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容護膚之魚」——石斑魚介紹

健康管理人 發佈 2022-09-04T16:06:15.178307+00:00

石斑魚屬於鱸形目,生活在溫帶和熱帶海域,多棲息在珊瑚礁和海底碎石的縫隙中,不作遠距離洄游。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



石斑魚屬於鱸形目,生活在溫帶和熱帶海域,多棲息在珊瑚礁和海底碎石的縫隙中,不作遠距離洄游。石斑魚體色多變,常呈褐色或紅色,並具條紋和斑點,為暖水性的大中型海產魚類。石斑魚營養豐富,肉質細嫩潔白,類似雞肉,素有「海雞肉」之稱。市面上石斑魚被視為名貴海產。 所謂名貴海產,一是數量稀少,第二就是難以捕獲,第三必須肉質鮮美彈牙,富含營養。石斑魚可以說是溫帶和熱帶海產中的天之驕子。石斑魚又是一種低脂肪、高蛋白的上等食用魚,被港澳地區推為我國四大名魚之一,是高檔筵席必備之佳肴。

因為石斑魚經常捕食魚、蝦、蟹,就會同時攝取蝦、蟹所富含的蝦青素,對人類來說,石斑魚就成為了含蝦青素的食物。蝦青素(英文名Astaxanthin,在日本和港澳地區也稱蝦紅素)是1938年從龍蝦中首次被分離出來的一種超強的天然胞外抗氧化劑。也是唯一能達到延緩器官和組織衰老功能的抗氧化劑。石斑魚也含蝦青素的,石斑魚的魚皮膠質增強上皮組織的完整生長和促進膠原細胞的合成的營養成分的重要物質叫二甲基碸(MSM);而「膠原蛋白」是高脂的極易被氧化,所以要配合抗氧化劑使用才能達到美容護膚的效果。因為石斑魚是同時具備了二甲基碸(MSM)和蝦青素的,所以才有「美容護膚之魚」的稱號。

由於石斑魚種類繁多,嬌艷多姿,個個顏值秒殺其它魚類,很容易讓人看花眼,但還是可以用一些技巧去分辨的。



石斑魚鑑定雖然難,但也不是沒有辦法喲~全球石斑魚有16個屬160餘種,中國沿海分布9個屬60餘種。

鑑別流程見畫圖:


首先,看尾巴。如果是月牙形而不是圓弧形或者截形的話就是Variola側牙鱸屬。該屬只有兩個種,尾鰭末端是白邊的就是白邊側牙鱸Variolaalbimarginata,是黃邊的就是側牙鱸Variola louti。


排除掉Variola側牙鱸屬後,我們來數一數背鰭硬棘。若為7-8個,則是Plectropomus鰓棘鱸屬,東星斑(豹紋鰓棘鱸Plectropomusleopardus)就是這個屬的哦~ 見下圖:


如果背鰭硬棘是9個的話,就是Cephalopholis九棘鱸屬或者Aethaloperca煙鱸屬。由於煙鱸Aethalopercaroggaa是單屬單種,長得下圖這樣,全身黑色,腹部有時有一道白斑,因此也很好辨認,若不是它,就是九棘鱸屬啦。


如果背鰭硬棘是10-11個的話就比較複雜啦~它們有可能是Anyperodon光顎鱸屬、Cromileptes駝背鱸屬、Triso鳶鱠屬、Hyporthodus下美鮨屬或者Epinephelus石斑魚屬。好在前三個都是單屬單種,看一下圖片就很好辨認啦:

先來Anyperodonleocogrammicus白線光齶鱸,特點身體較長,頭尾尖,身上有紅色斑點,並且有縱向白色條紋貫穿全身:


接下來是Cromileptesaltivelis駝背鱸,也就是著名的老鼠斑,這個大家應該比較熟悉。特點是口較小,背部高隆,身上黑色小圓斑,長得很可愛,可以作為觀賞魚:


最後是Trisodermopterus鳶鱠,其特點是體型呈橢圓形,棕色或橄欖色,眼小,吻短,背鰭起始部位較前,背鰭鰭棘部與軟條部相連,無缺口:


Hyporthodus下美鮨屬體型較高,體色多為深色,腹鰭一般在胸鰭的正下方或者前方,在中國沿海只分布有兩個種類,分別是Hyporthodusseptemfasciatus七帶石斑魚


和Hyporthodusoctofasciatus八帶石斑魚:


如果以上情況都不是的話,那就是石斑魚屬的種類啦~石斑魚屬是石斑魚科下面種類最為豐富的屬,占全部種類的近三分之二。


一、岩石斑魚 [Epinephelus adscensionis] Rock hind


生活在岩礁附近,通常獨居,主要吃螃蟹和魚類生活。為底棲性魚類,生活範圍在1 - 120米深的水域。分布於西大西洋:美國麻薩諸塞州和百慕達到墨西哥灣,加勒比和巴西南部。大西洋:阿森松島和聖赫倫那島。加那利群島,維德角和南非附近也可能有存在。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及游釣魚,有雪卡魚毒的紀錄。外形特徵--背鰭:11;背鰭軟條 :16-17;尾鰭 :3; 尾鰭軟條 :8。 上頜骨無鱗, 前鰓蓋骨呈圓形。 鰓蓋有三根刺,中間的一個最大。 腹鰭短於胸鰭並且短於最長的背鰭。底部有覆蓋鱗片和皮膚厚軟的鰭。 頭部,身體和鰭上有紅色斑點,斑點到腹部越來越大。

二、青銅石斑魚 [Epinephelus aeneus] white grouper


分布於東大西洋區的非洲西部海域,棲息深度20-200米,體長可達120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岩石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這是一個雌性先熟的雌雄同體,以頭足類、魚類、甲殼類為食,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及游釣魚。

三、赤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akaara] Hong Kong grouper/Red-spotted Grouper

俗稱:過魚,石斑,紅過魚,紅斑


2006年被世界自然基金會選為海洋十寶之一,是一種具有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肉質鮮美,清蒸或煮薑絲清湯均宜。香港有活魚作海鮮銷售,是香港出售的石斑中最昂貴的。 由於魚身為中國文化中象徵吉祥的紅色,曾是中式喜宴中受歡迎的食用魚。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中國南海、台灣、東海、朝鮮及日本南部、印度、菲律賓等地。台灣北部、東部及南部產量甚豐。過度捕撈導致該種群數量急劇減少,現在,已有人工赤點石斑魚養殖。福建沿海為5~9月,5~6月為產卵盛期,香港和台灣則為4~7月。最大全長58.0 cm;常見全長 30.0 cm

四、白緣石斑魚 [Epinephelus albomarginatus] White-edged Rockcod


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從莫三比克 Quissico至南非東倫敦海域,棲息深度10-100米,體長可達100公分,棲息在岩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五、鑲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amblycephalus] Banded Grouper, Bighead Grouper

俗名:黑點格子、黑點格仔、石斑、過魚、中溝


分布於西太平洋,從安達曼海延伸到日本南部、台灣、中國大陸、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泰國、印度尼西亞、紐幾內亞、阿拉弗拉海、澳大利亞北部以及斐濟群島。幼魚在較淺的水域,躲藏在礁穴中,潮池中亦常看到。漁民常捕獲幼魚後在沿海進行箱網養殖或魚池蓄養。成魚游泳力強,以單獨活動居多。高價值經濟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烹調方法。

六、斑條石斑魚 [Epinephelus analogus] Spotted grouper

Rock Bass Spotted Cabrilla, Spotted Cabrilla, Rock Bass


斑條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大西洋區,從美國加州南部至秘魯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米,體長可達114公分,棲息在岩礁區,為底棲性魚類,成群活動,屬肉食性,以甲殼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游釣魚。

七、安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andersoni]

俗名:Brown-spotted Rockcod, Catface Rockcod

安氏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南非至莫三比克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米,體長可達87公分,棲息在珊瑚礁、岩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游釣魚。

八、寶石石斑魚 [Epinephelus areolatus] Areloate grouper

俗名:流氓格仔、糯米格、寶石斑魚、過魚、鱠、石斑


分布廣泛於印度洋與太平洋一帶,西起紅海、波斯灣、卡瓦祖魯納托(南非),東達斐濟,北到日本,南至阿拉佛拉海域及北澳大利亞。近些年(2003)也有記載在湯加(南太平洋島國)發現該品種,但在密克羅尼西亞(西太平洋島群),玻里尼西亞(中太平洋的島群)和西印度洋的島嶼似乎沒有其蹤跡。我國東南沿海、海南島、台灣島均有分布。

九、青石斑魚 [Epinephelus awoara] Yellow Grouper

俗稱:Banded Grouper, 青斑、青鰭、泥斑、石斑魚


為沿海暖水性中下層魚類 ,分布於北太平洋西部 ,在我國主要產於南海及東海南部 ,尤以南海各地海域較多。青石斑魚營養價值極高 ,據研究分析 ,它的肌肉胺基酸組成與人類胺基酸組成較為接近 ,富含蛋白質以及鈣、磷、鐵和維生素等多種營養成分 ,還含有多種滋味胺基酸 ,因而味道特別鮮美 ,為上等海產名貴魚類之一 ,其活魚暢銷於港、澳等地。人工養殖在廣東、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區發展較快。

十、白背石斑魚 [Epinephelus bilobatus] Frostback Cod

俗名:點鰭石斑魚,Twinspot grouper


白背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澳大利亞海域,棲息深度4-50米,體長可達33公分,棲息在岩石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十一、布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bleekeri] Duskytail grouper

俗名:石斑、過魚、紅斑、紅點鱠


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區,由波斯灣至印度尼西亞海域,向北延伸到台灣向南到達澳大利亞北部海岸。我國福建沿岸、台灣島,澎湖有分布。最大體長 76 cm。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可人工養殖。一般漁法以拖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十二、點列石斑魚 [Epinephelus bontoides] Palemargin grouper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包括台灣、菲律賓、印尼、索羅門群島、新不列顛,棲息深度可達30米,體長可達30公分,棲息在沙石底質海域,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安汶島。中小型石斑魚,不是經濟性魚種。偶以延繩釣或底拖網等捕獲,產量極為稀少。可食用。

十三、褐石斑魚 [Epinephelus bruneus] Longtooth grouper

俗名:土鱠、土溝龍、假油斑


褐石斑魚分布區域狹窄,它主要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北至韓國、日本(範圍可北至舳倉島,37°50′N)、南至中國(香港、海南島以及台灣沿岸)。 最大體長: 128 cm,一般體長: 60.0 cm,最大體重: 33.0 kg。是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可人工養殖。可以清蒸方式食用。褐石斑魚與雲紋石斑魚類似,為冷暖水性(適應水溫5-32℃)礁棲魚類,由於人工繁育尚未取得成功,目前魚苗主要來源於野生捕撈,因此養殖產量不高。

十四、犬牙石斑魚 [Epinephelus caninus] Dogtooth grouper


分布於東大西洋區,從葡萄牙至安哥拉海域,包括地中海,棲息深度30-200米,體長可達157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及無脊椎動物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十五、查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chabaudi] Moustache Grouper


查氏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包括吉布地、肯亞、坦尚尼亞、莫三比克、南非及印度西部海域,棲息深度9-300米,體長可達137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十六、網紋石斑魚 [Epinephelus chlorostigma] Brownspotted grouper

俗名:密點石斑魚


位於印度太平洋海域,西部從紅海到夸祖魯-納塔爾(南非),向東(包括馬達加斯加)延伸至西太平洋,向北延伸至日本,向南延伸至新喀里多尼亞。最大體長80cm。我國產於我國南海諸島、海南島、台灣、廣東沿海等地。

十七、西福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cifuentesi] Olive grouper


西福氏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太平洋區,包括加拉巴哥群島、哥斯大黎加等海域,棲息深度40-120米,體長可達100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為高經濟價值食用魚。

十八、克利珀頓島石斑魚 [Epinephelus clippertonensis] Clipperton Grouper


克利珀頓島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中東太平洋區的克利珀頓島等海域,棲息深度10-20米,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十九、瑩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coeruleopunctatus] Whitespotted grouper

又名:藍點石斑魚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海域,從非洲東部向南延伸至東倫敦(南非),向東延伸至湯加。紅海海域分布情況未知,但出現於波斯灣與阿曼。台灣各地有產,尤於澎湖及南部海域最多。 吃魚與甲殼動物。在香港活魚販售。 最大全長76.0 cm

二十、斜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coioides] Orange-spotted grouper

俗名:紅花、紅點虎麻、紅斑、青斑


斜帶石斑魚主要分布於紅海,最遠可南至德班(南非),東至帛琉群島和斐濟群島,北至琉球群島(日本),向南又可抵達阿拉弗拉海,向北到澳大利亞(蘭德爾和Heemstra 1993)。它們也會從蘇伊士運河遷移到地中海沿岸的東部地區。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已有實驗性之人工養殖。清蒸食用佳。近兩三年取代點帶石斑魚成為台灣、廣東、福建、海南四省的重要養殖魚類。由於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抗逆性強、生長快、體色艷麗,市場價格高且穩定,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養殖者的青睞。近幾年來,菲律賓、台灣、香港和我國南方沿海養殖斜帶石斑魚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石斑魚中的佼佼者。最大體長:120cm,最大體重:15.0kg,最大年齡: 22 年

二十一、[Epinephelus corallicola]珊瑚石斑魚Coral grouper

俗名:黑駁石斑魚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發現於泰國、香港以及台灣。向東延伸至所羅門與馬里亞納群島,包括印度尼西亞、新加坡、菲律賓、聖誕島、密克羅尼西亞、巴布拉紐幾內亞以及帛琉,向南延伸至澳大利亞北部。最大全長49.0cm

二十二、棕線石斑魚 [Epinephelus costae] Goldblotch Grouper, Golden Grouper


棕線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大西洋及地中海海域,棲息深度可達200米,體長可達140公分,生活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軟體動物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二十三、細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cyanopodus] Speckled blue grouper

別名:又稱高體石斑、藍鰭石斑魚、Purple Rockcod、 Blue Maori,、Yellowfin Grouper


分布於西太平洋海域,從日本南部到昆士蘭(澳大利亞)南部、泰國灣,向東延伸至斐濟、密克羅尼西亞群島(除馬里亞納群島外)以及湯加。台灣產於南部、東部、北部及澎湖海域。 具經濟性之食用魚,亦常被展示於水族館中。在晚上可輕易被垂釣者捕獲。 主要吃棲息於砂中的魚類與甲殼動物例如蛇鰻與箱螃蟹。 在香港有活魚販售。 最大全長122 cm;最大體重: 17.3 kg

二十四、斜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daemelii] Saddletail grouper

別名:紅花、紅點虎麻、紅斑、青斑Black Rockcod, Orangespotted rockcod;


斜帶石斑魚主要分布於紅海,最遠可南至德班(南非),東至帛琉群島和斐濟群島,北至琉球群島(日本),向南又可抵達阿拉弗拉海,向北到澳大利亞(蘭德爾和Heemstra 1993)。它們也會從蘇伊士運河遷移到地中海沿岸的東部地區。具經濟性之食用魚,已有實驗性之人工養殖。清蒸食用佳。近年取代點帶石斑魚成為台灣、廣東、福建、海南四省的重要養殖魚類。由於其肉質鮮美、營養豐富、抗逆性強、生長快、體色艷麗,市場價格高且穩定,已越來越受到消費者和養殖者的青睞。近幾年來,菲律賓、台灣、香港和我國南方沿海養殖斜帶石斑魚迅速發展,已經成為石斑魚中的佼佼者。最大體長:120cm,最大體重:15.0kg,最大年齡: 22 年

二十五、雙棘石斑魚 [Epinephelus diacanthus] Spinycheek grouper


雙棘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洋區,從阿曼灣至印度馬德拉斯、斯里蘭卡海域,棲息深度10-300米,體長可達55公分,生活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體呈淡棕灰色,常覆蓋寬於間距的5條深色垂向條帶,其中四條出現在背鰭下部,第五條(最模糊)在尾柄;頭、體腹緣常呈現粉紅色或紅色;深色上頜紋隱約延伸至前鰓蓋骨下緣;鰭呈土灰色,無斑點。

二十六、德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drummondhayi] Calico grouper


分布於西大西洋:百慕達及美國海岸從北卡羅萊納州的佛羅里達群島,並在墨西哥北部和東部海灣。從古巴和巴哈馬。德氏石斑魚於近海的岩石底部,最常見的60至120米。

二十七、小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epistictus] Dotted grouper

俗名:小紋石斑魚


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從南非、紅海向東延伸至巴布拉紐幾內亞,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延伸至卡奔塔尼亞灣以及澳大利亞西北部。食用魚,在石斑魚中算是較不好吃的魚種,適合清蒸或紅燒。最大全長80.0 cm;常見全長70.0 cm ;最大體重: 7.0 kg

二十八、紅棕石斑魚 [Epinephelus erythrurus] Cloudy grouper/Cloudy rock cod


是印度洋-西太平洋種類,分布範圍從巴基斯坦到印度,其中包括了拉克代夫群島(印度)和斯里蘭卡,較大的東印度群島以及泰國灣。紅棕石斑魚是珊瑚礁魚類,其棲息在河口或海灣,底質為泥質或者沙質的海區。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一般體長達到16.3cm時,可在魚體內發現有成熟的卵細胞。最大體長43cm

二十九 斑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 Rock grouper

別名:帶點石斑魚。


斑帶石斑魚(學名:Epinephelus fasciatomaculosus)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石斑魚屬的魚類,俗名擬青石斑魚,棲息深度可達20米,體長可達30公分。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日本南部至婆羅洲沙勞越海域,棲息在珊瑚礁區,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軟體動物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三十、赤石斑魚 [Epinephelus fasciatus] Redbarred rockcod

別名:黑邊石斑魚、橫帶石斑魚、紅斑、紅鷺鷥、關公鱠Scarlet sea bass; Blacktip grouper;


肉質鮮美,具高價值經濟魚類,適合清蒸或煮清湯皆可。分布印度洋~西太平洋區,西部從紅海延伸到艾爾弗雷德(南非),貫穿太平洋的西部和中部,是分布最廣的石斑魚之一。主要棲息於水深4-160公尺處之瀉湖、內灣區及沿岸礁石區或石礫區海域。以螃蟹、蝦子及小魚為食。一般漁法以一支釣、魚槍或流刺網捕獲。最大全長40.0 cm ,常見長度 22.0 cm,最大體重: 2.0 kg。

三十一、巢斑石斑魚 [Epinephelus faveatus] Barred-chest Grouper\Indian Grouper


巢斑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印度洋區,包括印度南部、斯里蘭卡、印尼南部海域,棲息深度1-30米,體長可達32公分,生活在水淺的珊瑚礁、岩礁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三十二、黃鰭石斑魚 [Epinephelus flavocaeruleus] Yellowedge grouper


成魚有黃色的鰭。 小的稚魚大約一半藍色又一半的黃色.發現於印度洋海域,從亞丁灣南部到艾爾弗雷德港(南非),向東延伸至蘇門塔納(印度尼西亞),包括印度洋西部海域的島嶼。紅海以及波斯灣分布情況未知。 最大全長90.0 cm;常見全長45.0 cm;最大體重: 15.0 kg

三十三、棕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fuscoguttatus] Brown-marbled Grouper

別名:老虎斑、虎斑、過魚、褐點石斑魚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沿非洲東岸到莫三比克,向東延伸至薩摩亞及菲尼克斯群島,北自日本南部,南迄澳洲等。台灣南部、西部、東北部及澎湖有產。屬於暖水性近岸及珊瑚礁魚類,生活在水質清澈的珊瑚礁、潟湖,肉食性,以魚類、頭足類、甲殼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養殖魚及觀賞魚,有雪卡魚毒的報告。最大全長120 cm; 常見全長 50.0 cm

三十四、阿曼石斑魚 [Epinephelus gabriellae] Multispotted Grouper


阿曼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被IUCN列為次級保育類動物,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從阿曼至索馬利亞海域,棲息深度6-88米,體長可達52公分,生活在岩石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三十五、西非石斑魚 [Epinephelus goreensis] Dungat Grouper

別名:Redbanded Grouper、Grouper、頜斑石斑魚、頜斑石斑魚、頜斑石斑魚


西非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大西洋區,從茅利塔尼亞至安哥拉南部海域,棲息深度80-300米,體長可達140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三十六、紅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guttatus] Red hind


體長可達76厘米,分布於西大西洋區,從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至巴西海域,棲息深度2-100米,生活在水淺的珊瑚礁、岩石底部,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章魚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游釣魚及觀賞魚。紅點石斑魚壽命17歲。紅點石斑魚平均長度40厘米,最大長度76厘米,最大重量8.3公斤。

三十七、頰條石斑魚 [Epinephelus heniochus] Bridled Grouper

俗名:三線石斑魚


為熱帶西太平洋種,分布範圍從印度尼西亞到巴布亞紐幾內亞島,包括有菲律賓、泰國灣、越南、澳大利亞北部以及新不列顛島。往北在日本和韓國也有分布。棲息深度40-235米,體長可達35公分,生活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三十八、六角石斑魚 [Epinephelus hexagonatus] Hexagon Grouper

別名:六角格仔、石斑、花點格、鱸狸、Honeycomb Grouper, Star-spotted Grouper


主要棲息於沿岸獨立珊瑚礁區水域。以魚類及甲殼類為主食。為美味的食用魚,適合各種烹調方式。由於產量豐,是魚市場常見之魚種。該物種的典型產地在大溪地島。

三十九、荷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howlandi] Blacksaddle Grouper

別名:斑吻石斑魚、Howland Island Rock Cod, Blacksaddle Rockcod


分布於西太平洋區,從琉球群島至薩摩亞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37米,體長可達55公分,生活在珊瑚礁、岩石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及觀賞魚。

四十、索馬利亞石斑魚 [Epinephelus indistinctus] Somali Grouper



索馬利亞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印度洋的索馬利亞海域,棲息深度70-80米,體長可達80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四十一、大棘石斑魚 [Epinephelus irroratus] Marquesan Grouper

俗名:大洋洲石斑魚、刺石斑魚



大棘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太平洋的馬克薩斯群島海域,棲息深度可達50米,體長可達34公分,生活在珊瑚礁,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四十二、伊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itajara] Atlantic goliath grouper



一種大型的鹹水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伊氏石斑魚可以達到極大的體型,身長可以達到2.5米、重達363公斤。主要棲息在熱帶淺水區的珊瑚及人工礁間,以甲殼類、其他魚類、章魚及幼海龜為食。

四十三、加州石斑魚 [Epinephelus labriformis] Starry Grouper

別稱:白點石斑魚。


加州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東太平洋區,從墨西哥下加利福尼亞半島至秘魯海域,棲息深度5-30米,體長可達60公分,生活在岩石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單獨活動,屬肉食性,以魚類為食,繁殖期在夏季,可做為食用魚。

四十四、鞍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lanceolatus] Queensland groper

俗名:寬額鱸,龍躉,龍膽石斑魚、過魚、槍頭石斑魚、倒吞鱟、鴛鴦鱠、紫石斑魚


是石斑魚類中體型最大者,故也被稱為「斑王」。鞍帶石斑魚被認為是澳洲昆士蘭最具代表性的海洋生物之一。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包括紅海海域,西起非洲東岸阿果亞灣(南非),東至皮特克恩島,包括及其罕至的夏威夷群島(美國)與密克羅尼西亞,北至日本南部,南至澳洲西北部。台灣東北部海域有產。 標準體長145~1310mm,最大全長270cm,常見全長190cm 。鞍帶石斑魚為大型石斑魚類,生長速度快,肉質好,食用價值高,是具良好養殖前景的優質石斑魚類。近幾年,中國的廣東、福建、海南等南方沿海地區相繼開展鞍帶石斑魚人工養殖,並取得良好的養殖效益。但目前中國鞍帶石斑魚的人工繁殖和育苗仍處於試驗階段,雖有部分企業在人工繁育技術上有所突破,但生產技術尚未成熟,苗種培育生產效果不穩定,從而制約了鞍帶石斑魚養殖的發展。

四十五、縱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latifasciatus] Striped grouper

俗名:寬斑鮨、寬帶石斑魚


分布於印度洋-西太平洋海域,從紅海、波斯灣一帶,延伸至澳大利亞西北部。中國產於南海和東海南部。幼魚呈灰紫色或棕灰色,沿腹側漸變呈白色;覆蓋兩條黑色邊緣的白色縱帶,上方縱帶從眼眶上部延伸至背鰭後部,下方縱帶從眼眶下部延伸至尾鰭下部;背鰭與尾鰭覆蓋黑色斑點和條帶;成魚白色縱帶消失,其深色邊緣分裂為短線與斑點;較大成魚的頭部與體部均呈灰色。最大體長157 cm SL ;常見全長70.0 cm TL;最大體重: 58.6 kg

四十六、神秘石斑魚 [Epinephelus lebretonianus] Mystery grouper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體長可達25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四十七、長棘石斑魚 [Epinephelus longispini] Longspine Grouper

別名:鮭點石斑魚、長棘石斑魚、Spotted Grouper、Streaky Spot Rockcod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海域,從肯亞,繞過坦尚尼亞和莫三比克到達南非(32°S),向東延伸至班達海域東部的瓦圖貝拉群島一帶。棲息於珊瑚礁或岩石區,有時也可在沙質底部發現。屬肉食性,以螃蟹、烏賊、魚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主要吃甲殼動物, 尤其以螃蟹與口足目甲殼類為食。可被用於中藥材。最大全長55.0 cm;最大體重: 2.7 kg

四十八、大斑石斑魚 [Epinephelus macrospilos] Snubnose Grouper


大斑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肯亞南部至南非納塔爾,東至馬克薩斯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30米,體長可達51公分,棲息在潟湖、臨海礁石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螃蟹、烏賊、魚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四十九、花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maculatus] Highfin Grouper


分布於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以及中國南海、台灣恆春等海域,棲息深度2-100米,體長可達60.5公分,稚魚生活在水淺的珊瑚碎石區,成魚生活在臨海礁石、珊瑚礁,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觀賞魚,有雪卡魚毒的報告。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東南亞。

五十、星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magniscuttis] Speckled Grouper


星點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模里西斯、莫三比克、南非、留尼旺、菲律賓、澳洲、新愛爾蘭、新喀里多尼亞、斐濟、湯加等海域,棲息深度50-300米,最大體重:50公斤,體長可達150公分(雄魚),棲息在深水珊瑚礁,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五十一、點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malabaricus] Malabar grouper

俗名:似鮭石斑魚、瑪拉巴石斑魚


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紅海、非洲東部延伸至葛摩群島、馬達加斯加、塞席爾、印度、斯里蘭卡再到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巴布亞紐幾內亞、湯加以及日本北部。包括台灣南部、東北部及蘭嶼、綠島、澎湖海域。最大全長150 cm ;常見全長100 cm;最大報導體重150 kg。點帶石斑魚因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營養豐富,深受海內外市場歡迎,是我們具有較高經濟性價值的食用魚,為台灣西南部的重要養殖魚之一。

五十二、烏鰭石斑魚 [Epinephelus marginatus] Dusky grouper

別稱:東大西洋石斑魚


已被IUCN列為瀕危保育類動物,分布於東大西洋區,從法國比斯開灣至南非、西南大西洋區,包括巴西、烏拉圭、阿根廷、西印度洋區,包括馬達加斯加南部、莫三比克、留尼旺海域,棲息深度8-300米,體長可達150公分,棲息在岩石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螃蟹、章魚、魚類等為食,為高經濟價值的食用魚及游釣魚。

五十三、黑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melanostigma] One-blotch grouper

別名:黑斑石斑魚、Schultz's Rockcod、Black-spot Grouper、Blackspot Honeycomb Goupe


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海域,從夸祖魯-納塔爾省(南非共和國)延伸至模里西斯以及太平洋中部。紅海及波斯灣分布情況未知。最大全長35.0 cm;常見全長25.0 cm。食用魚,肉質味道相當甜美,適合煮湯。由於該魚種體型小,為稀有種, 具較小或沒有商業重要性。

五十四、蜂巢石斑魚 [Epinephelus merra] Honeycomb grouper

俗名:網紋石斑魚、蜂巢格仔、六角格仔、蝴蝶斑、牛屎斑、石斑、過魚 、花石斑等。


印度太平洋海域分布最廣、最常見的小型石斑魚之一,東西分布從南非到皮特科恩島除中東、印度延岸和夏威夷群島;向北延伸至日本南部,向南到達豪勳爵島。廣東,海南,台灣,廣西,福建。沿海常見之魚種,產量豐富,亦是水族館展示的魚種。一般捕獲之魚種皆小型,故以煮湯食之較宜。 一般漁法以手釣、魚槍、魚籠捕獲。

五十五、網鰭石斑魚 [Epinephelus miliaris] Netfin grouper

俗名:網鰭石斑魚、黑石斑魚、網帶石斑魚


網鰭石斑魚是印度-中太平洋種類,分布範圍從東非(除去紅海和波斯灣)到吉爾伯特群島和薩摩亞群島,向北分布到琉球群島(日本)。最大長度:43.0厘米SL雄魚/尚未辨別雌雄;

五十六、黑緣石斑魚 [Epinephelus morio] Red grouper


頭部與身體紅黑色的褐色的顏色, 顏色變化成粉紅或下面淡紅的。 鰓蓋有作為最大的 3根平坦的棘,一個中央的,腹鰭短於胸鰭,棘間膜不呈鋸齒狀的。分布於西大西洋區,從美國北卡羅萊納州至巴西南部海域,棲息深度5-330米,體長可達125公分,棲息在岩石、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無脊椎動物等為食,會性轉變,先雌後雄,可做為食用魚、游釣魚及觀賞魚。

五十七、弧紋石斑魚 [Epinephelus morrhua] Comet Grouper

別稱:吊橋石斑魚、弓斑石斑魚、Banded-cheek Reef-cod, Contour Rockcod


本魚分布從紅海和西印度洋至大西洋中部,中國地區分布於中國大陸、台灣沿岸。棲地較深,非重要的食用魚,肉味平庸,頭部宜煮沙鍋魚頭或清湯,富含膠質。

五十八、藍棕石斑魚 [Epinephelus multinotatus] White-blotched grouper

又稱淡點石斑魚、淡點石斑魚、白斑石斑魚


分布於印度洋區,從波斯灣至莫三比克南部,東至西澳大利亞海域,棲息深度1-100米,體長可達100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體高較高,體側具大小不一的不規則白色斑。尾鰭後緣內彎。


五十九、淺黑石斑魚 [Epinephelus nigritus] Warsaw grouper


棲息深度可達30公尺,體長可達49公分,一般棲息於淤塞礁區淺水域,有時亦發現於河口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分布於西大西洋: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墨西哥灣,古巴,千里達及托巴哥,里約熱內盧。 現已被IUCN評為「極危」。最大長度:230公分。最大體重:198.1千克。


六十、雪花石斑魚 [Epinephelus niveatus] Seabass



西大西洋: 美國麻薩諸塞州到墨西哥灣,百慕達群島,加勒比海與巴西南部,也在中央的與美國岸邊到蘇利南南部。成魚在岩石底部上出現相當外海。 稚魚可能被發現於沿海地區而且時常被記錄自美國東岸成魚吃魚,腹足動物,頭足類動物與十足目甲殼動物. 有價值的商業食用魚。


六十一、八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octofasciatus] Eightbar grouper

俗名: 鱠、石斑、過魚、大黑貓、間帶石斑魚、間帶石斑魚



分布於索馬利亞和南非的印度洋和日本至澳大利亞、紐西蘭的西太平洋。在中國分部於台灣沿岸。最大體長: 130 cm TL 雄魚/尚未辨別雌雄; 最大體重: 80.0 kg ;最大年齡: 43 年。一般漁法以延繩釣、流刺網及一支釣等捕獲。


六十二、紋波石斑魚 [Epinephelus ongus] White-streaked grouper

俗名:過仔魚、花狗斑



分布:本魚廣泛分布於印度太平洋區,從非洲東海岸(莫三比克北部至肯亞)至琉球群島以及斐濟南方,新加了多尼亞和澳大利亞北部。在紅海本魚被其近親白星石斑魚取代。在馬來西亞海域也有發現。 為軟水性珊瑚礁及沿岸魚類,喜歡棲息在多岩石的淺海中。屬肉食性魚類,以小魚、蝦、蟹等節肢動物為食物。具經濟價值的食用魚,適合清蒸。


六十三、寬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poecilonotus] Dot-dash grouper

俗名:琉璃石斑魚


本魚為一印度太平洋種,從非洲東岸至日本、韓國、中國南海、台灣沿岸、越南和斐濟。紅海和波斯灣不詳。棲息較深,產量不多,非主要經濟食用魚。一般漁法以延繩釣、流刺網及一支釣等捕獲。紅燒食用佳。最大全長65cm,最大體重4kg。

六十四、多鱗石斑魚 [Epinephelus polylepis] Smallscaled grouper


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包括亞丁灣、阿曼灣、波斯灣、巴基斯坦、印度西部等海域,屬於海洋底層魚,棲息深度33-100米,體長可達61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六十五、清水石斑魚 [Epinephelus polyphekadion] Camouflage grouper

俗名:小牙石斑魚


本魚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西印度太平洋,從紅海和非洲東岸到法屬不玻里尼西亞。在西太平陽其分布自日本南部至昆士蘭和羅德豪島。在台灣沿岸也有分布。已有實驗性的人工繁殖。最大體長90cm。

六十六、多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polystigma] White-dotted Grouper


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印尼、菲律賓、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46米,體長可達48公分,生活在河口、紅樹林,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六十七、波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posteli] Striped-fin Grouper


波氏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印度洋的馬達加斯加海域,棲息深度20-50米,體長可達100公分,生活在礁石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及游釣魚。

六十八、夏威夷石斑魚 [Epinephelus quernus] Hawaiian grouper


中太平洋東部:夏威夷群島和強斯頓環礁。最大體長可達122厘米,最大體重可達22.7千克。一般棲息在水深20 - 380米的水域。食用魚類和甲殼類動物。

六十九、玳瑁石斑魚 [Epinephelus quoyanus] Longfin Grouper

別名:黑貓鱠、花鱠、深水鱠仔Rockfish grouper; Barred-chest rock-cod; Longfin rockcod


廣泛分布於印度馬來地區,從安達曼島到新南威爾斯州(澳大利亞),從西澳大利亞(鯊魚灣)向北延伸到韓國、日本。台灣各地皆有產,以澎湖產量較多。 主要棲息於近岸碎屑的珊瑚礁區,幼魚常被發現於潮池。以甲殼類、小魚及蠕蟲為食。 具經濟性之中小型食用石斑。一般漁法以流刺網、陷阱法、延繩網及一支釣捕獲。清蒸食用佳。

七十、雲紋石斑魚 [Epinephelus radiatus] Oblique-banded Grouper

別稱:電紋石斑魚、Oblique-banded Rockcod


本魚分布自紅海至日本,中國地區分布於台灣沿岸。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幼魚一般棲息深度在18-20公尺間,成魚在80-383公尺間。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121~158mm,最大全長128 cm ; 常見全長 60.0 cm。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印度Madras。


七十一、雷拖氏石斑魚 [Epinephelus retouti] Red-tipped Grouper

別稱:紅梢石斑魚、Brownback Cod


本魚於熱帶印度太平洋區海島發現:Bassas da India(法屬海島)(莫三比克海峽)、馬達加斯加、留尼旺島、模里西斯、查戈斯群島、聖誕島(東部,印度洋)、印度尼西亞(龍目島外峇里海)、台灣、日本(沖繩、伊豆諸島)、帛琉、新克里多尼亞、萊恩群島、美屬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和土木土群島。 主要棲息於較深之岩礁區,幼魚一般棲息深度在20-40公尺間,成魚在70-220公尺間。以魚類、甲殼類及軟體動物為食。 最大體長50.0cm;普通體長30.0cm;最大體重2.0kg。

七十二、霜點石斑魚 [Epinephelus rivulatus] Halfmoon Grouper

別稱:半月石斑魚,紋斑石斑魚,黃邊石斑魚White-dotted Grouper, Chinaman Rockcod


本魚廣泛分布自西印度洋到西太平洋,南至南非溫帶水域,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中國周圍分布於中國大陸和台灣海峽。棲息地多樣化,珊瑚礁區、岩礁區、海藻床區等,從水深1-150公尺處皆可見其蹤跡。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最大體長45cm;最大體重1.4kg

七十三、六帶石斑魚 [Epinephelus sexfasciatus] Sixbar Grouper


分布於非洲、印度、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日本以及中國南海等海域,棲息深度10-80米,本魚頭部跟身體淡灰褐色,體側具數條深褐色垂直條紋,背鰭、尾鰭和腹鰭暗淡的灰色,胸鰭淺灰色或橘紅色,魚鰭密布深色斑點,下巴和頭腹側部分有時呈紅棕色,體長可達40公分,棲息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為食,可做為食用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爪哇。

七十四、社會群島石斑魚 [Epinephelus socialis] Surge grouper

廣泛分布於太平洋熱帶島嶼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米,體長可達52公分,生活在淺水的礁石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甲殼類、魚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七十五、吻斑石斑魚 [Epinephelus spilotoceps] Foursaddle Grouper

別稱:吻斑石斑魚、石斑、過魚、鱠仔、Spotty Cod, Four-saddle Grouper


本魚廣泛分布於熱帶印度太平洋區,從非洲東岸(從桑給巴爾島南部到莫三比克的Ponta Zavora),到中太平洋萊恩群島。除了非洲海岸的分布外,其基本屬於一隔離種。生活在礁石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及游釣魚。最大體長:35 cm

七十六、南海石斑魚 [Epinephelus stictus] Black-dotted Grouper\Six-banded Grouper


南海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包括中國、台灣、香港、海南島、中國南海、日本、印尼、越南、澳洲等海域,棲息深度60-142米,本魚頭部及身體背部黃褐色,腹部白色,體側具有5條斜紋及無數黑褐色小細點,背鰭硬棘11枚;背鰭軟條15-16枚;臀鰭硬棘3枚;臀鰭軟條8枚,體長可達33公分,生活在大陸棚,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七十七、肩飾石斑魚 [Epinephelus stoliczkae] Epaulet Grouper


肩飾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印度洋區,從紅海至巴基斯坦海域,棲息深度5-50米,體長可達38公分,生活在水淺的沙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可做為食用魚。

七十八、拿騷石斑魚 [Epinephelus striatus] Nassau grouper


主要分布在熱帶西大西洋和加勒比海西印度群島,近年由於過度捕漁及繁殖期較長,拿騷石斑魚的數量大幅下降。加上它們的產卵地區很易被漁民發現,故經常在繁殖季節被捕捉。已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列為瀕危。美國、開曼群島及巴哈馬群島的政府也已禁止捕捉它們。。拿騷石斑魚是獨居的,不害羞,潛水員可以隨時接近它們,於日間覓食,主要吃其他魚類及細小的甲殼類。

七十九、白星石斑魚 [Epinephelus summana] Summan\Edgeblack\Suman grouper


分布於東印度洋區,從紅海至亞丁灣海域,棲息深度1-20米,體長可達52公分,生活在珊瑚礁、潟湖,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八十、巨石斑魚 [Epinephelus tauvina] Greasy grouper

俗名:石斑、過魚、虎麻

本魚分布自紅海到非洲南部和皮特克恩群島的底細島,大洋洲最東邊的環礁;在太平洋西部其分布自日本刀西南威爾斯和羅德豪島。相比於大陸海岸,本魚更多分布於海島,但其也分布於珊瑚礁發育較好的大陸地區(如阿克巴灣)。最大體長:75 cm。一般漁法以延繩網及一支釣等捕獲。

八十一、帝汶石斑魚 [Epinephelus timorensis] Yellowspotted Grouper

帝汶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澳大利亞、薩摩亞群島及鳳凰群島海域,棲息深度73-210米,體長可達26.5公分,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

八十二、三斑石斑魚 [Epinephelus trimaculatus] Threespot Grouper

三斑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北太平洋區,包括日本南部、韓國、台灣、中國海域,棲息深度可達30米,體長可達50公分,生活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八十三、土阿莫土石斑魚 [Epinephelus tuamotuensi] Reticulate Grouper\Snakeskin Seabass


土阿莫土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一種,分布於中東太平洋的土阿莫土群島海域,棲息深度120-250米,體長可達66公分,生活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八十四、藍身大斑石斑魚 [Epinephelus tukula] Potato cod



藍身大斑石斑魚是海中大型魚之一,潛水愛好者經常能看到的。通常生活在熱帶地區,是石斑魚中的大型品種之一。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區,從紅海、東非至澳洲昆士蘭海域,棲息深度10-150米,體長可達200厘米,重量110公斤。生活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及游釣魚。台灣沿岸、南海有分布。

八十五、蚓紋石斑魚 [Epinephelus undulatostriatus] Red-speckled Rock-cod


蚓紋石斑魚,為輻鰭魚綱鱸形目鱸亞目鮨科的其中一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的澳洲海域,棲息深度27-80米,體長可達61公分,生活在珊瑚礁區,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生活習性不明,可做為食用魚。

八十六、波紋石斑魚 [Epinephelus undulosus] Wavy-lined Grouper\Midwater Rockcod



本魚分布於印度洋北部(肯亞、索馬利亞、葉門、阿曼灣、亞丁灣、拉克代夫群島、印度、斯里蘭卡和安達曼島),並且在印度尼西亞、沙撈越、紐幾內亞、巴布亞紐幾內亞、索羅門群島和菲律賓也有分布。棲息在沙泥底質海域,為底棲性魚類,屬肉食性,以魚類、甲殼類等為食,可做為食用魚。

石斑魚推薦做法:

石斑魚刺身

清蒸石斑魚


白汁石斑魚

香煎石斑魚菲力


做法:

1、石斑魚取下魚菲力後切片、所有蔬菜洗淨、粉料混合備用。

2、將魚菲力加入醃料待入味,再沾上混合粉料。

3、取鍋把作法2沾好粉料的魚菲力煎熟,以蔬菜鋪底,再將魚菲力盛盤即可。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