位的。但是你可以現象,當權力首先是政權行政權被宣宗握之在手。而同時宦官集團又被嚴重打壓之後,仇公武和馬元贄這是什麼感覺?風聲鶴唳草木皆兵,全都傻了眼了。

因為這個時候,他們才發現那個傻了30多年的宣宗李忱,他其實一點都不傻,真正傻的是他們自己。用現代話說就是小丑竟是我自己,不僅如此,史料記載,後來唐宣宗還在內宮之中專設了棍仗。哪一個宦官要是犯了錯直接就打,從那之後,不管是仇公武還是馬元贄就開始戰戰兢兢了。

輪到他們了,不敢稍越雷池半步,至此囂張了幾十年的宦官集團徹底被打壓了。懲治完宦官一黨,宣宗整頓吏治提拔人才,減少賦稅收復失地。在他手上,唐朝出現了自安史之亂之後難得興盛局面,後人把這一時期稱之為「中興之志」。只可惜,如此傳奇的小太宗李忱,在晚年也犯了他父親和侄子同樣的錯誤,為了長生包括縱情聲色,服用大量的丹藥。

據《資治通鑑》記載,公元859年,唐宣宗因為濫用春藥不治而亡。從此,唐朝就再也沒有出現中興之主了,最終走向了敗亡,終究還是慾壑難填。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