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國產高分片,在IMDb評分都很低?《讓子彈飛》僅7.2

閒人電影 發佈 2022-09-08T09:59:33.228653+00:00

國內外關於某部電影的評價基於標準不同,結果往往不一,可國產高分片在國內外的打分平台的分差都大於1分,說明大家的審美不同。

大多數人看電影都會依賴打分平台,根據分數高低判斷是否是好片。

國內外關於某部電影的評價基於標準不同,結果往往不一,可國產高分片在國內外的打分平台的分差都大於1分,說明大家的審美不同。

《霸王別姬》是陳凱歌一生最重要的代表作。

甚至超過了他此前對中國電影語言革新有著重要意義的《黃土地》,以及充滿哲學思辨的《孩子王》,更是首部獲得坎城金棕櫚獎的中國電影。

《霸王別姬》無論從任何一個方面看都挑不出毛病。

技巧中的敘事方法、場面調度、鏡頭構圖、視聽語言、演員演技、電影美學、剪輯方式。

內容中的故事題材,戲曲表演,編年體的史詩感,思想中的大國憂思、民族情懷、藝術探討、情感思索,這些電影元素都在《霸王別姬》中有機的融合在一起。

即使若干年後,陳凱歌因《無極》,「阿瑟請坐」被群嘲,但從來沒有人否定《霸王別姬》的藝術成就。

可見《霸王別姬》的9.6分的高分不是虛高,而是實打實的認可,但在IMDb上,《霸王別姬》只有8.1分。

或許是因為文化和歷史的不同導致評分差異較大。

外國人能感受到《霸王別姬》的藝術上好,卻無法體會《霸王別姬》的故事和情感。

《霸王別姬》中涉及的京劇藝術,別說外國人不懂,就連中國人自己都沒有多少人可以欣賞得來,只不過從小耳濡目染能夠共情。

再者就是電影的故事貫穿了民國時期、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十年動亂等歷史事件,外國人對之知之甚少,自然就不會有多少興趣。

看之前還要專門查資料了解《霸王別姬》的背景,這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多了一層觀影門檻,評分走低也在情理之中了。

《讓子彈飛》之前的評分是8.8,現在已經漲到了9.0。

這部電影不是姜文最好的電影,卻是他最出圈的作品,各種時事都能與《讓子彈飛》完美契合,以至於申遺言論經久不衰。

《讓子彈飛》之所以被大家喜歡,一方面是因為喜劇元素和通俗易懂的劇情,另一方面是因為對體制、社會和人民的針砭與精準洞察。

不過,過多的過度解讀讓《讓子彈飛》有些被抬高了。

就連姜文自己都說,《讓子彈飛》是對《太陽照常升起》的一次解構。

可總有很多人將各種陰謀論按在《讓子彈飛》的頭上,總有一天,《讓子彈飛》會因為這些人被禁。

在國外,因為制度和社會不同,他們對《讓子彈飛》的評價並不高,只是一部7.2分的中等水平的商業片。

《背靠背,臉對臉》是當之無愧的體制神片,將人情世故講得淋漓盡致。

《背靠背,臉對臉》以文化館的明爭暗鬥折射整個中國的官場、體制、為人與世態。

每半分鐘就是一次人情世故,每一句台詞都是一次處事教學,每處都透露著算計,機關算盡後又回歸到和為貴。

人情社會真是一門大學問,這種學問中國研究了幾千年,卻沒有一份完整詳細的教學資料,《背靠背,臉對臉》的出現填補了這個空白。

但這種教學對於國外的觀眾來說有些陌生。

他們所處的社會不那麼注重送禮和人情,所以他們難以理解片中的「看透不說透」,也不能意會簽了合同都可以隨時打破並作為鬥爭工具。

因此他們在看《背靠背,臉對臉》更多是一種獵奇心理,對中國社會進行一種影像化的了解,評分自然就從國內的9.5成了IMDb的8.1。

《一代宗師》這部電影的敘事很流暢。

抽幀、慢鏡、落雨,低沉情緒、定點pose、旁白,王家衛以他熟悉的方式把功夫拍得極具儀式感。

但不流於表面,華而不實,反而里子、面子都有了,還將拿得起,放得下,謀事在人,成事不在天這些道理講得富有詩意。

這就是王家衛,讓一個被拍爛的題材有了新意,其他人千萬不要輕易模仿,有多大屁股就穿多大褲衩。

只是國內如此認可《一代宗師》,不代表該片在國內的評價也很高。

《一代宗師》中的感情表達的很含蓄,王家衛這次不像《花樣年華》那樣用了許多視聽語言來參與敘事,而是完整的講「念念不忘,必有迴響」故事。

可這種不張揚、不外放的忍,講克制、遵規矩的情,外國人很難感同身受。

他們在《一代宗師》裡是看功夫的,功夫不夠過癮,評分直線下降,這也直接導致國內8.1分的《一代宗師》,在IMDb僅有6.5分。

《喜劇之王》可以算作周星馳的自傳,作者性比較強。

片中小人物想要出人頭地,最終還是小人物的反勵志、真努力的故事是對現實的一種映射。

只不過周星馳以無厘頭的方式把心酸化成了笑料,讓觀眾捧腹大笑之後潸然淚下,這種劇本結構再結合情懷加成,《喜劇之王》的評分水漲船高。

只是在國外,他們對周星馳並沒有多少情懷。

而且像《喜劇之王》這種糟糕的人生,樂觀的心態式的類型片,他們看過的比較多。

再出來一部小人物的片子,用的還是反差式搞笑,他們的興趣不會太大,國內外評分,一個是8.8,一個是7.2就是最好的證明。

《大話西遊之月光寶盒》和《大話西遊之大聖娶親》是周星馳主演的作品裡唯二上9分的電影,前者9.0,後者9.2。

對於國內觀眾來說,片中的角色、台詞、劇情如數家珍,愛而不能終成眷屬的感情,悲喜交加的喜劇方式感動了一代又一代的觀眾。

可國外並沒有《西遊記》情結,也不了解中國的神話故事。

這便導致《大話西遊》中的人物動機對他們來說是迷惑的,角色一旦立不住,故事自然不成立。

再加上片中利用中國傳統文化和倫理關係製造出的笑料,外國人基本不能理解,《大話西遊》系列中的「好」他們就感受不到,評分也由9.0變成了7.6,9.2變成了7.8。

《高山下的花環》可能是中國最好的戰爭片。

片中「中國是你的,也是我的」,「戰前賞了一個送死的官」,「幹了這杯酒,烈士陵園見」,「二百億養了個狼崽子」等台詞振聾發聵。

片中對於坐在功勞簿上吃特權的批判,對於說真話的不待見,對於過去歷史的審視,對於人情的表現都叫人拍案叫絕。

可這種只有中國人經歷過並且懂的社會規則和歷史事件,外國人怎麼會感同身受。

如果他們想要真正看懂《高山下的花環》,必須先閱讀大量的背景資料,再了解國內的制度和社會,這對於普通觀眾來說太難了。

看一部電影需要耗費大量的精力顯然是不合算的,外國人也一樣,大多數情況下把電影當消遣品,《高山下的花環》國內9.5,國外7.9便情有可原了。

《縱橫四海》是吳宇森對特呂弗的《祖與占》的一次模仿。

但大導演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讓片子有自己的烙印,即使片中的定格畫面也借鑑了《祖與占》,可《縱橫四海》有自己的味道。

《祖與占》中的祖、占、凱薩琳因藝術結緣,《縱橫四海》中的三人因偷藝術品成為好友。

占是周潤發,樂觀主義,但阿海比占更灑脫;祖是張國榮,現實主義,但阿占比祖更清醒。

凱薩琳是鍾楚紅,情感動物,但紅豆不像凱薩琳那般濫情,紅豆要的是一個家,而凱薩琳只想當情人,並想一切以自己為主,純粹的文藝青年。

《縱橫四海》結尾的三人行也算給了三角戀一個完美的交代。

這段處理吳宇森並沒有參考《祖與占》,改編的更符合中國的倫理觀念。

不像《祖與占》那樣搞三人行,而是讓阿海像個朋友一樣與阿占和紅豆相處,且沒有任何違和感。

在敘事方式和文本結構上,《縱橫四海》更容易讓人接受。

因為多了一層江湖情義與喜劇手法,不執著於複雜的情感,基於此,《縱橫四海》給了觀眾一份美好非殘破。

可這種改編與外國人的倫理觀念相悖,也有外國人很難理解的江湖,所以《縱橫四海》的評分只有6.7,而國內則是8.8。

由此可見,有些國產電影還是只看國內的評分就好了。

畢竟像《茶館》這類極具特色的電影,恐怕只有自己人才能懂得它的好。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