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價真的跌了…

啡小沫 發佈 2022-09-14T04:58:07.730226+00:00

關注@啡小沫專注職場賺錢乾貨,和你一起飛速成長!01瓊姐說,幾年前,她想在她們當地鎮上,給兒子買個房子。那兩年,她們鎮上還挺繁華的。村里人很多都在鎮上買房子,也算是小家庭日子紅紅紅火火的一種標誌吧。但是她老公,當年不願意出錢,一分錢都不肯出。

關注@啡小沫專注職場賺錢乾貨,和你一起飛速成長!

01


瓊姐說,幾年前,她想在她們當地鎮上,給兒子買個房子。


那兩年,她們鎮上還挺繁華的。村里人很多都在鎮上買房子,也算是小家庭日子紅紅紅火火的一種標誌吧。


但是她老公,當年不願意出錢,一分錢都不肯出。她自己也不是買不起,但是沒有老公支持,就猶豫起來,後來拖著拖著,也就作罷了。


現在回頭想起來,還好沒買。


鎮上最近這些年,優勢產業衰敗得很快,被別的效率更高的地方搶走了生意。幾個當地知名的大廠子,全都關門了。剩一些零星的小廠勉強支撐,招一些老弱工人。


房價,可想而知。


也沒有暴跌啥的。但是陰跌+喪失流動性,就夠業主喝一壺的。


要是當年買了,就真的套進去了。打工幾十年的積蓄啊,就套在了這房子裡。


倒是現在,錢在手裡,挺好,踏實。等兒子過兩年大學畢業了,看在哪裡工作,再慢慢選擇。


瓊姐講這事兒,讓我想起前些年辦理一些業務,認識的一個小姐姐。


她和老公,都是北京周邊三縣城市的。在北京工作,回老家結的婚。


在她們老家,結婚不買房子,是要被嘲笑的。她們當年也買不起北京的房子,兩家人就一定要湊錢(主要是男方出錢),在當地給他們買了婚房。


她說這房子,就過年回去辦婚禮的時候,住過那麼幾天。後來再回老家,也不願意去住。因為長時間沒人住,要啥沒啥,還得搞衛生,不如直接住父母家。


她們後來收入不低。但是沒了首貸資格,首付是無法承受之重,北京的房子也買不了。心塞塞。


我們當年聊起的時候,環京的房子還在高位。這兩年,眾所周知的環京暴跌……不知道,小姐姐的婚房還好麼。


02


我一直非常非常反對一個說法:買房,剛需隨便買,隨時買。


上面兩個例子,是剛需嗎?


都是年輕人的首套房,或者為了兒子未來結婚準備的,或者新婚小夫妻買的,當然是剛需。


但是,買的,掉坑裡可能現在還沒爬出來,這坑這兩年還越來越深了;沒買的,現在手握現金,倒是有很大選擇權。


怎麼解釋剛需隨便買、隨時買?


剛需隨便買,是有條件的。


個人認為,得起碼具備房價在穩步上漲、普漲、有好槓桿這三個條件,缺一不可。


具備這些條件的時期,買房,確實是一代人的致富經。


一套100萬的房子,你付30萬首付買入,月供個小几千塊,兩年後房子變成了200萬。減掉還銀行的錢,你付出的30多萬,兩年變成了130萬。年化100%多的回報!


普通人投資其他東西,到哪裡找這樣的優質資產+好槓桿?可不是應該隨時無腦買買買麼。


可惜的是,當下這樣的條件已經不具備了。


隨便去掉個條件,比如房子下跌呢?剛需首付低,所以你是加了大槓桿在買跌啊。


這是過去幾年,在很多地方發生的事情。


比如燕郊的房,很多都是北京溢出的購買需求。不少人當年掏空6個錢包,首付100多萬,上車燕郊小300萬的房。


如今還了5年貸款,你猜他房子值多少錢,欠銀行多少錢?嗯,貸款還剩100多萬,房子總價也只剩100多萬。


這便是上槓桿的反噬。


就算不是這樣的大跌,只是微微跌,或者說只是橫盤不漲,那疊加時間成本、你持有的維護成本、交易成本,你買的房,仍然是在虧錢的。


條件里的普漲為什麼重要?


因為核心資產就那麼些,稀缺性意味著價高者得,那也就跟大部分普通人無緣了。只有普漲,才能所有剛需一起受益。


在分化時代,確實仍然有一些房子,是一直在增值的,甚至漲幅還不小。但是大部分普通人,可能根本沒有能力摸到這些房子的門檻。


就算在一線城市,分化也是非常厲害的。


你知道2000萬的房子地段稀缺配套稀缺景觀稀缺,是保值增值的好標的,十公里外300萬的房子會橫盤可能還會陰跌,可是你就是只買得起300萬的房啊。


這是大部分普通人的真實難題。


有人在好行業有個好工作,冒險用非常大的槓桿去撬動非自己能力所及的房子。


未來上岸了,回頭講起來,那是有預見性,是成功人士的經驗;萬一哪個環節掉鏈子了,因為風險完全承受不了,於是市場上又多一套法拍房。


所以,剛需閉眼入的根基,現在真的已經不存在了。


03


那怎麼辦?


我認為,我們應當回到房子的本質,把滿足居住需求的消費屬性,和它可能保值增值的金融屬性,完全拆開來看。


再做適合自己情況的、個性化的決策。


未來很多很多房子,真就只有個滿足居住的消費屬性,持有的就是負債。


比如開頭提到的鎮子,房子橫盤,流動性又很差。這還是浙江經濟發達地區的一個鎮子,更不用提西北、西南這些內陸沒有產業支撐的小鎮了。


但是,倘若你就要在小鎮或者縣城生活呢?


那就當消費品一樣去買房。力所能及,不要用大槓桿,甚至在滿足居住需求的情況下,儘可能壓縮自己不必要的欲望。


要有意識,這錢不是在投資,是在消費!


很多人說,我沒有一線的房票,只有人口流出城市的房票。那不要投資實體的房子嘛!


可投資的資產那麼多,好公司的股票、或者投資持有一攬子房子的reits基金、低風險的比如債券基金,等等等等。


總之,不要再有執念,覺得我買了房子,就是有產人士了;除了自住房,再多買一套,就是投資了。


還真不是。可能過十年算算,還不如存個你看不上的銀行存款收益美。


一線的房子也一樣,分化時代,怎麼買是非常複雜的問題,剛需也沒有個固定答案的。


比如你努努力,能夠上個1000多萬的房子,輕輕鬆鬆能買500萬。那可能拉到5年10年後看,努努力夠1000多萬是非常正確的決定。


可能你看上的這個1000多萬的房子,次新房小區環境優,在局部區域是有一定稀缺性的,流動性好價格堅挺;而500萬的,是周邊眾多老小區之一,完全沒有競爭力。


又或者你面臨換房,也可以買得起1000萬的還不錯的房子,但是因為有貸款記錄,按目前政策,幾乎是不能用啥槓桿了。那是趕緊換1000萬的好房子,還是住著300萬的老破小呢?


很多人都說,這種換房需求,也是剛需,不用猶豫趕緊換。


我倒覺得也不一定。因為可用的槓桿非常小,那投資房子,跟你用這個錢去投資其他東西比,並沒有什麼突出優勢。那完全可以根據個人打理錢財的能力,做更優的配置,沒必要一股腦都砸進房子。


居住需求怎麼辦?投注分離嘛。目前,一線租房,還是很划算的。

04


總之,購房是個非常複雜的決策,每個家庭的情況也是千變萬化,沒有固定答案。


不要聽風就是雨,覺得可以給自己打上「剛需」的標籤,就拍腦袋買買買。


等要賣的時候,可能就想哭了……@啡小沫專注職場賺錢乾貨,和你一起飛速成長!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