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果TV微紀錄片《這十年》帶你去看「微笑天使」長江江豚重回家園

紅網 發佈 2022-09-14T04:55:42.512635+00:00

總局網絡視聽司特別指導,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特別支持,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精神文明辦、湖南省廣播電視局指導,芒果TV打造的微紀錄片《這十年》正在熱播。

紅網時刻新聞9月13日訊(通訊員 王平)由廣電總局網絡視聽司特別指導,馬欄山視頻文創園特別支持,湖南省委宣傳部、湖南省委網信辦、湖南省精神文明辦、湖南省廣播電視局指導,芒果TV打造的微紀錄片《這十年》正在熱播。今日播出第十八集《「長江微笑」的守護者》,講述江豚協助巡護隊隊員謝順友,從漁民轉變成協助巡護員,見證長江江豚重回長江,人與自然和諧共處,欣欣向榮的故事。

長江「末代漁民」轉變為巡護員巡江護豚

長江宜昌段共237公里岸線,是長江江豚、中華鱘的重要棲息地。58歲的協助巡護員謝順友,舉起手機跟大家分享以前停泊在江邊眾多漁船相擁的熱鬧場景, 長江邊長大的他,兒時的夜晚,是在漁船里聽著江豚換氣的「呼呼」聲入眠的。直到今天,每一次再見江豚,他總有少時的驚訝和歡喜。老謝的身份特殊,作為漁民長大的他,漁船就是他的家,2018年1月1日起,宜昌中華鱘保護區全面禁捕,區內從事捕撈作業的漁民全部退捕上岸。當時政府提供了很多的就業幫助,但是從小在長江邊上長大的謝順友還是覺得離不開長江,同年7月,在湖北省長江生態保護基金會、阿拉善SEE長江項目中心的支持下,宜昌市漁政監察支隊和宜昌市稻草圈圈生態環保公益中心聯合組建了江豚協助巡護隊,首批6名自願退出漁業捕撈的漁民經過培訓考核成為江豚協助巡護員,他們放下漁具,接過聘書,從「捕魚者」變為「護豚人」, 謝順友就是其中之一。

只要江豚願意來,保證為它們守好這個家

當協巡員補貼較低,而且還經常面臨和違法分子鬥爭的危險,家人不理解。老謝說,臨江坪江段曾是江豚最集中的活動區域之一,但從上世紀80年代末開始,江豚明顯減少,「再不行動起來,娃娃們再見不到江豬子了。」每日的巡護中,謝順友都要仔細查看江段是否有非法捕撈、偷排污染物等違法現象,一旦發現,及時向漁政部門舉報。同時還要拍照、記錄江豚出現的地點、出水次數、出水頭數等,及時上傳。在勸阻非法捕魚、非法采砂、非法排污的行動中,協巡員受傷、挨罵,是常態。但能把江豚守好,謝順友覺得值!

24小時待命,不定時地去江邊巡護,電魚和非法捕撈人員特別擅長打游擊,巡護員們巡查的規律就是沒有規律。謝順友說,江豚喜歡在哪裡玩,哪裡小魚多,非法捕魚的高發地段在哪裡,他們都一清二楚,「算是把祖祖輩輩在江里練就的一身本領,又還給長江了。」

「我們是長江資源的索取者、受益者,也是漁業資源衰退的受害者,保護好長江,是我們這一代人義不容辭的責任。」對於身份的變化,謝順友坦然接受。近年來,隨著長江保護力度的加強,尤其是全面禁捕退捕的有力實施,長江生態呈現持續向好態勢,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有「微笑天使」之稱的江豚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中。謝順友希望更多組織和個人參與到協助巡護中來,壯大協助巡護力量,「只有全社會的共同參與,才能真正落實長江大保護,才能守護好長江水生生物,保護好母親河的生態。」

下一期節目將走近全球海拔最高的珠穆朗瑪峰上的5G基站建設者拉平,看「中國信號」如何登上海拔6500米的「生命禁區」。更多精彩,記得持續鎖定微紀錄片《這十年》。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