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界為什麼支持郭松民批電影《隱入塵煙》?

愛國愛家青年水電工 發佈 2022-09-18T04:25:31.296535+00:00

長期堅持批評胡錫進的郭松民先生,最近抽了三天時間,就《隱入塵煙》這部電影進行了評論,他對這部電影總體的態度是不認同、批評。

長期堅持批評胡錫進的郭松民先生,最近抽了三天時間,就《隱入塵煙》這部電影進行了評論,他對這部電影總體的態度是不認同、批評。

然後,網絡上開始有一幫人玻璃心碎,認為郭松民是司馬南第二,在打擊中國的好電影。

那麼水電工沈雨要問的是,郭松民批評《隱入塵煙》和司馬南惡意批判莫言性質一樣嗎?

我們先來說司馬南對莫言的批判。2016年莫言同志剛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時候,司馬南是一個什麼態度呢?那時候全民歌頌莫言,只要是歌頌莫言,文章就有巨大流量。

於是乎,司馬南長文累累,對莫言好一通歌頌。等到2020年,國內因為對一些公知文人的批判,社會情緒逐漸轉變為民粹,莫言的小說因為客觀的記錄了三年困難時期群眾的生活,而被民粹群體認為是對國家的抹黑,進而把莫言先生獲得諾貝爾文學獎說成是莫言為了討好西方人而講述了西方人愛聽的話。

這種情緒很快被一些有著樸素愛國思想卻缺乏認知能力的底層民眾極端化,但凡是批評莫言的文章都能獲得巨大流量。

於是,這個商機被司馬南捕捉到了,他開始連續多個視頻,用完全屬於煽動情緒、刺激情緒的那種論調,實現了他個人收割流量的目的。

也就是說,對於一個人的評價,無論是歌頌還是批判,司馬南的出發點是看有沒有流量。他無所謂文藝家的創作出發點在哪裡,是否符合歷史的真實。

莫言的小說,把歷史轉化為生活,附著到一個個血肉之軀上,向今天和以後的人們真實再現中國人曾經經歷過的磨難,作為一個作家,他盡到了自己的責任。

那麼我們來看看《隱入塵煙》這部電影。

為了苦難而苦難,為了扮丑而扮丑,片子最初的宣傳點是什麼?是海清的敢於突破,近乎毀容的扮相。隨著時間的推進,開始以農民的苦難為賣點。

今天在這個網絡平台上活躍著的人們,最起碼有一大半人老家在農村吧,最起碼有四分之一以上的朋友每年春節會回農村過年吧?我想請問各位,你們老家還是《隱入塵煙》這部片子中的農村這個樣子嗎?你們村裡面還有海清這樣的家庭嗎?你們村里還有女人是海清飾演的這個角色的這種狀態嗎?十年前呢?就算是二十年前呢?

一部電影,它講述農村,最起碼得貼合歷史現實吧。中國四十年改革開放,二十年新農村建設,當真像影片中所描述的這樣毫無成果嗎?

郭松民立足大歷史觀、立足人性、審視當下中國影視領域的不良風氣,他以一個學者的理性,站出來代表人民說幾句公道話,就被歸入司馬南一類的人。這是何其的不公平!

現在有人在造謠,說《隱入塵煙》被資本下架,是這樣嗎?昨天我還在某平台看到付費就可以觀看的點擊按鈕。

我是看了的,但很後悔,不應該真金白銀地去支持這種完全為了炒作的謊言之作。

感謝有郭松民這樣正直的思想者和觀察者,對於《隱入塵煙》這種全面否定國家改革開放偉大成果的謊言之作,就該嚴厲批評,以正視聽。

對於海清等希望扮丑討好西方人觀察中國人的視角,由此獲得國際電影大獎,這種現象正是中國文藝界存在的現實。只要你是一個有良心的中國人,你就應該解決反對!

關鍵字: