鮮為人知!雪梨歌劇院設計師伍重,1958年中國之旅

方待夜半聽君語 發佈 2022-09-16T21:18:45.741068+00:00

約翰·伍重,生於1918年的這一丹麥建築師,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許多人「忽視」——大家的認識僅僅停留於雪梨歌劇院這座建造於20世紀中期富有爭議性的作品。

約翰·伍重,生於1918年的這一丹麥建築師,在現代建築史上被許多人「忽視」——大家的認識僅僅停留於雪梨歌劇院這座建造於20世紀中期富有爭議性的作品。而伍重,在1966年被迫解職離開雪梨、帶著「尚未完成」的雪梨歌劇院,因為種種外界的原因而在全世界失去了接項目的機會,之後的40年裡僅僅蓋了6棟房子,其中還包括他的兩個自宅。


鮮為人知的是,伍重一生深受中國文化薰陶,在年輕時已閱讀大量中國的建築、文化著作;代表作的雪梨歌劇院裡,有著他對中國傳統建築的吸收與詮釋,特別是與《營造法式》有著深厚的淵源。

1938年,也就是伍重學業的最後一年, 他第一次接觸到了《營造法式》,懷著好奇研究書中的圖樣,注視著中國建築的抬梁屋架而百思不得其解,此書激起了他對中國古建築的興趣,也讓他開始踏上追尋中國建築的人生旅程。


(圖片來源:《營造法式》)


而更少人知道的是,1957年,未滿40歲的伍重中標雪梨歌劇院,在最開始的方案里,他一直堅持標誌性的屋頂應當是「輕」,在1958年去過中國之後想法發生了變化,希望屋頂巨大而渾重。

回溯這段歷史,在1958年的春天,伍重展開了長達4個月的中國之旅。在北京,他親眼所見了自己過往閱讀里的北京歷史建築的風采,在梁思成的帶領和解說下參觀了北京故宮。不止於此,他還遊覽了長江三峽,前往了少林去看嵩山寺塔,騎騾前往大同去雲岡石窟。

而在雪梨歌劇院之後,伍重的Bagsværd Church,平面原型基本來自於四川成都的文殊院,而1970年代的National Assembly of Kuwait里,平面構成原則是長安城的復原圖,構成上的單元疊加來自營造法式。而在他晚年的作品Can Feliz里,平面構成同樣來自於四川都江堰的二王廟,而室內空間的布局是紫禁城的養心殿。
他的一生里,中國幾乎從來沒有離開過。





1956年雪梨歌劇院方案的中標, 讓當時38歲的伍重一舉成名。雪梨歌劇院不光在建築造型上完美的體現了伍重一貫的「基座與重檐」的概念,在歌劇院殼體結構的最終設計上, 也很能受到《營造法式》的影響。伍重在雪梨歌劇院設計競賽勝出之後, 曾在他的雪梨事務所里存放了一本《營造法式》, 以便在雪梨歌劇院的深化設計中隨時翻閱。

很多人認為,伍重在將歌劇院初步方案中的殼體屋面設計成預製穹券的決定性設計中, 《營造法式》中的預製木構建造體系發揮了非常重要的參考作用。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