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母親河嘉陵江,對中國有多重要?

大地理館 發佈 2022-09-13T12:53:20.303883+00:00

9月,桂花飄香,瀰漫在山城重慶的各個角落。坐在城市的一隅,不經意抬頭間,看到山水之城犬牙交錯的樓宇景觀,還有微波蕩漾中的城市,在水光下的閃爍倒影。而其中,一個重要的閃爍點,來自嘉陵江。此時的山城,滿目青綠,秋風送爽,結束了長達數月的酷熱。就在一個月前,這裡經歷了一場煉獄般的歲月。


9月,桂花飄香,瀰漫在山城重慶的各個角落。

坐在城市的一隅,不經意抬頭間,看到山水之城犬牙交錯的樓宇景觀,還有微波蕩漾中的城市,在水光下的閃爍倒影。

而其中,一個重要的閃爍點,來自嘉陵江。此時的山城,滿目青綠,秋風送爽,結束了長達數月的酷熱。

就在一個月前,這裡經歷了一場煉獄般的歲月。今天,我們來聚焦嘉陵江,重慶人最重要的母親河,沒有之一。


壹 面容憔悴

8月的重慶,炙熱,高溫剛剛來臨的時候,人們只是以為,這不過是「火爐城市」基本操作。

但是,往年的這個月份,天氣固然酷熱,但雨水也很充足,正是河流的汛期。甚至,江水可以莫過魔幻8D城市的路面、衝進菜園垻水果攤和商鋪,甚至衝進重慶代表性建築——南濱路的雙子塔酒店的大堂。

然而,今年,這一切卻迎來了大變樣。「嘉陵江我幹了」衝上熱搜。從重慶最繁華的江北嘴CBD高樓上望下去,曾經浩浩蕩蕩、可媲美黃浦江「十里洋場」的嘉陵江,成了一個個被割裂的切面。

看著裸露的河床,龜裂的地面,烈日下衰敗的枯草。嘉陵江,流域面積最大的長江支流,一下子變得骨瘦如柴。

刷屏朋友圈和各大媒體頭條的嘉陵江,被稱為「嘉陵工」。從涓涓細流到洶湧澎湃再到「虎頭蛇尾」。嘉陵江到底怎麼了?

我們不妨從它的過往歲月尋找答案。


貳:石黛碧玉

「雲橫秦嶺千秋雪,雪擁藍關馬不前。」

古詩里的秦嶺,巍峨豪邁,而在其挺拔粗獷背後,卻是無數溪流的溫柔。

嘉陵江的源頭溪流,就隱藏在這片廣袤深邃的大山深處。之所以名號嘉陵,有三種說法。一說是江水因流經陝西鳳縣東北嘉陵谷而得名;另一說則見之於《水經注》二十(漾水)載:「漢水南入嘉陵道而為嘉陵水」;第三種說法,因其西源西漢水流經禮縣的嘉陵關,而嘉陵關是戰國末代趙王嘉的陵墓所在地。

從陝西出發,經甘肅省、四川省、重慶市,最終在重慶朝天門,注入長江,整個江水幹流全長1345千米。

四川廣元以北的嘉陵江,幾乎是渾濁的,這一區域嘉陵江都是在大山中穿行,而且地勢也是南低北高,水流速度較大,所以就容易沖刷出黃土和砂石,攜帶著滾滾而下。

出廣元之後,嘉陵江進入四川盆地腹地,一路奔向東南,與川東丘陵狹路相逢,面對一道道褶皺山的阻礙,嘉陵江毫無畏懼地前行。從三維地形圖上看,河流「切穿」了九峰山、縉雲山、中梁山等三道山脈,也分別形成了瀝濞峽、溫塘峽、觀音峽,仿佛長江三峽的縮小版。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重慶的簡稱「渝」,也來自嘉陵江。從廣元開始,嘉陵江劈開劍門,繁榮了閬中,養育了南充,滋潤了廣安,直到合川與渠江、涪江匯合。這一段的嘉陵江以上古稱閬水,到合川以下稱渝水,大部分地區在重慶境內,這也是重慶地區被稱為"渝"的來源。

上游的嘉陵江,水文特徵很「野」,其中最顯著的現象,就是河流襲奪現象多。所謂襲奪,就是一個流域的河流水量大,侵蝕比較猛,不斷地把自己的源頭向上游推進,時間一長,就把隔壁流域的源頭給占領了,由於對方比較弱勢,久而久之,改變流向,被更強勢的河流「奪」了過來。

陝西略陽以上的嘉陵江上游,原本屬於漢江上游的支流,後被嘉陵江襲奪。因為上游山脈連綿,河谷狹窄,嘉陵江水流湍急,支流眾多,相比鄰近的漢江,顯得很霸道。

從昭化至合川,是嘉陵江的中游帶,河道逐漸變得開闊。在這一段,嘉陵江是四川閬中、南充的母親河。

在當地,有一個廣為流傳的故事,唐朝天寶年間,玄宗李隆基聽聞嘉陵江一帶山水有奇秀,風光皆絕勝,但又感嘆蜀道岩巒橫絕,行走艱辛,無法前往瀏覽。於是便命吳道子和李思訓兩名畫家分別前往蜀中,將途中所見的景物描繪帶回長安。


沿嘉陵江的行程中,吳道子被迷人的景色所陶醉,靜靜品味別樣的山光水色,就一直沒有鋪開畫紙下筆。李思訓則花費三個月時間將所作的嘉陵風光圖向皇帝呈上,而吳道子空手上朝。面對責難,吳道子表示胸有成竹,磨墨濡毫,以宮殿的宮牆當紙,不到一天完成了一張《嘉陵江三百里風光圖》繪製。美景引來詩聖杜甫的讚嘆:

「嘉陵江色何所似?

石黛碧玉相因依。

正憐日破浪花出,

更復春從沙際歸。」

石黛碧玉,這是詩聖對嘉陵江景觀的精闢概括。如此生猛,又如此美麗,貫穿秦、隴、蜀、巴等不同文化區的大河,註定要在中國文明史上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叄 「黃金水道」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

縱貫南北,流淌千里,宛如一條玉帶,嘉陵江這一灣碧水,始終都承擔著造福蒼生的使命。

古代的四川,尤其是成都所在的川西平原,人口稠密,經濟繁榮,物產豐富,號稱「天府之國」。但那時,從四川前往長安要通過千里棧道,翻越巍峨的秦嶺、大巴山。

除了山道,位於川陝大道上的嘉陵江上游,成為天然的水運通道,其中,從白水江到四川廣元、昭化、閬中間隔幾百里,尤為重要。

因其便於航行,嘉陵江成為長江支流中的「黃金水道」。以其流經的古城閬中例,在20世紀中期以前,受益於嘉陵江,閬中一直是嘉陵江上最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和水運中轉碼頭。其城南門以外,水深2米以上的江面寬度長年保持在120〜300米之間,主航道寬度是10〜15米。

「用川江號子的歌聲擰成

一股繩,把嘉陵江牢牢栓住

拖了兩千年」

詩歌《縴夫雕塑》,用一個「拖」字,把人類的生活和嘉陵江的命運,捆綁在了一塊。江水,只有與人類文明充分融合,水乳交織,才能從純粹的自然河流,變成生命的走廊。

但是,作為自然界的一部分,河流很難總是被人類所掌控。

嘉陵江上游地區地帶多暴雨,常常發生嚴重洪災。據史料記載和不完全統計,自1543年以來,嘉陵江流經的閬中城區共遭受嚴重災害性洪水近40次,新中國成立以來,就發生了10次大的洪災。

所以,從古至今,通過治水,對抗「水害」,實現「水利」,成為常態。

公元115年,在嘉陵江上,武都太守虞詡帶領文武官員和士兵,從沮縣(即今略陽)到下辨(即今甘肅成縣)的漫長河道上擺開了治水戰場,成為嘉陵江歷史上首次有記載的治水創舉。

800至805年,興州(即今略陽)刺史、山南西道節度使嚴礪主持疏導嘉陵江二百餘里。

然而,嘉陵江卻並不總是「狂野」。從廣元往南,下游進入四川盆地後,它就由一個「偉岸的父親」,化身為「溫柔的母親」。


肆 母親受難

由於相對高差沒那麼大,流速減慢,嘉陵江江水清澈碧綠。再往下游到達重慶朝天門匯入長江時,才有了一半碧水、一半渾黃的「火鍋」匯聚的現象。

傳統文化意義上,嘉陵江西側到川西平原為蜀文化區,江東到大巴山區域為巴文化區。沒有嘉陵江與長江之匯,就沒有重慶的誕生。因此,對於重慶人來說,嘉陵江是不折不扣的母親河。

從上游到下游,這位母親在中上游先後孕育出廣元、南充,它的支流上還有綿陽、遂寧、巴中、廣安,三江匯流之後,最粗壯的下游匯入長江,這裡,誕生了最大的一座城——重慶。

「她由南而北穿境南充,在四川盆地的東北部搏動。她流過米倉山的古棧道,流過武皇故里的紅軍渡,流過閬中的錦屏山,流過蓬安的周子古鎮和濂溪祠,流過高坪青居的嘉陵第一曲流,流過合川的釣魚城,流進重慶的朝天門……」

一篇名為《嘉陵江從鏡頭前流過》的紀實散文,柔美地展現著嘉陵江的浪漫與詩意。

然而,母親河這份詩意,到了2022年的夏天,按下了暫停鍵。這是重慶近60年來最嚴重的乾旱。全國人民瘋狂打卡的洪崖洞附近,一眼望去,嘉陵江平闊的江面沒有了,而且露出了大片淺灘。

很多重慶人記得,兩年前的8月,重慶洪峰過境時,大家坐在輕軌上還可以「看海」。而過了兩年,幾乎同一時段,看到的卻是嘉陵江的「赤身裸體」。


伍 結束「夢魘」

「那一天,敵人打到了我的村莊,我便失去了我的田舍、家人和牛羊。如今我徘徊在嘉陵江上,我仿佛聞到故鄉泥土的芳香,一樣的流水,一樣的月亮,我已失去了一切歡笑和夢想。」


歌曲《嘉陵江上》,雖是當年的抗日救亡歌曲,放現在,卻依然有著強烈的寫實意義:嘉陵江,等著我們去拯救。

如今,恢復風采的嘉陵江,在秋高氣爽的天氣里,在西部起伏的山川中蜿蜒。

「千里嘉陵江水色,含煙帶月碧於藍。」

在李商隱的詩歌里,嘉陵江美麗如斯。而在今天,我們正在見證,「千里嘉陵」的景觀,先是被高溫炙烤。接著,嘉陵江畔的縉雲山,遭遇大火。此後,鄰居四川發生瀘州地震。

其實,這些災害也在提醒我們:每一刻的安寧,都應倍加珍惜。從古至今,四川盆地,巴山蜀水,既有人傑地靈的繁華,也有山崩水災的磨難。災難,從來就是歲月的一部分。哪怕是天府之國的所在地,也免不了要經歷。

如重慶與嘉陵江一樣,中國還有千千萬萬的城市、城鎮、村落與母親河組成的CP。惟願天下母親河,永遠安詳;惟願天下母親河的孩子,永恆安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