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費時代,天貓京東唯品會變了

小北財經 發佈 2022-09-13T04:05:55.347511+00:00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阿里越來越像京東。前幾天,一家帶有阿里自營標籤的電器旗艦店,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在行業內平地起波瀾,這意味著,在天貓超市和貓享之後,阿里搞自營的動作再次提速,而且這次伸手到了家電領域。

很多人都有這種感覺,阿里越來越像京東。前幾天,一家帶有阿里自營標籤的電器旗艦店,出現在大眾的視野。看似簡單的動作,卻在行業內平地起波瀾,這意味著,在天貓超市和貓享之後,阿里搞自營的動作再次提速,而且這次伸手到了家電領域。

要知道,布局自營阿里歷來不屑,當初甚至斷言,自己採購、銷售和做物流這種模式走不遠。沒曾想,如今阿里也開始走京東的老路,開始重資產運營,圍繞著供應鏈長版長線布局。這背後也折射出驟變的電商風向,天貓、京東和唯品會,都想借力自營形成核心競爭力。

以前做電商,流量池噴涌磅礴,電商巨頭一路狂奔,跑馬圈地往往是最有效的拉新方式。但隨著流量紅利乾涸,拉新的成本越來越高,阿里去年的獲客成本已經達到477元。相比之下,留存顯得更加划算,通過強大的品控和優質的服務,不斷培養回頭客。

時代變了,張勇也沒有沿用馬雲的那一套。為了更好的服務消費者,一邊是天貓宣布改版,頁面更加簡潔清晰;一邊是菜鳥決定提升送貨上門的比重。阿里發力自營之後,帶來了一波利好消費者的連鎖反應,大家的購物體驗更完善了。

京東擅長的就是做自營,而且已經做出了口碑。去年京東營收9516億,同比增長23%。其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得益於京東良好的速度和服務。目前京東物流已經從次日達、當日達提升到小時達,很多消費者都習慣了,著急的東西上京東買。

還有特賣電商唯品會,也是走的自營路線。雖然唯品會的體量不如天貓京東,但一直都堅挺在一線,而且發展很穩,無論外部環境如何變化,總有自己的一批忠實用戶。在平台最新季度財報中,活躍SVIP增長了37%,貢獻了平台線上業務的38%。

用戶粘性的增強,與唯品會優質的服務息息相關。用過唯品會的網友應該知道,平台包裹都是順豐快遞,而且還能免費上門換購。有網友感嘆,你在唯品會買的衣服大小不合適,點點手機就有順豐小哥帶著新衣服上門服務,而且還是免費的。

此外,在其他平台人工客服被機器人取代的大趨勢下,唯品會卻在堅持人工客服,還把團隊擴大到2000多人。同時規定這些客服必須在30秒之內給出答覆,高效率之下,唯品會客服團隊在24小時內,解決客戶問題的比率達到97%以上。

一目了然,幾大電商平台開始「卷」服務了。今天阿里加速布局自營,只是一個開端,未來電商江湖,天貓、京東和唯品會的競爭將更加激烈,但三者都形成了自身獨特的護城河,天貓的多、京東的快,唯品會的好貨好價。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