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縣東林村:「紅色」+「綠色」混搭風 這個村子不一般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 發佈 2022-09-04T15:08:21.477794+00:00

2021年6月以來,南里鎮黨委把賡續紅色血脈、講好紅色故事和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六亂」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對《新華日報》創刊地東林村後溝自然村1100餘平米破舊牆面進行立面整治,手繪了900餘平米紅色革命故事,講述了該報創刊、發展過程。

山西新聞網長治頻道訊 當紅色牆繪遇上美麗鄉村,原本平淡無奇的老舊院牆,會煥發出怎樣的生命力呢?走進沁縣南里鎮東林村後溝自然村900餘平米的牆壁,被紅色主題牆繪所填滿,原本毫無生氣的牆體,不僅被一幅幅繪畫作品賦予了「生機」,也向人們直觀地展現了紅色文化所蘊含的精神,成為了村里一道靚麗的風景線。

2021年6月以來,南里鎮黨委把賡續紅色血脈、講好紅色故事和高標準、高質量推進「六亂」整治有機結合起來,對《新華日報(華北版)》創刊地東林村後溝自然村1100餘平米破舊牆面進行立面整治,手繪了900餘平米紅色革命故事,講述了該報創刊、發展過程。

以「紅色文化」提振村民精氣神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物質要素固然重要,但關鍵還是在人的精神。「紅色文化」是精神營養,是強勁動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紅色文化不可或缺。利用好紅色資源,通過多種形式展示紅色文化,不僅僅是對村民群眾進行紅色教育與紅色洗禮,更為重要的是提振了大家實現鄉村振興發展的精氣神。

在推動鄉村振興發展過程中,如何保護好紅色資源,傳承好、利用好紅色文化呢?正如東林村,充分利用後溝自然村《新華日報(華北版)》創刊地這一紅色文化資源,不僅讓鄉村風氣煥然一新,更讓鄉村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用「紅色文化」為鄉村振興發展注入源源不絕的動力。

2022年,東林村大力推進鄉村旅遊示範村建設,保護修繕省級文物《新華日報(華北版)》舊址項目。對後溝自然村《新華日報》(華北版)舊址7孔窯洞、4座12間土樓、10間廳房、3間馬棚、1100㎡院落依舊復舊進行保護。同時完善紅色旅遊景點周邊公共服務配套設施。重點對村內人居環境整治科學規劃,正在建設旅遊公廁1座10㎡、安裝路燈60盞、建設公共綠地4160㎡,種植喬木樹種318株,花灌木348株,綠地護欄210米。立面牆體整治880㎡,殘垣斷壁整治360㎡,配套垃圾桶60個,戶廁改造130座,拉污車1台。停車場120㎡,跨河人行木橋1座(1.5米寬,7米長),古井木房4㎡,紅色文化簡介牌1座,導遊牌15個。修復民俗窯洞4眼及配套設施、遊客接待站6眼窯洞及配套設施。主要街巷道硬化2830㎡、排水渠280米,管涵4處40米,景點河道整治及水環境治理780米,提升紅色旅遊景點周邊配套基礎配套設施。

以「綠色產業」提質增效激活力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

近年來,東林村發展沁州綠尖椒、沁州黃小米和沁州紅高粱種植生產,通過訂單特色農業形式,加快了種植區內農民的增收步伐。為讓村里群眾積極主動融入現代農業發展,實現持續穩定增收,東林村因地制宜採取措施,做好土地文章,讓耕地產出效益實現最大程度升值,外「聚」合力,內「增」動力,內外作用形成活力,帶動群眾以地生財,讓農民振興增收奔小康得到有力保障,讓農業產業成為農民家門口的「提款機」。

同時,東林村利用「清化收」這一鍥機,做好盤活集體資源方面的工作。東林村出台了《農村集體資產「清化收」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集中開展以全鄉農村集體經濟合同專項清理、村級債權債務清收化解、新增資源收費為內容的「清化收」專項行動。東林村幹部黨員和村民代表深入農戶、沉入網格,一對一宣傳政策、逐戶摸清底數,收回集體機動地32.9畝,以年租方式承包出去。摸清各個合作社、養殖企業占地性質、運行情況、核實合同15份均合法性。為加強全村農村集體資產經營管理,規範全村農村集體經濟組織運行,從不規範合同中挖潛力,在陳年舊帳中淘金子,向新增資源要效益,為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增加積累,收回並重新發包機動地32.9畝,新增集體經濟收入6580多元,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看著滿棚的肉雞,東林村黨支部書記栗俊芳介紹道:「東林村立群養殖有限公司肉雞養殖大棚存欄肉雞9萬羽,帶動農戶11戶,戶均增收4000元,同時可帶動村內8名勞動力就業,2021年村集體經濟達到18萬元,2022年將達到20萬元以上。今年以來,東林村深入推進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專項行動,黨建引領堅實有力,產業發展效益突出,干群面貌煥然一新。下一步我將繼續團結帶領廣大幹部群眾,不斷創優工作方式,提升治理能力,確保黨的政策落實到位,為群眾辦實事好事,打造好紅色旅遊示範村,為建設「三晉花園·水美名城」貢獻東林村一份力量。」

一花一世界,一牆一風景,一村一主題,當紅色牆繪遇見了美麗鄉村,經過歲月沉澱的村落,因為紅色牆繪,越發韻味獨特。而「紅色+綠色」的「混搭」風,也將描繪出不一樣的鄉村振興多彩生活。(孫愛國 郭學紅 秦超)

(責編:張文衛、郝亞紅)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