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汾市文聯組織知名攝影家,在汾河文化生態景區創作感受靚麗的美

張旦人文攝影 發佈 2022-09-06T00:13:39.203070+00:00

金秋時節,氣候涼爽,細雨煙蒙,景色極佳。9月3日上午,臨汾市文聯、攝影家協會一行20餘人,在元福明主席的帶領下,來到汾河文化生態景區,舉辦《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五進景區系列文化活動之攝影家進景區」採風活動。

金秋時節,氣候涼爽,細雨煙蒙,景色極佳。9月3日上午,臨汾市文聯、攝影家協會一行20餘人,在元福明主席的帶領下,來到汾河文化生態景區,舉辦《喜迎二十大 奮進新征程 》「五進景區系列文化活動之攝影家進景區」採風活動。

上午9時許,眾多當地知名攝影家,從全市多個縣市區風塵僕僕驅車趕來,顧不上休息,乘坐景區的交通電瓶車,開始攝影創作,聽講解員講解汾河文化生態景區的歷史,展望美好的未來。

在牡丹園,聽了景區范維勝主任的介紹,汾河文化生態景區始建於2009年5月,2011年5月正式開放。景區北起屯裡大橋,南至108國道大橋,全長17.5公里,管轄面積10.6平方公里,其中水域面積3.89平方公里,陸地面積6.71平方公里。

汾河景區分為上、下游生態濕地段和城區生態文化精品段,精品段設有文化藝術區、科普活動區、素質拓展區、體育休閒區、青少年活動區、地域文化展示區六大功能區;建有九州廣場、廉政廣場、萱樓等大小景觀節點150餘處,2014年被評為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

景區規劃以生態修復為主題,以中國古典山水園林為整體風格,仿照山西明清民間建築特色,將景區建設成為臨汾客廳,呈現出一川清水、兩岸錦繡的靚麗風光。汾河景區內生態良好,植物多樣,環境優美,景色宜人。種植苗木160餘種,1200萬餘株,有效改善了城市的呼吸系統,增加了空氣濕度,是臨汾市的「天然氧吧」和「城市綠肺」。

臨汾市汾河文化生態景區的蓬勃發展,是貫徹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力舉措,是汾河流域生態治理修復的突出成果,承載著臨汾人民的「臨汾夢」,迸發出無窮的活力,展示出無限的希望,必將為「兩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在攝影創作活動中,眾多的攝影家拿著長槍短炮,上高爬低,你拍漂亮的景色、他拍人文建築、還有人拍到難得一見珍奇鳥類。

大家對如此的美景讚不絕口,紛紛表示,要在隨後的日子裡,努力創作出佳作精品,宣傳好汾河文化生態景區、宣傳好家鄉臨汾,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臨汾、感受賽西湖的汾河文化生態景區,祝願汾河文化生態景區的明天會更美好。

張旦 趙文家 王建麗 攝影報導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