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魔方:為什麼很多企業管理越來越嚴格但管理效率卻越來越低?

財經文化評論 發佈 2022-09-14T04:48:32.899379+00:00

#頭條創作挑戰賽#曾經一家500億總資產的企業被人稱為高管的「絞肉機」,因為三年的時間離職和解聘了40多位高管,這是為什麼?曾經一家銀行的分行長上任一年出台了100多個管理規定,而且管理越來越嚴,但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曾經一家500億總資產的企業被人稱為高管的「絞肉機」,因為三年的時間離職和解聘了40多位高管,這是為什麼?

曾經一家銀行的分行長上任一年出台了100多個管理規定,而且管理越來越嚴,但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很多企業的老闆和員工都面臨一個崩潰的現實,即企業管理越來越嚴格、管理流程越來越長、管理程序圩多,但管理效率越來越低,企業的效益和市場競爭力越來越差。這是為什麼?

根本的原因在於企業管理越來越嚴格的推動是老闆和管理者的錯覺和想像造成的,這種錯覺在於高估了自己公司的實力、資源能力和老闆自身的魅力以及員工對管理要求的執行力,正是這種錯覺和想像導致很多企業管理實施準軍事化的管理、五加二白加黑管理、企業的利益高於個人的物質利益的管理。但現實卻往往越來越導致員工的離心離德,效率越來越低、戰鬥力越來越弱。

首先,老闆高估了自身的影響力、能力和個人魅力,把員工視為自己的追隨者,而實際上員工僅僅是一個工作賺錢的打工者

企業員工並不是老闆的個人追隨者,而很多老闆卻往往將企業的員工與個人的追隨者混淆起來,企圖將員工綁架為自己組織的附屬性追隨者,總希望自己的員工工作再努力一點、加班再多一點、奉獻再多一點、索取再少一點,甚至最好只付出不索取。

我們經常聽到一些老闆,哪怕是只有三個人的小老闆,不斷地給員工灌輸一些莫名其妙的管理理念,什麼「以企業為家」、什麼「不要計較個人的得失」、什麼「鮮花盛開、蝴蝶自來」,甚至有的老闆揚言:是企業給你提供了平台,離開這個平台你啥也不是。

但實際上,企業的平台也是靠員工支撐的,離開員工的老闆也是啥也不是。更多的老闆將企業的員工定位為完全的執行者、沒有思想和感情的應應聲蟲,從而將員工變成一個沒有任何思想的「螺絲釘」。

其次,老闆低估了員工對個人人格的堅守和對老闆的敵視程度,員工對老闆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

老闆是以自己的資源和能力組織員工創造價值實現盈利,而員工通過付出自己的勞動獲取報酬,這是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

很多老闆對待員工陷入了兩大陷阱:

一是對員工缺乏應該有的尊重;二是對員工缺乏制度下的信任。

前者導致老闆和員工情感上的對立,而老闆而往往低估了員工對個人人格的堅守程度,面對老闆對員工人格的不尊重將引發員工的反抗,包括辭職和消極對抗,辭職導致企業失去優秀的員工,對抗導致企業缺乏活力。

後者導致企業的管理制度越來越嚴格,從而越來越加劇老闆與員工的對立。很多單位對遲到、早退和不遵守勞動紀律的行為如摸魚行為的處罰越來越嚴格,從每個月的檢查、到每周的檢查、再到每天的檢查,甚至到每天員工要離開辦公室15分鐘都要跟老闆請假,以防止員工離開辦公室干私活;處罰則從每次遲到早退10元到20元再到100元。但結果呢?員工包括中層應該出去跑客戶的不去了;應該聯繫的業務不聯繫了;應該提出改善的建議不改了。

曾經有一個單位,大老闆退休了交給自己的兒子小老闆管理,小老闆覺得他爹原來管理的漏洞太多,原來很多業務員都在外面跑,也經常花費好多費用,小老闆就覺得業務員工外面跑是失控的、費用的花費不一定都是合理的,因此修改了業務員外出的請假流程,由主管審批上升到老闆審批、由當天審批改為提前一到兩天審批,費用由先借支再額度報銷改為不借支、回來後再報老闆審批,而老闆審批的費用報銷最長需要兩個月、各種開支明細要進行各種刪減,有些費用根本不給報銷,最終導致所有的業務員都不願意出去跑了。

老闆加強管理一定是受到員工的敵視,這就需要老闆在加強管理時一定要考慮員工的接受程度,一般來說,國企的員工接受程度高於私營企業員工,而現實卻往往是私營企業的管理意願和管理程度強於國有企業,這就是老闆認識的錯位。

其三,一旦進入加強管理的快車道,老闆和員工雙方都缺乏改變的意願和能力,老闆管理越來越嚴、越來越細,員工只有一招:用腳投票。

管理本身會強化和加強老闆與員工的相互印象,一旦開始就從多疑、懷疑、敵對甚至到仇恨,員工對老闆的鄙視、仇視反過來會加劇老闆對管理的進一步加強,從而陷入一種管理陷阱:管理者越是要加強的恰恰是員工越是反對的。

而隨著管理者和員工相互印象的強化,這種管理和反管理的敵對會形成強化趨勢,雙方談判、溝通和改變的能力和意願都在下降。老闆不願意改變的根源在於不願意承認自己的失敗,從而無法消化自身管理的沉沒成本;員工根本無法感知到老闆任何一個善意的管理意圖,從而導致管理者和被管理者衝突升級。

老闆會堅定地認為管理的成效只是需要時間,轉機也許就在明天;員工只能用腳投票:消極怠工或者辭職走人。

管理並不是越嚴格越好,給所有的下屬一定的規則並允許在規則內有一定的靈活度和發揮空間,讓員工感受到受重視和尊重;同時,讓員工享受到企業的發展成果,而不是一隻只應該努力工作的志願者。

老闆是伯樂才會有千里馬,老闆是磨豆腐的一定會讓員工變成拉磨的驢,管理者的能力、意願和格局才是管理的基礎,嚴格只是一個非常小的規則而不是規則的全部。(麒鑒)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