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林祈雨 夸父逐日

華州區人民檢察院 發佈 2022-09-04T08:11:54.576790+00:00

南宋隆興元年,時任平江主簿的江西人王夢雷,目睹湖南大旱寫下了「散吏馳驅踏旱邱,沙塵泥土掩雙眸。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


著名版畫家古元(1919-1996年)作品《戰勝旱災》

  史載,從公元前206年到1936年的2142年中,中國共發生旱災1035次,平均每兩年發生一次。南宋隆興元年(1163年),時任平江主簿的江西人王夢雷,目睹湖南大旱寫下了「散吏馳驅踏旱邱,沙塵泥土掩雙眸。山中樹木減顏色,澗畔泉源絕細流。處處桑麻增太息,家家老幼哭無收。下官雖有憂民淚,一擔難肩萬姓憂。」這首詩,為今人留下當時旱災後的真實影像。

  商朝開國之君湯開啟了帝王祈雨的先河,《呂氏春秋·季秋紀·順民》記載,商湯滅夏得到天下後,遭遇持續大旱,五年沒收成。商湯便在桑林中向神祈禱:「餘一人有罪,無及萬夫。萬夫有罪,在餘一人。無以一人之不敏,使上帝鬼神傷民之命。」於是,商湯「剪其髮、磨其手」,以身體作祭品,祈福於上天,「雨乃大至」。自此之後,祈雨活動便連綿不絕。

  明代文學家張岱《夜航船》轉載「商湯桑林祈雨」時,發出疑問:「政不節歟?民失職歟?」他說祈雨雖充滿迷信,但將水旱等天災與治理天下的過失結合進行反思,而後實施一些仁政,也不失為廢柴利用。

  如果說大禹是史上最早的治水英雄,那麼夸父則是婦孺皆知的抗旱標兵。《山海經·大荒北經》曰:「夸父不量力,欲追日景,逮之於禺谷。將飲河而不足也,將走大澤,未至,死於此。」古往今來的歷史學家對「夸父逐日」的理解也見仁見智。有人認為,夸父生活的上古時代,生產力低下,野獸叢生,疾病肆虐,人的平均壽命非常短。於是,先民賦予夸父巨大的身形和力量,期望他能夠帶著大家突破時間束縛,達到不死的境地。可夸父終究沒追上太陽,死在路上。

  也有人認為,「夸父逐日」講述的是一個尋找水源的故事。對以農業生產為根本的華夏民族來說,水是賴以生存的剛需。夸父或許不是一個具體的人,或許是一個生活在東部部落的代表,因乾旱顆粒無收,受大家委託,夸父追逐太陽向西尋找,先找到黃河,擔心水源不足,繼續尋找「大澤」,結果渴死在尋找水源的路上。

  自古崇尚安土重遷的中國人,只有遭遇戰亂、洪澇或乾旱、瘟疫等天災人禍時,才被迫選擇背井離鄉。史料記載了大量大規模的遷徙事件。因旱災導致糧食緊張,隋唐兩朝都被迫遷都。司馬光《資治通鑑·隋紀二》說:開皇十四年(594年),關中大旱,人多飢乏。到了這年八月,立都長安的隋文帝楊堅不得不帶著一干王公大臣東移洛陽「就食」。

  唐王朝神龍元年(705年),宰相張柬之等發動政變,擁戴李顯上位。為恢復李唐江山,李顯於706年就迫不及待地還都長安。誰知回長安的第四年,關中地區因水旱災害再次發生饑荒。當時,有大臣建議李顯搬到洛陽「就食」。開元二年(714年),關中又遇大旱,唐玄宗只好搬到了洛陽……唐玄宗在位期間(712-756年),就曾五次被迫遷到洛陽「吃飯」。從隋文帝到唐玄宗的隋唐兩代帝國多位帝王,為「吃飯」一直在長安和洛陽之間往返奔波。王侯將相、達官貴人來回折騰不愁本錢,但平民百姓要麼客死異鄉,要麼流落他方。

  在與乾旱的長期抗爭中,古人研發並積累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諸如災前預防、賑濟救災、移民搬遷、保護生態、興修水利、改良品種等。其中,漢武帝時搜粟都尉趙過總結西北地區的抗旱經驗並推廣的「代田法」名垂青史。

  《漢書·食貨志》載:「兵旱相乘,天下大屈,有勇力者聚徒而衡擊,罷夫贏老易子而咬其骨。」漢武帝晚年後悔征伐之事,於是,封丞相為富民侯,下令「方今之務,在於力農」。並任命農學家趙過為搜粟都尉:「過能為代田,一畮三甽,歲代處,故名代田,古法也。」所謂「代田法」,即在面積為一畝的長條形土地上,開三條寬、深為一尺的溝,「播種於甽中,苗生葉以上,稍耨壟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壟盡而根深,能與風旱」。將種子播種於溝中,等到苗發芽長葉後,在耕種除草的同時,將溝兩邊的壟土耙下來埋在作物的根部,這樣便能起到防風抗倒伏和抗旱的作用。

  此「古法」源於「后稷」。所謂「后稷」,不是指被尊為農神的周先祖棄,而是指以「后稷」命名的農書,與《呂氏春秋·上農》等四篇所引《后稷》農書為一碼事。《呂氏春秋·任地》闡述的以畎畝制為中心的農業技術,以「上田棄畝,下田棄圳」進行了概括。「代田」便由畎畝法發展而來,基本結構就是壟和溝組成。

  趙過推廣這種農業新技術時,先組織試驗,取得增產效果後,再進行新農法和新農器知識培訓,然後從三輔地區逐步向河東、弘農和西北邊郡等地推廣。此抗旱法對漢武帝晚年時期社會經濟的恢復發揮了重要作用。「代田法」所包含的農耕技術,一直影響著後世農業文明的進步,推動了我國農業科技的發展。尤其與「代田法」相輔而行的耦犁、耬車等新農具的推廣運用,助推了古代農業生產力的進一步提高。古代傑出農學家賈思勰在《齊民要術》中點讚:「趙過始為牛耕,實勝耒耜之利。」

  始建於秦昭王時期,由我國古代著名水利專家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水利工程是中國歷史上極為出色的水利設施之一,受都江堰水利工程灌溉便利的地區達到了四十多個縣區,也奠定了蜀地「天府之國」的水利基礎。

  旱災之下,「上蒼久無雷,無乃號令乖。雨降不濡物,良田起黃埃。飛鳥苦熱死,池魚涸其泥。」杜甫的這首詩充滿了深深的無奈與悲嘆。值得慶幸的是,那種餓殍千里、民不聊生的圖景再也不可能在我們這片國土上重現了。

趙柒斤

來源:檢察日報

聲明:本號轉載稿件僅供交流學習,所載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到您的權益,煩請私信告知,我們將於第一時間刪除!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