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四城,一張圖讀懂集美的「今天與明天」

好房評測局 發佈 2022-09-04T19:22:15.468580+00:00

咱們現在要聊的欄目是「廈門十年如何造4城」,本話題將分為幾篇系列稿呈現。以下是我們這一個月來的研究成果,四大新城十年軌跡圖,也能當工具分析整個島外。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今天,我們先從集美十年造城史開始。

咱們現在要聊的欄目是「廈門十年如何造4城」,本話題將分為幾篇系列稿呈現。以下是我們這一個月來的研究成果,四大新城十年軌跡圖,也能當工具分析整個島外。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今天,我們先從集美十年造城史開始。拿著這張十年精華,你才能看懂集美的「過去,今天,明天」,這也是未來5年內,每一個討論集美的基礎。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集美新城

與其他新城有什麼不一樣?

本質上的不一樣,是「連片」。為什麼「連片」對島外尤為重要?因為跨島發展是廈門城市拓荒,島外每個新城都很大、地也多,要想快速發展,必然以連片建立城市信心,建立城市界面。


集美新城十年開發最有邏輯,版圖連片感也最強。從這張圖看,集美發展是由一個個小板塊連片而成,每一個時期都有關鍵爆點,所以才促成了集美十年嚴絲合縫的版圖,如今才能獨領島外。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再看西亭,為什麼能成為集美核心區?說法不一,過去有幹道說、配套說、兌現說……但不管哪一種,如今也只有從這張圖,你才能看明白西亭半島「連片」的關鍵。在橫跨1.8公里,縱穿2.7公里的板塊,完整地完成城市建設,這種能量很可怕,兌現度也很可觀。


目前,西亭已經做得七七八八,中間已平整的最後一塊住宅用地,大概率今年會出讓。也就是說,整個西亭除了僅存的一塊酒店用地,基本已經填滿。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未來,西亭能量會分給誰?


成熟的集美仍在發展,但西亭填滿後,未來能量會分給誰?所有人都知道,路徑是往東和往西,實際上版圖擴容也是這兩個方向。


但為什麼西邊呼聲更大?我們今天提出一個觀點「板塊銜接點」邏輯。


西亭向西的銜接是,大悅城-大明廣場-龍湖天街,但這三個點從確定性來說,相對穩的是大悅城,甚至只有大悅城起來了,其他兩個才會相繼做好。


西亭向東的銜接是,世茂IOI-萬科里-電子城-教科院-大學城,從兌現度與確定性看,東拓銜接點更豐滿,商業、產業、文教、生態等多維聚合能量更大。所以未來西亭能量釋放首發,方向一目了然。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第一批進集美新城的開發商

誰吃掉甘蔗甜的那頭?


十年前,第一批進集美新城的項目,零散分布在新城各個小板塊。


從當年發展看,大家都覺得選擇了未來,橋頭是最近島內的板塊,能第一波享受島內外溢紅利;濱水區靠近老城區,依附老城配套;杏錦路既有老城基因,也有環湖的稀缺價值;大學城學校最旺,最有活力;跟進核心區就相當於跟著市政配套,似乎有更硬的底氣。


如今集美新城已過了10個年頭,今天甘蔗甜的那頭誰吃掉了,真相已浮出水面。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巧妙運用「最典型+最經濟」的

多維立體交通串聯邏輯


很多人在分析集美時,很少從交通維度去看他,但其實集美的發展速度跟通勤速度密切相關。配合下面這張圖,你會發現集美是島外最經典的集地鐵、高速、幹道、快速路、跨海大橋、盤旋型引橋於一體的新城,這種交通骨架其他新城基本難尋。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而且從時速看,所有交通基本都是在70km/h以上的通勤速度,串聯的也基本是新城最集中的居住區,進一步實現效率最大化,是「最經濟」的大當家做法。




迄今影響集美新城最深遠的

「十件大事評選」

最後,評測局根據集美十幾年的發展,評選出最重要的十件大事,每件都起著關鍵性周期作用。


圖片繪製:@好房評測局




本文系本公眾號原創文章,版權歸「好房評測局」所有

如需轉載應取得本號授權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