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已成「懸河」,汛期十分危險,為何國家不清理河底的泥沙?

世界景點視頻 發佈 2022-09-18T02:58:58.785454+00:00

黃河中下游地區,有部分區域因為泥沙的沉積,已經形成了「懸河」,遇到汛期的時候,特別危險,為何國家不清理河底的泥沙呢?

黃河是我國第二長河,全長約為5464公里,是中華文明最主要的發源地之一,國人也稱之為「母親河」。黃河中下游地區,有部分區域因為泥沙的沉積,已經形成了「懸河」,遇到汛期的時候,特別危險,為何國家不清理河底的泥沙呢?

黃河之所以叫做黃河,就是因為黃河在流經黃土高原時,會攜帶大量的泥沙,河水就呈土黃色,所以叫做黃河。黃河每年攜帶的泥沙量非常驚人,高達16億噸泥沙,其中有4億噸常年都堆積在黃河的下游地區,還有12億噸流入了渤海。

在黃河的下游地區,因為水流開始放緩,大量的泥沙開始淤積,河道逐年都在提高,河床的高度甚至都已經高出了地面很多米。其中在河南封丘曹崗附近河段,河床甚至高出了地面10米,成為了世界著名的「地上懸河」。

每年雨季來臨,黃河水量劇增之後,下游很多地區因為河床高出地面,汛期十分危險。鄭州去年的水災,就與黃河有一些關係,雖然臨近黃河,但是洪水卻無法排入黃河,只能排入更遠的淮河。

因為每年黃河所攜帶的泥沙量太大,清理河底泥沙明顯不現實,治標不治本。國家為了治理黃河一直都在努力,目前在黃河上一共修建了19個水電站,3個水庫,7個水利樞紐,可以有效的控制水流量,避免雨季來臨泛濫成災,也起到了阻攔泥沙的作用。黃河沿岸一些比較重要的河床堤壩都已經得到了加固,就算遇到了汛期,也不用太過擔心。

不僅如此,國家在黃土高原上也下足了功夫,幾十年來,一直在大力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等等,已經取得了顯著的成績,相信在不久的將來,能有效地改善黃土高原水土大量流失的情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