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十大風水大師

迷茫的憂傷 發佈 2022-09-03T01:40:04.615948+00:00

風水是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在學術界又被稱為「堪輿」,主要是用來選擇宮殿、村落選址、墓地建設的方法和原則,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其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最高境界是達到所謂的「天人合一」。

風水是歷史悠久的一門玄術,在學術界又被稱為「堪輿」,主要是用來選擇宮殿、村落選址、墓地建設的方法和原則,選擇合適的地方的一門學問,其核心思想是人與大自然的和諧,最高境界是達到所謂的「天人合一」。

那麼你知道中國古代都有哪些著名的風水家嗎?所以今天小編就為大家盤點一下,中國歷史上十大風水大師,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註:本排名為非正式的排名,僅供參考。

十、廖均卿(1350——1413),字均卿,號玉峰,江西省興國縣梅窖鄉三僚村人。

明永樂八年,以建明十三陵之長陵有功,被封為欽天監靈台博士。撰有《行程記》等。

永樂五年,由禮部尚書趙羾引均卿入京選擇陵址。

時經兩年,終於擇取北京西郊昌平東北的黃土山為陵區。

於是成祖即日車駕臨視,封為天壽山,並授均卿為靈台博士,開始建陵。

陵寢建成,均卿不願再封官受金,成祖便賜其紙扇一柄,並題詩云:

「江西一老叟,腹內藏星斗。斷下金石鯉,果中神仙口。賜官官不要,賜金金不受。賜爾一清風,任卿天下走。」

此之後北京故宮大皇城的勘測也出自於廖均卿之手。

廖均卿因此被皇帝以四品職銜供養至老死,他的墓地至今還在三僚村的半山腰上。

這座蘊蕆著很多奧秘的古代墓穴,走勢猶如猛虎下山,氣宇軒昂。

九、賴布衣,原名賴鳳崗,字文俊,又名賴太素,道號布衣子,故也稱賴布衣,又號稱「先知山人」,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崗人。

賴布衣大約生於宋徽宗年間的江西省定南縣鳳山岡,具體時間不是很清楚。據說賴布衣是個神通,自幼聰慧好學,頗有所得,九歲的時候就高中秀才。只不過可惜的是,沒有聽說他中過進士。

雖說如此,他最後好歹還在北宋朝廷混了個國師一職,可惜的是後來因為得罪了權臣秦檜,最終受到秦檜陷害,不僅丟了官職,日子也過的不好。

賴布衣倒是個隨遇而安的性子,雖然不能為國效力,還被人逼得四處流落,生存艱難。但是在走遍中國大地的期間,憑藉自己精湛的堪輿理論與技術,一路憐貧救苦,助弱抗強。看了不少的風水寶地,同時也留下了很多傳奇傳說,有了「先知山人」、「風水大師」的名號。

晚年的賴布衣看破紅塵,最終選擇了歸隱山林,此後長與青山白云為伴,人不見其蹤。倒是留下的兩部《青烏序》、《催官篇》風水著作,成為風水大師學習之物。

兩部書中,尤其是他寫的「青烏序」尤為出彩,留下了一個神奇的傳說。據說此書剛剛完成,就引來南華帝君的使者白猿取走,經一百多年後傳給了劉伯溫,劉伯溫憑它輔佐朱元璋成就了帝業。所以後世在提到那位一統江山的劉大師之時,一般都認為他的師傅是賴布衣。

賴布衣一生看了不少的風水,選址建城,尋找安息之地,有過不少的功績。

八、楊筠松,名益,字叔茂,號筠松,民間稱「楊救貧」。江西廬陵(今為吉水縣)人的遺腹子。父早逝,其母改嫁於竇州一商人,出生竇州。出生於唐太和(834)甲寅三月初八日,卒天佑三(906)年九月,壽七十有三。

據《贛州府志》記載:「竇州楊筠松,僖宗朝,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靈台地理事,黃巢破京城,乃斷髮入崑崙山,過虔州,以地理術授曾文辿,劉江東。卒於虔,葬雩都躍口(藥口)垻」。又《雩都縣誌》(同治十八年版)云:「唐都監楊筠松墓,縣東北八十里,地名躍口(藥口),今稱楊公垻,明太守葉夢熊豎碑表之。又雲「楊筠松卒於躍口(藥口),其徒曾文辿即於垻上擇地葬之,因名楊公垻。楊救貪自幼聰穎過人,勤奮好學,七歲登科甲,隨之步入仕途,至僖宗朝任國師,任職期間及其前後深入研讀堪輿典籍,鑽研風水,得其要領,為後來從事風水和成為名家奠定了思想和理論基礎。

據《四庫全書》載,楊筠松著有《青囊奧語》《天玉經》《玉尺經》《疑龍經》《葬法倒杖》等風水理論著作。他以其理論與實踐,創立了贛派又稱形勢、巒體派風水理論。開創了中國風水的新時代,因此被後人尊稱為中國形勢風水地理的祖師。

楊筠松自唐未黃巢起義進入贛州,他操風水為生,足跡遍布贛州、贛縣、雩都、寧都、興國、。到過撫州、吉安,遠至福建、廣東一帶。他用自己擅長的風水術為老百姓做了許多好事,一生扶貧濟困,匡扶正義,在民間流傳著許多關於他的傳說故事,被世人稱為救貧先師。楊救貧在風水活動中,邊實踐邊總結,精心潛研,圍繞覓龍、察砂、觀水、點穴的風水四大要領,先後寫出了多篇著作,其中的代表作有:《撼龍經》《疑龍經》《葬法倒杖》《青囊奧語》,這些名作在長時間裡被風水術者作為學習的經典,堪輿的依據。

此外,還著有《黑囊經》,「熟讀黑囊經,天下任君行」…楊救貧通過著書傳播風水術藝以外,又收徒傳藝,據推,他寓居江西二十七年,授徒高足曾文辿(於都曲洋人)、劉江東(於都上腦人)。

七、李淳風(602-670年),道士,岐州雍縣人。唐代天文學家、數學家、易學家,精通天文、歷算、陰陽、道家之說。

隋仁壽二年(壬戌年)(602年),李淳風生於岐州雍,自幼聰慧好學,博覽群書,尤其精通天文、曆法、數學等。唐高祖武德二年(619年),李淳風經推薦成為唐王李世民的記室參軍。

唐太宗貞觀元年(627年),25歲的李淳風上書,對道士員外散騎郎傅仁均所著的《戊寅元歷》提出18條意見,太宗採納7條意見,授於李淳風將仕郎,入太史局供職,鞠躬盡瘁40年。

李淳風是世界上第一個給風定級的人。他的名著《乙巳占》,是世界氣象史上最早的專著。他和袁天罡還被傳說為《推背圖》的作者。

另外由他註解的《周髀算經》和《古算十經》是世界上最早的數學教材,特別是為宋元時期數學的高度發展創造了條件;《乙巳占》10 卷,是李淳風的一部重要的星占學著作。李淳風根據他對天文曆法的多年研究和長期觀測,於麟德二年(665)編成新的曆法,命名為《麟德歷》。

咸亨元年(670年),李淳風卒,唐高宗李治又頒「追復詔」,追復李淳風為「太史令」。

六、袁天罡(生卒年不詳),別名袁天綱,益州成都人,隋末唐初著名星象學家、相士、道士、風水大師、預言家、玄學家、天文學家,著有《推背圖》、《袁天罡稱骨算命法》等作品。

袁天罡在天文、數學、曆法、相術、陰陽學等方面頗有建樹。

袁天綱少孤貧,在隋朝曾為資官令,入唐任火井令。貞觀八年(634年),唐太宗聽聞其名聲,徵召入朝,並將他與西漢學者嚴君平相提並論。

傳說袁天罡未卜先知,千年變局,判者神明,盡覽於胸;他預言了襁褓中的武則天會當皇帝。據新舊《唐書》記載,他曾給年幼的武則天看相,言其「可為天下主」。

五、郭璞(276年-324年),字景純。河東郡聞喜縣(今山西聞喜)人。兩晉時期著名文學家、訓詁學家、風水學者,建平太守郭瑗之子。

郭璞自少博學多識,又隨河東郭公學習卜筮。永嘉之亂時,避亂南下,被宣城太守殷祐及王導徵辟為參軍。晉元帝時拜著作佐郎,與王隱共撰《晉史》。後為大將軍王敦記室參軍,以卜筮不吉勸阻王敦謀反而遇害。王敦之亂平定後,追贈弘農太守。宋徽宗時追封聞喜伯,元順帝時加封靈應侯。

郭璞是兩晉時代最著名的方術士,傳說他擅長預卜先知和諸多奇異的方術。他好古文、奇字,精天文、歷算、卜筮,長於賦文,尤以「遊仙詩」名重當世。

四、管輅(公元209——256年),字公明,三國時期魏國術士,平原縣人。是歷史上著名的術士,被後世卜卦看相的人奉為祖師。

管輅出生在平原縣故城(今張官店東)北小管莊。父親先在利漕當官,後為琅琊即丘長。管輅容貌粗丑,從小就喜歡仰視星辰,夜不肯寐,逢人就請教星辰之事。父母也管不了他。十五歲時,到父親當官的即丘官舍讀書,琅琊太守單子春雅有才度,聞輅是學校中的才俊,便召見了他。還請四百多位能言善辯的賓客和管輅辯論。管輅自酌三升青酒,從早上到晚上,連中午飯也沒吃,四百多位賓客輪流向他發問,他都能對答如流。單子春對眾人說:「此年少盛有才器,聽其言論,正似司馬犬子遊獵之賦,何其磊落雄壯,英神以茂,必能以天下地理變化之數,不徒有言也。」號之天下神童。

待到長大以後,精通易術、天文、鳥語,預知人的命理,夏侯淵戰死、魯肅病死、許昌火災等事情都預言應驗了。而在《三國志》中記載了他到安德令劉長仁家聞雀言知殺人案,在館陶令諸葛原遷新興太守之時,為其踐射覆,應吏部尚書何宴之請,為其著爻作卦,預知亡故等等,無不精妙之極。尤其是他為自己作卦,「吾自知公直耳,然天與我才明,不與我年壽,四十七八間,不見女嫁兒娶婦也。」是年八月,管輅為少府丞。明年二月卒,年四十八歲。

三、黃石公,約前292年-前195年,秦漢時人,後得道成仙,被道教納入神譜。據傳黃石公是秦末漢初的五大隱士之一,排名第五。

《史記·留侯世家》稱其避秦世之亂,隱居東海下邳。其時張良因謀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於下邳橋上遇到黃石公。黃石公三試張良後,授與《素書》,臨別時有言:「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山下,黃石公即我矣。」張良後來以黃石公所授兵書助漢高祖劉邦奪得天下,並於十三年後,在濟北谷城下找到了黃石,取而葆祠之。

漢高帝八年,去世,後世流傳有黃石公《素書》和《黃石公三略》。

二、樗里疾(?―前300年),又稱樗里子、嚴君疾,嬴姓,名疾,戰國時期秦國宗室將領,秦孝公庶子,秦惠文王異母弟,其母為韓國人。樗里疾能說會道,足智多謀,綽號「智囊」,擅長外交、軍事。

公元前322年,秦惠文王封他為右更的官職,並派他率軍攻打曲沃,並攻占了曲沃,將魏國土地併入秦國。公元前317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庶長樗里疾破魏、趙、韓軍於修魚(今河南原陽西南),俘虜趙將莊豹,攻下了藺縣。

公元前312年,楚軍攻秦,兩軍激戰于丹陽,他幫助魏章打敗了楚軍,俘楚將七十餘人。並乘勝奪取楚之漢中。秦封他樗里子(因其住地在陰鄉樗里,故曰樗里子,爵號嚴君)。

秦惠文王死後,秦武王即位,任命他和甘茂為左右丞相共輔國政。秦國派甘茂攻打韓國,拔取宜陽(今河南宜陽西)派樗里疾率領兵車百輛進入周王城。周王以軍士列隊歡迎他。秦武王死後,他又盡心竭力輔助秦昭王。

公元前306年,秦昭王命他攻打蒲城未下,轉攻魏國皮氏,皮城守將沒有投降,樗里疾與魏議和而退,以後他又參與策劃攻取韓國之穰城、楚國之新城等。

秦昭襄王二年,拜為丞相,主持朝政和宗族事務。七年(前300年),去世,葬於渭水南岸章台(今西安市西北約3千米處,北距渭河南岸約2千米,位於漢長安城所在的西南至東北走向的龍首原地勢最高點)之東。

傳說臨終前曾預言:「後百歲,是當有天子之宮夾我墓。」後果然靈驗,後世的堪輿家皆奉他為相地術正宗,尊之為神。後世堪輿家尊之為「樗里先師」。著有作品《青烏經》,傳於世。

一、鬼谷子,王氏,名詡,別名禪,生卒年不詳,又稱王詡,王蟬、王利,道號鬼谷子。春秋戰國時期楚國人,祖籍朝歌(今淇縣)城南。戰國時期傳奇人物。著名謀略家、縱橫家的鼻祖,兵法集大成者,諸子百家之縱橫家創始人, 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

關於鬼谷子其人,史書雖沒有明確的傳記,但也可以從中找到一些蛛絲馬跡。

在《史記蘇秦列傳》中,就有鬼谷子的明確記載:「蘇秦者,東周雒陽人也。東事師於齊,而習之於鬼谷先生。」同時,在《史記張儀列傳》中,也有類似的記載:「張儀者,魏人也。始嘗與蘇秦俱事鬼谷先生,學術,蘇秦自以不及張儀。」

從上述兩條《史記》的歷史文獻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鬼谷子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並非杜撰或傳說。

鬼谷子真名叫做王詡,又名王禪,道號玄微子,戰國時期人物。至於他出生何地,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有人說他是衛國朝歌人,也有人說他是魏國鄴地人,還有人說他是陳國鄲城人。

不過,鬼谷子的一生,確實有很高的成就。

一是鬼谷子桃李滿天下,高徒眾多。

鬼谷子的精英徒弟中,有史料記載的,就超過了500位。大家耳熟能詳的有蘇秦、張儀、孫臏、龐涓等。蘇秦遊走於六國之間,身掛六國相印,憑藉三寸不爛之舌,縱橫捭闔。而張儀則首創「連橫」策略,兩度入秦為相,受封武信君。

《史記》贊其兩人:「此二人真乃傾危之士也!」

孫臏和龐涓師從鬼谷子,習得神鬼莫測的兵道,後來都成為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孫臏出任齊國軍師,是齊威王的左膀右臂,輔佐田忌取得了桂陵之戰和馬陵之戰的關鍵勝利,奠定齊國霸業。龐涓憑藉真才實學,得到魏惠王賞識。雖因殘害孫臏而被後世詬病,但其軍事才華,在當時仍是出類拔萃的。

二是鬼谷子具備經天緯地的曠世之才。

他精於占卜。日星象緯,占卜八卦,預算世故,十分精確。他長於兵學,六韜三略,變化無窮,布陣行軍,鬼神莫測。他善於言學,廣記多聞,明理審勢,出詞吐辯,萬口莫當。他巧於修身,修真養性,祛病延年,服食導引。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