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藍色起源公司「新謝潑德」火箭發射失敗墜毀,太空艙成功逃逸

觀察者網 發佈 2022-09-13T11:31:39.301940+00:00

9月12日,貝索斯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火箭在執行一次非載人任務時發生故障,在德克薩斯州指定區域墜毀。這是「藍色起源」首次遭遇火箭發射失敗,也是「藍色起源」向公眾開放服務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重大事件。

(觀察者網訊)「看來我們今天(9月12日)的飛行遇到了異常。」9月12日,貝索斯旗下太空公司「藍色起源」的「新謝潑德」火箭在執行一次非載人任務時發生故障,在德克薩斯州指定區域墜毀。

這是「藍色起源」首次遭遇火箭發射失敗,也是「藍色起源」向公眾開放服務以來發生的第一起重大事件。目前,故障原因正在調查中,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已叫停「藍色起源」的後續發射計劃。

「新謝潑德」火箭屬於小型亞軌道火箭,只能通過短暫的飛行將人們送入太空邊緣。去年7月,「新謝潑德」火箭完成首次載人太空試飛,貝索斯本人是當時的四名乘客之一。

9月12日,火箭的一級助推器引擎噴出一團巨大的黃色火焰。圖自推特

綜合路透社、美聯社報導,當地時間9月12日早上,「新謝潑德」火箭執行非載人任務,從該公司位於得州的「1號發射場」(Launch Site One)發射升空。本次發射是「新謝潑德」的第23次飛行任務,旨在將美國航空航天局 (NASA) 資助的實驗和其他有效載荷送入亞軌道,在微重力條件下漂浮幾分鐘。

然而,就在升空僅僅一分鐘後,在離地大約5英里(約8050米)的地方,這枚火箭的助推器引擎突然「意外起火」。隨即,太空艙逃生系統成功啟動,將沒有載人的太空艙與助推器分離。隨後助推器墜毀於地面,太空艙打開降落傘安全著陸,沒有造成人員傷亡。

「藍色起源」9月12日在推特發布的視頻顯示,火箭發射失敗。太空艙觸發系統,打開三個阻力傘減緩其下落速度。

「看來我們今天(9月12日)的飛行遇到了異常」,在直播畫面中一位評論員說,「這是突發事件,我們還不知道任何細節。」

據負責監督和管理髮射場安全的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表示,該火箭的助推器在一個指定的區域內墜毀。目前,該部門已展開調查,並叫停「藍色起源」的後續發射計劃,直至確定與事故有關的任何系統、流程或程序是否會影響公共安全。

「藍色起源」當天也在社交媒體上證實,火箭助推器出現故障,但「逃生系統按設計運行」。並補充稱:「在今天的飛行中,太空艙逃生系統成功將太空艙與助推器分離。助推器最後撞擊了地面。沒有人員傷亡的報告。」

報導介紹,「藍色起源」是由亞馬遜創始人、前執行長貝索斯創立的太空公司。「新謝潑德」火箭以美國第一個進入太空的太空人艾倫·謝潑德(Alan Shepard)命名。「新謝潑德」火箭屬於小型火箭,只能通過短暫的飛行進入亞軌道。其設計初衷是將太空人和科研載荷送入太空,火箭的飛行高度可達約107千米,超過距地表約100千米的「卡門線」,這是國際航天界定義的地球大氣層與太空的邊界。

9月12日,發射前的「新謝潑德」火箭。圖自「藍色起源」推特

「新謝潑德」火箭實體高18米,能自主返回且可重複使用。火箭頂部是載人太空艙,擁有6扇巨大的窗戶,專為太空觀光量身打造。

在2021年7月20日「新謝潑德」的首次載人試飛中,來自159個國家的近7600人註冊參加了座位競標,最終第一個座位以2800萬美元的價格被拍賣。貝索斯也是該飛行任務中的四名乘客之一。

本次發射失敗的任務代號為NS-23,是「新謝潑德」火箭第23次太空試飛。在此次試飛前,「新謝潑德」火箭已連續成功完成22次飛行測試,其中包括3次逃生測試,表明太空艙的逃生系統能夠在飛行任何階段安全啟動。

而此次墜毀的火箭此前進行過8次飛行任務(不過目前還不清楚在過去的那些任務中,是否載過人)。

在「藍色起源」的亞軌道太空旅遊業務中,這個(火箭—太空艙)系統累計搭載過31人。這些付費客戶會被發射到約62英里(約9.98萬米)高的太空邊緣,並在太空邊緣享受幾分鐘的微重力,然後他們的太空艙通過降落傘返回地面。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