侏羅紀公園成為現實,十年內將成功復活滅絕近百年的物種

動物瞭望塔 發佈 2022-09-08T18:43:22.602965+00:00

在袋狼滅絕近100年後,科學家們卻說,人類可以在十年內在野外重新見到袋狼,將滅絕的動物從死里復活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正在迅速成為現實。

在袋狼滅絕近100年後,科學家們卻說,人類可以在十年內在野外重新見到袋狼,將滅絕的動物從死里復活不再是科幻小說,而是正在迅速成為現實。

墨爾本大學的一個研究實驗室,在過去15年中一直致力於研究袋狼的滅絕,近日該實驗室宣布已與一家美國的基因工程公司合作一項耗資數百萬美元的「復活」項目。

這個項目的最終目標不僅僅是「復活」袋狼,而是達到可以將其放自然環境中的程度,該團隊於2021年9月曾宣布,展開「復活」猛獁象的研究工作,將借用復活猛獁象的相關經驗進行袋狼的復活。

袋狼(Thylacinus cynocephalus)直譯的意思為「狗頭袋虎」,又稱「塔斯馬尼亞虎」(Tasmanian tiger),它們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和袋鼠、考拉、負鼠等有袋動物一樣,它們會把幼崽放在自己的育兒袋裡撫養直至其能夠獨立生活。

和電影《侏羅紀公園》一樣,想要「復活」袋狼,首先也需要獲得它的DNA,通過努力最終在維多利亞博物館的收藏中,尋找到了編號為C5757的藏品,裡面保存了一隻幼年的袋狼,這是保存最完好的滅絕物種之一。

隨後團隊繪製了復活袋狼所需的基因藍圖。

團隊從現有物種中獲取DNA進行分析,確定了對袋狼而言最接近的親戚是脂尾袋鼩(fat-tailed dunnart)。

隨後將對袋鼩的基因使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並最終將它設計成袋狼細胞,再使用IVF等生殖技術將細胞變成整個生物體形態。

團隊將會使用該技術,建立適用於所有有袋動物的方法,為有效地在「高危」有袋動物種群中實現生物多樣性,並防止受威脅或瀕臨滅絕的物種的喪失建立基礎。

隨後在試管中或通過代孕生長成為胚胎,因為袋狼幼崽在剛出生時和米粒差不多大小,會將胚胎移植回袋鼩體內直到自然妊娠。在袋狼出生後可以通過人造模擬育兒袋環境和配方奶粉飼養它們長大。

團隊表示,和「復活」猛獁象相比,復活袋狼的挑戰要小得多,預計第一批袋狼幼崽可能會在十年內出生。

該項目仍存在技術和倫理上的困難與挑戰,外界對該團隊的研究也產生了質疑的聲音

專家們認為

」把脂尾袋鼩的基因編輯成袋狼的基因,就相當於把狗的基因編輯成貓的基因一樣「

「在實驗的過程中袋鼩將無可避免地受到傷害」

「在同樣的資金之下,拯救瀕危物種項目會比復活項目,會多拯救兩到八倍的物種數量,把錢花在活物種身上要比花在死物種身上好「


袋狼曾經廣泛分布在澳大利亞和紐幾內亞在大約3000年前在澳洲大陸與和紐幾內亞絕跡,剩下的種群在塔斯馬尼亞島繼續生存。

成年袋狼從鼻尖到尾巴尖長度約180厘米,高58厘米。身體上長有堅硬的尾巴,粗壯類似於老虎的黑色條紋從肩膀延伸到尾巴的底部。

它具有標誌性的狼或狗一樣的體型,除了頭骨細微差異幾乎無法與灰狼等大型犬類動物進行區分,但它們是非常遙遠的親戚,自1.6億多年前的侏羅紀以來,它們就沒有共同的祖先。

袋狼(T)狼(W)和頭顱骨並排的熱圖。藍色/綠色表示相似性更近

科學家認為袋狼和野狗是「趨同進化」的最佳例子之一,由於必須適應類似的環境或生態位,不密切相關的生物體獨立進化成看起來相同的過程,由於他們的狩獵技術和新鮮肉類的飲食,他們的頭骨和體型變得非常相似。

隨著澳大利亞被歐洲人發現並開啟了殖民的歷史,袋狼的滅絕也越來越近,居住在塔斯馬尼亞島島上的殖民者發現綿羊經常被不知名的生物殺死,然而在沒有任何證據的支持下將目標鎖定在原本就生活在島上的袋狼。

政府甚至在沒有考察的前提下,對只成年袋狼給予1磅、幼年袋狼10先令的賞金,更是激勵了牧民開始大規模的追捕,該計劃共發放了2180磅金額的賞金。野外的最後一隻袋狼被認為死於1930年,由塔斯馬尼亞的農民在他的莊園裡射殺。

不過後來經過證實,其實綿羊得消失絕大部分都是跟隨歐洲人步伐進入的澳洲野犬造成,反而是袋狼給澳洲野犬背了黑鍋。

伴隨著人類的獵殺和擴展、與澳洲野犬展開生存競爭等因素,袋狼的棲息地越來越小,數量已經極其稀少,沒有了繁衍的條件。當政府意識到要對袋狼展開保護時已經為時已晚。

1936年9月6日至7日,在塔斯馬尼亞州霍巴特動物園飼養的最後一隻被命名為「班傑明」的袋狼,因人為疏忽長時間暴露在罕見的極端天氣中導致死亡。然而極具諷刺意味的是,在兩個月前才頒發了保護袋狼的相關法案。

1980年正式宣布袋狼滅絕。袋狼的滅絕被視為近代物種滅絕的標誌性事件。澳大利亞把9月7日定為國家瀕危物種日。

通過研究發現,因為在地理上塔斯馬尼亞島與澳大利亞大陸完全隔離,袋狼的遺傳多樣性有限,可能早在7萬至12萬年前,早在人類抵達澳大利亞之前就開始下降了,此結論意味著如果沒有人類干預,袋狼也會自然走向滅絕。



有些人不相信袋狼已經滅絕,並成立了民間團體進行相關證據的收集,認為金錢和時間最好花在調查塔斯馬尼亞州和澳大利亞大陸的目擊事件上。

雖然各種目擊事件頻發,出現的「證據「也不斷在增加,但很遺憾卻沒有任何一起獲得相關專家的認可。

推測袋狼在野外的壽命可能是12-14年,這意味著需要有很多個體的存在,才能使有較多的目擊報告,這些所謂的「證據」只可能是其他物種。


如果該項技術取得成功,那麼你希望還能復活哪些動物呢?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